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朱瘦菊卷上下)(精)
分类
作者 袁进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歇浦寒潮日夜浮,浦边幻景逐波流。琼楼十二巢狐兔,珠履三千走马牛。愧我优游消岁月,凭谁点缀续《阳秋》?手持秃笔无聊甚,旧事新闻一例收。

这一首诗,便是《歇浦潮》的缘起。据说春申江畔,自辛亥光复以来,便换了一番气象。表面上似乎进化,暗地里却更腐败。上自官绅、学界,下至贩夫、走卒,人人蒙着一副假面具,虚伪之习递演递进;更有一班淫娃荡妇、纨祷少年,都借着那文明白由的名词,施展他卑鄙龌龊的伎俩。廉耻道丧,风化沉沦。

那时,有一位过江名士目击这些怪怪奇奇的现象,引起他满腹牢骚、一腔热血,意欲发一个大大愿心,仗着一枝秃笔,唤醒痴迷,挽回末俗。无如天嫉奇才,文人命薄,那年,这名士为着一件痛心之事,得了个咯血之症,卧床半载,遽尔召赴玉楼。易箦的那天,在下也在他床前视疾,他却把这一件心事重重托付了在下。无奈在下年甫及冠,阅历有限,得了他遗命之后,一连数载未得只字,朋友之托几将置之脑后。近日涉足社会以来,觉得见见闻闻每况愈下。遣忆名士的一番议论,果然大有见地。在下虽然不学无术,却不可辜负了他的遗志。因此,摭拾些野语村言、街谈巷议,当作小说资料。粗看似乎平常,细玩却有深意,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若问是真是假,连做书的也不大发明。看官们只消记着《红楼梦》内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二语,便是读本书的总诀了。要知《歇浦潮》如何开场,请列公略静一静,听在下慢慢道来。正是:

好从牛渚燃犀照,且向螭庭铸镜观。

闲言少叙。却说上海城未拆时,与租界最接近的便是新北、老北二门。老北门内沿城根,有一条捷径可通新北门。其间又岔出几条小弄。内中有一条萨珠弄,居人以讹传讹,便叫他杀猪弄。这杀猪弄内居住的并非屠户,却是些经纪人家,大都在北市营业,早出晚归。一则房租廉,二则出入便,因此这弄内居户真是鳞次栉比,即有最精细的调查员也不能指出户口详数。

其间有一户姓王,乃是婆媳二口。左右邻居听她们讲的是一口宁波话,顺口称作宁波人家,老的是宁波妈妈,少的便是宁波嫂嫂。这宁波妈妈母家姓李,今年已有五十上下年纪,却还精神爽健,强饭加餐。为人甚是和善,不过爱管闲事,每每受着许多闲气。她媳妇邵氏才只二十一岁,身材很是伶俐,面貌却也不弱。惜乎命犯孤鸾:成婚未及半年,她丈夫忽然一病身亡。邵氏抚棺大恸,当时欲以身殉,念及老姑在堂无人侍奉,只得含辛忍痛,靠着十指尖尖做些女红,度这苦雨凄风的日子。忽忽日月。,不觉又是一年。

那日,邵氏正绣着鞋头花样,李氏却在穿理冥锭。忽听得外面“砰、砰、砰”三声炮响,接着一阵吹打,夹着些哭声。李氏自言自语道:“大约对门陈家的媳妇入殓咧。自我家云儿死后,弄内足足死了十来个人,这地方可称是一个不祥之地。那陈家的媳妇不但人材好,而且性格温柔,她丈夫也生得十分漂亮。小夫妻两口子,每逢礼拜日手挽手的出外游玩,何等快乐!目今女的为了产后血崩病致死,不知她丈夫怎样的悲恸?”李氏说时,邵氏眼圈儿早已红了。李氏触景生情,想起儿子在日光景,一阵心酸,两行老泪不由的夺眶而出。

