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立主张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林肯总统誉之为“美国文明之父”。的确,就如同雨果对于法国,托尔斯泰对于俄国,孔子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爱默生确立了美国模式。
根据爱默生关于“自我成功”的思想,本书共分为八部分:自立,自信,自助,自制,榜样,风度,性格,命运。同时,每部分又添写了总结性的小标题,这样,读者阅读起来更轻松,不至于因篇幅过长而疲倦,从而错过了领略爱默生思想真正价值的一次机会。在每部分后面,还有十条爱默生的箴言,希望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不断地激励自己。
如今图书市场上,各种励志成功书漫天飞扬。众多励志大师,如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奥格·曼狄诺等人的作品都十分受欢迎,但可能很少有读者知道,他们都曾经受到了爱默生“自我成功”思想的影响和启发。
为纪念这个世界伟人的诞辰,更为了给无数在成功路上迷惘彷徨的年轻人提供一部最原汁原味的励志精品,于是,有了开始编译这本爱默生经典著作的历程。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立主张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林肯总统誉之为“美国文明之父”。的确,就如同雨果对于法国,托尔斯泰对于俄国,孔子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爱默生确立了美国模式。
根据爱默生关于“自我成功”的思想,本书共分为八部分:自立,自信,自助,自制,榜样,风度,性格,命运。同时,每部分又添写了总结性的小标题,这样,读者阅读起来更轻松,不至于因篇幅过长而疲倦,从而错过了领略爱默生思想真正价值的一次机会。在每部分后面,还有十条爱默生的箴言,希望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不断地激励自己。
愿和所有热爱爱默生、热爱成功的人一起走向成功。
9.不做已经做过的事,承担更广泛的使命
1837年,年轻的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离开大学以后,他和他的哥哥一起在一个私立的学校里教书,但是很快他就又另谋高就,寻求它路了。
梭罗的父亲是一个制造铅笔的小商人,所以他也有一段时间致力于这个行业,并且深信能够制造出一种当时最好的铅笔。于是,他进行了一次次的实验。完成他的实验后,他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波士顿的化学家和艺术家们看,取得了他们颁发的品质优良的保证证书,以证明它可以与伦敦当时最好的产品相媲美,于是他就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他的朋友们向他表示祝贺,因为现在他靠自己的力量开辟出了一条通往财富的道路。但是,他却回答,他以后再也不会制造铅笔了。“我为什么还要制造铅笔呢?我决不会再做自己已经做过一次的事情。”于是,他又重新开始了他的漫长的探索之路以及对大自然形形色色事物的研究,使得每天都对大自然有一些新的认识。
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壮、健康的青年,刚刚迈出大学的校门,摆脱了幼稚和懵懂,初涉人生了。这时,他所有的朋友和伙伴们都在急于选择他们的职业,或是渴望开始某些有着丰厚待遇的工作。当然,他也不可避免地要想到这个同样的问题。
抗拒所有诱惑,保留其孤独的自由,是需要很大的决心的——因为这样的行为和做法,是以辜负家庭和朋友对自己的期望为巨大代价的。更困难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近乎完美的正直,他希望在保证自己的独立方面十分坚定,也怀抱着每一个人都应如此的想法,因此他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但是,梭罗从来没有犹豫过、动摇过。
他是一个天生的持异议者。他不愿仅仅为了任何一种狭窄的技艺或是职业,而放弃他在学问和行动上的勃勃雄心,他的目标是承担一种更加广泛的使命,提供一种能使我们大家活得更有质量的生活艺术。如果他轻蔑而且公然反驳别人的意见,那只是因为他更满足于让行为与信仰协调一致。
10.思想着,不要受制于书
书籍的本意是崇高的。最早的一代学者将周围的世界融入已身,并按照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方式来思考这个世界,描述这个世界。进入他心灵的是生活,出来的却成了真理。短暂的行动经由他的心灵,便产生出不朽的思想。俗物穿越他而过,出来时却变成了诗歌。过去僵死的事实,现在却变成了敏捷的思想。
可是这也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玩笑。创作本身所特有的神圣感在这个过程中被转换成为记录文字。人们觉得吟唱时诗人是神圣的,因此诗也被看做神圣的了;作家有一颗公正而智慧的心灵,于是他的书也被公认为完美了。这就是人们对英雄的热爱蜕变为对偶像的盲目崇拜。结果,书籍成了有害之物,精神导师沦为暴君。
芸芸众生本就迟钝而扭曲的心智,就更难以得到开化启迪了。谦和温顺的青年在图书馆里长大,确信他们的责任是去接受西塞罗、洛克与培根早已阐发的观点。同时却忘记一点:当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著作时,本身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年轻人。
书籍使用得当时,它是最好的东西;将它滥用时,它就变成最坏的东西。书的最大用处,无非就是要给人以启发。我宁可不读书,也不愿意任由书的引力把我拖出自己的轨道,以至于我从一个宇宙变成一颗卫星。
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活跃的心灵,尽管几乎所有的心灵都被滞塞,或者还没诞生。活跃的心灵能看见绝对的真理,并能表述真理,或进行创造。
