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落花生(许地山专集经典彩绘本)/美冠纯美阅读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许地山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作者回忆漳州童年生活的一篇散文,也是许地山的散文名篇,后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作者以平实清新的笔调,叙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从种花生写起,到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处处紧扣题旨,顺畅自然。其中,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借兄弟姊妹之口,说出了落花生的诸多好处,而其最本质的特征却是“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许人们挖出来。
这一切写得平实自然,通过赞美平凡的落花生,形象地道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充分表现了作者倡导平民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在“五四”民主与科学思潮中,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本书包括“散文辑”和“小说辑”两部分。“散文辑”选编了多篇许地山优秀的散文作品,如《梨花》《春的林野》《落花生》《我的童年》等,都是其散文代表作,今天读来仍然余味悠长。“小说辑”中的《缀网劳蛛》《无忧花》《春桃》《铁鱼的鳃》《桃金娘》等,也都集中反映了许地山小说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中国作家。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龙溪(今漳州)。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神学士学位。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并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小说创作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并带有宗教意识和浪漫色彩;后期作品趋于写实。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商人妇》《春桃》《危巢坠简》等;编著《印度文学》《大藏经索引》及《中国道教史》(上)等。
目录
散文辑
暗途

山响
梨花
万物之母
春的林野
再会
疲倦的母亲
落花生
别话
乡曲的狂言
爱流汐涨
上景山
先农坛
忆卢沟桥
我的童年
牛津的书虫
旅印家书
小说辑
缀网劳蛛
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三博士
无忧花
街头巷尾之伦理
春桃
铁鱼的鳃
桃金娘
序言
在小学课本中,曾有一
篇散文《落花生》,以“质
朴淳厚,意境深远”的风格
,被誉为现代散文的经典。
这篇散文的作者许地山,是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
说家、散文家。
许地山,笔名落花生,
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
。他的作品并不十分丰硕,
但却独树一帜,在我国现代
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1921年,许地山发表了第
一篇小说《命命鸟》,从此
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接
着,他又发表了小说《缀网
劳蛛》。许地山的早期小说
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
丰富,充满了浪漫气息,呈
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
情调。上世纪20年代末以后
,许地山的创作风格相比其
早期的作品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小说虽然仍保持着清新
的文风,笔调却已转向对社
会民生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
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
承载了更多的爱国主义思想
和现实意义。小说《危巢坠
简》《春桃》《铁鱼的鳃》
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1925年,许地山唯一一
本散文集《空山灵雨》出版
,其名正好生动地道出了他
的写作风格——质朴、清丽
、空灵、超逸,又充满了哲
学和宗教的气息。他的散文
构思奇巧,想象丰富,巧妙
地融入比喻、隐喻、拟人等
各种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洒
脱超逸,同时又蕴含颇费咀
嚼的玄理思辨,别具艺术魅
力。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少年
读者更多地了解许地山,品
味、赏析他笔下纯美的文学
作品,传承“落花生”朴实、
淳厚的情致和人生态度,我
们特意精心策划和编辑,出
版了这本专集,并以此纪念
许地山先生。
本书包括“散文辑”和“小
说辑”两部分。“散文辑”选
编了多篇许地山优秀的散文
作品,如《梨花》《春的林
野》《落花生》《我的童年
》等,都是其散文代表作,
今天读来仍然余味悠长。“
小说辑”中的《缀网劳蛛》
《无忧花》《春桃》《铁鱼
的鳃》《桃金娘》等,也都
集中反映了许地山小说的特
点和艺术魅力。
为了便于青少年读者更
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我们还在每篇作品前附“导
读”,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在
每辑前附“导语”,介绍许地
山先生散文及小说的创作特
色。
希望本书能成为青少年
朋友认识许地山、了解许地
山的一扇窗,通过它感受到
许地山先生朴实无华、默默
奉献的“落花生”精神。
编者
导语
一朵绚丽耀眼的奇花点缀了人世间的爱欲与明慧。
