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志愿军援朝纪实(1950-1958)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庆山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化解人们心中有关抗美援朝的未解之谜,本书试图对抗美援朝整个过程中的秘事、要事、大事作全面、客观、真实的记叙,其中,既有统帅部的决策内幕,又有指挥员的战场谋划;既有宏大场面的概略速记,又有局部战斗的细节描写;既有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阐述,又有国内各条战线支援前线及各种人物的写真。

内容推荐

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苏联为什么会出尔反尔,其中有什么隐情?美军的战斗力究竟怎样?我们胜败如何?、我制胜的原因何在?一把炒面一把雪是怎么回事?彭德怀司令员为什么说打胜仗的功劳一半归前方一半归后方?美国侵略者狂妄叫嚣要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结果在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是怎样走到谈判桌上来求和的呢?

无论是鲜为人知|的内幕,还是人们不完全清楚的史实,本书都有较详细记叙。既有统帅部的决策内幕,又有指挥员的战场谋划;既有宏大场面的概略速记,又有局部战斗的细节描写;既有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阐述,又有国内各条战线支援前线及各种人物的写真。

目录

一、难堵的祸水:一场不可避免的较量

 1.朝鲜战争的祸水源头可上溯到日本对朝鲜的统治/2

 2.雅尔塔会议是朝鲜半岛分裂乃至走向战争的祸水酿造者/5

 3.“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朝鲜战争有着怎样的关系?/9

 4.“国际托管”实际上是美国的幌子/10

 5.南北朝鲜为什么会从对峙走向对抗/11

 6.早先斯大林与毛泽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态度不谋而合/12

 7.1949年,中国将4.2万名朝鲜籍士兵移交给了北朝鲜/18

 8.朝鲜内战爆发前南北双方的兵力/19

 9.杜勒斯视察三八线/19

 10.第29号战斗命令与朝鲜内战爆发/22

 11.美国为什么对朝鲜内战表现出高度热情/23

 12.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24

 13.美国政府出兵朝鲜决策经过/26

 14.美国为什么要在入侵朝鲜的同时入侵中国台湾/29

 15.蒋介石三次提出派兵赴朝参战始末/32

 16.美军入侵朝鲜后的半岛战场局势/37

 17.朝鲜人民军一夜间烟消云散是怎么回事?/48

 18.美伪军占领北朝鲜后的兽行/49

 19.美国认定中国绝不会参战/50

二、孰轻孰重:艰难的抉择

 1.新中国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54

 2.保卫国防第一次会议/55

 3.毛泽东寝食不安,也不刮胡子/59

 4.军委及早作出的援朝兵力部署/62

 5.毛泽东与彭德怀交谈/63

 6.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68

 7.为什么说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69

 8.毛泽东向彭德怀为儿子要求上前线说情/70

 9.出兵朝鲜前的紧急准备/72

 10.彭德怀赴命沈阳/73

 11.高岗给彭德怀接风/74

 12.彭德怀、高岗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75

 13.毛泽东命令暂缓出兵/78

 14.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79

 15.斯大林感言:“还是中国同志好……”/81

 16.彭德怀率兵援朝临行前的几天/82

三、不期而遇:出国第一役

 1.跨过鸭绿江的第一人/85

 2.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兵力/88

 3.中朝主帅的历史性会见/88

 4.毛泽东运筹援朝“初战必胜”/92

 5.改变原定的作战方针与计划,从运动中歼敌/97

 6.彭总召开入朝后的第一次作战会议/98

 7.初战的后勤保障/101

 8.10月25日,以遭遇战的方式打响援朝第一枪/102

 9.附录:美国约瑟夫·格登在《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记叙了云山战斗的片断/108

