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峨眉传奇马元祝--一个看山人在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成功探索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纯光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纯光的《峨眉传奇马元祝--一个看山人在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成功探索》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记述了为保护和建设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峨眉山做出突出贡献的被誉为“峨眉传奇”的马元祝的动人事迹。马元祝,峨眉山市人,高级经济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乐山市政府顾问。现任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以他为首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峨眉山一跃成为全国景区的一面旗帜,荣获国家级奖牌15个,并拿下了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多个全国“第一”,并荣获“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等国际性大奖。马元祝个人也被誉为峨眉山人民心目中“活着的焦裕禄”。2007年5月,中宣部等部门将马元祝同志作为“时代先锋”和重大典型进行宣传。2011年马元祝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乐山十大影响力人物”。

内容推荐

吴纯光的《峨眉传奇马元祝--一个看山人在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成功探索》讲述了马元祝的动人事迹。故事讲述了大病初愈的马元祝没有兑现“出院后一定注意休息”的“承诺”,他拖着一只失明的眼睛、被歹徒炸残的左手、尚未被自身免疫系统认可的异体肝脏,依然像往常一样,不分早晚、不舍昼夜、不知疲倦、满怀激情地工作着、操劳着……

生命是重要的,马元祝却把峨眉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的生命总有一天会终结,而峨眉山会永存,他把峨眉山的一草一木,看作是他生命的延续。

金项十方普贤圣像的开光,华藏寺的恢复重建,在峨眉山建设“中国第一山”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金顶以“延续历史的重建”的形式,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成功范例。

目录

“峨眉传奇马元祝”的由来

开篇 当之无愧

——他用燃烧的生命铸就了峨眉山的辉煌

 入选理由

他是中国风景名胜行业的传奇人物

 历史足迹

他使“中国第一山”扬名世界

 社会评价

峨眉山“掌门人”做人很低调

 感人事迹

睿智规划“大峨眉”呼之欲出

 个人感言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综合报道

马元祝荣获“90年,90人”乐山有影响力人物

第一章 秀美峨山

——四季峨眉都是令人心醉的美妙画卷

 峨山传说

 诱人风景

 惊人数据

 名山与大师

第二章 巨变前夜

 ——清代中晚期以后的峨眉山逐渐衰落

 寺庙变兵营

 道场成课堂

 瘫软的机构

 阵痛与浩劫

第三章 劳其筋骨

 ——峨眉山优秀“看山人”苦难而特殊的成长经历

 拼搏的父亲

 贤良的母亲

 苦难的童年

 敢于担当

第四章 情系峨眉

 ——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马元祝放弃提升的机会调回峨眉山

 常回峨眉

 旅游城市

第六章 三上峨眉

——既是峨眉传奇的序曲也是普贤大师对马元祝的三次考核

 伟人嘱托

 56个日夜

 执掌帅印

 背水一战

第七章 世界遗产

 ——一定要将人类罕见且无法复制和替代的遗产永续保存下去

 更高目标

 只许成功

 闪亮的颈托

 感动世界

第八章 铁腕治山

——凡是不符合景区规划的建筑和商铺一律限时拆除和撤离

 心系农民

 开弓之箭

 原则如钢

 身残志坚

 义无反顾

 最低工资

第九章 死神威胁

——罹患肝癌后的马元祝仍然忙着他那永远也忙不完的工作

 死亡通知

 清音平湖

 分秒之间

 痛失良机

 真诚待人

 幸福家庭

 菩萨保佑

 峨眉情结

第十章 辉煌金顶

 ——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成功范例

 违背承诺

 航拍图片

 迎宾广场

 多灾多难

 两种真实

 再上金顶

 拜访大师

 熊熊炉火

 家庭论战

 落成典礼

第十一章 管理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峨眉山是世界遗产保护得最好的地方之一

 刻不容缓

 教育先行

 完善机制

 突出重点

 创新管理

 博物展馆

第十二章 遗产卫士

 ——游客纷纷发帖感谢马元祝把中国的峨眉山保护管理得这么好

 峨眉之子

 用心体验

 摩崖石刻

 兴边富民

 感受和谐

 保护成就

第十三章 合理利用

 ——世界遗产资源是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放眼世界

 打造精品

 精打细算

 诚信明灯

 永争第一

第十四章 游客至上

——坚持在峨眉山树牢“一切为游人着想”的服务理念

 想到做到

 游人亲人

 特别的爱

第十五章 智慧峨眉

——率先给峨眉山植入信息化大脑让“大景区”拥有“大智慧”

