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叱咤北洋(十大军阀发迹史)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啸虎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十大军阀发迹史。

大时代背景下,北洋强人们的人生众相,全景展现其由成到败的人生历程。

北洋时代又是一个投机的时代,忠诚与背叛在那个时代中都不被真正看重。就连北洋系的开创者,一代枭雄袁世凯,昨天还是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今日却成了民国的大总统。今日是民国的大总统,明日却要做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北洋人物们也一个个以同样的手段对付他。袁世凯在众叛亲离的绝望中孤影黄泉,其他人的下场,却又与他差别何在?

这都是刘啸虎著的《叱咤北洋(十大军阀发迹史)》所要讲述的故事。

内容推荐

《叱咤北洋(十大军阀发迹史)》由刘啸虎著,讲的是:袁世凯、冯国璋、曹锟、黎元洪、段祺瑞、张宗昌、张作霖、吴佩孚、张勋、孙传芳。他们在政坛军界都曾一度纵横捭阖,互争雄长。短短十六年间,北洋人物各树派系,割据争霸。几大派系在兴亡荣枯、聚散离合间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活剧。

目录

第一章 “洪宪皇帝”袁世凯

 1.弃笔从戒

 2.朝鲜“监国”

 3.编练新军

 4.“开缺回籍”

 5.民国大总统

 6.“洪宪帝制”

第二章 “教头总统”冯国璋

 1.投奔小站

 2.订约禁卫军

 3.误信袁世凯

 4.继任大总统

 5.“新府院之争”

 6.黯然下野

第三章 “北洋之虎”段祺瑞

 1.追随袁世凯

 2.“一造共和”

 3.“二造共和”

 4.“武力统一”

 5.“临时执政”

 6.清廉自守

第四章 “民选总统”黎元洪

 1.殉国不成

 2.荣任都督

 3.湖北军政府

 4.反对帝制

 5.府院之争

 6.“废督裁军”

第五章 “复辟忠臣”张勋

 1.书童发迹

 2.南京城中“小复辟”

 3.“十三省区大盟主”

 4.“辫帅”进京

 5.北京城中“大复辟”

 6.复辟失败

第六章 “贿选总统”曹锟

 1.“曹三傻子”投军

 2.当上直隶督军

 3.“贿选”总统

 4.“曹氏宪法”

 5.“兵不再役”

第七章 “中国最强者”吴佩孚

 1.秀才当兵

 2.追随曹锟

 3.“秀才造反”

 4.练兵洛阳

 5.权力巅峰

 6.保持晚节

第八章 “五省联帅”孙传芳

 1.入读士官

 2.五省联军

 3.斩杀降将

 4.和解奉系

 5.闲居沈阳

 6.枪响居士林

第九章 “枭雄大帅”张作霖

 1.“团练”受招安

 2.剿匪立大功

 3.“东北王”之路

 4.入关南下

 5.安国军大元帅

 6.横死皇姑屯

第十章 “狗肉将军”张宗昌

 1.少年“闯关东”

 2.由直投奉

 3.下跪喊“亲爹”

 4.“三不知督军”

 5.“糊涂”带兵

 6.遇刺济南

试读章节

1.弃笔从戎

袁世凯字慰亭,咸丰九年(1859年)生于河南项城,因此时人多称他“袁项城”。袁家是当地望族,诗礼持家。曾祖父袁耀东有四个儿子,树三、甲三、凤三、重三,皆身负功名。长子袁树三,其长子袁保中乃附贡生。袁保中有二女六子,第四个儿子生于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袁世凯。

彼时太平军兴起,北方的捻军同样势力大盛。袁甲三在家乡举兵办团练,对抗捻军,全家都投身其中。保恒、保庆、保龄等子侄都在袁甲三的军中,或带兵打仗、转战皖北,或充任幕僚、参赞军务。其中袁树三次子袁保庆颇得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熙赏识。毛昶熙将袁保庆调回河南,委任他编练各州县团练。袁保庆还多次督带马队在项城、沈丘、夏邑等地围攻捻军,颇立下些战功。袁世凯出生时,恰逢袁家人在前线打了胜仗,故得名“世凯”。

