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汉唐诗赋、宋词元曲、晚明小品,只有那诘屈聱牙的《尚书》、举止呆板的《仪礼》,那些不满狰狞凌厉的饕餮纹样的商鼎周彝,能给庄子以什么样的灵感呢?
本书用浅显的白话文将《庄子》和庄子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娓娓道出,试图展现庄子的风貌,追摄庄子的精魂。在作者笔下,哲学道理诙谐易懂,典故叙事真实可见。要想绕过难通古文的困扰,理解庄子,不妨直接看这本《庄子说道》。
庄子一生,或述已独到之见,或辩驳诘难他人,甚或饮酒鼓盆、举手投足之间,无处而不在表明自己的哲学,即在“庄子说道”。
庄子像一个负荷华夏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精灵,他才气喷薄横溢,却又鬼差神使、阴错阳差——倘如说,渊源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泱泱文化结晶成这样一个精灵,令人更易理解;然而庄子却横空出世,生长在二千年之上,没有汉唐诗赋、宋词元曲,晚明小品,……没有这多彩多姿充满着葱茏活泼的盈盈灵气的熏陶,无所依傍;那些佶屈聱牙、不可卒读的《尚书》,那些举止呆板如仪的《仪礼》,那些布满狰狞凌厉的饕餮纹样的商鼎周彝,能给人他以什么灵感呢?童年的庄子是否在水中捞过月亮,少年的庄子是否在地上画过八卦……,这一切,由于历史风尘的逐渐湮没,人们早已无从知晓。然而,通过一部煌煌的《庄子》,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可以看见一位千载之上的丰神翩翩、栩栩如生的太哲学家的风貌。
庄子是一位奇人。他曾做过一个梦: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悠悠四处飞舞,逍遥快活不可言说,此时此际,蝴蝶压根儿已忘掉自己原本是个庄子。突然,一阵狂风刮来,蝴蝶一惊,猛然醒来,又变成一个忙忙碌碌的庄子了。庄子摸摸脑门,想道:刚才是怎么一回事?一会儿蝴蝶,一会儿庄子,究竟是庄子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子?
这真是一个旷古奇梦。
奇人做奇梦,于是又衍生出无穷的奇思奇想、奇言奇论……
十年前,时为1979年,当我把迁入安徽某县去插队落户的已达十年的户口重新迁回上海后,赋闲在家,颇感寂寞。由于某种契机,我经过八九年自学,其时已浏览完十三经、廿四史以及诸子百家等古代典籍——于是抱着一部我最为钟情的《庄子》,一篇一篇写我的《庄子说道》,共写了几万字,后因进厂工作,遂中途辍笔。
十年后,当我把这些旧稿取出来翻翻,宛如在拨弄年与时逝的片片青春骨骸,不禁感慨系之;旧作有些意思,也有些粗糙,但我也不想修改润饰——如同替它披上一件颇符时尚的盔甲,只是又补写了两万多字,弄得有头有脸略为齐整一些。
1990年11月11日
于华东化工学院文化研究所
庄子像一个负荷华夏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精灵,他才气喷薄横溢,却又鬼差神使、阴错阳差——倘如说,渊源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泱泱文化结晶成这样一个精灵,令人更易理解;然而庄子却横空出世,生长在二千年之上,没有汉唐诗赋、宋词元曲、晚明小品……没有这多彩多姿充满着葱茏活泼的盈盈灵气的熏陶,无所依傍;那佶屈聱牙、不可卒读的《尚书》,那举止呆板如仪的《仪礼》,那些布满狰狞凌厉的饕餮纹样的商鼎周彝,能给他以什么灵感呢?
庄子独来独往,师法自我,他那宽广的头脑及博大的心灵正是酿造瑰奇哲学的源泉,或者说,是“道法自然”:那亘古已存的蓝天碧海、日月星辰、风霜雨露、电闪雷鸣、天籁地籁,乃是庄子灵感真正取之不竭的渊源。
可以说,庄子是千古一绝。每次阅读他的哲学,都犹如进入佛家“因陀罗网”之中,但见奇异风光上下四方重重叠叠扑面而来,大有八面受敌、目不暇接、变幻无穷、气象万千之感。因此,庄子似乎不是黄尘滚滚的大地的产儿,而仿佛是一位天外来客,横空飞来,灵气逼人。
在这本小书中,我想追摄庄子的精魂,对于他部分哲学能加以艺术的再现、创造性的发挥,故虽取名为《庄子说道》,却可以看成是庄子与我的二重唱,他中有我,我中有他。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