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强是前进路上的马达
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谋事在人”,他认为,真正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在于忠诚,并且以忠诚去影响天下人。也就是不置身事外,不做旁观者,积极人世。尽自己的力量来做事情。为此,他主张“法桃李之不言”,“虚心实做”,倡导躬行。
当然,躬身做事就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没有坚毅刚强的性格是坚持不下来的。曾国藩的幕僚薛福成在总结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时认为,曾国藩之所以能有所建树,是因为曾国藩是个“宏毅”的人。宏毅,其实就是自强的另一种解读。
龙梦荪在为《曾文正公学案》所写的序言中也说:“曾国藩之所以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全都是从他品性的强毅、谦谨而来。正因为他有坚强的毅力,所以才能不断地勉励自己去追赶前人的脚步;才会独来独往.自成一套,以免庸俗。即使碰到人世间比较艰苦的境地,也丝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即使遇到千难百折,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正是因为他谦虚谨慎.总认为事情没有止境,因此不敢恃才自傲。在待人接物上,他总是小心翼翼,绝不敢有所怠慢;在处理公务时,他也尽职尽责,唯恐有所疏忽。因为事情变化莫测,唯恐推断有可能会出现失误,所以他经常思考并且广泛地征求他人的意见;又因为国家公务千头万绪,担心自己的才能和力量难以胜任,所以他会举荐贤能共同图议;他的学问之所以突飞猛进,道德情操之所以高尚,功绩文章之所以光耀寰宇,确实是因为日就月将,有本有源的结果。”
从薛福成和龙梦荪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坚毅刚强的禀性特点,是其能够在困境中“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根本。
曾国藩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天赋。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重复朗读了多少遍,却还是没能背下来。这时候,他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着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只见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听着曾国藩朗诵,便能将文章背诵下来,可见他的天赋不差,但遗憾的是,他的天赋没有用对路,所以只能做偷鸡摸狗的事。而曾国藩坚信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最终成为了“近代最有大本大源的人”。
成功者不会奢望天上掉馅饼,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回报。他们相信天道酬勤,只有努力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成功女神的青睐。而庸人则整天想着投机取巧、只说不做,他们这种“因”,能得到的也就只有失败的“果”。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其实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付出。比起平庸的穷人,聪明的富人往往更愿意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P8-9
第一课 立志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立志重要,立什么样的志更重要
2.出身再贫贱,努力后也能成功
3.自强是前进路上的马达
4.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5.做事情、看问题要有大局观
6.做大事必须要有良好的品性
第二课 内省说——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地对待他人
1.认识你自己
2.内省是净化灵魂的保证
3.把“敬”字放在心中
4.戒多言:雄辩是银,倾听是金
5.戒骄气: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6.积攒独立自主的本钱
第三课 愚钝说——大智若愚,低调做人
1.深藏不露,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2.以退为进是真智慧
3.坚守自己的屈伸原则
4.切忌“功高盖主”,学会“急流勇退”
5.身处顺境.更需要保持低调
第四课 坚忍说——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1.“恒心”的三层含义
2.“缓”字的妙处
3.把“屡战屡败”换成“屡败屡战”
4.人生沉浮,全凭一个“挺”字
第五课 论读书——看、温、习、思四事并行
1.看:多读书,还要会读书
2.温:术业有专攻
3.习:活到老学到老
4.思:读书是为了什么
第六课 论功名——“淡泊”二字最好
1.宜从“平淡”二字用功
2.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牢骚太盛防肠断
4.和诱惑保持安全距离
第七课 论器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待人以诚以恕
2.给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3.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退己而让人
4.抱残守缺,不苛求完美
第八课 论危机——长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
1.位高权重者,要时时如履薄冰
2.以“慎”字撑人生之舵
3.恪守名分,不越雷池半步
4.荣耀不可过早用尽
5.廉洁奉公,不占半分便宜
第九课 择友论——良朋好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1.选择朋友,就是选择自己的命运
2.结交对你有帮助的人
3.交友要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4.四种方式.识别朋友的真伪
第十课 用人论——打造和谐团队
1.知人善任,要做到“五不”
2.选对接班人很重要
3.管理人才两手都要硬
4.用铁的纪律约束每一个成员
5.把握激励的艺术
6.在人们内心中树立起共同愿景.