这时候,忽然有个人推门进来,一眼见她婆媳两个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的模样,笑道:“咦,别人家死人,要你们婆媳俩伤心什么呢?”李氏认得是陈家的梳头娘姨张妈,不觉破涕为笑,道:“你主子家死了人,又不带你到棺材里去的,你躲到这里来则甚?”张妈道:“我家少奶奶平日待我甚好,我本欲待入殓时痛哭一场,不料方才道士贴出字儿,我生肖第一个犯忌,所以到你家来暂避。”一面说,一面拿起邵氏绣的那只花鞋,赞不绝口,道:“嫂嫂绣得好花样!这粉红鞋面配上墨绿颜色的花朵,煞是好看。不知哪一个有福的姑娘得穿你亲手绣的这双鞋子啊。”邵氏听说,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张妈猜着她的心事,便道:“嫂嫂,看破些罢。常言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世间无不散的筵席,不过迟早些罢了。嫂嫂青年守寡,原是件最痛心的事。无如死者不可复生,悲伤何益?而且嫂嫂盛年美貌,又何必苦坏了身子,令死者在地下不安呢?”邵氏强作笑容,道:“妈妈说哪里话。我听得你家那位奶奶为人十分贤慧,可惜没寿,也是天地间一种缺陷。像我这样薄命人还留在世间,却把人家恩爱夫妻生生的拆散,岂不是阎王爷爷没了眼睛么?”说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哽不能声,张妈也陪她淌了几滴眼泪。李氏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连阎王爷也好信口胡说的吗?!”张妈道:“也难怪嫂嫂,像我这般没用的人却老而不死,大约阎王爷真瞎了眼睛咧。”说罢,又道:“哎哟!我只图自己说得爽快,竟忘却妈妈咧。该死该死。”这句话引得邵氏也笑将起来。

不一会,陈家大殓已毕,张妈自回家内。那时死者灵前已设了垫,张妈叩罢头,忽见死者的丈夫陈光裕正独坐一隅,掩面流涕,即便上前劝慰了一番。光裕始稍稍收泪。毕竟悼亡心切,晚问睡在床上,一灯独对,万籁无声,觉得孤孤单单、凄凄冷冷。想起娇妻在日,枕边被底软语温存,而今宛如隔世,不由的肝肠寸裂,足足哭了一夜。次日便茶饭少进,精神恍惚,一连数日皆是如此,把家中人都吓坏了。他父亲陈浩然便要替他续娶。光裕听说,大大不悦,道:“大凡妇女没了丈夫,大都守节终身。即欲再醮,也须待三年服满。惟有男子丧妻,便急图续娶,这也是历古相沿、男尊女卑的恶习。然而从未有首七未过便议及婚事的。你们想出这条主意,非但陷生者于不义,而且也忒煞看轻死者了。”浩然见他固执,只得罢了。幸喜光裕隔了几天,渐渐回复原态,家人私相庆幸,连张妈也代他们放下了一块石头。不多时,这件事便传进王家婆媳耳内,李氏并不在意,邵氏为着此事却定了半天神。

恰巧这年上海革命军起义。九月十三那夜,白旗一扬,遍地响应,也是满清末造亲贵弄权,激动民气所致。那时最高兴的,便是一班商团会员,个个磨拳擦掌,兴冲冲的去攻制造局。幸得沪军防营兵士相助,才将制造局攻破,可怜商团中已死了几个热血的少年。其实这班人都仗着一团高兴,出生入死的为他人争荣博誉,临了只领得一枝新枪,奖着一块“急公好义”的铜牌了事。做书的替他们大不值得,这都是后话不提。当夜,又有一班人乱哄哄烧了上海道的头门。次日,便有一个民政总长,一个沪军都督出现。大局既定,居民有些还在睡梦中,糊里糊涂的渡过了一朝世界,这也算上海人民的大幸。谁知内地忽然起了一种谣言,说清政府派了十万北兵,由天津出发,不日到上海来决一场大战。因此城内居民大起恐慌,纷纷搬往租界躲避。

王家婆媳也打点避地之策。李氏意欲回宁波原籍;邵氏因原籍并无亲属,与客地一般无二,还是上海有几家姊妹行来往,若到宁波,一则人地生疏,二则两代孤孀,难保不受人欺侮,三则宁波未必不遭革命影响,因此执意不去。两方面正在不能解决的时候,忽然张妈笑嘻嘻的走了进来。李氏便问她可曾预备逃难,张妈道:“我本想不走的,经不起陈家太太苦苦的叫我一同到她亲戚家去,我也不便推却。明天早起便要动身,故此我特来告诉你们一声儿。”李氏道:“恭喜你有了去处,我们还没处投奔呢。”张妈问其所以,李氏便把自己要回宁波,邵氏不肯的话说了一遍。张妈道:“上海住惯的人要回乡下去,却是样样不便,难怪嫂嫂不愿意了。我却有条主意,不知行得行不得。陈家的那门亲戚住在新闸,听说宅子是自家造的,房屋很大。你们人口又少,家具无多,何不向陈家商议商议,借他一间暂住?大不了贴还他家房钱罢了。那时我们都在一起,岂不更有照应?”邵氏道:“只恐他们有钱人家不把我们穷人放在眼内,那不是自讨没趣么?”张妈道:“那可无虑。陈家的排场,你们是知道的。讲到他家这门亲戚,我有时见那位奶奶同着二位小姐到陈家来,虽是珠钻满头、绮罗遍体,却都和蔼可亲,丝毫没有富豪习气的。况且嫂嫂生得美人儿似的,我见犹怜,谁敢轻侮?只恐他家姊妹得了你,反恨我老物讨厌咧。”邵氏听说,啐了一口。李氏道:“话虽如此,不知陈家肯不肯?”张妈道:“这事包在我身上。”说罢回到陈家,径进内房来找太太。

