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高僧弘一法师带你领略佛法智慧,以入世的姿态出世,以超然的心态生活!
《修行即修心》是一本集合了弘一法师、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等高僧无上智慧的修行必读书。在这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即是修心;人生时时可悟道,生活处处可修行。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来吧,传奇高僧弘一法师帮你开启智慧之门,修心静心提升灵性,让你的世界不浮躁,内心更强大。本书由罗俊英著。
《修行即修心》是一本集合了弘一法师、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等高僧无上智慧的修行必读书。在这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即是修心;人生时时可悟道,生活处处可修行。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来吧,传奇高僧弘一法师帮你开启智慧之门,修心静心提升灵性,让你的世界不浮躁,内心更强大。
《修行即修心》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修行即修心》以入世的姿态出世,以超然的心态生活,将迷失的心灵完好如初的寻回来。带领我们走进禅意境界。本书由罗俊英著。
禅院里,扫地的小和尚发现后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于是有点难过地对师父说:“师父,赶紧撒些草籽上去吧,这样的草地真难看。”
师父听了小和尚的话,挥挥手说:“不着急,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有空撒上一些便是,随时。”
冬天过去后,师父买来草籽,让小和尚去播种。起风了,那些草籽被风吹得满地都是,小和尚很是着急:“不好,好多种子被吹跑了!”
“没关系,风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壳,即使撒下去也不会发芽,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随性。”师父回答道。
种子刚刚撒完,就有几只小鸟来觅食。小和尚惊慌地喊道:“不好了,种子都被小鸟吃掉了。”
看到小和尚着急的样子,师父仍旧温和地回答道:“没关系,种子多,是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过不了多久,这里一定有小草。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袭来,小和尚担心极了,冲进禅房对自己的师父说:“师父,这下可真完了,剩下为数不多的草籽又被雨水冲走了。”
师父微闭着双眼回答道:“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随缘。”
一个星期过后,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变得郁郁葱葱起来,一些原本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起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欢喜地喊道:“师父,你看到了吗?寺院里到处都是青青的小草呢!”
师父的声音平静如昔:“应该如此吧。随喜。”
师父的一个“随”字参透人生众多的玄机。为了生活中一些琐事烦恼伤心,回头想想,实在大可不必,拗不过的事情要随它而去。人生需要这样的一种随性。小草有小草的生命规则,只要有水有泥的地方就能发芽,只要你撒下了草籽就不必担心小草不能发芽。我们的生活也要随性而为,不必刻意强求。如果你过于担心,只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
宇宙万物皆有“法”可循。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善于遵循规律,学会顺其自然,才会收获成功的硕果。刻意追求,急功近利,只能导致失败,让人徒生烦恼。播下希望的种子,就有收获的可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为求一份完美,总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到头来却是落得一场空。而每当遇到一些关系重大、情形复杂的状况,更是寝食难安、百般思量,却不见天日。为什么会这样呢?正解就在于他没有参透“顺其自然”这四个字。
夜很深了,阿发依旧不停地在床上翻来覆去,他的妻子就劝慰道:“睡吧,别胡思乱想了。”
“噢,老婆啊,”阿发说,“你不知道我有多焦急啊,在几个月之前,我向邻居借了一笔钱,明天就是还钱的日子了。你是知道的,现在的我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那笔钱的!我那些债主可是出了名的狠角色,我真不知道如果明天我还不上钱,他们会怎样对我,想到这里我就睡不着!”
“睡吧,你这样忧虑,明天就能够把钱还上吗?不会!你这样不是在折磨你自己吗?”看到阿发焦虑的样子,妻子就试图想让他放宽心,于是这样劝道。
“不行呀,从哪里弄来钱呢?真是没有一点办法啦!”阿发听完老婆的劝告,很不以为然,大声地喊叫着。
见到阿发还是不听劝,老婆终于忍耐不住了,她起身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地喊叫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务明天就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丈夫现在没有钱还债!”然后就跑到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应该是他们了。”
其实,当一些事实在理不出头绪的时候,放下心中的包袱,让自己抽身出来,一切顺其自然,随它而去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当然,这种随它而去绝非一种绝望后的沉沦,而是让自己暂时地沉下心来,理出思绪,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则,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所以,请记住,世间万物皆有法可循,一切顺其自然,世界也就天朗风清。失去了工作,不要烦恼,昂昂头再找一条出路,也许会找到人生的另一种风景;生病了,不要伤心,如果乐观相对,心情好了,病痛自然也就减轻,或许还可以借这个机会给自己一个假期;也许你会说你没有钱,买不起房和车,但是你还有双手,有大脑,有这两样东西,你还怕什么?烦恼只会让你更添情愁,伤心只会让你更加劳累,害怕只会让你走入地狱。
上天既然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应该活出它的价值。而随性生活就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去探寻生命的轨迹,不必去计较一时的得失,不必去在意那些身外之物,这样才能让自己切实地活出真正的自我,才能体现出自我的真正的价值。
感悟人生
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选择道路的;树木随风而舞的时候也是自由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P2-4
心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名词,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烦恼又成了烦恼心。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为“悟”是一个心部再加上一个吾字,这代表是用我们的心去悟,而非用身体去悟。与其说人生像舞台,还不如说像角力。生命的主宰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智慧,而内心深处的智慧是由放下开始做起。我们虽拥有肉体但并不是拥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来自那永恒的智慧。
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为什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问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环境是个变化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修行的真谛。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象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如果问:“你有心没有?”你一定会说:“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会把口袋里的钱送给不相干的人。我吃饭也不会吃进鼻孔里。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这并不正确,你是有一颗心,但是你现在没有心。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尘覆盖住了、埋没了,而你那个表层意识虚假的心,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因为你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心。昨天决定的事,今天你会否定;上午决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你的理智时常和情感交战,欲望和德性交战,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统一完整的。所以,修行,首先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层意识修好。
修行就要把修心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情比心更重要了,除非你不想解脱。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心境达不到标准,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得安心。一切工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一切唯心造。
——弘一法师
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
——星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