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亮主编的《银川史话》依据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通过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记述了银川地方历史发展进程,它是宣传银川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为普及银川历史,促进银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填补了银川地方史话编纂的空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银川史话/宁夏地方史话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戴亮主编的《银川史话》依据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通过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记述了银川地方历史发展进程,它是宣传银川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为普及银川历史,促进银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填补了银川地方史话编纂的空白。 内容推荐 戴亮主编的《银川史话》以翔实的地方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地方志专家学者为骨干,全力打造的一部史话著作精品,为银川历史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值得倡导和肯定的文化盛事! 本书既尊重“史”的真实原则,又不失“话”的生动,是难能可贵的。它必将激发更多的人去了解银川、热爱银川,进而建设银川,也必将对弘扬银川传统文化.激发银川文化创造力,提升银川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目录 石器考古大发现 文明之源水洞沟 神秘印迹山中留 历史画卷石上刻 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献五足牛 始皇出兵伐匈奴 蒙恬开发河南地 汉武移民新秦中 银川平原增设县 勃勃重修海宝塔 刁雍开凿艾山渠 北周移民怀远县 黄河两岸变江南 太宗灵州会百王 民族团结一家亲 继迁攻占灵州城 德明大建兴庆府 李元吴兴庆称帝 夺儿妻命丧离宫 蒙军铁骑围夏都 察罕力谏止屠城 贺兰山下几荒冢 称王称霸已成空 元朝宁夏初设省 西夏故都得复兴 回回先民西域来 扎根银川建回乡 明初空城为哪般 九边重镇话银川 庆王封藩宁夏镇 吟诗作赋颂银川 安化王发动叛乱 杨一请智除刘瑾 宁夏兵变震全国 哱拜父子终受诛 湖泊众多风景异 银川自古园林城 建书院满城书香 办教育培养英才 攻叛军陈福殉难 平三藩良栋立功 康熙帝驻跸银川 百姓赞美名流传 乾隆三年大地震 宁夏府城化废都 阿炳安胆大包天 修府城贪银十万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马福祥坐镇银川 施巧计智擒叛王 独立队灰飞烟灭 伪皇帝束手就擒 国民军进银川城 钟鼓楼建党支部 门致中狼狈出逃 马仲英大闷银川 宁夏城孙马大战 夺地盘百姓遭殃 回回国阴谋破产 马鸿逵软禁达王 马家军开赴绥西 抗日寇血战狼山 战时工业后方兴 从无到有渡难关 日机三炸银川城 罪债累累竹难罄 地下党惨遭破坏 崔景岳浩气长存 马鸿逵参加内战 宁马军阀大结局 红旗漫卷换人间 十九兵团进银川 全心全意谋发展 塞上古城换新颜 后记 试读章节 历史的谜团一个接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等着我们去探索其中的未解之谜。要想完整了解水洞沟的过去.还要从水洞沟的秘密如何被发现说起。这段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初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古老的中国变成了西方列强眼中的肥肉,任人分割。在辛亥革命浪潮的席卷下,大清王朝的帝国大厦轰然垮塌,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后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在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局面下,风雨飘摇地独立存在着。然而,混乱无序的政治局面并没有阻止住西学东渐,在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下.考古热在中华大地上蔚然成风,研究甲骨文的王国维、罗振玉.研究古生物的贾兰坡、裴文中成为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师。这段时期.他们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段又一段传奇,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出土,安阳殷墟的发掘……中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大国,再次成为全世界考古界的焦点。但是中国的考古热最早却是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这些来自欧美国家的传教士,不远万里,深人中国的乡村城镇,企图把他们眼中处于蛮荒时代的中国改造成信仰上帝的“文明”国家.但他们的“改造计划”却遭到了来自中国封建士大夫和农民阶层的激烈抵抗,往往无功而返。宗教和科学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并肩而来。一些传教士们,既是神父,又是科学家,大多学识渊博,敢于创新,他们甚至不畏艰险深入中国最偏远的西北农村进行传教和科学考察。但他们的科学考察同时也带着文化掠夺的性质.敦煌藏经洞的浩劫.大量国宝被卖往国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永远的伤痛。水洞沟的发现,和其他古迹一样,也和这些外来的传教士兼科学家们关系密切。他们,就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法国传教土兼科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 德日进、桑志华这两位水洞沟文明遗迹的发现者.以及深入研究过水洞沟文明的法国科学家步日耶.都是国际古人类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德日进、桑志华等人长期生活、工作在中国,先后多次来华,对北京周口店、内蒙古萨拉乌苏古人类遗址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正是在他们的主持下.著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才被中国另一位考古界泰斗裴文中先生从周口店的山洞中发掘出来,他们的考古成果震撼了整个世界.为达尔文“从猿到人”的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那么,在兵匪横行的动乱年代里.他们是怎样来到水洞沟进行科学考察的呢?这其中有着什么不为人所知的艰辛与秘密呢? 早在清代末年,一些西方传教士们就沿着黄河,从包头一带的河套地区进入银川平原,在平罗、宁夏府城(今银川市)建立了教堂。偏远荒僻的西北从此多了不少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神父。