当下有很多孩子只听说过这些人,知道他们是有卓越成就的伟人。孩子们很仰慕崇拜这些名人,但实际并不很清楚他们真正有什么成就,怎么得来的成就,成功的秘密是什么……这套书完美地解答了这些问题,介绍成功者孩童时期对生活的憧景、学习成长、奋斗成材直到影响世界取得卓越成就的光辉历程,让孩子在体会学习成功方法时,总结成功的秘密法则。比尔·盖茨是闻名世界的微软创始人,是一个天才的软件设计师,更是一个商业奇才。他创建了引领行业的微软王国,连续多年蝉联世界首富,又毅然投身慈善事业。由谭龙曼编著的《比尔·盖茨(慈善首富)/中外名人传记》讲述了IT巨子比尔盖茨精彩非凡的成长历程。
比尔·盖茨出生子7955年10月28日.在西雅图长大。从中学时代起.盖茨就对计算机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岁时,他从哈佛大学退学。这一年,他与同伴保罗.艾伦创办微软公司。微软公司在盖茨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他本人也成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慈善首富)/中外名人传记》由谭龙曼编著。
比尔·盖茨的家庭
比尔·盖茨双亲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他的曾祖父老威廉·亨利·盖茨是宾夕法尼亚人。老盖茨在19世纪80年代来到西雅图地区,当时这个年轻的港口城市正在兴建中。9年后,阿拉斯加发现金矿,大批美国人涌向那里。老盖茨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搬到阿拉斯加州西部的诺姆。
在这里,精明的老盖茨做起家具生意。他向探矿者提供家具,如果探得矿藏,则分给他一部分股份。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盖茨一家搬到迅速发展的布雷默顿。老盖茨与一个合伙人成立了一家二手家具公司——美国家具公司。后来,这家公司发展为销售新货的家具公司,并逐渐在布雷默顿站住了脚跟。老盖茨去世后,比尔·盖茨的祖父威尔·盖茨接过了父亲的生意。1925年,威尔的儿子威廉·亨利·盖茨出世,也就是比尔·盖茨的父亲。威廉·亨利·盖茨的绰号叫“比尔”,他早年就显示出经商的天赋,和邻居家孩子联合办了一份报纸。
后来,威廉·亨利·盖茨考上了华盛顿大学,并在那里学习法律,成了布雷默顿区的一名助理律师。而且他与在大学里结识的一位年轻教师玛丽·马克斯韦尔结了婚。
玛丽·马克斯韦尔是个很活跃的姑娘,社交能力很强,曾任华盛顿大学联合学生会秘书和女生联谊会会长,是妇女名誉学会会员。玛丽·马克斯韦尔的祖父,也就是比尔·盖茨的曾外祖父,1864年生于艾奥瓦州。他父亲是个物理学家。他是从阿拉斯加州来西部冒险的,当时他已有10年在银行工作的经历。马克斯韦尔从一般听差做到助理出纳,结识了不少名流。后来,他与一些名人成为朋友,逐渐踏入了上流社会。
1892年,马克斯韦尔与妻子定居在华盛顿。他创办了美国交易银行,然后又与一个合伙人将它扩大,成为一家私立银行。马克斯韦尔的生意越做越大,转而向政界发展。他担任过两届南本德市长、一届州立法委员会议员。1906年,马克斯韦尔全家迁往西雅图,在西雅图创建了美国城市银行,并且在金融界赢得了极高的声望。此时的马克斯韦尔几乎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知名人物。马克斯韦尔家族迁入西雅图后,很快成了当地有社会影响力的家族之一,在许多社团组织中都表现得非常活跃。玛丽的父亲威拉德·马克斯韦尔继承了家族的事业。他既喜欢财富,又喜欢权力。后来,他成为太平洋国民银行的副总裁。这家银行后来成为州际银行,是美国第九大银行。
1951年,玛丽·马克斯韦尔与威廉·亨利·盖茨结婚了。在布雷默顿中学教了一年初中后,玛丽转到北西雅图教书。在这个时期,威廉·亨利·盖茨成了一名律师,在西雅图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1955年10月28日晚上9点左右,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降生在西雅图市的“瑞典人医院”里。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的全名叫威廉·亨利·盖茨,和父亲的名字相同。他是家中的男孩,在三个孩子中排行第二。
比尔·盖茨从小就很有个性,聪明好动。在婴儿时期,他就喜欢让摇篮有节奏地晃动并且在晃动中找到了乐趣。这个喜欢晃动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甚至在给微软的经理们开会时,他也会不知不觉地靠在椅子上摇摇晃晃。比尔·盖茨还是一个天生的左撇子。他的父母非常开明,从来不限制左撇子的小盖茨使用左手,而是让他尽情地自由发展。
盖茨的母亲玛丽热心公益,成了一名为社区工作的志愿服务人员。她承担的个志愿服务工作是为西雅图历史和发展博物馆作讲解员,工作的内容包括到各所地方学校为学生们讲解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当时,盖茨只有三四岁,由于家中没有请保姆,所以母亲外出时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她向人们讲解西雅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小盖茨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母亲,专注地倾听母亲的讲解,俨然一个好学的小学童。对此,玛丽喜在心头,对小盖茨的表现备加赞赏。除了喜欢听母亲讲解本地的文化和历史知识以外,盖茨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他的这一爱好得益于他外祖母的熏陶。盖茨的外祖母总是喜欢指导孩子们大声地朗读故事书,读完后还让孩子们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讨论。这不仅让比尔·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还培养了他的阅读兴趣。
盖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书相伴度过的,他经常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父亲的书房里如痴如醉地阅读。但是他对一般的儿童书籍,例如卡通、童话之类的并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喜欢阅读各种成年人看的书籍。他喜欢读的就是《世界百科全书》。这套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收集了有关世界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是由数千名专家、学者撰写而成的。小盖茨不但对书中的内容一字一句地从头读到尾,而且在读完后还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他经常向父母询问有关国际关系、生命本质等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使得父亲不得不从书店购买或向图书馆借更多的书,来满足儿子的好奇心和不竭的阅读欲。