同治五年(1866年),因战功得了前程的袁保庆赴山东济南任知府。他年已四十尚未得子,便把侄儿袁世凯过继为子嗣。如此,袁世凯在名分上乃是叔叔袁保庆的儿子。袁世凯彼时年方七岁,嗣母牛氏对袁世凯很是疼爱,不免娇纵。袁保庆为袁世凯物色了名师,希望他能读书上进,显亲扬名。可惜,袁世凯性格浮嚣,心思根本不在读书上。他经常托词逃课,在济南城里或结伙逞强斗殴,或四处游逛钻戏园子。一句话,少年袁世凯不是读书的材料。

同治六年(1867年),袁保庆升为候补道员。次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奏调袁保庆到南京,署理江南盐巡道,督销官盐。盐巡道是能大量捞钱的肥缺,每年公私进项都不少。袁世凯随嗣父到了南京,当上了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跟从前一样,袁世凯照样不爱读书,喜欢上了骑马游玩。十几岁的袁世凯曾在南京莫愁湖畔坠马,摔伤了腿。因为怕被嗣父训斥,他不敢声张,结果耽误了医治,以致落下一点儿残疾。

两个哥哥袁世敦和袁世廉与袁世凯一同就学,曾屡屡劝诫他要努力读书,都被少年袁世凯当了耳旁风。同治十二年(1873年)7月,袁保庆突染霍乱,病逝在南京。对于十五岁的袁世凯来说,这犹如晴天霹雳。同年冬,袁世凯伴随嗣母,扶柩返回项城。从此,袁世凯的生活发生骤变。不久,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病逝。正当少年袁世凯不知何去何从时,他的堂叔袁保恒从西北回籍省亲。袁保恒观察袁世凯的相貌谈吐,当即认定“此吾家千里驹也”。袁保恒深恐袁世凯留在河南老家会耽误了前程,便将他带到了西北。

袁保恒本人是进士出身,自然希望袁世凯能走科举正途。等袁保恒调回北京,马上延请名师教导袁世凯读书。照样,袁世凯的兴趣全不在此。袁保恒时任刑部左侍郎,公务繁重。袁世凯一边勉强读书,一边帮堂叔料理些公务。晚清的京城,官场奸诈伪善,污秽不堪。少年袁世凯耳濡目染,居然学到了这套官场本领。书没读好,只学到这套本领,竟颇得堂叔的喜爱。袁保恒夸奖他“办事机敏”,是“中上美材”。然而,袁家人寿命都不长,不久之后袁保恒跟其他兄弟一样,壮年先逝。袁世凯只得回到原籍,从族中分出一块硕大的家业。从此袁世凯无人管束,开始过起天马行空的不羁日子。

P2-3

序言

北洋时代是一个难以真正形容的时代。人们习惯用这个笼统的说法来概括民国建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时代。北洋派系于这段时间里在民国政府的权力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北洋时代”因而得名。北洋派领袖袁世凯及其后继者先后担任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直到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被南京国民政府替代为止。而这些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们,更多被后人称作“北洋军阀”。

一代枭雄袁世凯,开启中国陆军近代化之先河。他的新建陆军班底,成为北洋一脉的源头。其间的北洋强人们,如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等,在政坛军界都曾一度纵横捭阖,互争雄长。短短十六年间,北洋人物各树派系,割据争雄。几大派系在兴亡荣枯、聚散离合间演出了一幕幕精彩好看的活剧。读者们不禁要问:这些引领割据和派系的北洋人物,究竟是怎样一朝发迹,走上前台的?

每个人发迹的缘由和机会并不甚相同,不过有一点总是相同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言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土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忠诚是美德,无论派系间如何朝云暮雨、风云变幻,最初给予自己机会的人,永远值得自己投桃报李,为之贡献力量。民间常言,想发迹,要贵人提携,此言不虚。不过,话又说回来。北洋时代又是一个投机的时代,忠诚与背叛在那个时代中都不被真正看重。就连北洋系的开创者,一代枭雄袁世凯,昨天还是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今日却成了民国的大总统。今日是民国的大总统,明日却要做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北洋人物们也一个个以同样的手段对付他。袁世凯在众叛亲离的绝望中孤影黄泉,其他人的下场,却又与他差别何在?

这都是本书所要讲述的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