这太太今年已有四十四岁,素性爱洁,所以面上常扑着满脸的粉,梳一个小小髻儿,插着黄澄澄的金押发,垂着两爿假鬓,却是发光可鉴,香气扑鼻。身穿玄色绉纱棉袄,高高耸着条元宝领,露出白夕法布衬衫。家常不曾系裙,穿着桃灰绉纱棉裤,四寸金莲盈盈的贴在地上,正指挥仆妇收拾衣服。张妈一见,便把王家的事说了。这太太赋性仁慈,听了便说道:“目今扰乱时世,可怜她两个女流之辈,无亲无眷,教她们投奔何处?既然她爱和我家同住,幸得那边房屋大,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把旧邻变作新邻,却是再好没有。你快去叫她们收拾收拾,把细软的随身带去,笨重的可弃则弃,值钱的堆在我家,横竖这里有人管着呢。”张妈大喜,三脚两步奔到王家,向李氏婆媳说知,她婆媳两人自然欢喜。当日,便把应用衣服装了两箱,又把零星物件打了一个大包裹,余下的桌椅台凳一古脑儿央人搬进陈家。这夜婆媳二人通宵不曾合眼。次日清晨,张妈便来叫她们到陈家会齐。浩然自愿留家看屋,光裕押着箱笼物件先行。太太带着两个干女儿和张妈、李氏婆媳等一干人,赁了几乘黄包车,一窝儿向那亲戚家而来。

P3-7

后记

从《儒林外史》以来,中国的白话章回小说出现了一种“社会小说”,它以表现众多社会画面,连缀一个个故事,揭露社会黑暗现实作为特色。在近现代表现上海的众多“社会小说”中,《歇浦潮》称得上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部。“歇浦”是上海的别名,作者署名“海上说梦人”,意味着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描绘一幅幅关于上海的图像。

《歇浦潮》的作者朱瘦菊也许是目前鸳鸯蝴蝶派重要作家中存世资料最少的几位之一,连他的生卒年,目前都只能暂付阙如。只知道他是上海人,主要经历都在上海。他善于交际,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能认识,笔名“海上说梦人”,曾经写过电影剧本,编过小报《海报》,但不到一年就停刊了。他不是一个多产作家,小说创作除了《歇浦潮》外,还有《新歇浦潮》、《残粉剩脂录》、《金银花》、《此中人语》、《市井梼杌史》、《脂粉地狱》等。《歇浦潮》共100回,先在上海《新申报》连载5年,至1921年5月连载至90多回时方才由上海新民图书馆出版全书,该书出版后影响很大,曾多次重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91年将该书重新标点出版,本书采用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这个版本。

如果说中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许多大城市,如唐代的长安、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代的大都,它们都曾经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那么,上海在进入百万人口大城市时,则与这些传统城市不同。它是一个进入资本主义带着殖民地色彩的近代都市,文学作品要全面表现这样的近现代都市,就必须抓住它的性质和时代特点。

《歇浦潮》正是这么做的。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已经指出:“春申江畔,自辛亥光复以来,便换了一番气象。表面上似乎进化,暗地里却更腐败。上自官绅、学界,下至贩夫、走卒,人人蒙着一副假面具,虚伪之习递演递进;更有一班淫娃荡妇、纨绔少年,都借着那文明自由的名词,施展他卑鄙龌龊的伎俩。廉耻道丧,风化沉沦。”这就是小说的创作宗旨,他要揭露的就是与传统古代城市不同的近代都市,在表面上的“文明进化”背后,是人的被“异化”,都市成为罪恶的渊薮。这也是中外作家在面临近代都市崛起时的共同感受。

