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她追到了男神?
万万没想到,我那明明挺见过世面的朋友圈,最近硬是被一个消息给炸得屁滚尿流。
“老四要跟她男神结婚了!”
妈呀!当时正在喝酸奶的我直接把那些乳酸菌全填充进了鼻腔,然后一番声嘶力竭的喷嚏咳嗽过后,那极度混沌中的大脑竟然还异常清醒地响彻着一个声音:算!她!狠!
当然我绝对不是最失态的,短短5分钟内,曾经研究生寝室里的姐妹们迅速建起了一个侦探群,闪动的消息以每秒几百帧的频率跳动着,与此同时,核心阵营外部,那些上学时候聊过天的、实习期间吃过饭的,还有联系方式加了一次就再也没下文,不使劲想都不知道是公是母的朋友们,统统诈尸一般跳了出来,让我不禁感慨,都是学新闻的,要是平时工作有这个劲头,水门事件都能复制出好几个了吧?
而作为毕业之后离老四比较近的一位,于此次事件中,我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所有洪水般涌来的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谁追的谁?俩人怎么好上的?那男的看上老四啥了?
这边,男神那家喻户晓的脸庞迅速浮现,仿佛他施舍给镜头一个微笑,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就恨不得砸了屏幕钻进去,扑上主播台。那边,老四也款款走来,在当年新闻系的女生中,她虽然不是最美,但长得也相当眉清目秀,生着一张特别倔强又特别友善的脸;热爱学习,崇拜知识,踏踏实实地看书、听课、考证;说话办事儿大方得体,不会口无遮拦,也从不横冲直撞。这位明明应该戴着五道杠直到评上三八红旗手的好青年,硬是在爱情里化身成了创造奇迹的钢铁侠。
两年前,我们两个刚走出校园的黄毛丫头一起进入了这家电视台,迎新派对上看到了青年才俊的男神。那时候的他,还是个没被台里重用,只能播夜班新闻的小伙儿。同龄人插科打诨迅速混熟很正常,虽然我从老四的言谈举止中,不止一次地怀疑过她喜欢男神,可在这个行业,幕后工作者第一次能直视那些平时戴着光环、在人前被簇拥得水泄不通的公众人物,肾上腺激素多分泌点儿也是应该的,谁想到就来真的了呢?
老四的心思她自己没吐露过半句,就是说了大家也只会敬佩你告别童年这么久,心中仍有梦。何况俩人的关系,一开始也连滚带爬。男神的一张扑克脸只有上了主播台才恢复动态,那副谦虚却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让我极度不爽,只有老四肯没事儿去跟他打个趣,开个玩笑,就算碰了钉子也跟没事儿人似的,要是搁在以前,她绝对不会再跟这个人主动说话。男神有近视眼,看提词器要把字号调大,老四不管是不是自己当班,都会记得嘱咐当期编辑。意中人虽然没立刻买账,但她慢慢地把留意主播小特点的细心变成了习惯,倒是让其他一些难搞的大神们赞不绝口。男神在公司也不缺绯闻和暧昧对象,不过老四就是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外头传外头的,她该干啥干啥。
说到绯闻,其实她自己也是高频词之一,明眼人那么多,只不过大家说归说,就是从来没把这个高频词,摆到主角的位置上。
但不幸的是,极具魔性的剧情随着老四的变化,神不知鬼不觉地逆转了。
曾经的吐槽和毒舌绝缘体的老四,居然给欺负男神的刻薄老编导起了个更刻薄的绰号,一针见血得让你过目不忘,还挖出了对方陈芝麻烂谷子的糗事,这成了她和男神每次交汇眼神和情绪的专属暗号。
曾经那个不关己事不掺和的老四,乐呵呵换上了副狗鼻子,嗅觉灵敏到总能第一时间觉察出男神的沮丧,还能分裂成另一个白衣天使雪中送炭,用一把神奇的手术刀给你解剖世间烦恼和境遇无常,缝合之后伤口还不留疤。
曾经那个生活规律早睡早起的老四,愣是主动申请去上夜班,拼命工作不说,还迷上了煲汤和逛超市。曾经无数个万籁俱寂的黑夜,男神只要下了主播台,第一时间就会去找老四,吃吃零食,侃侃大山。
这些是男神知道的,还有些,是他不知道的。
外貌已经很不错的老四,在认识男神两个月后,用掉了实习期唯一的假期,火速做了个割近视眼手术,二手摊位一样的柜子里突然就多出了专门的区域来放置化妆品和面膜。P8-10
打完最后一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号,我颇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在这本书的地盘上,我再也没理由赖着不走了。那感觉像是微波炉“叮”的一声脆响,或是产房里的第一声婴儿啼哭,虽然它们曾如此紧密地从属于你,但在每一次标志性的新生过后,都意味着自然而然的分离和独立。
看了一眼窗外,华盛顿短暂的樱花季刚刚过去,我在追悔和流连中意外迎来了更花枝招展、成群结队的郁金香。大自然以一种格外傲娇的姿态向我阐明:永远没必要为前途未卜的占有而劳心伤神。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以一种与世隔绝的决心开始了每天在电脑前的签到,灌了很多瓶酒,喝了无数杯咖啡,吃了一顿接一顿的鱼头。然而事实非常顽皮地推翻了预设,我发觉自己需要更多交流、更多行走、更多体验来汲取养分,以保证自己出产的作品是水灵灵、饱满香甜的。在你跟它眼神交汇的那一刹,最好冲动地伸出手,捧起来拍一拍,有韵律地在它肚皮上敲出一声声脆响,端详着表面的纹理和足金足两的个头,然后心满意足地扔秤上说:老板,就它了!
