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物种战争之围追堵截/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道德教育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张昌盛//杨静//倪永明//李湘涛//徐景先等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种子的力量

刺苋A.spinosus L.又名绿苋、野苋、猪苋、细苋、糠苋,与同属中其他植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它是个有刺的植物,而其余种类几乎没有刺。种加词spinosus用来形容它所独具的特征,那就是它的植株上长有“刺”这个结构,这也是它的中文名叫作刺苋的原因。刺苋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通常高30~100厘米,而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可超过十来岁少年的身高;根长圆锥形,呈红色,稍具木质。茎直立而挺拔,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叶互生,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顶端圆钝,具微凸头,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长1~8厘米,无毛,在其旁有2刺,刺长0.5~1厘米。尖刺都是成对出现的,对刺苋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它的尖刺威慑下,多数动物还是会选择不碰为妙。而在植物还较幼嫩没有尖刺长出来,或者即使长出来但还没硬化时,是它防御力薄弱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它的叶片竟然长出黑色斑块,不知道这是否是它以装病的策略来欺骗昆虫。

它的花是杂性花,所谓的杂性花就是指一种植物既具有单性花又具有两性花。单性花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即一朵花仅拥有雌蕊,被称为雌花;一朵花仅拥有雄蕊,被称作雄花。两性花是指雌花和雄花在同一株植物中都存在,这种状况被称作雌雄同株。圆锥花序有腋生也有顶生,下部的顶生花穗常全部为雄花;雌花簇生于叶腋;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变成尖锐直刺;雄蕊5枚,花丝与花被片等长或较短;雌花柱头3或2枚。胞果长圆形,在中部以下不规则横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黑色或带棕黑色。刺苋的花会在7月份开始开放,随后结出许许多多的小胞果。

刺苋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直到18世纪才开始在其他洲的热带地区有分布,经过300年的适应和扩张,刺苋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分布的有害杂草,它不仅出现在热带地区的荒地、路边等地,在温带地区也能发现大面积的刺苋身影。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已经侵入到。至少44个国家中,直接影响到28种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在非洲的西部和南部、亚洲的东南部和印度等地影响较为严重。刺苋得以离开美洲老家,到世界各地去安营扎寨,主要依靠的是它那非常小的种子。你可别小看这些种子,它们非常擅长利用自身体形的优势,混杂在粮食作物的种子中,顺利登上开往世界各地的货船,在人们没有留神之际,就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了。虽然它没有美丽且吸引人的外表,但它依然有方法让人类帮助它完成入侵之旅,真是一种“老谋深算”的植物啊!

早在19世纪30年代,刺苋就已经在澳门“安家落户”了,如此算来,它来到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1857年,香港也发现了刺苋的存在。目前它在我国的福建、山东、河南、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四川、贵州、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台湾等地均有生长,主要分布在海拔350米至1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旷地以及园圃、农田中。

作为著名的外来入侵杂草,刺苋入侵的威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无论是在农村的村头、田边、路旁,还是在城市的废弃地上,都能看到成片成片的刺苋在茁壮成长,但看到这些,人们却无法产生“长势喜人”的想法,反而会产生深深的担忧!到底刺苋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者说用了什么秘密武器,才能做到把自己的“子孙”散播到四面八方,并且又能生根发芽、蓬勃发展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刺苋的小“秘密”!刺苋是具有杂性花的被子植物,花很小,既能进行自花传粉,也能依靠风力和昆虫传播授粉,这样保证了后代具有较丰富的变异,从而能适应多样的外界环境,为入侵奠定了基础。当一种杂草的个体被传播到远离其原产地的新环境时,由于该个体脱离其种群,通常缺少异体传粉及受精的外在条件,故具有自花授粉或无性繁殖力是其必然的选择性特征。

刺苋的种子产量非常高,每一株植物体可以产生235000枚种子,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的。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并,且种子的寿命很长,通过休眠后萌发,其生命力很强,能在地表下埋藏长达10年以上,等待遇到合适的水热条件就会萌发,一代一代,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种子的个体非常小,长度不到1毫米,重量也很轻,这样小而轻的种子,传播方式多样,可伴随自然界的风力、水力,以及人类或动物传播,到达草坪则成为杂草,到作物和蔬菜地则影响其产量。为何它所到之处,草坪和农作物都会为它让路,竞争不过它呢?那是因为它比土著种更能耐寒耐旱,在生长期间需水少,生长速度更快,在土壤肥力瘠薄的地区也能生长良好,其成体植株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叶量大、多分枝、生物产量高,这些特性使它获得了竞争优势,占据了土著种不能利用的生态位,从而成功入侵。此外,由于它的种子小而轻,还容易混进作物种子内,降低作物产量或造成污染。

