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将进入另一个空间,我们会寻找中国摇滚的诞生和发展,然后和你一起去寻根溯源,我们将会以采访的方式去了解中国摇滚的参与者不同的心态,生活方式,寻访历史发展的真实足迹,探求历史给出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怀旧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陆凌涛//李洋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这里,我们将进入另一个空间,我们会寻找中国摇滚的诞生和发展,然后和你一起去寻根溯源,我们将会以采访的方式去了解中国摇滚的参与者不同的心态,生活方式,寻访历史发展的真实足迹,探求历史给出的答案…… 内容推荐 从《一无所有》的第一声呐喊,到’90现代音乐会的群星璀璨,从’94红磡中国摇滚势力的桀骜飞扬,到星殒人散繁华落尽满纸唏嘘,中国摇滚经历了一个伤感的轮回。 然而,在轮回之外,在宿命之后,在繁华与衰败之下,是中国摇滚人彷徨的坚持,迷惘的奋斗,尴尬的希冀,真实的人生,是微弱却又炽热的摇滚精神。 本书以数十位摇滚圈内外人士专访实录为基础,客观记录中国摇滚乐二十年风雨历程,细致展示摇滚人的生活状况和创作心态,深入思考中国摇滚乐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下一个时代尚未来临。在此彷徨无着之际,且听这一声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因为先前发生的后必发生,因为在我们的结束中有我们的开始。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摇滚人说 第一章 中国摇滚前传 第二章 一无所有也是零的突破 第三章 他们的摇滚真的很“流行” 第四章 重金属打造大唐盛世的幻想 第五章 众志成城 第六章 中国摇滚中生代的力量 第七章 新音乐的春开 第二篇 幕后者说 第一章 中国摇滚的工程师 第二章 中国摇滚的边缘 第三篇 鼓吹者说 第一章 冷静的悲观主义实干家 第二章 摇滚乐传播者的异类 第三章 喜欢摇滚的流行音乐“传教士” 第四章 灿烂的妙笔,怒放的巨著 第四篇 当局者说 第一章 媒体领导张树荣 第二章 律师张赤军 第三章 出版社领导臧彦彬 第五篇 中国摇滚特别企划 第一章 现状 第二章 中国摇滚的两场重要演出 第三章 中国摇滚和毒品 第四章 中国摇滚的未来 附录 跋:冲动冷静之后 试读章节 通过前面的采访,我们了解到,面对生活,杨乐也并不是真的那么酷,也得偶尔为别人的流行弯一下腰,所以一百万的诱惑可能还是存在的。不过杨乐自己也承认,相对于为流行歌手伴奏,在酒吧演出可能是杨乐更愿意做的,也许虽然那样的收入微乎其微,至少那是在做自己的音乐,而且很自由。这样看来,其实摇滚乐,或者说音乐,为杨乐带来的东西真的是太少了,可以说几乎只有精神上的,没有物质上的。所以,当我们问起关于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杨乐关于家庭的问题,他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无奈。 杨乐:家庭这个问题也是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其实按说到现在,如果我有孩子的话,应该十七八快二十岁了。我呢有时看他们的孩子呀,真可爱,一个这么大的小伙子,一个大姑娘可以跟你说话了,他/她就是你的一个财富呀,真的特别好。但是我觉得我呢,没有孩子,我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做音乐,反正这种东西它实际上是一种代价嘛。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个人,我们在一起能比较和谐,比如说我做音乐的时候她不会来打搅我,她很理解我的话。我想我会跟她在一起。但是呢我也有过,有过很多女朋友,后来都受不了。分开呀,都有。但是也可能是没有碰到人,也可能是碰不到人。这种事情我觉得不重要。碰到人呢我有运气,我会好好在意,碰不到的话没办法,我会好好做音乐,也已经够了。我觉得能做音乐真的很幸福。不过有时我也会怀疑我自己,到底合不合适做音乐,我到底爱音乐有多少。我有过几次,比如说我离开交响乐团,一种什么样的环境让你不可以做音乐的时候我觉得非常非常疼,特疼。真的。我觉得如果要再选择的话,我可能还会选择音乐,我不会选择别的职业。 幸福的杨乐依然在自己的“穷摇”里幸福着,在自己的理想里理想着,在自己的执著里执著着,而我却真的有点疑惑了——这么多人,文博、刘元、杨乐,这些中国摇滚乐的接生婆们,大家这是怎么啦?到底较什么劲?和谁较劲?他们本来应该是中国的猫王,中国的The Beatles,中国的Bill Harley,就算是中国的Hatlk Williams,现在也应该都可以很好,真的很好,而且的确也有不少他们的同道中人现在已经很好了。问题出在哪儿呢?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文博、刘元、杨乐们好好去思考的问题! 2.不倒翁乐队 在20世纪80年代,除了崔健他们的七合板乐队之外,还有一支处于摇滚萌芽状态的乐队,就是“不倒翁”。这支乐队几乎与“七合板”同时出现,七合板乐队的组建人之一文博在采访中证实了这一点。 