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神话(布依族仡佬族苗族)》是”中国各民族神话”丛书之一,编者姚宝瑄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现场采集、资料收集,将布依族、仡佬族、苗族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天体神话、英雄神话搜罗净尽,并以整理口述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神话流传地的方言特色,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老神话的面貌,存留了关于中国民族神话的第一手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各民族神话(布依族仡佬族苗族) |
分类 | |
作者 | 姚宝瑄 |
出版社 | 书海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各民族神话(布依族仡佬族苗族)》是”中国各民族神话”丛书之一,编者姚宝瑄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现场采集、资料收集,将布依族、仡佬族、苗族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天体神话、英雄神话搜罗净尽,并以整理口述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神话流传地的方言特色,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老神话的面貌,存留了关于中国民族神话的第一手资料。 内容推荐 姚宝瑄主编的《中国各民族神话(布依族仡佬族苗族)》将布依族、仡佬族、苗族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天体神话、英雄神话搜罗净尽,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老神话的面貌。 目录 布依族 创世神话 力戛创世 翁戛造万物 人和动物是怎么产生的? 漫游十二层天和十二层海 茫耶寻谷种 翁戛分年月 洪水神话 洪水潮天(一) 洪水潮天(二) 洪水潮天(三) 洪水潮天(四) 王姜射日 伏羲兄妹 迪进、迪颖造人烟 洪水滔天 天体神话 十二个太阳 日、月、星 勒戛射日和葫芦救人 英雄神话 耍水龙的来历 捉旱精 锁孽龙 治风魔 神射手勒戛 铜鼓的来历 仡佬族 创世神话 制天地 阿力和达勒 苗族 创世神话 巨鸟生天地 众神辟地天 打柱撑天 开天补天 辟地补地 开天立地 生天养地的爹娘 雷公坪 十二个兄弟争天下 神母狗父 阿陪果本 棒头人 竺妞造田地 创世纪 人祖的来历 洪水神话 鸡、鸭、鹅的由来 召亚兄妹 雷公和高比 洪水滔天的故事 白葫芦花 天体神话 阳雀造日月 天上仙女的女儿 张果老射日月 太阳和月亮的故事 公鸡请日月 月亮上的人和树 三颗星星 大地神话 妹榜妹留 山神女 英雄神话 造人烟的传说 旨示老 则福老 阿各林和葫芦兄妹 火烧恶龙窝 石人冲 白帝天王 蚩尤 歌神戕云 试读章节 力戛创世 很古老很古老的时候,天和地只相隔三尺三寸三分远。舂碓的时候,碓脑壳碰着天,挖地的时候,只要轻轻一用力,锄头也碰着天;挑水的扁担,只能横着放,不能立着拿,不然,也要碰着天;人们去做活路,成天弓着身子,腰杆都不能伸一下。 天地离得这么近,做什么都不方便,大家就很抱怨。那时,有个后生,名叫力戛,长得浓眉大眼,腰粗臂圆,身长九尺九寸九分,力气很大,九十九条犀牛都比不上他。力戛和大家一样,成天都弓着身子做活路,弄得腰酸腿痛还不算,背脊骨还被天擦脱了皮。他见大家都在抱怨,自己也实在忍不住火了,就挽衣捞袖地对大家说:“你们都让开点,等我把天撑高一些。” 力戛说完,用力把天撑了一下,可惜没有把天撑高,天和地只被他顶撞得晃荡了几下。他又对大家说:“我一个人的力气还是不行,你们都准备好锄头和扁担,等我把力气养足以后再来撑天,那时,你们都来帮帮忙。” 力戛说完,就去吃了三石三斗三升糯米饭,喝了三缸三壶三碗糯米酒,睡了三天搭三夜。第四天起来,伸了个懒腰,周身筋骨绷得“咯嘣”响,随后,他就叫大家来帮助一齐撑天。 大家聚拢来了,都用锄头、扁担抵住天,力戛鼓了鼓气,喊了声“一——二——三!”众人“嗨唷”一声,同时用力往上一撑,就把天撑去了三丈多高。这时,力戛又对大家说:“天这么高还不行,你们都使劲撑着,让我再鼓鼓劲,换口气,把它再撑高一点。” 力戛说完,就狠狠地吸了口气,榕树叶子、木棉树叶子、茶花、夹竹桃都被他吸进肚子里去了。他眼睛鼓得如海碗大,浑身筋骨鼓胀得,像楠竹那么粗。