 10.重创美骑兵第1师/109

 11.附录:美第1骑兵师指挥官霍巴特·盖伊谈其第1骑兵师与中国军队交战/117

 12.黄草岭激战13昼夜,歼敌2700人/119

 13.志愿军运输队10多人被俘及之后/126

 14.激战飞虎山/128

 15.在第一次战役总结会上,彭总臭骂了38军军长梁兴初一顿/132

 16.第一次战役大盘点/139

四、第二次战役:迫敌退守三八线

 1.麦克阿瑟“最后的攻势”计划/144

 2.彭总的一着妙棋/145

 3.攻防两军的兵力部署/147

 4.毛岸英牺牲详情和毛泽东的悲痛/149

 5.杜鲁门挥舞原子弹,毛泽东嗤之以鼻/154

 6.毛泽东会见金日成/156

 7 .西线:我歼敌2.3万余人/160

 8.“38军万岁”/164

 9.土耳其旅溃散记/174

 10.《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形/176

 11.强渡清川江/178

 12.美国黑人工兵连受降经过/179

 13.东线:给美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以歼灭性打击/181

 14.激战死鹰岭/185

 15.杨根思连长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187

 16.敌军总退却,我军收复“三八线”北广大地区/189

 17.美军第8集团军沃克中将在败退中身亡/191

 18.斯大林称赞“彭德怀是东方杰出的统帅”/192

 19.第二次战役大盘点/193

五、光复汉城:第三次战役

 1.美国朝野一片慌乱/196

 2.敌军部署/198

 3.彭总鉴于部队补给困难,向毛泽东提出不要越过“三八线”/198

 4.向“三八线”以南挺进的决心部署/201

 5.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准备/202

 6.中朝军队第一次联合突破“三八线”/204

 7.英国皇家重坦克中队被歼记/207

 8.智破龙沼洞铁网地雷阵/210

 9.敌被赶到北纬37。线南北/211

 10.汉城解放经过/212

 11.第三次战役大盘点/214

 12.对彭总下令停止追击的质疑/216

 13.金日成与彭德怀商谈尔后作战问题/218

 14.李奇微窥破志愿军的作战天机/221

 15.中朝联军首次也是惟一的一次高干会议/223

六、坚守、反击、运动防御:第四次战役

 1.中朝军队主力转入休整/230

 2.麦克阿瑟力主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231

 3.美国政府的既定政策/234

 4.“联合国军”大规模进攻的布势与设想/236

 5.毛泽东不同意彭总的意见,要求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237

 6.中国志愿军两位副司令挂帅应对敌进攻/242

 7.汉江南岸坚守防御及横城反击作战经过/243

 8.白云山上的11个昼夜/249

 9.砥平里攻坚战的失利/251

 10.彭德怀回京述职/259

 11.中朝军队改变防御形式,阻敌在“三八线”附近地区/264

 12.日本人说“三八线”/268

 13.“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272

 14.盘点第四次战役/280

 15.中美军事首脑评第四次战役/280

七、奋战五十天,歼敌八万二:第五次战役

 1.“联合国军”企图建立新防线/282

 2.彭德怀数十年戎马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失算/283

 3.志愿军第五次党委扩大会/284

 4.志愿军司令部被炸/286

 5.第五次战役部署与准备/287

 6.志愿军后勤史上最惨痛的一页/289

 7.19兵团部署作战任务/290

 8.我集中兵力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293

 9.英国王牌部队被歼记/297

 10.联合国军方面的有关作战记录/301

 11.洪学智是怎样当上后勤司令官的/303

 12.彭德怀挥兵向东/308

 13.志愿军向北转移/312

 14.志愿军朝鲜战场上的一次最大损失/316

 15.两大惊喜/323

 16.彭总在第五次战役总会上既作了自我批评又狠批了60军/326

 17.第五次战役大盘点/328

 18.毛泽东、彭德怀与李奇微等如此说第五次战役/332

八、迫使敌回到谈判桌上来:夏秋季防御战役

 1.敌我力量对比与利弊条件/335

 2.邓华回京向毛泽东汇报战事,回前线临上火车前林彪突然召见/335

 3.毛泽东确定志愿军“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339

 4.志愿军准备持久作战的部署/340

 5.美中确定和平谈判的来龙去脉/341

 6.第六次战役的准备与未实施的内情/348

 7.敌我双方兵力部署/350

 8.粉碎敌夏季攻势简况/352

 9.北朝鲜公开的史记说夏季攻势/355

 10.志愿军党委扩大会及新的防御部署/357

 11.粉碎敌秋季攻势简要经过/359

 12.1211高地争夺战/361

 13.中朝军队局部反攻和攻岛作战/363

 14.解放大和岛/365

 15.夏秋季防御战役大盘点/367

九、世界战争史上所罕见:上甘岭防御战役

 1.战前局势/370

 2.志愿军9月中的战术反击和邱少云壮烈牺牲经过/373

 3.范佛里特和他的“摊牌作战”计划/379

 4.坚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383

 5.黄继光壮烈牺牲详情/388

 6.几个战斗特写镜头/393

 7.一个敌师长、排长的回忆/393

 8.坚守坑道的艰难斗争/394

 9.45师师长崔建功对军长秦基伟的承诺/397

 10.杨得志的回忆/398

 11.一个苹果的故事/399

 12.上甘岭坑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399

 13.秦基伟的一则日记/401

 14.决定性反击/402

