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企业员工弟子规(用心做小事成就大事业)/博瑞森管理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贾同领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心”解读《弟子规》企业培训第一书。

为什么物质和财富越来越多,我们并不是越来越幸福?欲望的碰撞、金钱的至上、人情的淡漠,人变得越来越贪婪,到底该如何面对工作和生活,哪里才是问题的答案?

贾同领创作的《企业员工弟子规(用心做小事成就大事业)》为您解决这些疑问。

内容推荐

从“心”解读《弟子规》企业培训第一书。

本书回归传统文化,回归一件件小事,告诉我们只有用心去做,经过漫长的潜移默化,最后才能形成员工个人的良好习惯,变成企业坚固的文化基石。员工成就大事业,企业产生大变化。

贾同领创作的《企业员工弟子规(用心做小事成就大事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书将《弟子规》放在现代企业的背景下进行重新解读,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有一件件小事,主要是教导德行及为人处事之道。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其中凝聚着最为简单实用的管理方法。

学习《弟子规》并不是只看字面意思,我们只有用心去品,用心去做,才能理解它想表达的真实含义。

《弟子规》总共1080字,113条要求,涵盖“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七个方面。

目录

[第一章]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章]人则孝

 及时行动,提升执行力

 珍惜上司的教诲

 多从上司角度思考问题

 事项多沟通,事业多专注

 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贪公司小便宜

 与老板保持一致

 积德就是累福

 坚持原则,不因别人的态度而动摇

 上司有过错怎么办

 对上司提出意见要用合适的方法

 爱公司才会被公司爱

 要学会感恩

 真诚心永远不能丢

[第三章]出则悌

 用心相处,团队才会牢固

 一“笑”泯恩仇

 长幼有序,提升素养

 常做举手之劳

 称呼体现恭敬心

 你用真心了吗

 你这样对客户了吗

 站与坐的礼节

 用“声音”提升沟通能力

 诚于中,形于外

 关心同事工作以外的生活

[第四章]谨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衣着整齐折射身心正

 把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

 衣着关键是得体

 吃得健康,拒绝做吃货

 真的“感情铁,喝出血”吗

 注重形体礼仪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做事沉稳,不要急躁

 人前人后一个样

 忙中容易出错

 远离低俗事

 拜访前做好预约

 用真名展示真实自我

 警惕不小心的“偷盗”

 有借有还,坚守承诺

[第五章]信

 呼吁诚信

 不花言巧语

 不说脏话

 不搬弄是非

 不要轻易承诺不妥之事

 吐字要清晰,语速要舒缓

 不要说人是非

 要善于吸取别人优点

 以人为镜常反省

 为德才兼备而努力

 不攀比吃穿

 小心糖衣炮弹

 闻过则喜

 要避免有意的“罪恶”

 知错要改

[第六章]泛爱众

 爱人就是爱自己

 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才学出众名望大

 有才能多分享

 巴结别人,不如修养自身

 人忙勿扰

 人要脸树要皮,莫揭人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宣扬别人的恶,竟然也是恶

 该如何规劝同事的过失

 吃点亏,广结善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会积极地看待问题

 员工不是赚钱工具,而是“人”

 少摆架子,以理服人

[第七章]而亲仁

 仁者多福

 无欲则刚,何须谄媚

 与品德高尚的人多交往

 对“小人”敬而远之

[第八章]余力学文

 只学不实践,华而不实

 只做不钻研,难有正见

 读书用好“心眼口”

 学习贵在专一、深人

 功到自然成

 工作做好四项记录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不可忽视的“写字”

 从哪里拿放哪里去

 惜书如命

 要读圣贤书

 “信、解、行、证”慢慢修炼

后记

试读章节

《弟子规》首先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和兄弟姐妹友爱相处。这和企业中的员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设想,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相处不好,怎么还能奢望他在企业中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呢?如果企业提倡奉献和感恩的文化,这类人肯定会以“切”的一声奉达不屑。