他使尽平生吃奶的力气,两手撑住天,“起”的一声往上撑,天就被撑去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高,地就被蹬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深。 天虽然撑高了,可惜挂不稳,只要一松手又会塌下来。怎么办呢?力戛想了想,就左手撑住天,右手把自己的牙齿全拔下来当钉子,才把天钉稳了。以后,力戛钉天的牙齿,就变成了满天星星;拔牙齿流的血,就成了彩虹。 力戛在天上,不辞劳苦,一直做着钉天的活路。他累了,喘出的气,就变成了风;淌的汗,就变成了雨。他不小心,头上的花格帕掉了,就变成了银河。他眨眼睛,就变成了闪电。他咳嗽一声,就变成了雷响。他热了,把白汗衫脱下来,就变成了云朵。 天钉稳了,可惜没有太阳和月亮,世间没有光阴,庄稼不能生长。怎么办呢?力戛想了想,毫不怠慢,右手挖下自己的右眼,挂在天的东边,就变成了太阳;左手挖下自己的左眼,挂在天的西边,就变成了月亮。 力戛在天上,一直忙了九九八十一天,什么都安排好了,才“咚”的一声跳了下来。他落到地上时,整个大地像船在水上一样,被震得晃晃荡荡的。他落的地点是东方,东方的地势就倾斜了九尺九寸九分。以后,水就向东方流淌。 只可惜力戛在天上时,饿了九九八十一天,牙齿也没有了,血也流尽了,落在地上时,又摔得过重,不久,他就死了。 力戛死了以后,大肠变成了红水河①,小肠变成了花江河②,心子变成了鱼塘,嘴巴变成了水井,胧膝和手腕变成了山坡,骨骼变成了石头,头发变成了树林,眉毛变成了茅草,耳朵变成了花,肉变成了田坝,筋脉变成了大路,脚趾变成了各种野兽,手指变成了各种飞鸟,他身上的虱子变成了牛,跳蚤变成了马。 从此以后,天高了,地低了,天地隔得很远很远了。天上有了太阳、有了月亮、有了星星、有了银河、有了彩虹、有了云、有了风、有了雷,有了闪电。地上有了山、有了河、有了田、有了井、有了路、有了树、有了草、有了花、有了兽、有了鸟、有了牛、有了马。 世上样样都有了,大家说不出的高兴,盘起庄稼来都很起劲。世世代代,人们永远都不忘力戛撑天的功劳。 P4-6 序言 逐日与填海(代序) 夜深了,推窗远眺,一轮皎月悬挂在窗前,圆圆的,似乎伸手就可以捧起。月亮中的影像不由使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砍树的神话传说,同时也为自己的想象感到幼稚、可笑。恍然间想起,今天是农历甲午年五月十五(公历2014年6月12日),正值月圆之日,也是我刚刚度过一个甲子的日子。六十岁了,想说想写的东西似乎瞬间涌满心间,往昔岁月里的件件往事、缕缕思绪,升腾在眼前,像那一轮丰满的明月。小区内家家灯火都悄悄地睡了,静得逼人沉思、催人回味。那种“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半醉聊今古,千年几废兴”的感慨,随着“窗竹影摇书案上”,便自然地“野泉声入砚池中”了。于是,提笔为自己倾注了二十余年心血的“中国神话大系”留下几行文字。算是对过去岁月的一个交代吧。千言万语,悠悠长情,似乎不吐不快,却又无从谈起,只好随着思绪的流淌,将泛起在脑海中的往事印在书案之上…… (一) 综观全世界各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寓言等,均有一个人人熟知的开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谁也无法摆脱这个民俗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规律,我也只能说,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文革”刚刚结束,几千万被误了青春的年轻人,拥向了高考的独木桥,我——一个只读过初中一年级、只懂得一元一次方程的不懂事的年轻人有幸跨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成为山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七七级大学生。四年多的寒窗苦读,四年多的窝窝头、玉米面糊糊、咸菜、水煮白菜的岁月,付出了一缕缕墨黑头发的代价,换来了一张改变命运的毕业证。派遣证上写着“新疆”——两个让人永生难忘的字。 1982年的初春,春寒料峭,长长的充满了寂寞和无奈的西去列车,将一个充满幻想又不知所措的年轻人送到了大西北。列车上我还背诵着贺敬之的长诗:“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沿着丝绸之路的印迹,沿着张骞开凿的长路,我来到了新疆——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岁月是无情的,但它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土地,爱上了这个有着高山大漠、有着蓝天白云的地方。新疆,是抚育我成长的真正的摇篮。