最好能解渴消暑,如果随着时间的蹉跎又恰好多了点暖心御寒的功效,我就更感欣慰。
冷和暖之间,变换的是四季,死磕的是人心。那些柔软的漏洞啊,既容易攻克又难以说服,若能一见如故,酩酊大醉又如何,反正,生活从来都宽容任性的人。
在动笔前,我很怕记忆没完没了地续杯,会造成味觉失灵、审美疲劳。幸运的是,周围络绎不绝的邀请卡让我脚不沾地喝到饱,如果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简直门类齐全到可以让收藏家们奔走相告。在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他们千头万绪的感怀和情到深处的剖白,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次历历在目触电一般启动了的回忆的开关,要么遮掩,要么羞涩,要么大摇大摆。我努力捕捉着其中的颤音,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和停顿,生怕误了某个变调,就错过了更有生命力的演奏。
我试着加工、试着还原、试着跟他们走得更近或更远,以便能够看得更清。我不依不饶地尾随着生活,管他是衣衫不整还是挺胸抬头,都统统一字不落。有很多的告白耀眼而明亮,也有不少的悔意远隔重洋。大概,正是因为这些与困惑交织的经过,才有了成长的显示屏上,那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进度条。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提及往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行为?诚然,这里有不止是“挖坟党”们才懂的辛酸,不管是谁,无论如何,都要在已发生中寻求解释和解脱。在未醒来前,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同时经历着痛不欲生,用同一张生无可恋的脸去自作自受。然后在某一天,当这些淤青有了碰面和交集,当你在痛骂自己或如梦初醒后,看到另外一个寂寞的影子,是不是也很想走上前,跟她说说话?
所谓幸运,永远都不是锦上添花,是及时而至。最大的彩头,莫过于在某个节骨眼儿上,把执迷不悟的高危动作变成了有惊无险,当嘴里终于可以轻轻吐出“险些”这个词时,那才是如获新生。
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一部分去医治另一个人的伤,那是不是痊愈的过程就会更轻松愉快,更易如反掌?
让我备受鼓舞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放弃经历,放弃尝试。就算结果各有不同,也总不至于抱憾千秋。
依旧要不能免俗地表达感谢,感谢家人和朋友长久以来对我的支持,感谢编辑珊珊的辛苦工作,感谢微博、微信上粉丝的热情和惦念,也感谢自己一往无前走过的那些日日夜夜。一路上遇到了太多的惊喜和感动,写作是一场对话,一趟旅行,是给所有人的睛书。山高水长,愿我们此后还能互抛媚眼,不厌相看。
这里没有成功学,也没有对失败者的断言,无论是自我还是爱情。我们都在用一个个鲜活的经历充实着人生的表情包,嬉笑怒骂,无敌如它。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你,可以在许许多多的徘徊和割舍之后,找到一种更温暖的行走方式,夜里不怕黑暗,白昼无惧强光。
你要去奔向,比现在更好的未来
在突发奇想时,我曾大胆假设,如果开个拍卖行,里面陈列着人们的过去,那举牌敲锤会是什么景象?虽然无法猜出成交的金额和规模,但能确定的是,那些价值连城的一定不是表面耀武扬威的谈资,反而有些被遗弃或故意深藏的,倒更容易变成黑马,一出场就艳压群芳。
过往的价值,常常要在一个时间段后才慢慢显现,它跟年龄并不成正比,许多人正是因为吃了太久回忆这口粮,才扼杀了自己继续尝试、醒悟,以及蜕变的可能。而决定一个人未来生活质量的,不是曾经的经历,而是你对待这些经历的心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生活的计数单位,从单元年,变成了一个个事件。所有标志性的印记都在恰如其分地指挥着芸芸众生的行为官能。在恋爱中重塑心跳,在失恋里画地为牢,在择业、跳槽,或是自食其力中跌倒和奔跑,在那些里程碑一样的体验中看到一个个更清晰的自己,从雏形变得羽翼丰满,大起大落或是大彻大悟,不需要任何催化剂,就能长成比昨天更为完整的模样。
