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历史的人,也身在历史的波浪中,并非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伟人所经历的险难,那就是历史的真实。
这本《险难中的刘少奇》由武立金著,讲述伟人刘少奇的人生道路和革命道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险难中的刘少奇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武立金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创造历史的人,也身在历史的波浪中,并非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伟人所经历的险难,那就是历史的真实。 这本《险难中的刘少奇》由武立金著,讲述伟人刘少奇的人生道路和革命道路。 内容推荐 他曾临危受命,他曾深入敌后。他走过险途千里而毫发无伤,他走向胜利之后却蒙下千古之冤。他为革命奔走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他跨越的艰难险阻不胜枚举,他就是——刘少奇。 这本《险难中的刘少奇》由武立金著,以刘少奇一生的经历为主线,以各个时代背景为辐射,向读者慢慢讲述在那漫长的人生道路和革命道路中,刘少奇曾经历过多少艰难险阻,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少年郁郁不得,多少载东奔西走。 《险难中的刘少奇》适合传记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求学之路 经受政治风暴的洗礼 参加示威游行 海参崴被拘 第二章 从事工运 与路矿当局斗智斗勇 淞沪军警下达通缉令 被赵恒惕逮捕 智退追捕的民团 第三章 屡受挫折 奉天被捕 来自“左”倾领导的非难 戴着“右倾”帽子回国 被临时中央撤职 第四章 临危受命 生离死别 遭到警察的盘查 处变不惊 险遭敌机轰炸 骨肉情深 第五章 深入敌后 遭到敌兵骚扰 保安脱险 被国民党哨兵检查 险陷“竹沟惨案” 打退偷袭的伪军 敌机跟踪轰炸 巧设“空棺计” 第六章 险途千里 夜过封锁线 遇险津浦路 随飞行队飞行 险中敌人埋伏 第七章 走向胜利 老胃病复发 婚姻生活苦尽甘来 天津遇险 访苏路上有惊无险 第八章 建国之初’ 受到不点名的批评 高饶联手发难 挫败对手却留下了隐患 忧国忧民的南下之行 受命于危难之际 第九章 巡访途中 冒险救船夫 在紧张的气氛中访苏 一张“反动”标语 硕雷冒雨访林区 “湘江”谋杀案 飞机化险为夷 第十章 千古奇冤 狂潮风起云涌 被毛泽东指责 当面向毛泽东辞职 被剥夺政治权力 遭到残酷迫害 尾声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刘少奇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修养,不光要读书,还要读山、读水、读人,让大自然来净化自己的思想,让大社会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刘少奇在学校除了学好国文、史地、算术等等必修课外,便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并受到进步教师的影响。 从乡下到县城,从农村私塾到正规学校,使刘少奇一下子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眼界开阔了许多。刘少奇十分满意,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读书很用功,遇到问题总是认真思索,直到弄懂为止。课外时间,他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吹笛子、拉二胡,或到阅览室阅读报刊杂志。 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席不暇暖,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被粉墨登场的袁世凯篡夺了。一九一五年五月,这个袁大总统居然接受了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把大量中国主权出卖给日本。消息传来,举国悲愤。宁乡和全国各地一样,人民群众纷纷起来游行示威。 一场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冲破了刘少奇埋头读书的平静生活。平时在校文质彬彬、寡言少语的刘少奇,这次竟然成为玉潭学校讨袁斗争的骨干分子。他和同学们胸前挂着用鲜血写成的“毋忘国耻”的牌子,手里拿着“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小旗子,高喊口号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 游行后,刘少奇又和同学们在闹市街头组织演讲,向群众宣传救国道理。他们还组成抵制日货的小组,同工商界爱国群众一道将商店里的日本产品检查封存,劝导商人不要再贩卖日本货物。 抗议活动一连持续了好几天,使这个平时比较宁静的小县城,到处充满炽热的爱国气氛。