P7-12

目录

刺苋

佛罗里达鳖

柑橘大实蝇

黑家鼠

马铃薯甲虫

长刺蒺藜草

食人鲳

薇甘菊

银胶菊

小葵花凤头鹦鹉

序言

没有硝烟的战场

——《物种战争》序

谈起物种战争,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当你出国通过海关时,倍受关注的就是带没带生物和未曾加工的食品,如水果、鲜肉……。因为许多细菌、病毒、害虫……说不定就是通过生物和食品的带出带人而传播的,一旦传播,将酿成大祸,所以,在国际旅行中是不能随便带生物和食品的。

除了人为的传播,在自然界也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战争的参与者或许是一株平凡得让人视而不见的草木,或许是轻而易举随风飘浮的昆虫,以及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它们一旦翻山越岭、远涉重洋在异地他乡集结起来,就会向当地的土著生物、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发动进攻,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枪声,却无异于一场激烈的战争,同样能造成损伤和死亡,给生物界和人类以致命的打击。正因如此,北京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创作的这套丛书之名便由此而就《物种战争》,既有“地道战”“化学武器”“时空战”“潜伏”“反客为主”“围追堵截”“逐鹿中原”,又有“双刃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见,物种战争的诸多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我不是学生物的,但从事地质工作,几乎让我走遍世界,没少和生物打交道,没少受到这无影无形物种战争的侵袭:在长白山森林里被“草爬子”咬一次,几年还有后遗症;在大兴安岭,不知被什么虫子叮一下,手臂上红肿长个包,又痛又痒,流水化脓,上什么药也不管用,后来,多亏上海军医大一位搞微生物病理的教授献医,用一种给动物治病的药把我这块脓包治好了。有了这些经历,我深深感到生物侵袭的厉害,更不用说“非典”“埃博拉”……是多么让人恐怖了!越是来自远方的物种,侵袭越强。

我虽深知物种侵袭的厉害,但对物种战争却知之甚少。起初,作者让我作序,我是不敢接受的。后经朋友鼎力推荐,我想,何不先睹为快呢,既要科普别人,先科普一下自己。不过,我担心自己能不能读懂?能不能感兴趣?打开书稿之后,这种忧虑荡然无存,很快被书的内容和写作形式所吸引。这套丛书不同于一般图书的说教,创作人员并没有把科学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读者,而是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每个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丛书的可读性更强。

为了保证丛书的科学性,创作者们没有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及所查阅的科学文献,而是深入实际,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向从事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学习、请教,深入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状况,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采取的防控措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我国更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非常严重的国家,由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传人的种类和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这就要求人们从自身做起,将个人行为与全社会的公众生态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公共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和警觉性,将入侵物种堵截在国门之外。

如今,物种战争已经打响,《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愿广大民众掌握《物种战争》所赋予的科学武器,赢得抵御外来物种侵袭战争的胜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麒

2014年10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物种战争之围追堵截》由张昌盛、杨静、倪永明、李湘涛、徐景先等编著。

外来入侵物种生命力之顽强,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与其作战时,很难做到“毕其功于一役”。所以,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到“围追堵截”。围,就是要提高全民防范意识,人人都成为对付外来入侵物种的力量,从而对其形成合围之势;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能放过每一条漏网之鱼;堵,延缓其扩散态势,将其变成“瓮中之鳖”;截,将其截成几部分,削弱其绝对优势,然后逐一消灭。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杜绝对佛罗里达鳖的有意放生或随意弃养:当你走过一丛刺苋旁边时,要随手将它拔除,不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成为它扩张地盘的帮凶;运用科技力量围堵银胶菊和食人鲳,对它们进行坚决“打击”;对薇甘菊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严格进行检疫,不让长刺蒺藜草混杂在农产品中而传播蔓延……广大群众联起手来,采取围追堵截的战略战术,外来入侵物种定会无处遁形。

编辑推荐

张昌盛、杨静、倪永明、李湘涛、徐景先等编著的《物种战争之围追堵截》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刺苋、佛罗里达鳖、柑橘大实蝇、黑家鼠、马铃薯甲虫、长刺蒺藜草、食人鲳、薇甘菊、银胶菊、小葵花凤头鹦鹉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本书的可读性更强。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