 15.敌我双方的将帅对上甘岭工事的感叹/408

 16.上甘岭战役大盘点/409

 17.点评上甘岭/411

十、为实现停战:夏季反击战役

 1.艾森豪威尔的“光荣停战”/415

 2.中国政府的声明/418

 3.志愿军司令部开会研究战役指导方针和部署/420

 4.志愿军战役补充指示/422

 5.志愿军战役部署和措施/423

 6.战前,敌我双方总兵力比较/424

 7.歼击敌连以下目标/429

 8.在北汉江两侧攻击敌营团阵地/431

 9.3000人阵前大潜伏/435

 10.180师雪耻方形山/440

 11.攻克“京畿保垒”/443

 12.李承晚集团公然破坏和谈协议/446

 13.春季反击战役大盘点/447

十一、给敌人最后一击:金城战役

 1.李承晚变卦,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打!/449

 2.敌我作战部署/450

 3.攻击凸出部/,451

 4.奇袭“白虎团”/453

 5.粉碎敌人反扑/457

 6.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458

 7.金城战役大盘点/463

 8.《韩国战史》对金城战役的描述/464

十二、写在异国蓝天上的壮歌:援朝中的空战

 1.毛泽东对志愿军无制空权的忧虑与决策/468

 2.在不足两个月时间里,一批援朝空军诞生/468

 3.援朝志愿军空军的组建/469

 4.中美首次空战/471

 5.志愿军米格迎战逞凶一时的美喷气式战斗机“雷电”/473

 6.米格一15与F-_86的较量/475

 7.志愿军的“空战之王”/478

 8.张积慧击毙美“空中英雄”戴维斯/480

 9.“王海飞行大队”/483

 10.美、中将帅对空战的反应/484

十三、打不烂的运输线:后勤保障与支援前线

 1.侵朝美军实施“绞杀战”/490

 2.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492

 3.仗打了半年多才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497

 4.敌人的“两头堵”与聪明的汽车兵/499

 5.志愿军为什么吃炒面,炒面又是哪儿来的?/500

 6.另一条战线上的竞赛/502

 7.200万青年踊跃参军/504

 8.志愿担架队中的老汉/505

 9.民兵运输队/506

 10.从人民手中飞起的战斗机/507

十四、舌战板门店:停战谈判和战俘问题

 1.中国停战代表团的一次内部会议/510

 2.停战监督问题的交锋/511

 3.关于战俘问题的讨论/513

 4.美军战俘营/517

 5.美军惨绝人寰的虐待中国战俘事件/518

 6.签定停战协议/522

十五、与日月同辉:朝中人民的友谊;志愿军凯旋回国

 1.8年间/527

 2.感动世界的友谊/528

 3.凯旋归来/533

主要参考书目/538

试读章节

6.早先斯大林与毛泽东在朝鲜半岛

问题上的态度不谋而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莫斯科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只有一个初步轮廓,即在那里建立起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保障。1945年6月,曲苏联外交部第二远东司提交的关于朝鲜问题的参考报告清楚地说明,在雅尔塔会议后的几个月里,苏联对朝鲜问题的考虑只是原则性的。一份为参加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的苏联谈判人员提供背景情况的报告指出,“朝鲜的独立必须足以有效地防止朝鲜变为未来侵略苏联的基地,不管这种侵略来自日本还是任何试图在远东对苏联施加压力的其他国家。朝鲜独立和苏联远东地区安全的最有效的保证就是建立苏联和朝鲜之间的友好密切关系。将来在建立朝鲜政府时必须要反映这一点”。

战后初期,苏联与美国在远东地区既有矛盾又需合作,既要划分势力范围又要避免直接冲突,朝鲜半岛上三八线的确定就是这一状况的反映。大体说来,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同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渐加剧后,又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尽管此时美苏之间的冷战已经兴起,但苏联在远东依然与美国保持和平相处,以至金日成在1949年3月访苏前提出与苏联建立秘密同盟关系的要求,也遭到莫斯科的婉言拒绝。

在朝鲜南北双方先后于1948年夏季分别实行选举,并建立单独政府后,苏联立即提出美苏同时从朝鲜半岛撤军,而且首先实行了单方面撤军。莫斯科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表示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和平愿望,敦促美国撤军。因为苏联一方面满足于对北部朝鲜的控制,一方面相信北朝鲜的能力足以对抗南方,甚至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自从三八线划定以后。分别受到美苏控制的南北朝鲜就一直处于对立状态,特别是南北双方各自成立了单独的政权机构以后,形势更趋紧张。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朝鲜民族的统一问题,三八线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断发生。从1949年年初,苏联驻朝鲜使馆就不断向莫斯科发来有关南朝鲜可能发动进攻的告急电报。然而,除了同意向北朝鲜援助武器以装备在三八线的两个警备旅,并决定让苏联海军分队继续留驻咸兴港协助朝鲜进行防御外,莫斯科片没有急于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斯大林在3月初与金日成的会谈中,只是轻松地询问了南北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情况,以及三八线附近发生小规模军事冲突的结果,并对金日成充满信心的答复表示满意。

