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趣味天文学(全新修订版)/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俄)别莱利曼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四季始于何时?年月从何时开始?2月有几个星期五?月球上为什么没有大气?天文学家为什么要观察日月食?为什么日月食每隔18年出现一次?月球上有什么样的天气?恒星为何叫恒星?为什么恒星会闪烁,而行星的光芒却很稳定?地球的核心是什么?……翻开别莱利曼著的这本《趣味天文学(全新修订版)》,寻求问题的答案。

内容推荐

《趣味天文学》是俄罗斯著名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

这本书介绍了“关于天的学说”中最基本(但不是最终)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可以等同于一本初级天文学教程。

作者希望本书帮助读者们澄清一些最基本的天文学现象,书中对于一些天文现象和材料的研究方式和学校的教程有着本质的不同。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们半懂不懂的平常现象,在这本书里被用另一种不同寻常、充满辩证矛盾的方式给予重新阐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起读者们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读者在学习中只获得一些最皮毛的知识,而不能“学而时习之”,那么他就不能发现天文学的神奇与魅力。因此在本书中,作者没有回避一些最基本的计算过程,并着力于用中学数学的简单计算来有力地证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练习将不仅仅能够使读者们巩固已有的天文学知识,还为他们更进一步地研究天文学前沿著作打好基础。

本书将把你从专业天文学教程中过于艰深的理论和过于专业、复杂的器材而形成的“围城”中解放出来,轻松地走进天文学的大门。

目录

第一章 地球和它的运动

 1.1 地球上和地图上的最短航线

 1.2 经度和纬度

 1.3 阿蒙森是往哪个方向飞的?

 1.4 五种计时法

 1.5 白昼的长短

 1.6 不同寻常的阴影

 1.7 一道关于两列火车的题目

 1.8 用怀表找方向

 1.9 白夜和黑昼

 1.10 光明与黑暗的交替

 1.11 极地太阳的一个谜

 1.12 四季始于何时?

 1.13 三个“假如”

 1.14 再一个“假如”

 1.15 我们什么时候离太阳更近些:中午还是傍晚?

 1.16 再远一米

 1.17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1.18 非地球时间

 1.19 年月从何时开始?

 1.20 2月有几个星期五?

第二章 月球和它的运动

 2.1 是新月还是残月?

 2.2 月亮的位相

 2.3 孪生行星

 2.4 为什么月亮不会掉到太阳上去?

 2.5 月亮看得见的一面和看不见的一面

 2.6 第二个月亮和月亮的月亮

 2.7 月球上为什么没有大气?

 2.8 月球世界的大小

 2.9 月球上的风景

 2.10 月球上的天空

 2.11 天文学家为什么要观察日月食?

 2.12 为什么日月食每隔18年出现一次?

 2.13 可能吗?

 2.14 关于日月食的几个大家不很清楚的问题

 2.15 月球上有什么样的天气?

第三章 行星

 3.1 白昼时的行星

 3.2 行星的符号

 3.3 画不出来的东西

 3.4 水星上为何没有大气?

 3.5 金星的位相

 3.6 大冲

 3.7 行星抑或小型的太阳?

 3.8 土星环的消失

 3.9 天文学上的字谜

 3.10 比海王星更远的一颗行星

 3.11 小行星

 3.12 我们的近邻

 3.13 木星的同伴

 3.14 别处的天空

第四章 恒星

 4.1 恒星为何叫恒星?

 4.2 为什么恒星会闪烁,而行星的光芒却很稳定?

 4.3 白天能看见恒星吗?

 4.4 什么是星等?

 4.5 恒星代数学

 4.6 眼睛和望远镜

 4.7 太阳和月球的星等

 4.8 恒星和太阳的真实亮度

 4.9 已知星体中最亮的恒星

 4.10 地球天空和其他天空的行星的星等

 4.11 望远镜为何不会将恒星放大?

 4.12 以前是如何测量恒星的直径的?

 4.13 恒星世界的巨人

 4.14 出人意料的计算

 4.15 最重的物质

 4.16 为何把这类星叫做恒星?

 4.17 恒星距离的尺度

 4.18 最近的恒星系统

 4.19 宇宙比例尺

第五章 万有引力

 5.1 垂直上射的炮弹

 5.2 高空中的重量

 5.3 使用圆规画行星轨道

 5.4 行星向太阳坠落

 5.5 赫菲斯托斯的铁砧

 5.6 太阳系的边缘

 5.7 凡尔纳小说中的错误

 5.8 怎么称地球的重量?

 5.9 地球的核心是什么?