我遵照前辈赴疆学者的指引,入乡随俗,反复认真地阅读了伟大的维吾尔族长诗《福乐智慧》(一万三千多行)、《真理的入门》,阅读历代诗人的西域诗抄、敦煌文献,看了百余部新疆各民族的叙事长诗,更是领略了各民族众多的神话传说、人物故事。我理解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过男人的骄傲、女人的梦想,他们都有过成功的欢乐、事业的辉煌,也有过狂风骤起的恐惧、顿失生命的沙殇。至于肝肠寸断的眼泪、命运无常的慨叹、拍案而起的激情、凝神静思的沉默,也必然在一次次失望中展开,又萌生出一次次无瑕的希望。这希望是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上演过的波澜万千、气势雄浑的历史壮剧引发的思考,是诗意千重、英雄辈出的传奇神话导引的激情。我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文化、文学和历史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所起到的作用。 我首先提出了一个让一些人难以接受的观点:“西域文学”与“中原文学”应当是中国古代两大区域文学。“西域文学”指的是以西部地域、漠北、青藏高原居住的各民族文学为主体,以阿尔泰语系所属语族及藏语语族为文学表达语言,以长诗、史诗、古代戏剧、哲理诗为主要文学形式,有别于中原汉语言文学的中国的一大区域文学。广阔的西域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单史诗一项就令汉语言文学史望尘莫及。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自不必说,经初步整理,单哈萨克族的叙事长诗便有二百余部。所以如果要真正书写一部完整的包括各民族文学在内的客观、系统的中国文学史,还需要将敦煌文学作为中原文学与西域文学的连接点进行宏观考察,将其放置在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 1983年3月23日,我带着这个课题的初期设想前去征询我大学时的系主任、恩师,著名学者姚奠中先生的意见。幸甚,姚先生大力支持,他认为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选题,弥补了中国文学史之不足,同时告知我此类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那就是先从文学的源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的理想,完成这一重大命题。而文学的源头就是神话、传说。 …… 不必再一一列举,中国各民族的神话呈现给我们的还有更多更多。只是让我最难以启齿的是,最初研究神话学、文化人类学是起步于“西域文学”与“中原文学”这一命题的论证,可没想到,当年一头扎进神话领域,至今仍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加之后来涉猎太广,如今已无法再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回想这么多年来,多数时候碌碌无为,难有成就,真是愧对岁月,愧对师长,愧对当年的一腔热血。这个命题,只有留给后来之俊杰们去完成吧!而逐日与填海的精神是完成这一命题的源泉。 时至今日,在这套神话大系问世之际,留下几段发自内心的文字,算是对过去的往事做一个交代,对读者做一个说明。至此,我必须再一次地感谢前辈钟敬文先生、袁珂先生等对我的指导,王松、陶阳、刘锡诚、刘魁立、鲁刚、杨智勇、郎樱、吴超、萧兵诸先生对我的支持,陶思炎、叶舒宪、周明、陈江风、陈勤建、王四代、唐楚臣、杨士恭诸朋友对我的帮助。特别要感谢李广洁社长的大力支持和出版指导,姚军先生、刘文哲先生、董智敏先生的首倡之功和不懈努力,阎卫斌、莫晓东等同志的鼎力协助。对于所有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前辈、师长、同行、朋友,在此一并感谢。 当读者看到这套书的时候,唯一使我欣慰的是,在大家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终于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一项空白。最后,用两句诗来作为代序的结束语: “屈指历数平生友,只觉人生也丰盈。” (需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当年我们在搜集、整理、归纳各民族神话故事时,关于民间文学的著作权有关规定尚未颁布,现已无法再一一关照,特此注明。) 姚宝瑄 2014年6月12日(甲午年五月十五) 于山西大学陋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