现在的企业“利”字当头,对员工的基本素养关注是少之又少。在人员招聘时,更多的是看专业,看其工作经历,只要这些符合,就过关了,其他的事情认为都是“私事”,不会过问,认为与工作成效无关。其实,中国古代任命将相都要考察其人是否孝悌,汉武帝时设立了“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只有“根正”才能“苗红”,才能进一步“光彩照人”,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在企业文化形同虚设、整体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异的大背景下,拥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认同非常重要,这个基本的底线就是“首孝悌”!虽然企业特别强调展现自我、各尽其能,但如果在思想上,也就是企业价值观上没有统一,那企业的沟通成本会很高,员工的本位意识严重,表现出工作推诿、沟通难、投入不够、执行力差、效率低等。试想,如果一个员工基本的“孝悌”都做不到,他怎么可能对公司负责、为客户着想?

圣贤其次教育我们的就是“诚信”!“诚信”触痛了多少人的心,因为现在面临的危机就是诚信缺失。在社会上、企业里, “假、大、空’’盛行,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企业做账内部的一套,外部的一套;酒桌上说的是一套,酒桌后做的是另一套;台上是一套,台下是另一套;对别人的要求是一套,对自己的要求是另一套;……更可怕的是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心里都会条件反射嘀咕一下:这是真的吗?

一家欧洲做保健品的企业,打算进军中国市场,计划选择网络销售其“高大上”产品,不建店面。我们告之要做高大上产品,必须要有上档次的店面支撑才行,只有网络销售很难取信于消费者。结果那位老外连问几个“为什么”,他的逻辑是我的产品真的好,消费者是能够识别的,是应该相信的。可是网络虚假的东西那么多,一般消费者哪有精力一个个去判断?诚信本来是中国传统的美德,现在已经成奢侈品了.倒让外国人惊讶,罘知道是不是一种讽刺!

我们在抱怨诚信缺失的时候,也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的话又有多少是真的!所以,现代企业在学习《弟子规》时,眼光不能只向外看,而应该向内审视自己,从自我做起。

【原文解释】平等友爱地跟身边的每个人相处。做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前面都做到了,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多看书学习。

在“孝悌、谨信”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就是“仁爱”。“仁”字拆开,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仁”是人与人如何相处的行为准则,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为什么要仁爱呢?简单的道理,我们不对别人好,不关心别人,别人凭什么会对我们好,会关心我们呢?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就像大山的回声一样,你对它喊什么,它的回声就是什么。

扩而大之,“仁爱”给了我们一个整体观。我们同在一个企业,同属于一个国家,同在一个时代,享受着同样的环境。企业发展好了,企业中的人都会受益;国家强盛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发达国家的人和贫穷国家的人基本生活水平肯定不一样。在当今时代,生活得再差,也比战争动乱年代生命不保要好得多;我们同属于一个地球,享受着同样的阳光,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一旦环境被破坏,谁也逃脱不了。我们大家是一体的,不是吗?

现在,人不会和谐相处了,假设了很多的竞争对手,非要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可能吗?有家企业提出“为冠军而战:宁愿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令人毛骨悚然。人是应该拼搏,但这样的心态是否走向了极端,人活着就是为了互相比拼而亡吗?企业那么多,每家企业都要生存,与其把精力放在如何干掉对手上,不如想着自己如何能够活下去。P4-6

序言

现在的企业市场环境,可以用“变、快、乱、躁”来形容,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的增长速度很快,但市场秩序比较乱,同时,企业人的心态容易膨胀和躁动。企业追求超常规发展,“倍增”、“暴涨”等词不绝于耳,动辄30%、50%,甚至100%的年增速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员工不断进行充电促进自我提升,学习各种职业技能、技巧,不断参加各种培训、圈子交流,工作加班加点,可还是对未来迷茫又憧憬。身心的疲惫没有换来工作的顺心,感觉上司不理解自己,一直给予压力;安排下属的工作,下属拖拖拉拉,出了事故责任也往你身上推;客户难打交道,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想通过混圈子发展人脉,又怕被人利用,内心越来越封闭……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为什么物质和财富越来越多,我们却不越来越幸福?欲望的碰撞、金钱的至上、人情的淡漠,人变得越来越贪婪,到底该如何面对工作和生活,哪里才是问题的答案?