 5.10 太阳和月球的重量

 5.11 行星和恒星的重量与密度

 5.12 月球上和行星上的重力

 5.13 最大的重力

 5.14 行星深处的重力

 5.15 有关轮船的问题

 5.16 月球和太阳所引起的潮汐

 5.17 月球和气候

试读章节

4。1恒星为何叫恒星?

肉眼仰望星空,我们看见了闪闪发光的恒星。

恒星发出光芒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眼睛。原来我们的眼珠并不十分透明,并不像上好的玻璃那样具有均匀的构造,而只是一种纤维组织。关于这一点,赫尔姆霍尔兹在“视觉理论的成就”中提到过:

“眼睛所见的光点的像,通常并不是发光的,原因就在于构成眼珠的纤维是沿六个方向排列成辐射状的。那些好像从发光点——比如说恒星、远处的灯火所发出的看得见的一束束光线,其实只不过是眼珠的辐射结构的表现而已。眼睛的这一缺陷所造成的影响是很普遍的,所以大家都把一切辐射状的图形叫做星形。”

有一种方法,在不借助望远镜的情况下就能摆脱眼珠这一缺陷的影响,并使我们看见不带光芒的行星。这个方法,400年前达·芬奇就发现了:

“可以看见不带光芒的星星。只需要用针尖在纸上刺出一个小孔,把眼睛贴在小孔上去看,就会看到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星星了。”

这和赫尔姆霍尔兹所说的恒星的光芒所产生的原因并不矛盾。相反,达·芬奇的实验可以证实上述理论:通过一个极小的小孔,我们只是让一条极细小的光线透过我们眼珠的中心部分来到我们的眼睛,这样,眼珠的辐射结构就不再发挥作用了。

因而,如果我们的眼睛构造更完美一些的话,我们就不会看见光芒四射的星星,而只是一些小小的发光点了。

4。2为什么恒星会闪烁,而行星的光芒却很稳定?

即使是不懂天象的人,用肉眼也能分辨出哪一颗是恒星、哪一颗是行星。行星的光是稳定的,恒星却忽明忽暗地闪烁;在离地平线不远处的明亮的恒星,还会不时地变换着颜色。“这种忽明忽暗、忽白忽绿又忽红的光,像晶莹夺目的钻石一般闪烁,使天空显得灵活起来,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星星中有一双眼睛正看着地面。”——佛兰马理翁说道。寒夜或者刮风的时候,以及雨后乌云散去的时候,恒星尤其明亮,颜色变化十分厉害。地平线附近的星星比高悬在天空的星星闪烁得更厉害;白星比黄星和红星更闪烁。

和光芒一样,闪烁也不是恒星所固有的性质。星光在达到我们的眼睛之前穿过大气的时候,大气赋予了它们闪烁的外观。如果我们上升到不稳定的大气层上面去,就看不见闪烁的恒星了,我们所看见的就将是稳定不变的星光。

炎热的日子里,由于太阳的炙烤地面发烫,而使得远处的物体看上去像是在颤抖。恒星闪烁的原因也如此。

星光需要穿过的大气层性质是不一样的。各层大气的温度不同、密度不同,所以它们光线偏折的程度也不一样。在这种大气中就好像有许多三棱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在不断地改变星光的位置。这样,光线在到达地球之前必须经过多次偏折,时而会聚,时而分散。因此,星光就一会儿变暗,一会儿变亮。光线在偏折的同时,还会发生色散。所以,除了明暗变化之外,星光的颜色也在发生变化。

普尔科夫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季霍夫在研究了星星的闪烁之后写道:“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计算星光在一定时间内颜色改变的次数。实际上,这种变化非常快,变化的次数因条件的不同从每秒钟几十次到一百多次。要验证这一点很容易:取一个双筒望远镜来观察一颗很亮的星星,同时快速旋转望远镜物镜。这时候,我们就不会看见星星,而是看见一个由许多个色彩各异的星星所组成的光环。在闪烁较慢或者望远镜转动极快的时候,这个环并不会分裂成星星,而只是分裂成许多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弧。”

现在我们还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行星不像恒星那样闪烁,而是散发着平稳的光芒。相对于恒星而言,行星离我们更近,因此我们的眼睛看见的不是一个个的光点,而是发光的小圆面。这种圆面上的视角小到基本让人觉察不出来。

这种圆面上的每一点所发出的光都在闪烁,然而,各个点的明暗和颜色在不同的时间里都是在各自变动着,因此它们就能相互补充。较暗的点和较亮的点合在一起,使得整个行星的光亮度不会发生变化。行星不闪烁的道理就在于此。

也就是说,之所以我们所看见的行星不闪烁,是因为它上面的各点是在不同的时间闪烁的。

P125-12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