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即严格地让书服从于读者。“思想着的人”绝不应该受制于他的工具。书籍是让学者消闲的。当他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理解上帝的智慧时,他就再也无须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阅读他人的读书札记上。但是总会有不时来临的混沌阶段,这是不可避免的——当阳光被遮挡,群星黯然无光时——我们退回油灯下,凭借它微弱的光线,继续引导我们走向东方,那是黎明的所在。我们倾听,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能够发言。有条阿拉伯谚语说道:“一棵无花果树看着另一棵无花果树,就能结出果实来。”P13-15
如今图书市场上,各种励志成功书漫天飞扬。众多励志大师,如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奥格·曼狄诺等人的作品都十分受欢迎,但可能很少有读者知道,他们都曾经受到了爱默生“自我成功”思想的影响和启发。
为纪念这个世界伟人的诞辰,更为了给无数在成功路上迷惘彷徨的年轻人提供一部最原汁原味的励志精品,于是,有了开始编译这本爱默生经典著作的历程。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立主张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林肯总统誉之为“美国文明之父”。的确,就如同雨果对于法国,托尔斯泰对于俄国,孔子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爱默生确立了美国模式。
1803年5月25日,爱默生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牧师家庭。他14岁进入哈佛大学,17岁毕业。1826年,他步父亲的后尘,进入哈佛神学院学习,次年被获准讲道。1831年,结婚仅18个月的爱妻因患肺结核病逝,爱默生放弃神职,远赴欧洲游历。在欧洲,他拜访了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些先驱人物,并深受康德超验论哲学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先验主义哲学观。1834年,爱默生回到美国。1835年,他和第二任妻子在波士顿的康科德定居。次年,发表《论自然》。这篇散文几乎包含了爱默生所有重要思想的胚芽。从那之后,他到处公开演说,并逐渐成为美国的知名学者。
1882年的一天雨后,当爱默生穿过心爱的康科德小树林时,意外感染了肺炎。4月27日,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康科德病逝。这个新英格兰的小镇为他的去世敲响了79下钟声,象征着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一生。当噩耗传开,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追忆伟人的一生。
爱默生主张作者描写身边卑微而平凡的生活,不要被传统束缚。他说:“愚蠢地坚持随众随俗是心胸狭小的幽灵的表现,是低级的政客、小哲学家和小神学家们崇拜的对象和顶礼膜拜的神灵。”他认为:“任何名副其实的真正的人,都必须是不落俗套的人。”他的先验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崇尚直觉,主张个性解放,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他大声疾呼:“相信你自己,信赖你自己吧:其实我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那条铁弦颤动跳跃,接受神圣的上苍已经在冥冥之中为你安排好的位置。”爱默生认为,人是自己的神,人就应该相信自己,而不应崇拜古人,依赖他人。他说:“人应当学会的是捕捉、观察发自内心的闪光,而不是诗人和伟人们的圣光。”为此,他呼吁:“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操作,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爱默生的观点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一个人一定能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这种自立精神被称为美国式的宗教,激励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完善,也影响了全世界。
“一个人只要自信、自助、潜心修养、洁身自好、秉性公正,他在一定范围内便是上帝,他也就有了上帝的安全、不朽和威严。”爱默生这种坚定自强的思想,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美国年轻人,让他们过着一种自立、自信、自助、自制的生活。张爱玲生前对爱默生推崇备至,她一生翻译的唯一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便是爱默生的。她说:“爱默生的作品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仍旧没有失去时效。”
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社会,也必须有自然、沉静的一面。同时,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个人应该怎么提高自已,该怎么样去成功,无数青年显得有些茫然。那么,就让我们倾听伟大的爱默生的劝告:“奋发向上吧,悲伤的年轻人,要让自己发光。”对,要让自己发光!要靠自己成功!这是我们获取成功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是我们纪念爱默生的最好方式。
根据爱默生关于“自我成功”的思想,本书共分为八部分:自立,自信,自助,自制,榜样,风度,性格,命运。同时,每部分又添写了总结性的小标题,这样,读者阅读起来更轻松,不至于因篇幅过长而疲倦,从而错过了领略爱默生思想真正价值的一次机会。在每部分后面,还有十条爱默生的箴言,希望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不断地激励自己。
愿和所有热爱爱默生、热爱成功的人一起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