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国六情/品最美唐诗 |
分类 | |
作者 | 蒙曼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家国六情》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老师讲解唐诗的作品。唐朝是诗的豆蔻年华,也是诗人吟咏家国的黄金时代。本书围绕爱情、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古今情六种人之常情,带领我们品味唐朝诗人笔下的深厚博大的家国情怀。 作者简介 蒙曼,历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 自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并出版相应书籍。她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语言极具风格,既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又充满了时代感和幽默感,产生巨大影响。 多次获各种教学荣誉及奖项;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 目录 爱情 崔护《题都城南庄》 韩翃《章台柳》 李白《清平调》三首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李白《长相思·其二》 李白《长相思·其一》 友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杜甫《春日忆李白》 王维《相思》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张九龄《望月怀远》 杜甫《赠卫八处士》 乡情 崔颢《黄鹤楼》 李白《关山月》 宋之问《渡汉江》 贺知章《回乡偶书》 宦情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杜甫《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春宿左省》 江山情 王维《竹里馆》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旭《桃花溪》 柳宗元《渔翁》 古今情 刘禹锡《乌衣巷》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序言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欣赏唐诗,真是一件快 乐的事。佛说:“浮屠不三 宿桑下者,不欲久生恩爱也 。”三宿尚且生情,何况我 的唐诗品评,已经写到了第 三本。回思来路,感慨良多 。在古汉语里,“三”意味着 多,也意味着唐诗万紫千红 的盛况。“多”对应的字是“ 一”,那么多的唐诗,却有 着一样的深情。所以先跟大 家分享一首被赞誉为“孤篇 横绝”全唐的长诗——张若 虚的《春江花月夜》,感受 美好,感受深情,也作为这 本书的序言。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 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 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 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 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 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 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 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 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 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 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 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 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 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 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 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 摇情满江树。 初唐有两首诗在历史上 长期被忽略、被低估,到明 朝才逐渐被发现、被接受, 直至推崇到一个极高的位置 。这两首诗,一首是陈子昂 的《登幽州台歌》:“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另一首就是张若虚的《春 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在唐人 选编的诗集里踪迹全无,它 第一次被收录,是在宋朝郭 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当时收录的理由也仅仅是因 为这首诗用了一个乐府旧题 ,自然归入乐府诗。但是, 到了明朝,这首诗就像卞和 手中的荆山玉一样,终于等 到了被承认、被赞叹的那一 刻。赞叹之后是加倍的赞叹 ,直至成为传奇。明朝文学 家钟惺说:“将‘春、江、花 、月、夜’五字,炼成一片 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吧?清末诗人王闿(kǎi) 运觉得还不够,他说:“张 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 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 大家。”这个评价似乎无以 复加,然而,到了近代,闻 一多先生又评出了一个新的 高度,他说:这是“诗中的 诗,顶峰上的顶峰”。那么 ,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 《春江花月夜》这个标 题真美,美得有南朝范儿。 事实上,这个标题也确实是 一个来自南朝的乐府旧题。 相传是陈朝亡国之君陈叔宝 所创。但陈叔宝的《春江花 月夜》并没有流传下来,真 正流传下来的是隋炀帝的《 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 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 去,潮水带星来。”这首诗 真漂亮,也真宏大。暮霭沉 沉,春江浩浩,春花怒放, 星月交辉。春、江、花、月 、夜,这五个元素交织在一 起,组成一幅宁静而壮美的 画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 夜》,其实正是从这首诗生 发出来的。