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深谷幽兰/庐山故事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庐山故事丛书》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进行整理和改编。汪国权编著的《深谷幽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庐山从古代到近代20余位隐居庐山的名士及其逸闻故事。

内容推荐

汪国权编著的《深谷幽兰》介绍了庐山从古代到近代20余位隐居庐山的名士及其逸闻故事。这些隐逸者可为节士型、道德型、学者型、出家型、才士型、懒散型、干练型等,但不论何种隐逸之士,在封建社会为宫至上的氛围中,绝大多数都敢于谏言。毅然坚守个人正确的人生信条,昂首阔步自甘清贫,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审美的人生方式。

目录

序一 庐山多灵境

序二

前言 庐山深谷 幽兰清风一片云

遁世隐时 神仙之庐今何在

 ——庐山殷周道隐高士匡俗

杏林春暖 药缘不断永流芳

 ——庐山三国心隐医圣董奉

琴上无弦 杯中有酒田园好

 ——庐山东晋田园之隐诗祖陶渊明

浔阳三隐 布衣蔬食绝公卿

 ——庐山东晋心隐隐士周续之、刘遗民

畅神万趣 雅好山水峰特峙

 ——庐山南朝心隐画圣宗炳

屏风九叠 揽撷秀色巢云松

 ——庐山唐代道隐诗仙李白

草堂高卧 亦仕亦隐吉且安

 ——庐山唐代中隐宗主白居易

博通三教 相辞涧旁结溪亭

 ——庐山唐代心隐逸民元集虚

圣治峰下 义门始祖心意闲

 ——庐山唐代隐逸高人陈伯宣

醉溺殿上 “安知邦国之大计”

 ——庐山五代心隐逸士史虚白

青牛谷中 拥书千卷心难安

 ——庐山宋代心隐幽人郑元素

爱莲一篇 光风霁月濂溪魂

 ——庐山宋代山水隐圣周敦颐

西涧居士 冰清玉刚“庐山高”

 ——庐山宋代道隐高士刘涣

玉涧道人 虽依钟磬却爱琴

 ——庐山宋代心隐逸民崔闲

书卷百担 好个“庐山归去来”

 ——庐山北宋心隐高士陈景元

嘉靖状元 自甘淡泊守寂乐

 ——庐山明代心隐处士罗洪先

博学多才 吴障岭上独结庐

 ——庐山明末清初隐逸山人王一翥

晚醉泉石 讨古逃名扫客尘

 ——庐山明末清初隐逸处士张自烈

种兰千本 奉母消夏报深恩

 ——庐山清末隐逸诗人易顺鼎

神州袖手 投老匡山第几峰

 ——庐山清末隐逸诗文大家陈三立

匡山侍父 遁迹逃虚续薪火

 ——庐山民国隐士陈隆恪

人间何世 高风陶翟恋山居

 ——庐山民国初期隐逸教育贤人李一平

后书语 幽兰自芳 秃笔难写隐逸心

后记

试读章节

遁世隐时 神仙之庐今何在

——庐山殷周道隐高士匡俗

山泉林石,是隐逸之士坚持文化理想的最好场所,也是隐逸之士寻求个体存在和价值的精神家园。“自有天地,即有五岳,五岳外,甲东南者有庐山。山博大雄奇,非黄霍潜诸山所可比。其横亘四出,虽片石孤岑,皆挟烟云之气,极古今之游历共相赞美”。庐山这样的山林泉石很早便迎来第一位隐士,他便是传为“夏禹之苗裔”,“出自殷周之际”的匡俗。谈论匡俗,不能不提到高僧慧远。庐山东林寺住持、高僧慧远,是东晋时人,学问广博,特别对老庄哲学有着精深的研究,曾随宣扬佛教哲学的名僧道安学习“般若性空之学”。道安非常赞赏慧远的聪慧:“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意即“使佛教能够流传中国,大概就在慧远身上了!”)后因中原战乱,道安被拘,慧远便与弟子数十人南下,经过清静的庐山,便住了下来。在西林寺之东建东林寺,组织“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被公认为“净土宗”初祖。他使庐山成为我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就是这样一位高僧大德,曾留下一篇开庐山游记先河的佳作《庐山记略》。匡俗距离我们,应该说遥远了,幸好慧远的这篇文章,对匡俗有较多的笔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有匡续(一作‘俗’)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续受道于仙人,而适游其岩,遂托室岩岫,即岩成馆。故时人感其所止为神仙之庐而名焉。

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云之所摅,江山之所带,高岩仄宇,峭壁万寻,幽岫穷崖,人兽两绝……

众岭中第三岭极高峻,人之所罕经也……其岭下半里许,有重岩,上有悬崖,古仙之所居地……

将以上三小段文言,简译如下:

“有一位匡续(一作‘俗’)先生,是殷末周初的人,他避世隐时,就隐居在山峰之下。也有人说,他从仙人那里学道,恰巧浏览到了庐山,就在山峰下依着岩石形势,结庐隐居下来。当时有感于匡续所居之庐是‘神仙之庐’,于是就用‘庐’名山。”

“庐山共有七座大岭,山麓圆合围拢,广阔五百里。这里风云舒卷,江山交错,石岩高峻,岩下则极狭小,峭壁万丈,山洞幽深,山崖耸立,因而不仅无人,连野兽也绝迹……”

“诸岭之中第三岭(即庐山上霄峰)极高,是人们极少去的地方……第三岭麓半里之处有重岩,岩上又有悬崖,这就是古仙人匡续居住的地方……”

上文中的“第三岭”,在庐山汉阳峰之南,此处众峰森然,排列似剑戟,连绵东北,最高最奇秀者,为凌霄峰。传说秦始皇曾登临,以为与霄汉相接,便称其为“上霄峰”。上霄峰古迹众多,有极险之石室,人不可至,传大禹曾刻石洞中,有好事者,缒绳而下,摹得百余字,仅“洪荒漾予乃撵”六字可识。今也不知石室何在,至于匡续隐居之地,更不知所在。也好,让读者、游者多一些想像的空间。

回转头来,还是说说匡续。匡续字子孝。慧远在《庐山记略》中,说匡续之“续”(一作“俗”)可能因“续”“俗”二字同音而混用,但现在一般均称“匡俗”。匡俗隐居庐山,为周定王所悉,但“定王征之不见”,便派使者往访之。匡俗潜入庐山深处,躲得远远的。最后人去庐存,不知所终。后人便把匡俗求仙之地称为“神仙之庐”,山也名“庐山”;又因匡俗姓“匡”,所以庐山又称为“匡山”“匡庐”。

P13-15

序言

皇甫金石

庐山,千言万语道不尽,千思万想表不准。只觉得此山:秀甲天下、圣贤荟萃、宗师辈出、通贯古今;只觉得此山:人文灿烂、历史辉煌、故事丰富、积淀厚重……所以,我们一帮深爱着庐山,深知着庐山的庐山之子,意趣相投邀聚一起,弄了这么个“庐山故事”丛书,向世人表一表,述一述我们的所爱所知,用我们的这些所爱所知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感受分享,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与天地山水对话,与圣贤宗师述心!

朋友们,来吧!庐山欢迎您!

后记

庐山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山!

两干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曾留下“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的书证,使得有关庐山的历史和文化叙述,有了可以确信的文化源头。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历史是一帧帧连续不断的时间影像,那么,传奇与故事就是历史影像中一颗又一颗的明珠。

为了使这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珠贝再次发出光芒,我们这群热爱庐山历史文化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广泛的切磋交流并达成共识。于是,便有了编撰和出版一套《庐山故事丛书》的策划和组织。我们的初衷,就是想让庐山深厚的历史和人文,被更多的人知晓。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本着客观求实、尊重历史的态度,尽量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既可以是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的整理和改编,也可以是对庐山人文故事的挖掘与完善;既追求积极向上、体现时代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也要注重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特别期待青少年的喜爱。

这套丛书的编写,我们依托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和江西省“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的通力合作。聘请原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先生、九江学院校长甘筱青先生为顾问,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院长皇甫金石为主编,进行丛书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承担这套丛书撰写的作者,既有资深的文化官员、熟悉和热爱庐山的老作家、学者,也有一些年轻的博士;既有庐山的管理者,也有庐山的研究者。他们的共同心声是因为热爱庐山才有创作的动力,因为关心庐山才有心头放不下的使命和责任。

而整个《庐山故事丛书》的创意、规划和组稿的过程,同样有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自2015年3月10日,在皇甫金石、许迎新、邰绍周、景玉川等先生的召集下,编委会正式成立,成员由皇甫金石、邰绍周、罗龙炎、景玉川、余国振、吴国富、闵正国、王耀州、宋志龙、许迎新、吴靓组成。编委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来开展具体的工作。

在随后的过程中,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又推荐了几位先生加入编委会,再后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也加入到丛书的合作中来。编委会成员有来有去,新加入的成员有封强军、陈晓松、肖士太、慕德华、汪国权、贺伟、罗时叙、何春根、黄大明、李宁宁等,丛书分卷也有删有减,尽管与最初勾勒的雏形有所改变,但我们始终坚定信念,一定要出一套受大家喜爱的丛书。无论是选题的不断完善,还是编撰队伍的不断扩大,都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庐山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魅力!

2016年3月中旬,当十部书稿整齐地交到江西教育出版社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整整一年,丛书第一部分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在我们期待努力完成丛书第二部分的同时,非常感谢这一年来,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鼓励!

这套丛书饱含着我们编委会所有成员对庐山的喜爱与敬重之情,希望有缘翻开这本书的您,在各位作者的带领下,也同样会喜欢上庐山这一片圣地!

皇甫金石 李宁宁

2016年4月1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