此后,南北双方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美国撤军前后,李承晚政权不断发出战争叫嚣,并一再对北方进行军事挑衅和边界侵犯。1949年4月20日,苏联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和总参谋长什捷缅科就三八线的形势向斯大林报告说:“我军撤出北朝鲜以后。‘南方人’对三八线有关规定的破坏已经具有挑衅性和经常性。近一个月,这种破坏规定的事件频繁发生”。“从今年1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在整个三八线上发生了37次破坏规定的事件”。报告估计,南朝鲜“可能对北朝鲜政府军队采取新的挑衅行动,并动用比迄今为止更大的兵力”。考虑到这种情况,苏联军方拟“建议北朝鲜政府军司令部采取适当措施,以回击‘南方人’可能做出的更大规模的挑衅行动”。

5月2日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报告说:“南朝鲜当局为了实行武装入侵北方的计划,扩大了‘国防军’人数。据情报说,‘国防军’人数已从今年1月1日的5.36乃人,增加到了第一季度末的7万人。同时,他们还特别重视技术兵、机械化兵和特种兵,这些兵种增加了1~3倍。”报告还说,南朝鲜当局在三八线附近地区集结的部队已达4.1万人之多,其中在平壤方向将达到3万人。“进攻北方的作战计划已经制定,并且在第l旅中已传达到营长一级。预计可能在6月份会有积极行动”。

5月28日什特科夫向莫斯科转达了金日成的通报:“南朝鲜军的几个营在金川市以南45公里的鸡井里一带,发动了进攻。南朝鲜的1个营得以向三八线以北推进并占领了高地”。“南朝鲜军指挥部已在开城地区集结了2个营,企图占领三八线以北若干高地”,另据谍报,“在春川地区的铁原方向,南朝鲜已集结了辅助团的2个营和第6旅第8团的1个营”。金日成还通报说,“南朝鲜方面最近把曾参加镇压济州岛起义的部队调到了三八线附近”。

到了6~7月问,形势更加紧张。6月18日什特科夫报告,南朝鲜领导人都主张“用军事办法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只是在确定时间上有分歧意见”。报告说,南朝鲜军队和警察多次在瓮津地区擅自越过三八线。这个地区的战斗,到现在还在进行,而且南朝鲜部队的数量有所增加。南朝鲜部队一度侵入北方地区10公里。南于北方警备旅采取了行动,他们被逐同三八线。北朝鲜部队占领了两个在战术上有重要意义的高地,现在双方正进行争夺高地的战斗。由于瓮津地区事件,李爪晚6月11日发表正式声明,说“正在制定将给共产党分子带来重大损失的突击计划在最近二三周内,将实现这个计划”。

7月13日什特科夫致电维辛斯基说,根据在瓮津地区俘虏的南朝鲜军士兵(属18团2营)供认,“他们的指挥官7月以来多次讲话,断言北朝鲜军企图进攻南方,因此南朝鲜军应先发制人,给北朝鲜军以突然打击,并在8月15日(朝鲜解放日)前占领北朝鲜。”俘虏还供认,“第12团的任务是攻占格里山高地(海州以西30公里)。第18团的任务是从瓮津地区出发,在第13团(据现有情报该团配置在开城地区)的协同下,向北进攻,合围海州,歼灭该城北方军队的集团,在一周内占领海州道。”什特科夫还通报了李承晚声称要“在7月对北方军队发起进攻”的情报。

面对如此局势,金日成一方面不断要求苏联增加武器装备援助,一方面派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访问北平,与中共领导人商谈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编成中的朝鲜族部队转属人民军的问题,并表露了准备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向。毛泽东答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中共军队中的2个朝鲜师转给北朝鲜,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中共“将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特别是上述师的给养和武器”。但是,毛泽东“劝告朝鲜同志”,即使在美国撤军而日本人也没有回来的情况下,也“不要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势”。

