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FBI传记,第一本FBI秘密档案。
以BTV《档案》式语言风格讲述了FBI的传奇历史。
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世界著名的情报机构联邦调查局至今仍然是美国反恐的先锋,发挥着美国其他任何一个机构都无法替代的作用。《美国联邦调查局机密档案》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秉持着公正的态度,将联邦调查局这百年来所经历过的故事一一客观地呈现给大家,以期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到这些年来一直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全世界最大的情报机构——联邦调查局。本书金圣荣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国联邦调查局机密档案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作者 | 金圣荣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一本FBI传记,第一本FBI秘密档案。 以BTV《档案》式语言风格讲述了FBI的传奇历史。 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世界著名的情报机构联邦调查局至今仍然是美国反恐的先锋,发挥着美国其他任何一个机构都无法替代的作用。《美国联邦调查局机密档案》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秉持着公正的态度,将联邦调查局这百年来所经历过的故事一一客观地呈现给大家,以期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到这些年来一直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全世界最大的情报机构——联邦调查局。本书金圣荣著。 内容推荐 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世界著名的情报机构,好莱坞电影必备元素。在打击美国国内犯罪、维护美国国家安全方面,FBI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在美国国内政界中留下不少丑闻。可以说,它从另一个方面折射了美国的历史,反映了美国政界复杂的关系与权力斗争。 长期以来,FBI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外界对其知之甚少,而其自身也是讳莫如深。《美国联邦调查局机密档案》详尽介绍了FBI一百多年来由一个小小的情报部门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情报机构的历程,生动描述了该机构与美国总统之间相互利用又互为对手的微妙关系,再现了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著名谍战案例和打击迫害进步势力的种种手段,并以一个个鲜活案例揭密了其在打击国内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美国联邦调查局机密档案》是一本不可错过的FBI全传。本书金圣荣著。 目录 前言 卷一/秘密特工,横空出世:美国政治缩影下的FBI 前世 Chapter 1 被美国“西进运动”逼出来的间谍机构 Chapter 2 一战初期,美国伸向世界的魔爪 Chapter 3 “红色恐怖”让联邦调查局几多欢喜几多愁 Chapter 4 “禁酒令”中大显身手 Chapter 5 经济危机下与黑社会之间的较量 Chapter 6 林白之子绑架案 卷二/生死考验,一战成名:罗斯福时期的FBI Chapter 7 1933年,面临生死考验的联邦调查局 Chapter 8 为罗斯福新政保驾护航 Chapter 9 一战成名:林白之子绑架案的侦破 Chapter 10 总统与FBI 局长的“亲密接触” Chapter 11 罗斯福总统连任,FBI 实现华丽转身 Chapter 12 “窃听”风暴令罗斯福有口难言 卷三/福祸相依,荣辱与共:杜鲁门时期的FBI Chapter 13 杜鲁门与胡佛之间的冷战 Chapter 14 FBI 被杜鲁门束之高阁 Chapter 15 总统不待见,FBI 费力不讨好 Chapter 16 “中情局”横空出世,FBI 不得不低头 Chapter 17 不得已而为之的“吹泡泡”大战 Chapter 18 驱逐卓别林 卷四/胡佛时代,大显身手: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时期的FBI Chapter 19 主动出击,左右总统竞选 Chapter 20 艾森豪威尔与胡佛惺惺相惜 Chapter 21 艾森豪威尔连任,FBI 一手遮天 Chapter 22 肯尼迪“过河拆桥”,总统与FBI 分道扬镳 Chapter 23 智斗美国总统,FBI 的终极较量 Chapter 24 FBI 与肯尼迪之死 Chapter 25 玛丽莲·梦露之死 卷五/战后风云,剑指苏俄:约翰逊和尼克松时期的FBI Chapter 26 约翰逊时期的白宫“掌门人” Chapter 27 马丁·路德·金被刺杀 Chapter 28 与尼克松的政治同盟计划 Chapter 29 “水门事件”背后的深喉谜影 Chapter 30 将越南战争秘密推向高潮 卷六/冷战斗士,绝地反击:卡特和里根时期的FBI Chapter 31 里根总统与FBI 的政治同盟 Chapter 32 隐藏在FBI 内部的双面间谍 Chapter 33 胡佛之后的联邦调查局 Chapter 34 潜伏在FBI 内部的“鼹鼠” Chapter 35 FBI 对众名人的秘密监视行动 卷七/反恐先锋,独当一面:老布什和克林顿时期的FBI Chapter 36 真实版“无间道”风云 Chapter 37 成为“胡佛第二”的路易斯·弗里 Chapter 38 曝光总统丑闻,弗里与克林顿“翻脸” Chapter 39 反恐时代来临,FBI 成为鹰派先锋 Chapter 40 破获全美连环杀人案 Chapter 41 震惊世人的“十大通缉犯”榜 卷八/硝烟未尽,任重道远:小布什和奥巴马时期的FBI Chapter 42 “9·11”恐怖袭击事件 Chapter 43 FBI 进行大刀阔斧的重新改组计划 Chapter 44 建立“自动化质问辨别系统” Chapter 45 金融犯罪气焰嚣张,FBI 加大打击力度 Chapter 46 俄罗斯间谍事件让奥巴马无处遁形 Chapter 47 米勒局长的连任之路 Chapter 48 火线出击,粉碎恐怖分子袭击总统的阴谋 附录一:FBI 大事记 附录二:FBI 历任局长简介 试读章节 从1908年成立到1913年的这5年里,虽然联邦调查局的权限仅仅局限于有关刑事法律方面的犯罪调查,比如因经济欺诈而构成的刑事犯罪,以及反垄断法等方面的犯罪,但当时联邦调查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所管辖,而司法部部长有权委任任何组织去侦测一切反美罪行,而这一权力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联邦调查局的身上。