我们忽视了太多,我们的眼光一直喜欢向“外”看,总认为外国是对的,我们丢失了民族文化的自信,把华夏5000年文明与封建、落后、愚昧、迷信等词语相连。我们习惯向自己身“外”看,我们总是想改造别人,却很少向“内”看,剖析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逐渐被一些人想起,但也被一些人所不屑,“都是教小孩子的”、“几百年前的东西了,还怎么适应当今的社会”如此云云。在“德才兼备”的完美模式下,不断变化的应该是“才”,人之所以累就在此处,因为要不断提高自己赚钱的本领。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知道,人的“德”是不应该变的,一旦德行下降,危及的就是整个社会。

《弟子规》主要是人的德行教导,是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习《弟子规》并不是只看字面意思,而是要把握核心,理解它想表达的真实含义。  有人对《弟子规》很认同,但认为好人难做,做好人是会吃亏的。这其实是对《弟子规》非常大的误解。既然是对的东西,怎么可能吃亏呢?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要看长远,长久来看,肯定是厚德载物。

《弟子规》总共1080字,113条要求,涵盖“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方面,对于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处世有非常落地的说明。弟子规的学习和落实,可通过“信、解、行、证”的步骤进行落实。

第一是信,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先人的智慧。

第二是解,明白《弟子规》中的这些道理,知道为什么。

第三是行,道理懂了一堆,不去落实,一切白搭。

第四是证,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弟子规》里面的道理是对的。印证了,就更加坚信,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本书解读《弟子规》,把其与职场结合在一起,主要还是解决女口何信和解的问题。主要还是信,如果相信这些道理,行和证都是比较容易的。至于如何行和证,那就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落实到工作中。

聆听陈大惠老师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拜读了蔡礼旭、胡小林、钟茂森等老师的一些分享,都给笔者很多的参考和启发,非常感谢、感恩!希望本书像一股清流滋润心田,可以与一些“迷途”的企业员工结缘,不仅仅是读,更要仔细品、用心悟!

后记

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人说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但事实呢?几百年前到中国来学习的国家很多,学我们的文化、学我们的文字,现在好像变样了,邻居也不那么友好。为什么?因为我们变了,我们丢弃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现在变得快要面目全非了,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其他国家还会怎么看?中国人是信祖宗不信神的,现在祖宗的文化也要抛弃,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一个伟大的国度,向世界贡献了孔、孟、老、庄,向世界输出了优秀的文化,自己却否定和抛弃。没有多少年历史的美国等国家,却要告诉我们要学习、要节俭、要善良。奇怪,这些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吗,怎么成了他们教育我们了?

有人说国学热了,但热的是“伪国学”,热的是权谋诈术、风水阴阳、歪曲历史,让新的一代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迷信、奴性,甚至愚昧!真正能够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精神却未得到真正弘扬。

当代年轻人,追求自由、人性释放、欲望满足,这都是容易理解的,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自由和快乐生活的。不过,要了解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那是要在不违背宇宙自然规则、不违背伦理道德、不危及他人利益的原则下,才可能真正实现。比如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就损害了他人,还怎么可能给你自由?不尊重师长,就没有人愿意教你,还怎能可能“自由和快乐”?背后诋毁别人,别人就会报复,哪还有快乐?贪吃就吃,看似自在,但只要违反了身体的承受力,就会生病,让你吃时得到的快乐全部用身体的病痛来“偿还”……

要相信老祖宗的智慧。外部环境的风风雨雨,都不是诬陷传统文化的借口,这些恰恰是因为我们丢失了自己的文化造成的,所以我们有责任去弘扬。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什么?首先就是需要民族文化的复兴!今天的功利主义、诚信缺失都源于文化的丢失、历史的失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

愿全天下所有的人都能通过学习落实《弟子规》,培养好习惯,养成好性格,成就好命运。

祝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天下和顺 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

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 各得其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0: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