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名叫绍特的比利时神父.从水洞沟附近的红山堡路过,无意中在沟崖边的土层中发现了一块披毛犀的头骨和一件石英石器。具备简单考古学知识的他,立即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便小心地收藏了起来。1923年,完成传教任务的绍特回到了天津,正巧遇到了来中国进行科学考察的德日进和桑志华,绍特请他们鉴定在红山堡捡到的化石和石器并讲述了在宁夏的见闻,这引起了两位考古学大师对宁夏的浓厚兴趣。他们立即收拾行装,准备到宁夏这块考古“处女地”一试身手。 P3-5 序言 宁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史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形成了多种文化形态并存的局面,积淀了独特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璀璨的宁夏历史文化遗存,既蕴含了物换星移、兵戎玉帛的沧桑往事.也呈现出厚重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十分重视历史典籍的编纂出版工作。广大史学工作者依托宁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辛勤耕耘,忘我奉献,编辑出版了一大批反映宁夏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宁夏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窗口,对人们了解宁夏、认识宁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继续深入挖掘宁夏历史文化资源,推出大批适合时代要求、人民群众需要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宁夏广大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历史任务,也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编纂工作的启动,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应运而生的产物。 《宁夏地方史话丛书》旨在以宁夏多元文化为主线,分门别类,按照地域和行业来分类,以重大历史事件来陈述,打造一整套宁夏地方历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这套丛书不仅展现了宁夏历史文化的不同侧面,而且系统介绍了宁夏历史发展进程,是彰显宁夏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宁夏历史文化品牌、促进宁夏历史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 新中国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展三十余年来,各地地方志、年鉴、地情资料丛书的大量出版,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料.培养了一批文字功底强、业务能力精的史志专家队伍。各级领导对地方史志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打造品质一流、特色浓厚的《宁夏地方史话丛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人们可以感受宁夏历史文化的苍桑厚重,领略宁夏历史文化的奇特魅力,则宁夏幸甚,人民幸甚! 是为序! 2012年7月 后记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努力实现自治区党代会确定的“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明宁夏”的宏伟目标,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编纂出版一部高质量的史话作品,是银川史志界应有的责任。《银川史话》作为《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重要一卷,受到银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自治区史话工作启动大会召开后,我们立即展开了史话的编修工作。 史话的编纂是一项光荣而繁杂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通过对银川市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梳理,我们拟定了详细的篇目,并报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进行了审定和补充。之后,迅速制定撰写提纲,于2013年正式启动编纂工作。为了确保史话的编纂质量,我们先后聘请宁夏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宁夏日报》记者张涛,宁夏地方志办公室业务指导科科长王晓华撰稿。经过一年多的孜孜努力,数易其稿,这部容40余万字、300余幅图片的书稿,终于在2014年年底正式通过自治区方志办组织的专家评审,修订完稿。 《银川史话》依据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通过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记述了银川地方历史发展进程,它是宣传银川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为普及银川历史,促进银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填补了银川地方史话编纂的空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在编纂《银川史话》的同时,还绘编了《银川史话》(连环画),二者为姊妹篇,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银川史话》最终成功编纂出版,是集众人之力,来之不易。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在百忙之中,亲自审阅书稿,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并为本书作序,真切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支持和厚爱。自治区史志专家吴忠礼、鲁人勇、张树林等在篇目审定、文字润色、图片收集诸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张明鹏在本书付梓之前,进行了最后的审核把关。宁夏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也对本书进行多次校审,提高了《银川史话》的文字质量。此外,编纂中我们还参考了一些著作、资料等,得到了一些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学识有限,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银川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戴亮 2015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