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恩格斯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小宽//李楠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小宽、李楠编著的《恩格斯传》在介绍恩格斯思想发展时,既着重系统、全面,又注意重点突出;既按照思想过程,阐明理论发展,又不拘泥于时间顺序,适当集中问题,使叙述更加清晰精练。较深刻地探讨了恩格斯理论思想的发展,较详尽地分析了恩格斯一系列重要著作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和重大意义。

内容推荐

王小宽、李楠编著的《恩格斯传》内容简介: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恩格斯传》讲述在经济上和革命工作中无私支持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研究工作,与马克思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特别是《资本论》完整地整理出版,思格斯用毕生精力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光辉事业进行全心全意的指导.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伟大领袖。

目录

第一章 伟人的早年岁月

 一、青少年学业生涯

 二、被迫从商实践

 三、在研究领域的投入

 四、接触进步思想

 五、黑格尔哲学批判研究

 六、服兵役生涯

 七、反谢林的斗争

 八、走向唯物主义

第二章 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

 一、两人的相识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

 三、工人运动实践研究

 四、科学理论的奠基

 五、与马克思观点的完全一致

 六、《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报告

第三章 革命的第二小提琴手

 一、宣传革命思想

 二、醉心革命实践推广

 三、与女工的热恋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

 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六、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巴黎分会

 七、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

 八、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九、《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

 十、团结进步力量

第四章 1848年德国革命实践

 一、席卷欧洲大陆的1848年革命

 二、从巴黎返回祖国

 三、出版《新莱茵报》

 四、被通缉而逃亡

 五、《新莱茵报》被迫停刊

 六、拿起武器

 七、迁居英国

第五章 革命失败后的总结与反思

 一、对革命教训的反思

 二、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

 三、以商业促革命

 四、第一次国际工人运动落幕

 五、天才的科学探讨

第六章 高山与大海般的伟大友谊

 一、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对《资本论》的贡献

 三、粉碎“沉默的阴谋”

 四、朋友与家庭

第七章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捍卫者

 一、革命运动的新高涨和第一国际的成立

 二、批判机会主义的斗争

 三、指导工人阶级建党工作

 四、重获人生“自由”

 五、第一国际的斗争

 六、巴黎公社事业的伟大捍卫者

 七、粉碎巴枯宁主义

第八章 从《自然辩证法》到《反杜林论》

 一、批判“哥达纲领”

 二、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里的飞跃

 三、反对杜林主义的斗争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全面阐述

 五、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六、反对“三人团”,指导法国建党工作

第九章 国际工人运动的健康开创

 一、一代巨星陨落

 二、完成了马克思的《资本论》

 三、捍卫马克思的伟大科学功绩

 四、国际工人运动的继承与开创者

 五、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第十章 晚年光辉岁月

 一、爱尔福特纲领

 二、布鲁塞尔国际代表大会和苏黎世国际代表大会

 三、做法、德两党团结工作

 四、开展议会斗争

 五、欧洲三十五家报刊争先发表恩格斯的政论文章 

 六、准备撰写马克思传记

 七、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三卷

 八、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

 九、谦虚和礼让,爱护他人

 十、晚年生活

 十一、英名与世长存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伟人的早年岁月

“我到处寻求真理,哪怕是有希望找到真理的影子”。

恩格斯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巴门市的资产者家庭,如果他沿着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他会在那个社会中得到受“尊敬”的地位。他可以成为工厂主、律师、作家。但他不愿做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资产阶级分子,也不愿过饮酒狎妓的资产者生活。他宁愿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选择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终生的道路。

他和马克思一样,都生长在富裕的家庭,都选择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斗争的道路,但是,他的家庭宗教和保守思想占统治地位,而马克思的家庭则充满了启蒙精神和唯理主义思想;马克思取得了博士学位,而他却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有拿到;马克思的斗争最初就是在社会范围内展开,而他的斗争首先是在家庭的圈子里展开。他不得不首先摆脱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便在宗教和政治方面采取反对的立场。他在前进路上所走的道路更加复杂和艰难。他用他机智的头脑、出色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去探求真理,去排除令人诅咒的、微不足道的、因循守旧的虔诚主义,去摆脱笼罩住家庭、学校和周围环境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达到最先进的世界观。

1837年,恩格斯正以极大的兴趣在中学勤奋不懈地学习的时候,父亲逼迫他离开中学去商行坐长板凳。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利用业余时间学到的各种科学理论知识不亚于同时代最优秀的大学生。他在离开学校的最初几年中,就博览了当代许多伟大文学家的作品,研究了哲学,学习了二十五种语言,开始批判神学。同时在绘画、音乐、舞蹈、剑术、骑马术等方面也显示出他的才能。他从十八岁开始为进步报刊撰写通讯、政论、文学评论、哲学论述以及诗歌方面的文章,成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青年学者和政治家。

一、青少年学业生涯

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也出生在德国的莱茵省,不同的是马克思出生在莱茵省的农业区,而恩格斯出生在莱茵省的工业区。

