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的废都岁月(蒋介石在南京的最后两年七个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强伦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一府三宫

总统府:蒋介石的办公室在总统办公楼二楼东头朝南的第一间房,共有三间大套房。

黄埔路官邸:又称憩庐,是一座红色的西式洋楼,上下两层。从1929年到l949年,这里一直是蒋介石宋关龄夫妇在南京的家。

陶庐:现在被称为“蒋介石温泉别墅”,位于温泉众多的南京汤山。

美龄宫: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南京最富丽堂皇的官邸,也是目前南京唯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官邸。

●融会古今东西风格的总统府

古城南京今长江路292号,有一片融会古今东西风格的建筑群,其最后名称与现名为“总统府”。目前,改建为博物馆的总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另有3万平方米的休闲服务区。“总统府”的建筑一直保存得很好,改建为博物馆时,90%的建筑都还在。曾经毁坏的建筑也是在查阅大量历史照片并参据一些老人的回忆,对所处位置、式样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后才新建的,可以说目前所有的固定历史建筑都是1949年4月时的原样。

总统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初年,迄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将这里扩建为天王府,初具今天的规模。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临时政府以此处为办公地点,孙中山的办公室在今总统府西区。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在此成立,至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里一直是国民政府的所在地。1946年5月,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继续将此作为国民政府机关所在地。

1948年4月19日,蒋介石当选为总统。5月,蒋介石将原“国民政府”四个字取下,换上“总统府”三个字。总统府之名称,由此而最后确定。

同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相比,总统府的气势要小得多。但这里较之故宫要洋气得多。例如,总统府大门是西洋古典式,朝南立面有八根古罗马爱奥尼式石柱,立面向外有三座拱形门洞,四周是巴洛克风格的线脚。据称,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根据外长王正廷的建议,在清两江总督署的辕门原址上重建的新大门,始建于1929年12月。改建的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大门太狭窄,无法走汽车,但显然也有南京国民政府较为洋化的因素在内。目前人们看到的大铁门为2003年更换的复制品,东西两堂大铁门共4扇,每扇门重量超过1.5吨;中间那堂有两扇门,每扇重达近3吨。

总统办公楼是一幢五层的洋楼,建成于1935年,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子超)主持修建,原称“子超楼”。

蒋介石的办公室在“子超楼”二楼东头朝南的第一间房,标号为119,共有三间大套房。中间办公,东面一问为休息室和卫生间,西面一间为接待室和书房。

在蒋介石的办公房内,人们发现,办公桌并不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摆放,而是斜向西北而置。对于这种较为奇特的摆设,人们分析道,其原因可能是:一是图吉利,即可能与某种有关风水的说法相关;二是为了安全,即这样摆设可以不对着窗户;三是不用转身即可看见推门而进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到,蒋介石与他身边的人,非常精细,很重视细节。

办公室内的卫生间也很讲究,地面贴着特制进口的蓝白相间的马赛克,墙面贴着白色瓷砖,卫生问内配有美国进口的浴缸、洗脸池和抽水马桶,装修简洁而精致。

1949年4月24日凌晨,解放军第35军104师312团官兵在师参谋长张绍安率领下占领总统府时,在“子超楼”蒋介石的总统办公室中,发现了一对曾国藩的鸡血引章,一对翡翠石章,两串洁代的朝珠,一套线装雕刻版《曾文正公全集》。人们据此认为,蒋介石按照以往“下野”的经验,满以为这次离开南京,也只是几个月的工夫。当然,也可能与蒋介石平时很少到办公室上班有关。

有趣的现象还有,与蒋介石办公室房门正对着的是一部电梯,据讲解人员介绍,这部电梯为手摇式的,曾是美国奥迪斯公司20世纪30年代的最新产品。

此外,在总统府会客室,还有一套间作为蒋介石的临时办公室,有时蒋介石不到总统办公楼而在此办公。

●蒋介石在南京最主要的住宅——憩庐

蒋介石在南京最主要的住宅,位于黄埔路国民政府国防部大院内,称之为黄埔路官邸,后来义被称为憩庐。蒋介石对黄埔军校和军队情有独钟,由此也可以得到体现。

憩庐占地面积300平方米,1929年10月落成,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不久搬入居住,一直到1949年,这里都是他们的家。

憩庐为一座红色西式洋楼,座北朝南,上下两层。在今南京军区大院内,为军区首长的办公楼。

第一层为公务会客与办公场所。一楼东侧第一室为一个大客厅,墙上是那幅著名的合影:孙中山着中山装端坐着,蒋介石一身戎装立于身后。在这间大客厅的西边还有一间小客厅,墙上挂的是意大利人画的风景画,一排采光极好的落地窗使这间客厅明亮而又幽雅,这里是女主人接待宾客的地方。憩庐一楼有两间蒋介石的办公室,外面一间是一般性批阅文件和接见军政要员的地方,里面一间则必须是蒋介石特别指明的人才可以进去。

二楼为蒋介石的私人生活区,侍从副官和秘书都不得随便上楼。西面是书房,东面是一间大卧室,卧室的北面分别有两扇门通向盥洗间和卫生间。盥洗间里面的大浴缸非常特别,是西欧进口的钢浴缸。卧室外面还有一间会客室,是专门会见内亲或者是专门邀请的人的。