不满十七岁的刘少奇第一次经受了群众性政治风暴的洗礼,从此他那隐藏在心底的反叛的种子开始绽出新芽,抽出绿叶。 这年十二月,从北京传来袁世凯复辟帝制、即将登基的消息,宁乡县城又一次掀起抗议浪潮。在学校进步老师的支持下,刘少奇和同学们再次发动罢课,开展游行和演讲活动。这次活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直到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刘少奇是学校中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又有过参加上次讨袁斗争的经验,在运动中越发显得勇敢、积极和成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中的领头人物。 一九一六年是农历丙辰年。被一页页撕去的日历像飞龙甩下的鳞片,时令不经意间来到了夏季。每当烈日高照,三湘大地上的“宁静之乡”便不再宁静,人们在聒耳的蝉鸣声中热得喘不过气来。 在玉潭学校大门口,一群人伸长脖子在张望榜单。红色的榜单在阳光的辉映下,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当看到刘少奇以各科全优的成绩名列榜首时,他们一边擦着脸上的汗珠,一边流露出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 洪赓飚拱手对刘少奇说:“渭璜,你是我们同学的佼佼者,我向你表示祝贺!” “这没什么,真的没什么!”刘少奇摆着手说,“要说,我还应该感谢你呢?” “感谢我?” “是的。我在你家看了那么多书,这些书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呢!” “是啊,听说你在火盆边看书入了迷,以至把衣服、鞋子都烤焦了。”洪赓飚笑着说,“要不,大家怎么送给你一个外号,叫刘九书柜呢!” “哈哈哈……”刘少奇也笑了起来,“赓飚,从今天起,我要改名字了,不叫原来的‘渭璜’,改成保卫的‘卫’,黄帝的‘黄’。” 听刘少奇说要改名字,同学们都围了上来。洪赓飚不解地问:“音同字不同。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原来的名字是我上私塾时朱赞廷先生给起的,取自‘姜太公钓璜于渭水巧遇文王’的典故,意为‘渭水之璜’。现在,帝国主义还在欺凌我们中国,我们的老百姓还在遭受各种苦难,我决心学好本领保卫炎黄子孙。改成‘卫黄’,就是这个意思。” “好啊!美好的名字,是美好的开端,美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洪赓飚感慨地说。 “那么说,小学毕业后,你还要继续上学哕?”站在一旁的任克侠问刘少奇。 “是的,我想上中学。人生在世,可以不为官,但不可以无知。”刘少奇又心情沉重地说,“可是,我对省城人生地疏……” “我也想去长沙上中学。”贺执圭插话道,“对了,听说地理老师梅冶成同长沙楚怡学校的主任教员何叔衡熟识,我们何不去请他帮帮忙!” “好,我们这就去找他,最好能让他给何老师写一封信。”刘少奇转忧为喜地说。 刘少奇、贺执圭和任克侠三人带着梅冶成的介绍信,从炭子冲步行三十多公里来到长沙。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省城,他所看到的世界更广阔了。那时正值暑假,长沙的各个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都在招生。他们报考了第一中学、长郡中学这两所有名的学校,均被录取。 刘少奇拿着入学通知书,正在和任克侠、贺执圭商量究竟上哪一所中学好,黄锡类突然来到了他们身边。 业已调任驻省宁乡中学校长的黄锡类,得知玉潭学校的高材生来长沙报考中学,便亲自来到三人的住处,动员他们上驻省宁乡中学。黄锡类说:“宁乡中学的名声虽不及第一中学和长郡中学那样大,但师资力量相当强,读书气氛浓,收费也比较低,而且还有几个插班学习的名额,可以直接插入二年级就读,缩短学习期限。” 刘少奇坦诚地说:“黄校长,你是我最尊敬的师长,我们对省城的情况不太了解,我们听你的。再说,作为宁乡的学子,也理所当然地要上宁乡中学。” 贺执圭问:“宁乡中学在省城的哪个位置?离这里远不远?” “城北有个望麓园,知道吧?就在那儿,环境相当不错。” “我看,我们就听黄校长的,上宁乡中学,争取插班上二年级。”任克侠说。 “好,我们就上宁乡中学!”刘少奇一甩胳膊,像是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 就这样,刘少奇不但极顺利地读完了玉潭小学,而且也极轻松地考上了宁乡中学。 在长沙,十八岁的刘少奇第一次看见了大城市的模样,第一次看见了穿西装的男人,也是第一次看见了不裹脚的女人。这里各方面的消息更加灵通,全国的政治风云能很快在这里得到反应。他在中学里一边学习各门功课,一边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上的种种事件。 刘少奇进入驻省宁乡中学不久,长沙市就爆发了驱逐反动军阀汤芗铭的群众运动。这场运动规模很大,长沙主要的大、中、小学都参加进来了,游行人数多达数万人。 当年在玉潭学校参加讨袁斗争的时候,刘少奇就对袁世凯的走卒汤芗铭恨之入骨。现在袁世凯倒台了,他能有机会参加这场“驱汤”运动,自然是要全身心地投入了。他和同学们一连几天上街游行,还冲进汤芗铭的将军府示威。P004-00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