同时,美国的其他法律也明确规定,特殊时期联邦调查局可以在指令之下从事一些特定犯罪的调查。这就从法律层面上给予了联邦调查局更为宽泛的调查权力。而联邦调查局真正开始进行间谍活动,还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开始的。 1914年7月,因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从而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作为一向以好战著称的美国来说,当时的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总统,他却对这场带有帝国侵略色彩的战争一直保持着中立态度,一直致力于国内的反垄断方面的改革和关税的调整,以及银行和货币系统方面的改革,并发表了一份中立宣言。然而,威尔逊的这种行为受到了以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首的好战派的强烈反对,于是不得不提出扩充美国军队的主张。 联邦调查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得到进一步扩张的。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亚历山大·布鲁斯·贝拉斯基在战争结束后回忆说,当时司法部从各地征调来了很多新的特工人员,他们有的来自于军队,有的来自于其他部门,而当时强化联邦调查局的目的只有一个:威尔逊总统虽然对战争保持中立的立场,但为了确保这场战争不波及到美国,美国政府当时其实已经做好了随时参加战争的准备。在威尔逊总统的提议下,1914年8月29日,美国政府任命托马斯·瓦特·格雷戈里为新的司法部部长。在格雷戈里部长的命令下,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经过一番训练后,被派往了各个参战国,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时刻监测所有敌对国的动向,以防这些国家对美国实施突然性的袭击等。 作为联邦调查局来说,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转变,也是联邦调查局首次以保护美国为目的,执行调查来自于国外的情报和恐怖活动的间谍活动的开始。此后,这几乎成为了美国联邦调查局标志性的工作。 当时,联邦调查局不仅向国外派出了大量特工,同时也在国内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主要是为了确保扩充军队主张的顺利进行,逮捕那些到了年龄却有意逃避服兵役的青年男子,并防止国外间谍对美国本土进行的军事侦察与破坏行为。 由于受到政府的支持,当时的联邦调查局得到了膨胀式的人员扩张,而在国内与国外所派驻大量间谍,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的产生。在国外,很多间谍不仅搜集到了很多敌对国的军事情报,同时也搜集到了大量其他信息,比如关于各国农业、商业等政策方面的信息。这些在当时被美国政府认为是近似垃圾的信息,却在战争结束后的不久,被认为是最有用的情报。它为美国对世界很多国家开展经济侵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美国后来成立中央情报局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调查局在国际上的侦测工作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但在美国本土,联邦调查局却刮起了一股不小的“龙卷风”,让很多美国本土公民和外裔尤其是德裔的美国人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度恐慌。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部门,联邦调查局为了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与造势。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首先对那些德裔美国人进行了大量逮捕,因为他们认为对方是德国政府派来的间谍,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当时不知是从哪里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战争即将把美国作为战场,而所有的德裔移民几乎都是德国政府派到美国的间谍。其实,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当时的联邦调查局的确是这样宣传的。而且还有特工传言,从国外特工那里掌握到的情报来看,德国的同盟国墨西哥将要向北进军,打算从美国夺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进而把加利福尼亚州从美国一刀切开。更有消息传出,德国的潜艇将会炮轰纽约,日本人也将从大西洋沿岸登陆,对经济发达的美国东北部进行致命的打击。 在这种白色恐怖气氛之中,美国政府似乎也感觉到有重重危机潜伏着,并即将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于是一纸命令在国防部的提议下从白宫发了出来:只要是在美国生活的年满14岁的人,如果他们没有获得美国国籍或是美国同盟国的国籍,那么就一律被认定为美国敌对国的侨民。