 与时俱进

 强力推进

 幸福体验

 智慧大峨眉

第十六章 传奇不奇

 ——一个普通的好领导、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孝顺儿子

 模范丈夫

 慈祥父亲

 享受工作

 学无止境

 履职尽责

 仁爱之心

第十七章 元祝精神

 ——书写中国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的辉煌篇章

 专拣重担挑在肩

 ——马元祝同志事迹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群众冷暖挂心头

 ——马元祝同志事迹给我们的启示之二

 原则问题不让步

 ——马元祝同志事迹给我们的启示之三

 做一名干实事的共产党人

 ——马元祝同志事迹给我们的启示之四

 严父才是真正的慈父

 ——马元祝同志事迹给我们的启示之五

 勇敢地燃烧生命

 ——马元祝同志事迹给我们的启示之六

后记 另个第一

试读章节

综合报道:马元祝荣获“90年,90人”乐山有影响力人物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日前,由四川乐山市委宣传部、乐山市委组织部、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乐山市总工会、乐山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90人’乐山有影响力人物”大型评选宣传活动揭晓。经过广泛地组织推荐和社会推荐,筛选出了90名“乐山有影响力人物”,峨眉山“掌门人”马元祝荣获‘‘90年,90人”乐山有影响力人物。乐山有关部门将对此次新推荐出的这些“乐山有影响力人物”进行集中宣传。他们有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有的是为乐山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知名人士;有的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先进模范。

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评价说:峨眉山这个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和保护,不仅在中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对正在申遗的地区来说,都堪称典范

马元祝,男,1948年生,1967年参加工作。1967年8月至1979年12月任洪雅县汉王、中保、县供销社副主任;1980年1月至1987年2月任峨眉县计委副主任、主任;1987年3月至1988年lO月任峨眉县副县长;1988年11月至1998年2月任峨眉山市副市长兼建委主任;1992年3月至1992年10月任峨眉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1992年11月至1995年9月任峨眉山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峨眉山管委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1995年10月至2008年11月历任峨眉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1997年9月至今任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至今历任峨眉山旅游总公司、四川省峨眉山旅游集团总公司、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1992年起,马元祝担任峨眉山管委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主任。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要保护规划开发建设好峨眉山的重要指示,马元祝发扬共产党员勇挑重担,情系人民,事业至上,追求完美,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创造了“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峨眉山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风景区建设的三个原则和六个指导方针。90年代初期,马元祝针对峨眉山“脏乱差”的现状,提出了“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思路,有效地改变了景区脏乱差和管理混乱面貌,使峨眉山成为“全国卫生山”、“安全山”,两次以综合评分第一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马元祝提出的这一工作思路,经过实践,被国家建设部推荐为峨眉山模式,在全国风景区中广泛推广。马元祝同志结合景区实际,提出了风景区规划建设的三个原则和六个指导方针,即: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以纯简为本的原则,以及宜藏不宜露,宜小不宜大,宜矮不宜高,宜土不宜洋,宜淡不宜浓,宜散不宜聚的“六宜六不宜”指导方针。使景区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和谐统一,受到建设部的高度肯定并被全国许多风景区借鉴和运用。

1996年,马元祝率领班子一班人开始“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成功使“峨眉山一乐山大佛”成为四川第一个、中国第三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遗产是一件十分繁重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怎样用国际水准来检定遗产地的资源价值和保护管理能力,马元祝作为遗产申报的主要负责人,主笔遗产申报文本的撰写;对峨眉山的自然文化资源、地质地貌进行了全面普查,分类归档;帮助乐山大佛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不仅确定了峨眉山遗产的地位,也确定了乐山大佛的地位,为推动乐山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主笔的《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遗产文本》被联合国遗产专家推荐为中国遗产申报的范本,要求在中国遗产申报工作中予以大力推广。马元祝率领班子一班人还在我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世界自然遗产会议——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遗产保护工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Kishore Rao博士的高度赞誉:“峨眉山是一个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回味无穷的世界遗产地。峨眉山这个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和保护,不仅在中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对正在申遗的地区来说,都堪称典范。”

……

P12-14

序言

中国是美丽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广袤大地和富饶海洋的国土上,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美丽的原始森林以及奔腾的长江黄河。还有被称作世界奇珍异宝的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然而,随着人口的膨胀和对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过去习以为常的蓝天白云常常被雾霾所遮挡,随处可见的绿水青山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连新鲜的空气都逐渐成了稀有的奢侈品!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鱼儿嬉戏,候鸟群集……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已经成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的共识和心声。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自198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的风景园林传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组织和团结全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致力于保护国土自然环境资源与人文资源,建设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进行风景园林理论探索,传播先进技术,普及科学知识,编辑出版学术书刊,宣传在风景园林保护和建设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人物,是学会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

《峨眉传奇马元祝》一书的出版发行,是风景园林事业的一件喜事和好事,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元祝同志对风景园林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宣传他用生命守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精神,我也希望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那些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抢救性的搜集采访、写作和出版(有些功勋级的人物已经年老体弱,不抓紧就会导致难以弥补的遗憾),激励一代又一代风景园林人,团结一致,奋发有为,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2014年5月

