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府三宫
总统府:蒋介石的办公室在总统办公楼二楼东头朝南的第一间房,共有三间大套房。
黄埔路官邸:又称憩庐,是一座红色的西式洋楼,上下两层。从1929年到l949年,这里一直是蒋介石宋关龄夫妇在南京的家。
陶庐:现在被称为“蒋介石温泉别墅”,位于温泉众多的南京汤山。
美龄宫: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南京最富丽堂皇的官邸,也是目前南京唯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官邸。
●融会古今东西风格的总统府
古城南京今长江路292号,有一片融会古今东西风格的建筑群,其最后名称与现名为“总统府”。目前,改建为博物馆的总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另有3万平方米的休闲服务区。“总统府”的建筑一直保存得很好,改建为博物馆时,90%的建筑都还在。曾经毁坏的建筑也是在查阅大量历史照片并参据一些老人的回忆,对所处位置、式样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后才新建的,可以说目前所有的固定历史建筑都是1949年4月时的原样。
总统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初年,迄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将这里扩建为天王府,初具今天的规模。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临时政府以此处为办公地点,孙中山的办公室在今总统府西区。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在此成立,至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里一直是国民政府的所在地。1946年5月,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继续将此作为国民政府机关所在地。
1948年4月19日,蒋介石当选为总统。5月,蒋介石将原“国民政府”四个字取下,换上“总统府”三个字。总统府之名称,由此而最后确定。
同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相比,总统府的气势要小得多。但这里较之故宫要洋气得多。例如,总统府大门是西洋古典式,朝南立面有八根古罗马爱奥尼式石柱,立面向外有三座拱形门洞,四周是巴洛克风格的线脚。据称,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根据外长王正廷的建议,在清两江总督署的辕门原址上重建的新大门,始建于1929年12月。改建的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大门太狭窄,无法走汽车,但显然也有南京国民政府较为洋化的因素在内。目前人们看到的大铁门为2003年更换的复制品,东西两堂大铁门共4扇,每扇门重量超过1.5吨;中间那堂有两扇门,每扇重达近3吨。
总统办公楼是一幢五层的洋楼,建成于1935年,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子超)主持修建,原称“子超楼”。
蒋介石的办公室在“子超楼”二楼东头朝南的第一间房,标号为119,共有三间大套房。中间办公,东面一问为休息室和卫生间,西面一间为接待室和书房。
在蒋介石的办公房内,人们发现,办公桌并不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摆放,而是斜向西北而置。对于这种较为奇特的摆设,人们分析道,其原因可能是:一是图吉利,即可能与某种有关风水的说法相关;二是为了安全,即这样摆设可以不对着窗户;三是不用转身即可看见推门而进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到,蒋介石与他身边的人,非常精细,很重视细节。
办公室内的卫生间也很讲究,地面贴着特制进口的蓝白相间的马赛克,墙面贴着白色瓷砖,卫生问内配有美国进口的浴缸、洗脸池和抽水马桶,装修简洁而精致。
1949年4月24日凌晨,解放军第35军104师312团官兵在师参谋长张绍安率领下占领总统府时,在“子超楼”蒋介石的总统办公室中,发现了一对曾国藩的鸡血引章,一对翡翠石章,两串洁代的朝珠,一套线装雕刻版《曾文正公全集》。人们据此认为,蒋介石按照以往“下野”的经验,满以为这次离开南京,也只是几个月的工夫。当然,也可能与蒋介石平时很少到办公室上班有关。
有趣的现象还有,与蒋介石办公室房门正对着的是一部电梯,据讲解人员介绍,这部电梯为手摇式的,曾是美国奥迪斯公司20世纪30年代的最新产品。
此外,在总统府会客室,还有一套间作为蒋介石的临时办公室,有时蒋介石不到总统办公楼而在此办公。
●蒋介石在南京最主要的住宅——憩庐
蒋介石在南京最主要的住宅,位于黄埔路国民政府国防部大院内,称之为黄埔路官邸,后来义被称为憩庐。蒋介石对黄埔军校和军队情有独钟,由此也可以得到体现。
憩庐占地面积300平方米,1929年10月落成,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不久搬入居住,一直到1949年,这里都是他们的家。
憩庐为一座红色西式洋楼,座北朝南,上下两层。在今南京军区大院内,为军区首长的办公楼。
第一层为公务会客与办公场所。一楼东侧第一室为一个大客厅,墙上是那幅著名的合影:孙中山着中山装端坐着,蒋介石一身戎装立于身后。在这间大客厅的西边还有一间小客厅,墙上挂的是意大利人画的风景画,一排采光极好的落地窗使这间客厅明亮而又幽雅,这里是女主人接待宾客的地方。憩庐一楼有两间蒋介石的办公室,外面一间是一般性批阅文件和接见军政要员的地方,里面一间则必须是蒋介石特别指明的人才可以进去。
二楼为蒋介石的私人生活区,侍从副官和秘书都不得随便上楼。西面是书房,东面是一间大卧室,卧室的北面分别有两扇门通向盥洗间和卫生间。盥洗间里面的大浴缸非常特别,是西欧进口的钢浴缸。卧室外面还有一间会客室,是专门会见内亲或者是专门邀请的人的。
憩庐门廊前面是一个直径15米的大花坛,花坛中央的大雪松如今需两人合抱,而在20世纪30年代拍的憩庐照片中,那时的树木花草尚未长成。
蒋介石在南京时,大部分时间在憩庐,只有在接见外宾,接受外国大使递交国书,召集重要会议,参加每周一例行的总理纪念周等活动时,才在总统府露一露面。
从憩庐到总统府,只需几分钟的车程,但每次都由总务局事先周密部署,沿线黄埔路、中山东路、汉府街,实行半戒严,进入国府路后,则是全戒严。车队进入大院后,局以上办公室的信号灯一起亮起来,电铃连响三声,表示蒋介石一行已经入府。
人府后,蒋介石的坐车一直驶入大堂,至二堂下车,其他车辆到大堂前必须停下。蒋介石下车后,踏上台阶,走过麒麟门,穿过磨石子甬道,过政务局,直入子超楼,登上奥迪斯电梯,到达二楼办公室。
……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