小盖茨还在自己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库,他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为它们编上了序号。他给自己的书库起了个名字叫“比尔·盖茨藏书库”,还把它写在纸上,贴在了书架醒目的位置。
小盖茨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读书的效率很高,而且对读过的书几乎都能过目不忘,他还很爱思考。母亲常常看到他呆呆地坐在房间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母亲问他在做什么的时候,小盖茨总是回答说:“我正在思考问题呢。”比尔·盖茨天生就具有一种竞争意识。不管是和姐姐一起玩拼版游戏,还是参加家中各种游戏和比赛,他总会全力以赴,一定要争个输赢,不达目的不罢休。即使后来上学了,他的这种不服输的性格也仍然保留着。
一次,小盖茨所在学校的牧师见孩子们对《圣经》不感兴趣,就找了《圣经》中枯燥难记的一大段文章,对孩子们说:“谁要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这篇文章,就可以免费参加在太空尖塔餐厅举行的就餐聚会。”在太空尖塔餐厅就餐,是所有孩子都想参加的事情。尽管小盖茨的爸爸妈妈有经济能力带他登塔就餐,但好胜的小盖茨决心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这样的机会。于是他参加了这次比赛,结果他用短的时间,准确地背下了指定的内容,获得了登塔就餐的奖赏。
小学时期
上了小学后的比尔·盖茨,在同龄人中显示出了超凡的智力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小盖茨总是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想法和行为,他对打闹嬉笑从来都不感兴趣,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不是看书就是静静地思考。小盖茨从来不受环境和他人舆论的影响,经常我行我素,这使得他的老师罗勃先生有些不满。罗勃先生曾向盖茨的母亲玛丽抱怨说:“他在课堂上身体老是晃个不停,总是坐不住。课间休息的时候从来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
在上四年级的时候,盖茨遇到了对管理聪明孩子很有经验的卡尔森老师。这位女教师善于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她从来不批评或指责盖茨,而是经常鼓励他。她认为盖茨智商很高,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他之所以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有些事情对他来说太简单,所以才不感兴趣。卡尔森独特的教育方法使得比尔·盖茨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卡尔森老师也帮助盖茨克服了自身的一些毛病,比如不爱整洁。在卡尔森老师的教育下,小盖茨对他喜欢的事情都做得有条有理。
四年级时,小盖茨认识了自己童年时代要好的朋友——卡尔·爱德蒙德。他们两人一块儿上中学,同时从高中毕业,在以后的许多年里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两家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爱德蒙德这样评价他的朋友比尔·盖茨:“即使在当时,他也是个非常怪异、与众不同的人。”盖茨曾经对爱德蒙德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座秃丘中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昂首苍穹。”
一天,老师给小盖茨及同学们布置了一篇关于人体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写四到五页的篇幅。结果小盖茨回家后翻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竟然一口气写了三十多页。他在写这篇作文时发现,很少有人介绍眉毛的作用。为了知道眉毛的具体作用,小盖茨偷偷用父亲的剃须刀把自己的眉毛剃掉。第二天,他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窃笑不已,但是他并不在乎。经过亲身的体验,他终于知道了眉毛的作用。原来,眉毛可以阻挡额头上的汗水,不让它直接流到眼睛里去。就这样,盖茨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有关人体特殊作用的作业。
还有一次,老师让全班同学写一篇不超过20页的短故事。使大家感到吃惊的是,小盖茨写出的故事竟长达100页。
P2-10
中国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说的是在这大千世界中,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我们有时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人碌碌无为,平淡过完一生;有些人却有着非凡的名气,就如同天上那耀眼的星星,不仅让自己拥有精彩的人生,还影响着世界的各个方面一一科学进步、文艺发展、朝代变更……我们会好奇:他们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取得那些辉煌成就的。
《中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编者精心挑选了30位在中外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名人,将他们精彩的一生,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和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出来。读完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不同。但是,这些成功的名人背后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天将降大任”之前,他们几乎都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一一爱迪生曾被当作“低能儿”;拿破仑落魄的时候,和弟弟路易每餐的食物就是一块面包;莎士比亚在剧院打过杂……但是,面对种种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行业中。他们正是因为拥有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超人的勇气,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丛书了解中外名人的真实故事,探索他们成功背后的秘密,从而体会并学习他们刚毅坚忍、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品质,最终迈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