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思林》《格言》所“泛滥”的脉脉温情,又不失《读书》《万象》的典雅庄重。文化人读到生活,小市民读到文化,迷惘者获得感悟,世俗者得以超脱;得意者被警醒,失意者受激励。 以最好的心情读最美的文章,让最美的文章继续你最好的心情。本书是灵慧的火石,灵性的悸动,灵魂的谣曲。品读本书,如啜香茗,如饮醇醪,如与得道圣哲晤谈,美不胜收!
《最美文》对文章的选择,就是“以人为本”,不仅收中外名家谈人生真谛的性灵之作,也有“草根作家”平凡生活中的点滴感悟。美文不分国界、名气,只贵在有情、有理、有意,即情真,理切,意深。
选文力求篇幅短小,意蕴隽永。茶余饭后,唾前小憩,乃至旅途舟次,都可以随手翻翻。愿读者能于繁忙的生活之余,撇开尘世喧嚣,在书中作短暂的“诗意栖居”。
本书为第四辑。
人生寓言
◎文/周国平
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罪犯
一个老实汉子进城,正遇上警察抓小偷,被误抓了起来。审讯时,法官厉声喝道:“你犯了什么罪?从实招来!”
汉于答:“小的不曾犯罪。”
法官冷笑道:“你不曾犯罪,为何偏偏抓你,不抓别人?”
汉子无言以对,于是被定罪,判了一年监禁。
刑满释放后,汉子回到村里,依然老实种地。但他从此遭到了众人的唾弃,连小偷见了也要朝他的背影啐一口唾沫,骂道:“呸,罪犯!”
医生、巫婆和佛陀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患了绝症,只有三个月好活了,但他不甘心。
第一个月,他怀着一线希望去找医生,因为他首先是一个相信科学的人。他恳求医生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挽救他的生命。医生照例开了药方,并直言奉告,说这些药只能暂时止痛,不能治病,因为他患的是不治之症。
第二个月,他怀着一点侥幸去找巫婆。既然科学不能救他,他就只好指望他一向斥之为迷信的巫术创造奇迹。巫婆口中念念有词,举手在他头顶上比划一阵,然后预言他必能渡过难关。可惜这预言没有灵验,他的病愈发严重了。
第三个月,他自知大限临头,难逃一死,便怀着一颗绝望的心去找佛陀。在这个没有奇迹的世界上,除了哲学和宗教,还有什么能安慰一个濒死的人呢?听佛陀宣讲了一番四谛、八正道的教理之后,他终于在似是而非的彻悟中瞑目而死了。
生命的得失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
“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寻短见的少妇
夏天的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
“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少妇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艄公又问。
少妇的眼睛亮了:“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吧。”
话音刚落,少妇已在岸上,艄公则不知去向。少妇恍若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离岸走了。她没有再寻短见。
流浪者和他的影子
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
可是,有一天,一个流浪者对于自己的命运实在不堪忍受,便来到一座神庙,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你就和他交换吧。”
按照神的指示,流浪者出发去寻找了。他遍访城市和乡村,竟然找不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凡他遇到的人,只要一说起命运,个个摇头叹息,口出怨言。甚至那些王公贵族、达官富豪、名流权威,他们的命运似乎令人羡慕,但他们自己并不满意。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流浪者终于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和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