文博:“七合板”成立以后,马上我就听到了小齐他们的“不倒翁”,这个信儿是臧天朔传过来的,因为他那会儿老到我们这儿来玩,说“不倒翁”,小齐他们怎么怎么样。而且从他那儿听说小齐那儿还有一把臼本的吉他,电吉他,就挺新奇的,当时我们就觉得得看看去,就跟小齐他们建立联系了。我们这些人当时就是老凑在一块玩,大伙一块开个Party。一块热闹热闹,等于是“七合板”、“不倒翁”两支乐队经常在一块玩。那会儿的场所,一个是首都剧场二楼,那有一个场地,还有就是在民航大楼里面有一个类似礼堂的,这么两个地方,曾经在那儿玩过。“七合板”几个人上去,演一演,唱一唱,玩一玩,一会儿,小齐他们“不倒翁”几个上来玩玩。或者是都掺在一块了。大家一块玩。当时有王迪呀,还有李立、严刚都在一块玩,所以关系都处得不错,而且对这个摇滚乐的探讨就在其中开始了。他有什么看法,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提到了很多国外的歌星的名字,还有吉他手、鼓手什么的这些人名,这个交流就是从那儿开始的。 P28-29 序言 一直以来的悬念 究竟什么是摇滚乐呢? 长头发、皮夹克、破了洞的牛仔裤……也是,也不是; 吉他、贝司、鼓……也是,也不是; Elvis nesley、The Beatles、Bot)。Dylarl、Nirvarla……也是,也不是; 年轻的自由、荷尔蒙的冲动、离经叛道……也是,也不是; 节奏、歌词、旋律、梦想、真实、感觉、狂野、信仰、力量、愤怒……也是,也不是; 这些都不是摇滚乐,也可以说都是,那么究竟形而上的具体的摇滚乐定义是什么呢?在我现在看来,提出这个问题就好像是给自己下了个套,就像有人傻到一定要问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这世上有没有真正的爱情一样。因为永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一直以来都没有!每当你发现好像只差一步之遥就要接触到真理的边缘了,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又冒出来了一个岔路,你只要往前再迈一步,就是真理,可这岔路却把你引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于是你的思考又要从头开始了。 我只是个电台的DJ,似乎没有那么神圣而庄严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当然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和权利来解决这个几乎和哥德巴赫猜想具有同等难度的问题,于是我只好把它交给历史和那些自命不凡的摇滚中人。希望他们给出的答案能多少靠点谱。历史如是说 历史上第一首被打上摇滚烙印的作品是美国的白人音乐家Bill Haley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录制的《整日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那个时候的Bill Haley穿着笔挺的西装,而且还打着领带,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如果这样的一个人走在现在的大街上,或者站在现在的舞台上演唱这首歌,一定没有人会认为他是在唱摇滚,可偏偏历史把它定义成第一首摇滚作品。这也没什么奇怪,原来人们还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原来人们还觉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时代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这样说来,其实任何具体的定义似乎也都是相对的,因为时代在变,人们的认识领域也在不断地随之拓展、改变。 世界上最难的就是为某种事物下一个定义,因为这需要描述的准确、精练。而世界上最容易的也可以说是为某种事物下一个定义,因为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认识程度给出一个概念。所以很早以前,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一头长发加上皮夹克就是摇滚。然后有人认为,摇滚就是吉他上的SOI。O,贝斯上的低音,架子鼓上的节奏。现在有人说摇滚是一种精神,可是,也有人说这些都不对。于是带着越来越多的疑惑,我开始翻看有关著作和资料,找到了下面一些所谓的摇滚专家们所给出的定义: 格雷尔·马库斯是闻名遐迩的摇滚名著《神秘列车》的作者,他认为摇滚无非是“一种美国文化”,比如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无非是“把作为美国人的感受戏剧化,把这种感受的含义、价值和美国生活的利弊作形象的表达”。 卡尔·贝尔兹则在他那本《摇滚故事》中视摇滚为“民间艺术”,一种下意识的俚语表达方式。 查理·勒特称摇滚为“城市之声”,认为它是都市少年们刨造的新音乐呐喊。 乔纳森·艾森则在《摇滚时代》中称摇滚为“对西方文化之伪善的反叛……是一种深刻的颠覆形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