第十一课 识人论——洞察对方的品格.
1.透过“眼神”辨人
2.结合肢体语言识别人
3.气场决定你的“来路”
第十二课 领导论——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1.慎用亲信
2.以公开表扬、私下批评为原则
3.要有“推功揽过”的器量
4.宽仁待人,赢得下属的心
第十三课 治家篇——治家有方,名人辈出
1.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
2.让子女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
3.给孩子留财,不如教孩子谋财
4.治家俭,则家业兴隆
5.子女联姻,以品德为上
第十四课 理财篇——合理使用钱财,但不贪恋钱财
1.“耕读传家”的思想
2.存些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3.乐善好施,做金钱的主人
第十五课 养生篇——管理自己的身体。与健康同行
1.少吃多活动
2.养生六事
3.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
4.多亲近大自然
第十六课 养心篇——“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
1.养生先养心
2.慎独则心安
3.治身不静则身危
4.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提起曾国藩,人们通常会冠以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称号,亦会称他为晚清“第一名臣”,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着谜一样的人生。他一介儒生,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在无数成功人士眼里,曾国藩身上有着学不完的智慧。抛开曾国藩的门生不提,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向曾国藩学习和借鉴的功成名就者,就多得数不胜数。比如大学问家梁启超,晚清名臣左宗棠、张之洞,备受争议但权倾一时的李鸿章等,这些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超过了曾国藩.或者至少不输于他。
可见,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践行了儒家几千年来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曾国藩身上的众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
当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圣人”、“完人”,这显然不是生命再造的奇迹,而是自我追求和磨砺的结果。
当然,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需要深刻钻研,搞清曾国藩的来龙去脉:我们也不是批评家,不需要做出鉴定,给曾国藩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只需要撷取关于曾国藩的只言片语,从中窥知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想法和作为,汲取他做人、为官、用人、修身、治家、养生等方面的营养,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一套识人用人的不传之秘——
曾国藩的识人本领在他著的《冰鉴》一书里有着详细的记录。自28岁中了进士后,曾国藩在接下来的近10年里被朝廷加官晋爵7次,连升了10次,到37岁时已是一位二品高官。如此年轻就成为朝廷大员,这在整个清朝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创业成功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一介文人出身,手无缚鸡之力,却创建和领导了湘军。通过卓有成效的训练和残酷的战争考验,湘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击败了如日中天的太平军,终结了太平天国。在这个过程中,曾国藩打造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团队的秘诀,非常值得所有创业者和管理者学习与借鉴。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哲学——
曾国藩能在政治危机面前,躲过诸多劫难,并游刃有余,凭的全是他那刚柔并济、方圆兼备的处世哲学。作为方圆性格最典型的代表,曾国藩总能因人、因势、因时而变,极尽中庸性格之精髓!想要在为人处世上如鱼得水者,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刚柔相济的中庸哲学。
不仅如此,每一个想要修炼内心、增进智慧的普通人,都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明理之道。曾国藩能官场得志,事业大成,跟他的好学密不可分。他日夜苦读,博览群书,钻研理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同时,他还以注重品行、为人圆融通达而闻名于世。这些修心增智的有效方法,都很值得后世人借鉴。
从曾国藩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有远大目标和人生抱负的人,是要懂得不断完善自己的。要懂得今天的每一点改变,都是为将来实现更大目标的一种积蓄和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就能一飞冲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着谜一样的人生。他一介儒生,崛起于湘楚之间,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不容抹杀的一笔。欧阳彦之著的《曾国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课)》讲述了他做人、为官、用人、修身、治家、养生等方面的经验,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可资实践的教益。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着谜一样的人生。他一介儒生,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欧阳彦之著的《曾国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课)》撷取关于曾国藩的只言片语,从中窥知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想法和作为,汲取他做人、为官、用人、修身、治家、养生等方面的营养,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