对于这种人,联邦调查局就有权限制他们迁居,或是对他们采取进一步的安全措施,甚至对他们随时进行逮捕。与此同时,联邦调查局还提出了限制这些人携带枪支等各种武器的要求,并且命令他们到政府的相关部门去做登记等等。 司法部部长托马斯·瓦特·格雷戈里接到这个命令后,发现白宫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有些过于谨慎了,所以他很想去白宫与总统威尔逊面谈。可是,在他和联邦调查局的负责人谈过自己的想法后,竟然遭到了这个负责人的反对。对方认为,命令既然是发自白宫的,那么作为执法部门就应当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至于命令是否正确则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面对这个负责人的公然反对,格雷戈里虽然仍有些不甘心,但这个负责人所讲的的确是实话。 就这样一纸命令从白宫下达到了联邦调查局,总统赋予联邦调查局特工的特权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作用的结果导致了:只要是关系到了国家的安全,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就可以随便在美国本土上抓人。而这一点也成为了联邦调查局与后来成立的美国另一个重要的情报组织——中央情报局之间最大的差别,因为美国的法律虽然也赋予了中央情报局进行情报采集中的很多特权,但却没有给予他们像FBI特工一样的可以任意在国内逮捕人的权力。P6-9 序言 美国联邦调查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原本它只是美国政府调查犯罪活动的一个秘密部门,在最初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成立之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甚至就连罗斯福本人对它也并不关注,以致到后来历任总统执政期间,它还曾几度险些被政府所取消。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出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联邦调查局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当时美国国内日益猖獗的“红色恐怖”事件,似乎为它找到了一个可以生存下来的理由。可是,这一本来可以让联邦调查局大显身手的事件,却没能为其带来正面影响,反而带来不太光彩的声名。 在此后数年间,联邦调查局也曾做出过一些令人称道的成绩,比如在制止因“禁酒令”而带给美国的次生危害方面表现不错,但这一点点成绩却很快被经济危机的大潮所淹没了。直到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上台后,为了推行罗斯福新政,联邦调查局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在局长埃德加·胡佛的带领下,联邦调查局很快蜕变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巩固自己政治地位的一个有力武器,并为日后缔造胡佛神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真正让联邦调查局挺起腰杆站立在美国人民面前的是对飞行英雄林白之子绑架案的破解。但在最初破解这一案件时,联邦调查局的出场仍然带着几分无奈的意味,这主要是受当时的联邦宪法的影响,但也正因如此才为日后联邦调查局特工拥有冲破联邦体制而凌驾于地方警察之上的特权埋下了伏笔。当然,这主要还是归功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可以说,联邦调查局缔造了一个美国历史上前所有未有的蝉联四届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时代,同时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也亲手打造了一个令全世界谈之色变的情报调查机构——FBI。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联邦调查局成立之初到如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它的前半期几乎成为了埃德加·胡佛的个人传记,但也正是这位统治了联邦调查局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人物,不仅使联邦调查局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使其远远凌驾于司法之上,甚至成为了几乎可以左右美国总统的可怕组织——联邦调查局运用美国总统所给予他们的窃听特权知道了很多原本他们不该听到的隐私,这不仅干扰了美国宪法的执行,同时也影响到了美国总统的执政。而联邦调查局也因此背上了很多污点,受到了众人的指责。比如肯尼迪总统被暗杀事件、监视爱因斯坦事件、好莱坞影星玛丽莲·梦露死因之谜、“水门事件”以及“9·11”事件,等等,似乎只要是在美国发生了什么不太光彩的重大事件,里面都会找到联邦调查局那若有若无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好莱坞大片的渲染,人们开始对联邦调查局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仅通过这些,仍然无法让人们真正了解联邦调查局。而早在1972年,随着埃德加·胡佛的去逝,FBI的所有秘密也都被全部带走了。尽管如此,FBI的神话却依然在不停地上演着。 可以说,联邦调查局至今仍然是美国反恐的先锋,发挥着美国其他任何一个机构都无法替代的作用。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秉持着公正的态度,将联邦调查局这百年来所经历过的故事一一客观地呈现给大家,以期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到这些年来一直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全世界最大的情报机构——联邦调查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