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易辰回忆录(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易辰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易辰,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杨易辰同志自参加革命,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60年,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曲折,也不管受到什么委屈,始终不退缩,不动摇,不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初衷,令人钦佩。本书记述了杨易辰同志的人生经历。

内容推荐

杨易辰同志自参加革命,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60年,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曲折,也不管受到什么委屈,始终不退缩,不动摇,不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初衷,令人钦佩。本书记述了杨易辰同志的人生经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易辰同志也不例外。可贵的是他在回忆录中从总结历史经验的高度对自己的一些缺点错误进行了分析批评,这就把错误变成了财富,留给后来者。这本回忆录,文字朴实无华,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实在。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从“九·一八”到“一二·九”

 一、少年时代

 二、难忘的“九·一八”

 三、投身“一二·九”运动的洪流

 四、参加“民先”

 五、加入中国共产党

 六、反王驱祁斗争

 七、参加“双十二”示威游行

第二章 到延安,进马列学院

 一、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

 二、在山东演出

 三、马列学院的学习生活

第三章 在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日日夜夜

 一、奔赴抗日前线

 二、反“扫荡"的艰苦岁月

 三、开辟冠北根据地

第四章 转战辽吉三年

 一、挺进东北

 二、支援四平保卫战

 三、坚持沿边区的斗争

 四、动员参军支前,全面开展土改运动

第五章 在辽西的日子里

 一、辽西省成立

 二、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三、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五、镇压反革命

 六、“三反”、“五反”运动

 七、互助合作运动

 八、担任省委书记

第六章 主管黑龙江省财经工作的十二年

 一、能否顾全大局,是对一个共产党员的考验

 二、时刻关心群众痛痒

 三、改造私营工商业

 四、一个公式,三种方法

 五、不上“纲要"非好汉,不到“黄河”不死心

 六、以猪为首,六畜兴旺

 七、我是“蚕鱼”分子

 八、且将集市作桥梁

 九、让塞北人民食有菜

 十、为了共和国的“两个新生儿”

 十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七章 十年动乱的岁月

 一、“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二、在“揪斗”风潮中

 三、被打成“黑帮”以后

 四、柳河“劳改”

 五、不为“乌纱帽”屈节

 七、重新恢复工作

第八章 在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岗位上

 一、欢庆粉碎“四人帮"

 二、挑起第一书记的重担

 三、解放思想,落实政策

 四、率中国农业代表团赴美考察

 五、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六、重振雄风,加快农业发展

 七、为使工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八、开创科技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九、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

第九章 出任共和国第四任检察长

 一、念一本经,唱一台戏

 二、把打击经济犯罪作为检察机关的主要任务

 三、把法纪检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四、建设一支忠于人民、秉公执法的检察队伍

后记

试读章节

由于有了前几次游行的经验,我们各校学生先不在学校集合,以免一出校就和军警打“遭遇战”,而是分别到几个地点集合,然后在东皇城根汇合。

当局得知学生活动的消息后,一清早便在大街小巷布满了军警,他们四处巡逻,寻找可疑动向。我们不动声色,按着事先约定,几乎在同一时刻汇集到东皇城根。示威游行开始了。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其中不断有小部队向它汇集,人越来越多,我们手挽着手,大声喊着口号:“援助绥远抗战”、“争取爱国自由、释放救国领袖”、“各党派联合起来,一致抗日”。

示威中,我们还不时地停下来,向市民进行宣传,张贴标语,举行演讲。许多市民受学生的感染,从家里跑出来,先是在一旁观看,继之就与我们一起高喊抗日口号,看许多人还加入了游行行列。

在东华门前,游行队伍遇到了宋哲元的汽车,我们立即围拢上来,要求宋下车接见学生,宋不予理会。同学们就高呼“拥护二十九军保卫冀察”等口号。宋见无法行走,只得答复下午在景山与学生见面。