以思辨之笔成文,色香中带诗意,光与美中见真谛。
本书为“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专集之一,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字许地山先生的作品集。
本书在每篇作品前附“导读”,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在每辑前附“导语”,介绍许地山先生散文及小说的创作特色。
本书能成为青少年朋友认识许地山、了解许地山的一扇窗,通过它感受到许地山先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落花生”精神。
书评(媒体评论)
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
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
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
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
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
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
它挖出来。
——许地山
落花生的小品,在小品
文运动史上,是将永久存在
着的。
——阿英
精彩页
暗途
导读
本文原载于1922年4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4号,后被收入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
富含深刻的哲理,是许地山散文的一大特色。本文篇幅很短,仅六百余字,讲述了吾威拒不接受“灯”,却顺利、适意地走过暗途,安然到家的小故事,寓意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茅盾先生曾评论这篇文章:“人生是暗途,隔着几重山,而我们的落花生不要‘灯’,他以为有了‘灯’反多危险。”
历来人们对文中“灯”这个意象有不同的解读——理解为知识、理性,或者是清醒的自我意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传达出了作者不相信什么指路的灯,宁愿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信念,这是作者对人生出路的摸索和深刻思考。
“我的朋友,且等一等,待我为你点着灯,才走。”
吾威听见他的朋友这样说,便笑道:“哈哈,均哥,你以我为女人么?女人在夜间走路才要用火;男子,又何必呢?不用张罗,我空手回去罢①,——省得以后还要给你送灯回来。”
吾威的村庄和均哥所住的地方隔着几重山,路途崎岖得很厉害。若是夜间要走那条路,无论是谁,都得带灯。所以均哥一定不让他暗中摸索回去。
均哥说:“你还是带灯好。这样的天气,又没有一点月影,在山中,难保没有危险。”
吾威说:“若想起危险,我就回去不成了。……”
“那么,你今晚上就住在我这里,如何?” “不,我总得回去,因为我的父亲和妻子都在那边等着我呢。”
“你这个人,太过执拗了。没有灯,怎么去呢?”均哥一面说,一面把点着的灯切切地递给他。他仍是坚辞不受。
他说:“若是你定要叫我带着灯走,那教我更不敢走。”
“怎么呢?”
“满山都没有光,若是我提着灯走,也不过是照得三两步远;且要累得满山的昆虫都不安。若凑巧遇见长蛇也冲着火光走来,可又怎办呢?再说,这一点的光可以把那照不着的地方越显得危险,越能使我害怕。在半途中,灯一熄灭,那就更不好办了。不如我空着手走,初时虽觉得有些妨碍,不多一会,什么都可以在幽暗中辨别一点。”
他说完,就出门。均哥还把灯提在手里,眼看着他向密林中那条小路穿进去,才摇摇头说:“天下竟有这样怪人!”
吾威在暗途中走着,耳边虽常听见飞虫、野兽的声音,然而他一点害怕也没有。在蔓草中,时常飞些萤火出来,光虽不大,可也够了。他自己说:“这是均哥想不到,也是他所不能为我点的灯。”
那晚上他没有跌倒;也没有遇见毒虫野兽;安然地到他家里。

导读
本文原载于1922年4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4号。
许地山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许地山从小就受佛教思想的熏陶,与佛教结缘。许地山青年时代家境败落,不得不漂泊异地。他曾在佛教之城仰光度过了两年的时光,佛教自然影响着他的创作,他的妻子林月森同样也是个懂得佛理的人。本文就是通过描述夫妻之间充满智慧及佛学理趣的对话,阐释了作者的人生观。
南普陀寺,是观世音的道场。文章开始,作者便指明了特定的背景环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丈夫与妻子由居家式的闲谈延伸到对人生宏愿的畅谈,妻子以佛家普度众生的宏愿相劝丈夫,丈夫却不以为然,提出“愿做调味的精盐”,“使一切有情得尝成味”,展现了作者所向往的乃是平凡中的伟大、朴素中的索高,是一种默默无闻却又毫不保留奉献自己的情操。
文章是寓言式散文体,篇幅虽短小,但作者借对话以言志,在文中运用大量佛教意象作对比,更凸显了其情操。
南普陀寺里的大石,雨后稍微觉得干净,不过绿苔多长一些。天涯的淡霞好像给我们一个天晴的信。森林里的虹气,被阳光分成七色。树上,雄虫求雌的声,凄凉得使人不忍听下去。妻子坐在石上,见我来,就问:“你从哪里来?我等你许久了。”
“我领着孩子们到海边捡贝壳咧。阿琼捡着一个破贝,虽不完全,里面却像藏着珠子的样子。等他来到,我教他拿出来给你看一看。”
“在这树荫底下坐着,真舒服呀!我们天天到这里来,多么好呢!”
妻说:“你哪里能够……”
“为什么不能?”
“你应当做荫,不应当受荫。”
“你愿我做这样的荫么?”
“这样的荫算什么!我愿你做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愿你为多宝盂兰盆,能盛百味,滋养一切世间诸饥渴者。愿你有六手,十二手,百手,千万手,无量数那由他如意手,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
我说:“极善,极妙!但我愿做调味的精盐,渗入等等食品中,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回复当时在海里的面目,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而不见盐体。”
妻说:“只有调味,就能使一切有情都满足吗?”
我说:“盐的功用,若只在调味,那就不配称为盐了。”
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