后记

难道马元祝真的不珍爱自己的生命?相信这是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了解和读到马元祝事迹的人,心中的共同设问。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古往今来,许多中外圣贤名人都进行过讨论和阐述,也留下了许多令人警醒、让人难忘的名言和警句。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一小塞涅卡;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旺盛——萧伯纳;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一库尔茨;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孟德斯鸠;

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在多年的采访过程中,笔者曾经多次尝试和马元祝讨论一下人生和生命的意义这个课题,遗憾的是,每当我涉及这个话题时,马元祝往往是笑而不答。我想,或许是他早就熟悉古今中外圣贤在这个问题上留下的名言名句,或许是他认为这个命题不可能有最完美的答案,或许是他认为自己是一名生命的实践者,理论上的阐述还是留给哲学家来总结吧。不过,笔者从马元祝相关的谈话中,还是找到了他对生命意义最朴实的见解。

人的最大乐趣是啥子?有人说,游山玩水是乐趣;也有人说,吃山珍海味是乐趣;在我看来,干工作,干好工作是最大的乐趣——马元祝。

这句朴实的话语,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容啊!

笔者就人生的意义问题,沿着马元祝话语所提供的思路,尝试着进行粗浅的阐释:

人活着能干多少事?如果明天我将老去,今天我该做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做我最想做而又一直没能做成的事情,因为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去!

假如你是一名领导,那么员工的福旨就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想担当,那么你就不配当一个领导;假如你是一名军人,面对烽烟的战场,就应该勇敢地冲锋陷阵,如果你怕死,那么你就不配军人的称谓;同理,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配做一个学生;不好好孝顺,就不配做一个子女;当你接受某一份工作的时候,那么这工作上所包含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也一并赋予了你,从你接受那一身份的时刻,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份责任!

“马书记的健康是峨眉山人的福气”,这是峨眉山人民对马元祝的衷心祝福和期盼。这种期盼本身,就深刻揭示了马元祝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实践!

贫苦家庭出生的马元祝,来到这个世界刚刚七天,他的父亲就离开了人间,是他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他拉扯成人。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马元祝,温饱是他和他的家庭最大的愿望,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存储过“营养”、“养生”此类概念,为了他所爱的人,为了他所爱的社会和国家,他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他的健康和生命。他得知自己患上了绝症——肝癌以后,心里想的依然是峨眉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在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后,他想到的不是自己孱弱的身体,也不是如何地养病延年,而是毅然决然地全身心投人到如何处理和实践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这一世界性的工作难题之中,以他那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绩,使他的名字和“峨眉传奇”紧紧地连在一起!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让人不可思议:许许多多进行过肝脏移植的患者,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自己也牢记医生的种种告诫和嘱托,希望能够尽量地延长自己那仅有一次的宝贵的生命,可是往往事与愿违……

1977年我国开展了人体肝移植的尝试,从此揭开了我国临床肝移植的序幕。随着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10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肝移植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截至2013年10月,全国累计施行肝移植手术约20000多例,术后疗效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至今为止,在中国因为肝癌进行肝脏移植后生存十年以上的,依然为数不多!

有关肝病专家在网上咨询热线解答“肝脏移植后能够存活多久”的问题时说,“随着医学的发展,肝移植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肝脏移植存活的时间要看患者术后的恢复和日常的保养来确定。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定期到医院接受相关的检查,一般来说,存活3~5年是没有问题的。据调查,肝脏移植活最长的患者约为10年。”

一位进行过肝移植手术的网友在网上发布帖子说,“我是因肝癌而做的移植,教授说我能活8年,打死我也不相信,不是我对自己没信心,你们自己去了解一下,国内累计做了肝移植的差不多有上万例,到现在还健在的有多少?我认识的病友有10来个,这一两年走了的就有8位。有因癌症转移复发、动脉血栓、肝肾综合症走的,也有不明原因走的。好几个都是因为术后数月肝功突然恶化,穿刺、核兹共振等没能查出原因,最后没能坚持住走的。像我这样能活到现在就算是很幸运了。”

这位网友的话是有一定可信度的。笔者在“百度”上输入了有关关键词,查询到《辽沈晚报》和《广西日报》刊登的介绍本地两位进行过肝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喜庆重生十周岁生日”的报道,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的人,能够使生命延续十年就是重要“新闻”了,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如果把马元祝罹患肝癌并进行肝脏移植算作“新生”的话,马元祝的肝脏移植手术是2004年8月10日下午进行的,到2014年3月底本书稿完成时,他新的生命已经走进了第10个年头。看到身体日益健壮、依然不知疲倦工作的马元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定能够成为我国因身患肝癌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后,健康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者之一!

如果用哲人关于“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长度”的话,以马元祝在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后的10年间,在峨眉山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中所创造的诸多“第一”的辉煌业绩来衡量,马元祝早就获得这“另个第一”,即因肝癌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患者中生命力的最强者!

吴纯光

2014年3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