下午1时,示威的学生齐集景山。可是我们在那里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宋的踪影。在同学们等得有些不耐烦时,秦德纯出现了。他说:宋委员长有事,派我前来与大家见面。当他说到“5年前政府丧失东北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时,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喊道:“不对,是政府不抵抗造成的!”秦德纯见无法与大家对抗,便转换了话题:“大家一早就出来了,一定很饿。我给你们带来一些东西,同学们是不是先喝水、吃点饭,有话咱们改日再商量。”我们知道秦德纯这是在搪塞,于是都拒绝吃他的馒头,坚持不散。直到万家灯火时,我们才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高呼着抗日救亡的口号返回学校。

就在我们游行的这一天,在西安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为了逼使蒋介石抗日,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一时全国群情激奋。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应张学良之邀,派出周恩来等到西安,经过艰苦努力,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从而最终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第二天,西安事变的消息即传到北平。大家听说后,无不欢呼雀跃,好像全民抗日的局面已经到来了。

从这以后,我们密切注视着西安的事态变化。当时我们比较年轻幼稚,头脑简单,同学们大都这样认为:蒋介石对日寇的侵略一再妥协退让,却集中兵力大打内战,对民众的抗日救国不但不支援,而且还大肆镇压,这次被抓住了,如果不杀掉,实在难解心头之恨。可是不久,传来消息: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张杨提出的八项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张学良还亲自送蒋介石回到了南京。

我和同学们一时大惑不解:蒋介石杀了那么多人,好不容易把他抓起来了,为什么又放走了呢?为了解决同学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北平地下党组织、民先队和学联开了多次讨论会,引导大家充分认识杀了蒋介石是否对抗日有利等问题。经过讨论,认识到如果杀蒋,就会给南京亲日派以借口,从而挑起内战,这显然更有利日寇的侵略,而对形成全民抗日的局面不利;放了蒋介石,则能促使他放弃内战,走上抗日道路。中国共产党不念旧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英明决策,令同学们深为感佩。我从中也受到很大教益,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了一些了解。

1937年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18周年,北平地下党决定组织一次隆重的纪念活动。北平学联委托北大和中大进行筹备工作,并拟聘请杨秀峰、许德珩等一些参加五四运动的前辈莅会演讲。正在这时,我们听说北平的“新学联”也要在同一天召开纪念大会。所谓“新学联”,即由国民党组织的官办“学联”,它是由极少数被收买的特务学生在陶希圣、杨立奎等操纵下,专事破坏学生运动的组织。他们要在同一天举行大会,无非是与我们搞对抗。为团结和争取群众,学联派代表与“新学联"协商,提出共同召开纪念大会。几经洽谈,他们无法拒绝。于是拟定双方各出7人主持大会。地点定在师范大学风雨操场。

5月4日下午1时,北平各大、中学学生4000余人陆续从四面八方齐集会场。中大的吴承华、史立德和法商、清华、北大等校代表共7人在主席台上就座。为维持会场秩序,学联组织了由各校挑选的200多人的纠察队,主力是中大的一些身强力壮的民先队员,并指定我担任纠察队长。

各校同学到达后,却未见一个“新学联”的学生到场,可是主席台上却坐满一些乌七八糟的人,有的还故意显露一下身上佩带的枪支,以此恫吓学联代表。这时志成中学的学生全部拿着童子军棍进入会场。一看这架势,我预感到要出事。但由于我们事先并没有想到会发生冲突,所以参加会议的同学和纠察队都是赤手空拳。

会议开始由老学联负责人史立德主持。当学联代表致词后,会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妥协投降”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强烈的抗日救国气氛笼罩着整个会场。“新学联”见此情景,立即提出由他们主持会议,同时还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为此新老学联的代表在台上争执起来。这时台下志成中学的学生在校长吴葆三的指使下,全体出动,大打出手,他们一伙人冲击主席台,要把史立德、吴承华等拉下台来,另一伙人则挥舞棍棒砸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总理遗嘱,接着又撕碎了国旗、党旗,企图陷害学联。我和中大的一些纠察队员站在主席台前边,全力将这群打手挡在旁边,让史、吴等人赶快脱身,但我们却陷入无数棍棒的包围之中。我指挥纠察队且战且走,眼镜被打碎了,衣服也被撕破了,有些纠察队员则被打得头破血流,但总算全部撤了出来。后来才知道,这是国民党有计划干的。幕后的指挥是师大的教授杨立奎、陶希圣和志成中学校长吴葆三等。在我们离开师大操场以后,陶希圣洋洋得意地说:“我们将共产党的崽子们打跑了。”