可是,他的生发 ,并不是仅仅把五言改成七 言,把短诗改成长诗这么简 单,他是把一幅画变成了一 场梦,把一个美女变成了女 神。 他是怎么生发的呢?《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诗, 一共三十六句,每四句换一 个韵。这样一来,自然而然 就出现了九个小节。这九个 小节又可以分成三部分:第 一部分是第一、第二节,写 景;第二部分是第三、第四 节,写理;第三部分是第五 至第九节,写情。 先看第一部分:“春江潮 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 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 沙看不见。” 这一部分在讲什么?就 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啊。前 四句是春江月,后四句是月 下花,画面也由大到小、由 远到近铺陈开来。“春江潮 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 江无月明。”一江春水奔流 入海,那么浩荡,又是那么 平静。在这浩瀚的大海之上 ,一轮明月随着海潮出生了 ,它脱离了大海的母体,带 着新生儿的纯洁与力量。海 潮一波一波地冲向岸边,明 月也一点儿一点儿地升上中 天,海潮是横向的,月亮是 纵向的,它们同时出生,它 们相伴成长。一个生命的“ 生”字,让这一切显得那么 神奇而新鲜。 接着呢?“滟滟随波千万 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 滟是水波涨满的样子,江海 相连,春潮涌动。潮水“走” 到哪里,月光就跟到哪里, 借用后来宋代《嘉泰普灯录 卷十八》中的那句“千江有 水千江月”,哪一处春江, 没有月光的照耀!江海生出 月亮,月光照映江海。千里 万里,春潮涌动;千里万里 ,月光闪耀。这四句诗,何 等宏大,何等蓬勃,又是何 等宁静,何等美丽呀!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 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 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 是从海到陆,从月到花了 导语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精讲唐诗里的家国情怀。 唐朝是诗的豆蔻年华,也是诗人吟咏家国的黄金时代。 蒙曼老师除了精细讲解每一首唐诗之外,还深入讲解和诗有关的历史故事、典故等,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和趣味。 豆瓣读者8.6分诚挚推荐。 四色印刷,精美装帧,是一本值得送给朋友或自己珍藏的唐诗读本。 精彩页 这首诗背后,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出身于高门大族博陵崔氏的英俊小生崔护进京赶考,结果榜上无名。崔护号称才俊,面对这样的结果当然难以接受。未曾衣锦,岂敢还乡?崔护干脆在长安城租了一问房子,住了下来,准备明年再考。这也是当时考生的常态。可是,一个人旅居异乡难免寂寞,正好外面春光如醉,崔护就到都城南门之外去踏青,排遣乡愁。走着走着不觉口渴,想找户人家讨水喝。这时候他看见一座庄园,园内花木葱茏,但是非常安静,如若无人。崔护走过去敲门,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年轻姑娘隔着门问他做什么。崔护赶紧把自己春游口渴的事情说了一遍。姑娘打开门,给他倒了一杯水。崔护就站在桃树之下望着她,觉得她是那样的妩媚娇艳,堪比一树桃花。崔护才子风流,怦然心动,赶紧找话搭讪,但姑娘只是娇羞默默,并不回答。崔护的水总有喝完的时候,最后无奈起身告辞,姑娘将其送到门口,若不胜情。崔护更是不住顾盼,怅然而归。 然后生活又回到了常态。崔护天天努力读书,逐渐也就忘掉了这件事。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桃花又开了。崔护忽然想起了那位姑娘,思念之情如春草疯长,于是直奔城南,再去寻访佳人。又到了那座庄园,依然是花木葱茏,春光如醉。但是,大门却上了锁,佳人也不见芳踪。崔护久等无人。只能转身离去但他毕竟是才子嘛,在离去之前,崔护提起笔来,在门扇上题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就是我们如今读到的《题都城南庄》 这故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即便这件事写在唐朝孟柴《本事诗·情感》里,我们依然不能全信。很可能,这个故事正是根据这首诗演化而来,后人将果做因,倒把诗变成了故事的附属品。但无论这个故事有还是没有,诗真的是好诗。好在哪里?这首诗就四句话,基本词更是只有四个字——“人面桃花”可是,仅仅靠“人面桃花”这四个字、两个词的组合拆分,就把两个春天、两个少年人,从天缘巧遇到物是人非的故事都讲了出来,而且讲得明媚鲜艳,风流蕴藉,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先看第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去年的今天,就在这个大门里。一上来先写时间、地点,好像是一个记叙文或者是叙事诗的开头,看似平淡无华,却又留了无限余地给后面,这就是会写诗的做法。 果然,第二句就发力了。“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写得真美。中国人自古拿桃花比美人。比如《诗经·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是拿盛开的桃花来比新嫁娘。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传说息夫人美如桃花。但是,这都是拿花来比人,花和人是分开的。这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一样,它是真的把花和人放在一起了,这就好比李白的《清平调》第三首第一句“名花倾国两相欢”,是花、人同框。但是,“名花倾国两相欢”强调的是什么?是高贵。“名花”是花中最高贵的,“倾国”是美女中最高贵的,这不是不好,但是太有宫廷气象了,缺少了一点儿俗世的温度。 “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一样。人面就是一张少女的脸,倾国倾城吗?不一定,但是青春逼人,生机勃勃。桃花就是一种普通的花,艳冠群芳吗?不一定。但它属于春天,也生机勃勃。人生的春天和自然的春天相互碰撞,交相辉映,这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一个“红”字,把春天的美好、青春的美好,都表达出来了。而这种美好,是每个人都拥有过的美好,也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美好,这才是最令人感动的呀。事实上,当时让诗人怦然心动的,不也正是这种平凡的小美好吗? 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