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亲眼目睹了一起车祸,一位过路的老汉被一辆黑色轿车撞得飞了起来,然后“扑”地坠落在路基下。肇事车没有停下来,快速地逃之天天了。
唐汉掏出手机,拨打了120。
“喂,急救中心吗?快,快,这里有人被车撞伤了。对,在城郊二十里处。”
这时候,来了一位妇女,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老汉,又看看唐汉,然后退后几步,问唐汉:“他是你什么人?”
唐汉没有回答问话,而是说:“大婶,你帮帮我吧,我们把老汉弄到马路上来。”
大婶没有动手:“不是我不来帮你,是我怕啊。如果他是你的亲人,我完全可以帮你的,如果不是,我劝你还是赶快离开吧。”
大婶见唐汉没有回话,就赶紧走了。
唐汉看到对面驶过来一辆出租车,忙上前拦住。
司机探出头来问唐汉:“他是你什么人?”
唐汉反问道:“是我什么人有这么重要吗?”
司机苦笑一下,摇摇头,然后开足油门“嗖”地走了。
好在这时医院的120急救车到了,而且一下子来了两辆。
几乎在同时,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也到了。
两辆急救车还没有停稳,就下来一拨人,抬着担架,往路基下冲去。
唐汉见了非常感动,医生护士们动作真快啊。这下手好了,老汉有救了。
摄像机对准了唐汉,漂亮的女主持人问:“请问你为什么要救老汉?他是你的什么人?你的英雄动机是什么?”
唐汉面对着镜头,脸都红了。这让他怎么说呢?
让唐汉没有想到的是,老汉还是躺在路基下,两边都站着医生护士。
这边说:“是我们先接到120的,这病人是我们的。”
那边说:“是我们先接到120的,这病人是我们的。”
两边的医生护士打起了口水仗,一面打着,一面去抢老汉。这边的医生抬着一条腿,那边的护士拉着一只手臂。可怜老汉就是上不了担架。
两边的医生都对着摄像机镜头在说话:“我们一接到120报救电话,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出事地点。这个伤者将会在我们医院得到非常及时的救治。”
唐汉被弄糊涂了。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唐汉急了,摸着老汉的脉搏叫着:“我求求你们了,再不送老汉去医院,他会死的,血,血,他身上都是血啊!”
可是,两边的医生还在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谁都要这个病人。
记者在不停地忙碌着,一会儿拍这边,一会儿拍那边,一会儿又来问唐汉。
“他是你的亲人吗?你为什么不说话?你是谁?在哪个单位工作?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成了救人英雄,有什么要求?万一被他家人误解怎么办?”
唐汉什么话都没有回答,用尽全身力气,把老汉弄到了自己的背上,然后非常艰难地一步步地爬上了路基,背着老汉走向城里……
唐汉的后面紧紧跟着的是两辆急救车,前面是辆新闻采访车,镜头对着唐汉,漂亮的女主持人在不停地说着什么,唐汉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唐汉发现有一家诊所,便把老汉背了进去。
唐汉对医生说:“他是我父亲,请你快救救他吧。”
唐汉说完这句话,就瘫软在地上……
待唐汉醒来时,老汉也已经睁开了眼睛。 漂亮的女主持人问唐汉:“他真的是你父亲吗?”
唐汉看着漂亮的女主持人,肯定地点点头。
漂亮的女主持人问老汉:“他真的是你儿子吗?”
老汉面对漂亮的女主持人,肯定地点点头。
当晚电视新闻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唐汉背着老汉非常艰难地向前走着,而身后紧跟着两辆急救车……
主持人在说:父亲出车祸,儿子谢绝帮助,背着去救治,这种行为让人难以置信,却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P1-3
这套《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丛书精选了当今中国小小说界最具实力的50位作家,每人一部共50本书,所选作品也大都是这些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在即将付梓之际,出版者嘱余以序之,时间紧迫,惜不能将书稿一一细读,只能杂谈一点感受以求教于方家。
对中国小小说的发展和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我一直比较关注。这套丛书中有不少作家我是认识的,许多作家的作品我也拜读过,印象深刻。其中不少作家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中国青少年阅读近三十年,相当多的作品入选小学、中学、大学语文教材乃至国外的中文教材。还有的作品成为了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国内不少知名的刊物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也都曾转载过其中的篇章。
小小说近十几年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当前我们全国有一大批小小说作家,更多的、难以计数的读者则是它的忠实拥趸。许多小小说作家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于这种文体的创作,正因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形成了如此纷繁茂盛绚丽多姿的小小说格局。很欣慰这套丛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不敢说没有遗珠之憾,但“鱼目混珠”肯定是没有的。通过这套丛书,读者可以窥望小小说作家们抱玉握珠的才华,可以领略当今中国小小说异彩纷呈的世界。
题旨深度的开掘、情感魅力的展示、艺术表达的精妙和难舍难弃的吸引力,从来就是小说家们追求的境界。而小小说,它独特的文体,对这一境界的实现规定了独特的美学要求。小小说的巨匠们,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大师,尺幅之间,可窥千里,一颦一笑,堪叹人生。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角度的切入,是意境的营造,还是语言的特色,都与中长篇小说大异其趣。我很高兴小小说写家们都已参透堂奥,他们的思考与追求,也就有了很高的自觉性。其成果斐然,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尽管小小说写好殊为不易,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适合青少年阅读与学习的文体。短短一两千字内,用精准的文字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相对完整的故事,好看、好读、好玩,颇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小小说无论写人绘景状物,还是记叙抒情议论,诸多写作手法或技巧的运用,很能锻炼、考验习作者的想象力和文字功底。由此,这套丛书的定位一青少年素质读本,其良苦用心就显而易见了。在文化阅读市场普遍比较浮躁的当今,出版者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地为青少年学子编辑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丛书,这是令人钦佩的。看得出,让青少年读好书,读有益于他们成长的书,是这家出版社的良苦用心。《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的出版,在力争打造青少年及大众阅读出版的一个新标杆。
我相信,通过这套精心编选出版的丛书,将可能为中国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点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能培育出更多热爱文学热爱小小说的青少年读者和作者,因为中国文学的未来最终是属于他们的。
是为序。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陈建功
徐均生先生是当今小小说文坛令人瞩目的超想象力的作家。笔触淡定悠远,颇富张力,作品集幽默、智慧、辛辣、奇趣于一炉,深受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喜爱。他成功运用创造性思维,借助隐喻、幻象、象征等叙述策略,以生动、真实的细节,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呈现出来,颇具物质写实和精神抽象平衡及综合的气象。我们总是能从他的故事背后看见作者的精神跋涉——他没有用纯粹的故事美学逍遥于欲望风情之中,而是时刻背负着精神重担。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向度和意蕴空间。他注重人物跟读者的心灵交流,坚持小小说就是心灵的艺术,展示作品灵气、才气、情气的和谐统一。这部小小说给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探求神奇美好的心灵世界。
这套《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丛书精选了当今中国小小说界最具实力的50位作家,每人一部共50本书,所选作品也大都是这些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是比较适合青少年阅读与学习的文体。短短一两千字内,用精准的文字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相对完整的故事,好看、好读、好玩,颇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通过这套丛书,读者可以窥望小小说作家们抱玉握珠的才华,可以领略当今中国小小说异彩纷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