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爷爷奶奶带孩子宝典
分类
作者 凌泽贤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敢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通病!爷爷、奶奶任孩子摆布?无奈!隔代人之间鸿沟重重?要解决!爷爷奶奶思想、观念太守旧?要转变!

由凌泽贤编著的《爷爷奶奶带孩子宝典》,穿越辈分的厚礼,直击隔代教育的种种矛盾,解决祖辈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令爷爷奶奶不再困惑,不再无奈!

内容推荐

近年来,儿童教育专家们总结出了爷爷奶奶带孩子的两大误区:太感性和让孩子无所适从。然而,性格培养过于笼统慢热,跟不上孩子精神发展的脚步,又成为时下性格教育的盲区。爷爷奶奶们可曾想过:面对未来严峻的生存挑战,该怎样带好自己的孙辈?

《爷爷奶奶带孩子宝典》告诉大家,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品质则是革命胜利的保证。要想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力,爷爷奶奶们不妨把自己的经验和现代教育的先进知识融合起来。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单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重要的是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千万别觉得”危机意识”太晦气,没有人希望这样那样的坏事情降临到自己头上,但逃避生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爷爷奶奶带孩子宝典》由凌泽贤编著。

目录

第1篇 尽情发挥隔代教育之优势

 第一节 怎样丰富孩子的传统文化

 第二节 怎样让孩子了解正确的道德观

 第三节 怎样让孩子懂得处世智慧

 第四节 怎样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第五节 怎样让孩子学到诸多才艺

 第六节 怎样替孩子保守秘密

 第七节 怎样用心来陪伴孩子

 第八节 怎样正确使用偏方

第2篇 努力避开隔代教育之误区

 第一节 怎样爱孩子才不是溺爱

 第二节 怎样做孩子与父母间的桥梁

 第三节 怎样给孩子适当的活动空间

 第四节 怎样让孩子学会玩耍

 第五节 怎样做到物质精神两头抓

 第六节 怎样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第七节 怎样和孩子父母的教育观保持一致

第3篇 力争做新世纪的爷爷奶奶

 第一节 怎样更新教育观念

 第二节 怎样时刻“学习”

 第三节 怎样完成辅助教育

 第四节 怎样做才能不强迫孩子

 第五节 怎样接受孩子的不乖之处

 第六节 怎样担当起妈妈的角色

 第七节 怎样杜绝攀比心理

第4篇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节 怎样为孩子打造健康食谱

 第二节 怎样让孩子早睡早起

 第三节 怎样让孩子合理运动

 第四节 怎样让孩子讲究卫生

 第五节 怎样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六节 怎样让孩子进行家务劳动

 第七节 怎样让孩子勤俭节约

第5篇 重视孩子的品质教育

 第一节 怎样让孩子拥有责任心

 第二节 怎样让孩子懂礼貌

 第三节 怎样让孩子拥有爱心和同情心

 第四节 怎样让孩子敢于认错

 第五节 怎样让孩子学会善待别人

 第六节 怎样让孩子学会倾听

 第七节 怎样让孩子学会分享

 第八节 怎样教孩子懂得孝顺

第6篇 塑造孩子的完美性格

 第一节 怎样让孩子诚实

 第二节 怎样让孩子遵守承诺

 第三节 怎样让孩子自信

 第四节 怎样让孩子乐观向上

 第五节 怎样让孩子谦虚

 第六节 怎样让孩子消除嫉妒心

 第七节 怎样让孩子勤奋

 第八节 怎样让孩子自我控制

第7篇 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力

 第一节 怎样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第二节 怎样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第三节 怎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第四节 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第五节 怎样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第六节 怎样指引孩子的好奇心

 第七节 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第8篇 认真关注孩子的学习

 第一节 怎样激发孩子学习的渴望度

 第二节 怎样让孩子像爱玩那样爱学习

 第三节 怎样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

 第四节 怎样让孩子喜欢学习

 第五节 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

 第六节 怎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七节 怎样让孩子不偏科

第9篇 必不可少的安全教育

 第一节 怎样面对陌生人搭讪

 第二节 怎样化解坏人抢劫危机

 第三节 怎样处理煤气外泄事故

 第四节 怎样让孩子学会火场逃生

 第五节 怎样让孩子避免触电

 第六节 怎样应对自然灾害

试读章节

露露和球球是同一个院子的玩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他们天真快乐,可最近球球总是绷着一张“苦瓜脸”,像世界末日要来了似的。