这些模样,有的忧伤,有的漂亮,没有人能光凭猜测去臆想出别人身后的影像。越淡定的表情之下,也许越是藏着深不见底的疑惑和不安。我们越用力地寻找支点架空迷茫,就越没办法抵挡突如其来的沮丧。所有人都在日复一日的追赶和盘桓中,尽力遮掩,低调承担。因为昨天的芒刺在背而为今天妥协,对着明天忍耐,自然就来不及张望,即将到来的晴空和艳阳。
我们常说,既往不咎,可既往已有,为何不仔仔细细地问明来意,又为何要让过去的意义白白丢掉?如果只是哭过、笑过、得意过、沉默过,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感情从何而生,又向何而去?莫不如跟他推心置腹地谈谈,起码,能够悟出一点道理,拆开一个谜题。
我写这本书,也多是出于这样的心意。虽然没想过那些故事,那些自己和别人的往昔最后可以真的成为一篇篇章节,一个个段落。但我却一直相信,我们之所以耗费了太多的心血与执念,终究是忘记了眼前还有更长的路。当下的一转身或是一迈步,只有细微的不同,而这不同背后,也许才注定了此后的天壤之别。
这些年来,我在媒体圈摸爬滚打,庆幸遇到了那么多陌生人。我们从互不相知到彼此熟识,各自带着故事和对这世界的感想交叉而过,有些再度遇上,有些则再无声响。在微博里,在我创立的微信公号“判答占星”中,在凤凰卫视、网易、土豆等两岸三地的媒体平台上,我和你们用不同的方式交流,倾谈,甚至还有争论。大家都是一样的,会偶有交替地发光黯淡,有些路已经走完,手里却还是空无一物;有些人已经错过,心里却难免难分难舍。有些故事明明烟消云散,却还是忍不住时时把玩。就像小时候第二节课间的眼保健操,永远都按不到穴位上,永远在半睁半闭的假寐中不得要领。
不说,不代表不存在;不解释,不代表已经释怀。
在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点点熟悉,一点点锋芒,它在你毫无防备下倾巢出动。他们统统一字排开,有的人并未挣脱,有的人仍在困惑,没有人能定义,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清醒的姿态。还有一些如狼似虎的阴影们,要谢谢这些负能量的偶尔光顾,早些看出,早点认出,便能早一步同它们分道扬镳。所有见过的人,做过的事,让我们更无力,更欢喜或更有勇气的,真的都不是到此为止。对和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角色都尚未完结,命运给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最恰当的安排,你要相信,最好的,还没有到来。
我想做的,不只是记录,更是想提醒,每个句号后面都是留白,剩下的,给你来猜。
所以,比起过去,未经历的才更香醇浓烈,随着它的制造工序越来越复杂,熟成期越来越长,我们有十万个理由相信,曾经用小小身体里迸发出的强大勇气去搏斗和坚守,对那些该去善待的,该无视的,该争取的和该放弃的了然于胸,有个交待,便不会被辜负和错判。在地球不变的运转中,我们终会找到对的人和正确的路,哪怕要经历天南海北的流放,也不卑不亢。
无怨无悔不过就是把心一横,为什么要让希望去忍气吞声?
既然,未来那么有意思,就且让我们去斗胆一试。
《你要相信最好的总会到来(让岁月赐你铠甲愿好姑娘光芒万丈)》是一本献给姑娘们的暖心治愈之作,50篇故事,道出感情、人生路上的50个面相,让你在判答犀利戳心的文字中,探破感情的症结、人生的迷茫,以脱胎换骨的姿态,直面生活的真相。
擅长星座、情感分析的知名媒体人判答,将多年游走于世界的心得、经验和故事娓娓道来。她就像和你一起喝下午茶的闺蜜,跟你分享一颗颗闪亮的女人心。
这本书里没有成功学,也没有对失败者的断言,无论是自我、生活还是爱情,我们都在用一个个鲜活的经历充实着自己人生的表情包,嬉笑怒骂,无敌如它。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你,可以在徘徊和纠结之后,找到一种温暖有力的前行方式,夜里不怕黑暗,白昼无惧强光,内心优雅,从容自如。
作为一个东北大妞,判答热爱旅游,热爱生活,但最热爱的还是跟人聊天,分享各种奇妙的情感故事。在《你要相信最好的总会到来(让岁月赐你铠甲愿好姑娘光芒万丈)》中,作者将50个或温馨、或麻辣的真实故事对你娓娓道来,提气,醒脑,最终开悟。这本书里没有成功励志,没有严肃的人生道理,判答就像是你最想一起喝茶畅谈的闺蜜,和你分享,对你倾听,逗你欢笑……读起来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就能让你疗愈,给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