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花草》(作者刘桂莉、余绮)特点:搜寻奇葩异草,诗话花草神韵;欣赏优美诗章,听悉动人传说;陶冶高雅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诗话花草》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话花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桂莉//余绮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诗话花草》(作者刘桂莉、余绮)特点:搜寻奇葩异草,诗话花草神韵;欣赏优美诗章,听悉动人传说;陶冶高雅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诗话花草》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 内容推荐 《诗话花草》(作者刘桂莉、余绮)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诗话花草》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目录 风雨送春话梅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 桂花香飘云天外 兄弟和睦话茉莉 人面桃花相映红 将错就错的海棠花 牡丹极品:姚黄和魏紫 “空谷佳人”数兰花 石竹花,母亲花 情意绵绵的丁香花 丁香花与菩提树 独占春魁蜡梅花 凌波仙子水仙花 百合花香父子情 玉簪美名含深情 独具风韵美琼花 秋江主人木芙蓉 花中皇后月月红 “花中君子”为菊花 “花中西施”杜鹃花 五月榴花耀眼明 玉蕊花与玉蕊亭 虞美人与楚霸王 宛如飞凤的凤仙花 牵牛花的来历 金银花与鸳鸯藤 疗愁忘忧话萱草 人参姑娘的故事 鱼腥小草助越王 汉武帝巧遇石菖蒲 传奇小草“打不死” 神秘老人与白头翁 会跳舞的风流草 名医、囚犯与何首乌 神医赐天麻 穿山龙与二丫头 穷人之宝——靰鞡草 挖药老人与金缨子 小伙含羞变小草 后记 试读章节 梅花,蔷薇科樱桃属植物,落叶乔木。别名又叫春梅、干枝梅。梅花分五瓣,花色有白、红、淡绿、淡红等。以白色和淡红色为主。花先于叶子开放,果实可分青梅(绿色)、白梅(青白色)、花梅(带红色)三种,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蜜饯和果酱。未熟的果子经过加工就是乌梅。 梅原产我国,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我国植梅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诗经》里有“摞有梅,其实七兮”的记载。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3200年了。我国先民早期采集野生梅子,主要是食用或供祭祀之用。但因梅花冰中孕蕾,雪里开花,暗香浮动,美不胜收,于是人们在食用或供祭祀之用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欣赏它的色美花香。“梅始以花闻天下”,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代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爱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晋代陆凯,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曾做过丞相,文辞优雅。他有个文学挚友范晔(即《后汉书》作者)在长安。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陆凯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春”而且可以寄赠,自陆凯始,以梅花传递友情,传为佳话。 到南北朝,有关梅花的诗文、轶事更多了。《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妆容的开端。 据史料记载,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故事美丽动人。说明当时人们爱梅成风。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此外,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为宠幸的江来苹,性喜梅花。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日梅妃。” 北宋处士林逋(林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自言“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极为传神地描绘了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渲染了梅花高洁的神韵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成为历代诗人咏梅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被誉为千古绝唱。 南宋诗人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1191年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他自谱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日:《暗香》、《疏影》,音节谐婉,极受范成大的赞赏。 在宋代诗人卢梅坡的笔下,却出现了“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雅趣之争。是啊,“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不知怎样来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写梅的手法可谓新颖别致。诗意似在言外: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既有情趣,也有理趣。 南宋诗人陆放翁(陆游)有咏梅的词《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咏梅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作了《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另一首七律《冬云》中也赞扬了“梅花欢喜漫天雪”的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精神。 地处川西平原的崇州市(古称蜀州),东距成都37公里,为了纪念曾任蜀州通判的爱国诗人陆游,修建了一座陆游祠。这是除陆游的家乡浙江绍兴之外,全国第二个纪念陆游的专祠。整个陆游祠为仿清建筑,其主体设计均突出“梅”的主题。极巧的是,在崇州城外西北有座凤栖山,此山自古就有“藏龙栖凤”之称。山上有个与陆游祠遥相呼应的梅花寨,寨区有梅花近千亩,正是陆游所寄怀咏梅的美景处,被称为“放翁遗香圣地”。有学者考证,其山道断桥边的梅花,就是当年陆游在诗中所描写的,黄昏风雨中寂寞开放而芳香不改的“驿外断桥边,只有香如故”意境的景致所在地。P2-4 后记 这本小书的写作,源于笔者和余绮博士多年前有过一次合作的经历,曾经应当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的约请,承担了由徐中玉主编的《中国山水风物故事丛书》中的一本《中国名花异草故事》的撰写。书出版时印数不多,只印了6千册。更没想到的是,此书出版不久后就基本销售告罄。笔者想自己再买一些送给好友同事,书店和网上书店竟然都买不到了。而笔者自己收藏的更少,送给几个亲朋好友之后,又所剩无几。这使得笔者常常遗憾不已,于是动了修改再版的念头。这是其一。其二,现在网络之发达和之无奈是笔者没有料到的。在百度上点击笔者的名字,竟然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16900篇,而其中大部分是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或者在网上想找关于花草的相关知识和故事等,也发现大多是引用我们这本书中的内容。这一方面让笔者愤慨,这无异于剽窃我们的成果;另一方面又让笔者担忧,因为怕其中的内容有误。于是,下决心修改后再版。其三,虽然这么些年来,我们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发表了不少文章,撰写过一些专著,翻译过一些书籍,编写过一些教材,但是,都割舍不下对这本书的喜爱。还是想再写、再版。 2010年的夏天,余绮博士从意大利罗马大学回国度假。习惯了与北京时差7个小时的罗马时间的她,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总要到清晨5、6点钟才有睡意。于是我们商量,就过一个真正的罗马假日吧。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总是通宵达旦地工作。在原书的基础上,各自修改一部分。细心的增删修正,认真地选择补充插图,最后将之合并,成为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算是了却了我们这么多年的一个心愿。 这次再版,得到了江西出版集团总经理周文先生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徐建国先生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吴艺文先生,极其负责任,并且多次与我沟通协商每一个细节,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本书的顺利完成也有赖于我的先生的大力帮助,没有他的全力支持,我们不可能将这个昼夜颠倒的假期过得这样的充实和愉快。最后还得到了我的研究生杨莉和周俊帮助,他们为我的书稿进行了校对。我在此一并感谢。 另外,书稿中借鉴和引用了不少前人作品中的资料和相关文献中的记载,有些地方也许没有详细的注释说明,在此,我要在此一并谢谢他们,谢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们。 写作真的是一件永远不能完美的事情,在书稿即将定稿之时,还是发现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诚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有机会时进行修订和补正。谢谢! 余绮博士早已回罗马继续她的学业去了。这里我就代为作这篇小记。 刘桂莉 于南昌大学寓所临风斋 2010年10月金秋时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