“球球,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和我说说吧!我们是好朋友,我一定帮你。”

“爷爷说今年寒假我们要回北方乡下老家过年,但那里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也没有游乐园,我不知道去乡下有什么好玩的……”

“春节多好啊,你看那些外国人多重视圣诞节,我们中国人的春节比圣诞节还牛呢……”露露劈里啪啦地把爷爷曾经对他讲过的关于“过年”的传说以及春节的意义转达给球球听。

“是吗?爷爷只是说要去看看亲戚。”球球似懂非懂,看露露满脸陶醉的样子,也有些动心了。

但想了想又皱起了眉头抱怨道:“很多我想玩的东西那边都没有啊!”

“球球,到时候你根本就没工夫玩那些了,春节是一年的结束,也是另一年的开始。这时候,家人要团聚在一起,晚辈给长辈作揖拜年,晚上包饺子,放鞭炮,堆雪人、打雪仗……”

球球被露露一“忽悠”,马上露出了笑脸并期待起快乐的乡间生活。

关于回乡下过年的事,为什么球球和露露的反应截然不同?关键在于露露爷爷事先给她打了“预防针”,让露露了解到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球球爷爷强硬表示回乡下过春节只是去拜访亲戚,球球太小,不懂人情世故,因此抗拒陌生的农村。

孩子不了解传统文化,不懂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所以才会排斥回乡下过年。这时候,爷爷奶奶不妨给孩子讲一下春节的意义和一家人团圆的快乐。城里出生的小孩子不了解农村生活,爷爷奶奶也可以描述一下山清水秀的家乡,小孩子的好奇心极重,听说偌大的城市竟然还缺少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一定能够快乐地接受回乡下过年的事实。

案例二: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戏曲优美的唱腔,丰富的表演形式深得爷爷奶奶们的喜爱,但在这个周杰伦盛行、李宇春泛滥的年代,流行歌曲充斥着孩子的耳畔,他们对戏曲的了解当然就知之甚少。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天天边哼着《双截棍》边推开家门。

“孙子回来啦!”奶奶接过天天的书包,拉他坐到沙发上问东问西。

“今天在戏曲班学了什么呢?”奶奶急切地问道。

“我刚才唱的就是,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天天手舞足蹈起来。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奶奶摁住天天乱动的手说道,“唱一段《智取威虎山》给奶奶听!”

孩子喜欢流行音乐,愿意唱给奶奶听。这时,奶奶不妨先听完孩子的歌,再说出自己的想法,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又能使他们明白其学习戏曲的目的。

“我不会,我只会唱周杰伦的歌。奶奶,你点个周杰伦的歌呗!”天天想从奶奶手里挣脱出来。P4-5

序言

当今社会,隔代教育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形态,就中国来说,全国有70%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相关专家还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换言之,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

隔代教育现象为什么这样普遍?这就要从生活现状说起。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有很多父母把孩子扔给了家中的老人。有的是迫于生计,为了减轻负担不得不将孩子送到老人身边抚养,如《蜗居》里的海萍,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有的是没做好当爸爸妈妈的准备,自己都还没从小孩子的心态转变过来,又怎么能带好孩子呢?所以迫不及待地把孩子扔给老人,自己潇洒快活去了;还有的因为父母离异,孩子可能也就随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而大部分老人由于已经退休,有足够经验和时间,正好可以用带孩子来消除寂寞,打发时光,填补人生,享受生活,何乐而不为?

