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男,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在《中国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史学月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1篇,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个,教育部项目2个,获得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各一次。
《大唐西域记》,我国古代重要地理文献,十二卷。记述了贞观元年至十九年,玄奘沿着“丝绸之路”西行至印度之见闻,包括其亲自游历的和未到得自传闻的一百余个城邦、地区、国家的概况,有疆域、气候、风土、人情、语言、宗教及大量历史传说,是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各国历史、地理、文化的珍贵资料,是古代东方三大游记之一,亦是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取材原型。《大唐西域记》是精神的体现。
经过一千多年实践的考验,特别是在□近一百多年内的考验,充分证明《大唐西域记》是由其伟大的意义的。玄奘这个人和他这一部书,对加强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互相学习、互相了解意见起了而且还将继续起不可估量的作用。玄奘的大名,在印度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他已经成了中印友好的化身,至于《大唐西域记》这一部书,早已经成了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的瑰宝。我们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印度古代问题而不引用玄奘《大唐西域记》的书。
——季羡林《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诗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