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次贷风波
次贷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说到2008年底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不能不提美国的次贷风波。这颗潜藏了数年之久在2007年底就露出了端倪的炸弹,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那么,什么是次贷危机呢?如果不是爆发了这场影响深远的金融风暴,世人对于这个新生词汇可能知之甚少。
其实,从字面上来看,所谓次贷,就是很次的贷款,相对于“优贷”来说,它是质地差劲的贷款,地位次要的贷款。但正是这个质地差劲的贷款,让美国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繁荣后,陷入了经济衰退的过程。同时,也让世界各国深受其害,饱受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果。
翻开著名财经类作家辛乔利所著的《次贷危机》一书,我们知道,次贷危机的全称是“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它是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这场因次级抵押贷款引起的金融风暴,自2007年8月起,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那么,次贷危机是如何引发的呢?
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次贷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从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你还钱的可能性不太高,那我借钱给你利息就要高一些。因为风险大,收益自然也得加大。
对于那些放出贷款的机构呢,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这样,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因为回报特别高,所以许多投资银行与对冲基金就奋不顾身地加入了其中。
然而,这个回报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得不断上涨。房价不断上涨,楼市大热,才不会使这种游戏濒临破产。因为,相于对“优贷”来说,次贷的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楼市火热,其价格一直上涨,那么放贷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仍然也可以大赚一笔。
如果事实照这样发展下去,也许这场危机永远不会爆发。可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一直向上的。当时间进入了2006年后,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下跌,众多的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此时,那些放贷机构的钱也收不回来了,即使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也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
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就和熊市的股票一样,越来越不值钱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不就跟着亏了吗?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危机就开始袭向全球了。下面简单地列举一些数字,使读者对这场危机的引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早在2007年2月,汇丰银行公布:因受次贷影响,银行坏账达几十亿美元,至年底坏账大约会达到数百亿美元,并裁员几千人。此后,花旗、美林、高盛、大摩等纷纷预警,大量房地产公司倒闭,次贷危机在不经意间,悄悄把世界经济拖下泥潭。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紧接着,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并裁减54%的员工。 ——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一揽子计划。
——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韩国友利银行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也持有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
为了挽救饱受次贷危机及其他金融动荡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2008年1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在美国股市开盘之前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面对全球经济动荡,原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在2008年1月22日发言称,美国国会和政府必须尽快就包含减税及其他系列措施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达成一致。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