德国当时分为三十四个君主国和四个自由市。

封建专制反动势力的加强和政治上、经济上的割据状态,使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而德国资产阶级异常软弱无力,它不能形成一支反对封建制度的强大力量。它一方面对封建势力怀着不满的情绪,要求实现国家的统一,废除封建制度;但另一方面,它的软弱以及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畏惧,又使它甘于向封建势力屈服,希望在封建贵族集团领导下,由君主政权实行从上而下的改良,使封建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

莱茵省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受拿破仑统治,废除了农奴制度,剥夺了封建诸侯和教会封建主的产业,取消了封建捐税,实现了职业自由,人们不再被强行加人行会,甚至在形式上,法律还规定了教学自由和新闻自由。这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导致了商业繁荣。于是,德国的第一批工厂在莱茵省出现了,同时也诞生了两个对抗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莱茵省划归普鲁士王国。

恩格斯的出生地是在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市,这座城市位于乌珀河谷,和爱北斐特市毗连。当时的这两座城市共有居民四万多人,是普鲁士莱茵省资本主义纺织工业的重要中心,约有二百个中小型工厂,其中大多数是织布工厂、染坊和纺纱厂。生产丝织品、半丝织品和经过加工的棉织品。巴门所产的丝带、花边、合股线和衣饰辫线远近驰名。不过,现在在德国地图上已找不到巴门和爱北斐特这两座城市了,因为这两座城市在1930年已合并为一个城市——乌珀塔尔市。

十九世纪初,巴门和爱北斐特的资产阶级为了提高自己的利润,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工人阶级在极其困苦的非人条件下生活和劳动。一个成年织工的每周工资不超过两塔勒,约能买到五十斤土豆。很多儿童刚满六岁,就出来当童工。单是爱北斐特一地,工人中几乎有一半是学龄儿童。机器工业的引进,把家庭工业摧毁了,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巴门和爱北斐特有成千上万的纺织工、织布工、编织工流落在街头。

在巴门和爱北斐特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虔诚主义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虔诚主义要求人们虔诚迷信,清心寡欲和克勤克俭,宣传一种讲求实际和民主的基督教义,起初还起过反封建的进步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虔诚主义日益蜕化为一种宗教上的神秘主义,反对资产阶级进步启蒙精神的一种反动思想。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巴门的名门望族——恩格斯家族里。他的出生证明书存放在巴门的户籍簿里,现已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里。

恩格斯的祖父曾被法国人正式任命为巴门市政府顾问,后来又被普鲁士政府任命为市政府顾问官。祖父还是巴门合并教区的创立人之一。恩格斯的父亲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父子两人同用一个名字)起初在祖父的工厂里主持业务,到了1837年,他开始独立经营。为了经营商业,他常常外出旅行,不仅走遍了德意志,还到国外,因而熟悉世界各地的情况。父亲从1825年起担任学监和教会学校的校长,而且在1835年还担任革新教区的教会负责人。父亲文艺造诣很深,尤其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会吹低音笛,有时还在家里举行室内音乐晚会,并且是市艺术协会会员。

恩格斯的母亲伊丽莎白·弗兰契斯卡·毛里齐娅·恩格斯,出生于荷兰的一位中学校长家里。父亲伯恩哈德·范·哈尔是哈姆理科中学校长,也是出色的语言学家。伊丽莎白·弗兰契斯卡·毛里齐娅是位有教养的女子,爱好音乐和文学,对歌德的作品特别感兴趣。她先后生下四男四女。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头生子。

恩格斯生长在这样一个富裕文明的家庭里,从小就接受广阔的文化知识,就连住在哈姆的外祖父也常把他接到那里去,给他讲古代神话传说。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恩格斯的智力发展,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父亲信仰虔诚主义,他在家里竭力对儿女施加严格的宗教教育,要求子女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要认真听讲宗教教义,并无条件地相信圣经。这种宗教约束,是恩格斯走向革命道路的障碍。

少年恩格斯自1829年起在巴门市立学校读书,他在这所学校学习物理和化学的初级课程。但是,这所学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维护圣经教义的人,他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蒙昧主义者,有位四年级学生问老师,歌德是什么人?老师以轻蔑的口气回答说,是一个不信神的人。因此,在学校里也和在家里一样,充满着宗教的偏执气氛。

1834年秋天,恩格斯转到爱北斐特市立中学上学。爱北斐特与巴门只隔一条乌珀河,两市之问有一座桥沟通。爱北斐特市立中学是当时普鲁士最好的学校之一,闻名遐迩。父亲希望他在那里学到一种扎扎实实的学问,以便日后深造。

爱北斐特中学经费充足,招聘了一批有才能的教师。教师之中,有些人还是自由主义者。学校开设比较完整的班次,讲授的课程有希伯来语、拉丁语、希腊语、德语、宗教、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博物学、唱歌、绘画,后来还讲授了哲学导论。恩格斯是一位非常专心听讲的学生。学校对他提出很高的要求,但他无需多下功夫就能使老师感到满意。他以能够迅速和深刻地掌握知识而与众不同。他酷爱学习物理、数学、历史和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他非凡的语言学才能,使他很快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