纪念五四的大会就这样被敌人破坏了。为此北平学联决定:向全国发出公告揭露陶希圣、杨立奎等人的丑恶行径;慰问受伤同学;同时向地方法院对陶提起公诉。

P24-27

序言

经过几年的勤奋工作,杨易辰同志的回忆录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易辰同志嘱我作序,、高兴之余,欣然命笔。

我和易辰同志相识已久。在抗战时期,我和易辰同志一起在冀南地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当时我任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军区政委,易辰同志先在区党委宣传部,后到地委工作。1960年9月,中央重建东北局,我任第一书记,易辰同志在黑龙江省先后任书记处书记、副省长、省委第一书记。1978年,我调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易辰同志1983年调最高人民检察院任检察长。1986年以后我们两人都到了中央顾问委员会。由此我们接触、相谈、相交,对他的了解自然也就较前更多了起来。

1960年,那正是我们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全国粮食供应紧张,中央决定从黑龙江再调出一部分粮食。黑龙江虽是产粮大省,但库存也并不宽裕,群众也开始吃瓜菜代。然而,接到中央指示,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沈阳开会直接分配任务,指示黑龙江多调粮食给国家,易辰同志同欧阳钦等省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做干部的工作,教育干部群众从大局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在欧阳钦、杨易辰及省委其他同志的带领下,压低本省的供应标准,几乎将全部库存调出去,给了国家,受到了党中央、周总理的赞扬。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易辰同志的确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干部。

易辰同志在黑龙江工作了30年,由副省长、省长、省委副书记到第一书记,从主管一条战线到主持全面工作,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他坚持把中央指示与黑龙江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不机械地照抄、照转,不搞“一刀切”。

“文化大革命”期间,易辰同志受到了严重冲击。他始终立场坚定,坚持原则,对林彪、“四人帮"搞的那一套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不承认自己是“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或“犯了走资派错误"等,从不说违心的和违背党性原则的话,是条硬汉子。黑龙江成立“革委会”时,由于易辰同志的“顽固"态度而未被“结合”进“革委会”领导班子。周总理、陶铸同志和我一起同易辰同志谈话,要他支持原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同志的工作,易辰同志思想不通,但还是服从了。后来我的处境也不好,无法再为他说话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拨乱反正,易辰同志表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全国率先响亮地提出:“黑龙江省委是红的,不是黑的!”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易辰同志的个人作风也是值得称颂的。不论“官”多大,他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反腐倡廉的光荣传统。他反对大吃大喝,外出检查工作总是轻车简从,不给基层添麻烦。他待人以诚,坦诚直率,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从不推过揽功。

易辰同志自参加革命,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60年,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曲折,也不管受到什么委屈,始终不退缩,不动摇,不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初衷,令人钦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易辰同志也不例外。可贵的是他在回忆录中从总结历史经验的高度对自己的一些缺点错误进行了分析批评,这就把错误变成了财富,留给后来者。这本回忆录,文字朴实无华,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实在。

当前,我们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本回忆录,对于教育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继续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对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我很愿意向读者推荐这本书。

后记

帮助我收集资料和整理回忆录的有:徐昶膑、卢昌鸿、战风翰、徐漫、王振琦、常好礼、陈玫、张德利、王光辉、王正清、曲守本等同志。张印奎、殷毅同志也做了许多工作。在回忆录整理过程中,得到张向凌、何首伦、赵培兴等同志的热情帮助。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岳岐峰、田凤山、马国良等同志对回忆录的整理、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央文献出版社、哈尔滨花园邮宾馆也给予了热情的帮助。

特别是还得到了薄一波、宋任穷等老领导的热情指导,在这里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的回忆录,讲到70年间的事。我年纪大了,好多事记不大清楚了。和我同一个时期工作的人,有的不在了,有的也老了说不清楚了。因之,难免有失误和错误的地方,这都由我负完全责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