斯大林的态度与毛泽东不谋而合。莫斯科在保证北朝鲜不受侵犯的同时,批准了什特科夫提出的建议,即在美军撤出南朝鲜后,苏联也应设法撤除在成兴的军事基地,以及苏联在平壤等地所设立的军用飞机场。因为这些设施有可能被朝鲜人民军所利用,从而使苏联在国际局势中处于被动地位。此外,苏联主张在北朝鲜建立祖国统一民主阵线,通过在全朝鲜进行普选实现和平统一。

尽管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表示不希望北朝鲜主动采取军事行动,但金日成对来自南方威胁的反应却十分强烈,他甚至踌躇满志地认为这是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的有利时机。除了积极调动军队进行防御部署外,7月初平壤已经下令三八线地区的各部队进入战斗准备,并“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朝鲜师调回朝鲜:沈阳师配置在新义州,长春师配置在罗南”。做好准备之后,9月3日金日成的私人秘书文日向苏联使馆通报,南朝鲜最近企图夺取瓮津半岛三八线以北的部分地区,并炮击海州市的水泥厂。因此,金日成请求准许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夺取瓮津半岛及其以东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以缩短防线。如果国际局势允许,还准备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相信,他们能够在两周,至多两个月内,占领南朝鲜。

由于苏联驻朝鲜使馆代办顿金在报告中提到,北朝鲜提供的关于南方将进攻的情报并没有得到证实,9月11日,维辛斯基回电,责成顿金尽速与金日成会晤,进一步弄清:南朝鲜军队及其数量、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朝鲜南方游击运动的状况;如果北方首先发动进攻,舆论和人民将会怎样看待这个事实;南方群众会给北方军队何种实际帮助?

金日成和朴宪永认为,当朝鲜发生内战时,美国不会直接出兵干预。不过,顿金认为,金日成计划的局部性战役,能够导致而且一定会导致朝鲜爆发内战。“要对南方进行胜利的速决战,北方军队还不够强大”,而“持久的内战,不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对北方都是不利的”。因此,“发动金日成所预想的局部性战役是不适宜的”。P12-14

序言

50多年前飘荡在朝鲜半岛上空的浓烈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今天“三八线”仍在,那两边至今依然森严壁垒。即便如此,那场被称之为“2.5次世界大战”所留下的精神遗产、角逐双方的谋略艺术、胜负成败的各种奥秘,在今天仍具有不可多得的探索价值与借鉴意义。其中,那些令人颇费思量的许多谜团,至今依然萦绕在许多人的心里,需要一个个化解,诸如:

这是在国际形势异常复杂,我国国内形势严峻——百废待兴、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作出的决策。那么,毛泽东为什么执意要出兵,今天看来正确与否?斯大林为什么会出尔反尔,他有什么隐情?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企图派兵入朝,出于何因,后来为何未能派兵?

这是一场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对抗。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我方则是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之两国军队。敌人拥有飞机、坦克、大炮、军舰等几乎所有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而我却只有步枪和手榴弹等落后的装备,是典型的“非对称作战”。那么,美军的战斗力究竟怎样?我们胜败如何?我制胜的原因何在?

这是一次远离国土,我后勤保障手段很少、保障能力很低的作战。这与我国内战争有很大的不同,敌人以其拥有的绝对的制空权,可以切断我补给线,截断我前后方联系。而我是怎样解决作战实力与物资补给的呢?一把炒面一把雪是咋回事?彭德怀司令员为什么说打胜仗的功劳一半归前方一半归后方?

这是一次中朝联军作战。这使人想起了400多年前的朝鲜壬辰战争,在那次海战中,朝中海军紧密配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次朝中军队联手对抗16国“联合国军”,是如何联合的呢?配合默契吗?其中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呢?

这是一场正义对邪恶的较量。美国侵略者狂妄叫嚣要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结果在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是怎样走到谈判桌上来求和的呢?美军对待战俘讲人道主义吗,或者说它是怎样虐待战俘的?

对于上述这些和其他,无论是鲜为人知的内幕,还是人们不完全清楚的史实,都将在本书的较详细记叙中。换句话说,为了化解人们心中有关抗美援朝的未解之谜,本书试图对抗美援朝整个过程中的秘事、要事、大事作全面、客观、真实的记叙,其中,既有统帅部的决策内幕,又有指挥员的战场谋划;既有宏大场面的概略速记,又有局部战斗的细节描写;既有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阐述,又有国内各条战线支援前线及各种人物的写真。

为求真求实,作者在撰写本书过程中,除了对有关人物进行专访、深入挖掘某些史料之外,还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书籍与相关资料(附后),在此谨向被参阅书和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出版时,恰逢志愿军援朝完全撤离朝鲜50周年。在此,特以此书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长眠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先烈们致哀!

作者

2008年1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