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是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发动的世界规模的战争,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参战国家多达61个。这次战争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起开始酝酿,到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宣战正式爆发。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法国等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展开战斗。最后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而告终。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青少年阅读版)》(作者张国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的一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过以及苏联红军浴血奋战取得胜利的一段历史,包括大战的前夜、无路可退、燃烧的母亲河等12部分。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青少年阅读版)》(作者张国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的一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过以及苏联红军浴血奋战取得胜利的一段历史,包括大战的前夜、无路可退、燃烧的母亲河等12部分。《斯大林格勒大会战(青少年阅读版)》是对青少年进行世界历史教育的一部优秀读本。
然而,德国的盟国不像德国民众那样容易摆布。它们被德军的惨败所震惊,也不愿公开与另一强国美国直接发生武装冲突。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从各自利益出发,一开始对希特勒新一轮的攻势都不热心。希特勒明白,没有了仆从国提供炮灰,单靠开战以来损兵折将的德军,在东线的攻势就会大大减弱。于是他先派陆军元帅凯特尔赶到布达佩斯和布加勒斯,说服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增加他们在东线的军队。又派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奔赴罗马,对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保证说,1942年德国肯定能打败苏联,到1943年英国就会屈膝投降了。这一类保证听得多了,墨索里尼也变得满腹狐疑。他答应戈林增兵的要求,但德国要提供给意大利大炮等武器装备。
消息传到柏林,希特勒吃了一惊。大战在即,主要盟国还在犹豫不决,这可非同小可。他决定亲自出马,为受到惊吓的墨索里尼打气。
4月29日,希特勒一结束在帝国国会的演讲就前往萨尔斯堡,在那里两位独裁者见了面。希特勒像往常一样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描绘厂一幅美妙的战争前景。在希特勒的鼓吹下,心神不定的墨索里尼变得高兴起来。等会谈结束时,两位独裁者都像打足气的皮球,在他们的心里对苏一战已稳操胜券,只等他们重新划分全球的疆域了。
经过一阵紧锣密鼓,德国从仆从国那里搜刮了52个师,其中罗马尼亚27个师,匈牙利13个师,意大利9个师,斯洛伐克2个师,西班牙10个师,这些兵力约占轴心国在东线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看来,希特勒并没有吹牛,他已为东线的新一轮攻势作了翔实周密的准各。
希特勒是第三帝国的政府总理,但在战争年代,他把国内的大部分事务交给了戈林、希姆莱和里宾特洛甫等人,自己有意识地担任一个新角色——元首,即国家的军事领袖。这就是为什么他总是穿着一身单调的灰色的制服、黑裤子、鸭舌帽,并且佩戴着铁十字奖章的缘故。他对人说:“只要我们还在打仗,我就不能脱下这套军装。”他甚至取消了一切娱乐。有一次希特勒的情妇,那位常常穿着高雅时装的爱娃·勃劳恩女士邀请他去看一场电影,希特勒拒绝了,理由是“我必须节省眼力,好用它来看地图和公文。”
希特勒的住处挂满地图,他的身前身后总跟着一批将军,每天听取汇报,随时有年轻干练的副官听候调遣。那些有权势的陆军元帅们,常常被元首指使得团团转。有一次英国报刊评论说某某元帅成了希特勒轨道的中心,希特勒看后哈哈大笑,对身旁的人说应该改动几个字:“德国历史上元帅曾是军队的中心。”
希特勒很自命不凡,他相信自己是一个军事天才。他曾经虚伪地说:“作为一个军事领袖,是我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如果我考虑军事问题,那是因为我知道,在这方面,目前没有人能比我做得更成功。”
实际上希特勒的军事信条很简单,他信奉两点:第一,是克劳塞维茨的名言即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第二,拒绝任何形式的军事撤退。所以在德军战线后方很难找到一条预备性的防线。靠这两条,希特勒竟然一次次躲过了灾难。1942年,当苏军的攻势停止时,希特勒更不会畏首畏尾,他自信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将决定战争的最终结局。
1942年3月28日,在与墨索里尼会谈一个月前,希特勒在“狼穴”召开一次秘密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及各大军团的指挥官。下午二时,希特勒走进挂有大幅作战地图的会议室,长桌周围的元帅、将军们都恭敬地起立致意。副官小心翼翼地为他挪开椅子。希特勒坐下,把一只胳膊放在桌上,环视一下目光专注于自己的部属,开口道:
“各位,去年冬天的麻烦已经过去。战争主动权还在我们手中。这一次我们不能让俄国人靠严冬的积雪苟延残喘,在今年夏秋两季给斯大林致命的打击。过一会儿,你们听参谋长传达计划就知道,这次作战我们要集中在南方,进攻高加索,夺取那里的油田。那里的石油占俄国整个石油产量的80%。另外,我们还要占领顿涅茨盆地工业区、库班小麦产区和斯大林格勒。”
简要介绍了今年的作战目标后,希特勒站了起来,头顶上的吊灯将他脸色照得苍白,他握了握拳头,提高了嗓门:
“先生们,我们占领了高加索和伏尔加河流域,把斯大林格勒从地球上抹掉,战争也就结束了。”
希特勒讲完后,室内一片静寂,反应并不热烈。希特勒不满地皱着眉头。这时戴着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陆军上将哈尔德走向地图:
“诸位,今年夏秋攻势在4l号作战令中有明确规定,目的是消灭苏联人残余势力,切断他们的战争资源。计划由陆军元帅包克率领南方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作牵制性攻击,迷惑敌人,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
接着哈尔德详细介绍了担任主攻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增至100个师,下编5个集团军,1500架飞机配合作战。整个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先实施克里木战役和哈尔科夫战役,由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第18军团在4~6月攻占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与此同时,由保卢斯的第6军团和克莱斯特的集团军在哈尔科夫展开强大攻势,占领哈尔科夫,为进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作准备。
(二)七月份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北路由曼施坦因攻打列宁格勒;重点是中路和南路,进攻高加索,夺占油田;进攻斯大林格勒,围歼顿河以西的俄军。无论如何要将斯大林格勒置于我军重武器杀伤范围之内,使敌人不再把它作为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