憩庐门廊前面是一个直径15米的大花坛,花坛中央的大雪松如今需两人合抱,而在20世纪30年代拍的憩庐照片中,那时的树木花草尚未长成。

蒋介石在南京时,大部分时间在憩庐,只有在接见外宾,接受外国大使递交国书,召集重要会议,参加每周一例行的总理纪念周等活动时,才在总统府露一露面。

从憩庐到总统府,只需几分钟的车程,但每次都由总务局事先周密部署,沿线黄埔路、中山东路、汉府街,实行半戒严,进入国府路后,则是全戒严。车队进入大院后,局以上办公室的信号灯一起亮起来,电铃连响三声,表示蒋介石一行已经入府。

人府后,蒋介石的坐车一直驶入大堂,至二堂下车,其他车辆到大堂前必须停下。蒋介石下车后,踏上台阶,走过麒麟门,穿过磨石子甬道,过政务局,直入子超楼,登上奥迪斯电梯,到达二楼办公室。

……

P1-5

目录

第一章 一府三宫

 ●融会古今东西风格的总统府

 ●蒋介石在南京最主要的住宅—一憩庐

 ●蒋介石在南京的休闲性住所——陶庐与美龄宫

第二章 “凯旋南京”

 ●离别八年五个月,几分疲惫回南京

 ●“庆祝还都”

 ●陈布雷提醒,不要给人们留下“委座主战、共党主和”的印象

 ●徐道邻建议蒋介石在“黄金时代”“及时引退”

第三章 改组政府

 ●各党派协商的多党政府

 ●蒋介石建立的多党政府

 ●司徒雷登的疏忽

 ●难舍难分的家族兄弟

 ●股肱干将有几人?

第四章 “基本国策”

 ●婉拒访苏

 ●搪塞马歇尔的调停

 ●蒋介石准确地把握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结束国共和谈

第五章 美梦似真

 ●蒋介石首次以领袖身份来到东北

 ●李宗仁北平欢迎蒋介石

 ●全面内战,“五个月内打垮中共军队”

 ●蒋介石打政治战,胡宗南“如期收复”延安

第六章 当上总统

 ●召开国民大会

 ●再次召开国民大会,出现总统候选人危机

 ●出台新条款,出任国民党政府的第一任总统

 ●副总统人选大违总统意

第七章 “胜利灾难”

 ●大江南北,“一片胜利的灾难”

 ●“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

 ●掠夺式的货币政策导致全民遭殃

第八章 经国“打虎”

 ●初露轮廓的接班人

 ●前赴上海“戡乱建国”

 ●“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打虎”碰上亲戚,“太子”败给夫人

第九章 纬国出战

 ●“经文纬武”

 ●参战徐蚌会战,无法力挽狂澜

 ●北平促傅作义南退,放弃采取绑架手段

 ●督师上海,尽人力而听天命

第十章 夫人访美

 ●“中美合作”:无限风光与危机

 ●以“马歇尔夫妇的客人”名义访美

 ●求援30亿,所获为冷言

 ●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院外援华集团

第十一章 子子孙孙

 ●蒋经国夫人

 ●蒋经国与蒋方良的子女

 ●蒋纬国夫人

第十二章 家事种种

 ●蒋经国葬母

 ●1947年清明祭祖

 ●组织修谱,亲写《世牒》

 ●当官的亲戚

 ●令人头痛的郑发

第十三章 养生有道

 ●蒋家食谱

 ●起居极有规律

 ●钟情山水

 ●棋琴书画

第十四章 王牌尽失

 ●“有十个七十四师就可以统一中国”

 ●“御林军”连战皆捷,孟良崮“中心开花”花凋谢

 ●九次飞沈督战,终失东北和两支王牌军

 ●坚持再试一次,失去最后两张王牌

第十五章 安排迁台

 ●选择撤往台湾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秘运黄金至台

 ●公款私存,转移资金

 ●金钱安台,新家舒适

第十六章 告别南京

 ●“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

 ●桂系“逼宫”

 ●黄埔路官邸的最后年终晚餐

 ●“引退”前的20天

 ●在南京的最后一天

 ●蒋介石在南京选择了墓葬地,但他只能选择生前离开

第十七章 溪口辞行

 ●“心中轻松得多了”

 ●在故乡的最后一个春节

 ●实际复出,告别溪口

第十八章 收拾残局

 ●布防上海,希望争取三个月时间

 ●三进舟,终于盼来了一个“登步大捷”

 ●昆明“抢险”,未能阻止卢汉起义

 ●“广州暂停”,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厦门“赏月”,敦促汤恩伯“修梯子的心思也全部用到防守中去”

 ●“乐不思蜀”难忘蜀

 ●在重庆、成都主持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最后残局

 ●“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由”

内容推荐

蒋介石告别南京这座城市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在统治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二十多年后永远离开了这个让他恋恋不舍的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心情是极其沉重和复杂的。据蒋介石座机的飞行员回忆,他驾“中美号”从机场起飞后,蒋介石叮嘱,低空绕南京飞了一圈。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编辑推荐

想了解蒋介石离开中国大陆前于南京的生活经历的人可以翻看本书。该书主要介绍了蒋介石在南京的总统府和住宅状况,在政治、军事上的一些重要行动与安排,在生活上的习惯、爱好,及其家人(包括妻子和子女)于这段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本书可供关心蒋介石历史的一般读者阅读,亦可供研究者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