爷爷奶奶照顾孙子孙女的起居饮食,督促他们学习,陪他们玩耍……能做到的都做到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对隔代教育提出诸多意见,认为爷爷奶奶带不出好孩子?隔代教育问题多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据调查,大绳有70%的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当,有50%以上的父母对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满,而不想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的比例也占到了30%以上。在中国,爷爷奶奶都已经含辛茹苦地带大了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具体体现在对孩子呵护溺爱、不善沟通、一手包办、纪律严格、期望过高、放任自流、不能辅导等方面。这些都会引起孩子的性格扭曲,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而爷爷奶奶自身的一些问题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如重男轻女、思想陈旧、固执己见等等。

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爷爷奶奶,对子女的照顾可能不是那么周全,所以他们很容易对孙子孙女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两辈人的爱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过分关注、溺爱娇宠、事事代劳、处处迁就,这都可能会使孩子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王子病、公主病也就是这样养成的。

即使孩子在身边,有的爷爷奶奶也会跟孩子父母争风吃醋。其实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本来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已经感觉被抛弃了,这时,爷爷奶奶再在孩子面前煽煽风点点火,孩子的内心深处可能就会留下阴影,甚至对父母心存怨怼。过度的袒护与迁就,也会使孩子不满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甚至目中无人,没把父母当回事。这时如果父母的态度很强硬,孩子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很容易让孩子更加疏远父母,不自觉地寻求爷爷奶奶的保护。于是,祖辈和父辈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就出现了。如果爷爷奶奶死挡住子女教育孙子孙女,家庭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化。

很多爷爷奶奶在带孩子的时候,固守着过去旧的教育理念,不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限制孩子的活动,或给他们提出一些他们做不到的要求,无形中给孩子很大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知识新思想被人们所接受,一些爷爷奶奶却把已经老化的知识和经验当作至上宝典,僵化死板,不懂变通。在这种环境下教育出的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会比较慢,也缺乏创造性思维。还有的爷爷奶奶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思想偏激落后,无意识地可能会给孩子传递了一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封建糟粕,从而阻碍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这些确实存在的问题让父母们“心惊肉跳”,很多教育专家也出来声讨当代父母,说孩子还是自己带好,越来越多的人将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隔代教育。难道隔代教育真的一点也不可取?这可就委屈了爷爷奶奶了,他们有着丰富的带孩子经验,并且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可以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精心照料。

爷爷奶奶们帮子女带孩子,不单单是因为自己喜欢孩子,解除寂寞,还可以为子女减轻负担,让子女无后顾之忧地为眼前的生活奋斗。爷爷奶奶们对中华传统美德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情,由他们陪在孩子的身边,不仅可以使孩子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还能让孩子懂得传承的意义。他们抚养孩子的经验丰富,对孩子各阶段的发展也都有一个大体了解。对于孩子的小病小痛,他们至少不会像没有经验的父母那样惊慌失措。爷爷奶奶这种冷静的处事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管反对之声多么高涨,孩子还是要带的,那么爷爷奶奶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努力配合孩子父母的教育工作,尽量和子女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不溺爱孩子,可以心慈但是不可以手软。这时不妨学习一下英国的爷爷奶奶们。

英国大部分的爷爷奶奶都认为,对孩子来说,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他们只是在儿女过于繁忙的时候才代为照顾孙子孙女,而且是短时间的。他们认为平时打打电话,在一些节日里跟孩子一起庆祝,也是爱孩子的表现。

英国人的家庭教育模式看似不合常理,但却是利大于弊的。年轻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年人可以成为他们最好的育儿参谋,必要时提供有限的帮助。

隔代教育好不好,关键在于把握好父母与爷爷奶奶教育的主辅关系。只要把握好度,爷爷奶奶就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传统文艺、美德、人生观、历史、基本常识等方面给予孩子指导,使孩子健康成长与发展,多才多艺。

总而言之,我仍旧对“爷爷奶奶带孩子好处多多”的说话深信不疑,只要爷爷奶奶们在这个过程中坚守辅导角色,对小孩不骄纵,不溺爱,不包办,不束缚,并以一位乐观积极求学者的心态进行自我提升,相信必能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与小孩相处的时候对传统文化不抛弃、不放弃,也大胆接受新文化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定会让孩子们对爷爷奶奶刮目相看。“家有一老带出一宝”,具体问题将在书中做细致探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