《歇浦潮》充分展示了近代都市的复杂性,一方面是经济的进化:如同作家王安忆所说:“为了运行的方便,物质便以抽象的货币形式为代表,货币又可以更抽象的期票、股票、债券、货单等形式做替身,来参与扩大再生产的运动。由此而来,其间便可演出多少出空城计和华容道。农人的诚实和正直大约就是在此上海经济舞台上丧失殆尽的。”一方面是人的“异化”带来的道德沦丧:正如作者所说:“纵目社会,在在黑幕高张,商界则讥诈万端,女界则怪态百出,政界则蝇营蚁附,军界则虎噬狼吞。”“信义两字,何须计及,廉耻一道,久已无存。”到处是陷阱,是骗局,是投机,是阴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达官商人们玩弄妓女,收做他们的姨太太;姨太太们化着达官商人的钱,勾搭着新剧家,那些演文明戏的演员。无论是达官贵人、遗老遗少,还是知识分子、佣妇雇工,整部小说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正面人物,人们只为自己的欲望而活着,近代都市推动着欲望的膨胀,膨胀的欲望最终又扼杀了自我。作者俯视着这芸芸众生,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类似传统“因果报应”的叙述中(如奸商钱如海被烧死),我们看到作品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近代都市画面。

朱瘦菊具有非凡的艺术手腕,描写之细腻传神远远超过同类小说,可与晚清的《海上花列传》相颉颃。小说刻画在传统价值观念失落之际的种种人间世象,注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第七回写寡妇邵氏在钱如海殷勤相待之下思想斗争激烈,通过做梦描绘她在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自然。作者描写都市的黑暗,并不局限在上层社会,对下层社会的欲望贪婪,并无讳饰。但是《歇浦潮》仅仅从道德上批判人性的失落,未能进一步深掘造成“异化”的原因,终觉有点遗憾。  《歇浦潮》在结构上运用的也是类似于《海上花列传》“穿插藏闪”的网状结构,立体型地叙述了近代都市的不同层面,扩大了传统章回小说的叙述能力。在《歇浦潮》成书的1921年,虽然五四新文学已经问世,但是新文学还没有产生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可以与之比美;《歇浦潮》虽然是章回小说,属于旧文学一类,但是它继承了章回小说的优良传统,拓展了章回小说的表现能力,表现的也是现代题材。张爱玲、夏济安都对《歇浦潮》评价很高,原因也在这里。这样的作品,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应该具有它应得的地位。

袁进

2009年10月

目录

上卷

凡例

前言

题词

第一回

 避难依人贞心匪石 架词试节巧舌如簧

第二回

 接匿名信老爷动怒 诉覆盆冤爱妾撒娇

第三回

 乖案目移花接木 恶科长换日偷天

第四回

 聚餐会竭力争口腹 检方书拚命省铜钱

第五回

 呼将伯和尚鸣冤 慕共姜女郎矢志

第六回

 双方得利姑息争端 一榻横陈快谈报馆

第七回

 莽郎君黑夜逞蛮威 痴女儿深宵惊幻梦

第八回

 惑雌黄连心忍苦 窥秘密梅子留酸

第九回

 生子丧子一喜一悲 解铃系铃半真半假

第十回

 观新剧旅馆订幽盟 发老骚娼寮闹笑话

第十一回

 访桃源老翁逢烟妓 逛名园主笔遇仇家

第十二回

 影戏场有女怀春 番菜馆群公就食

第十三回

 吃官司队长受奇羞 想议员公民发狂热

第十四回

 选举运动成笑史 婚姻反复堕奸谋

第十五回

 写状辞满腹牢骚 露机关一床绣枕

第十六回

 一观察无意撞木钟 两侦探有心敲竹杠

第十七回

 肆恐吓惊散野鸳鸯 巧安排出示真凭据

第十八回

 荔香园侍儿报信 蕙芳楼流氓拆梢

第十九回

 杀爱妾老爷再装腔 访小妻大妇初设计

第二十回

 赠巨金美人仗义 出重洋浪子逃生

第二十一回

 庆宜家丈夫迁金屋 感阋墙公子走天涯

第二十二回

 拍马屁吮痈舐痔 杀风景叱燕嗔莺

第二十三回

 吃苦头良宵推磨 使酸劲暮夜摧花

第二十四回

 贪财汉一心下辣手 急色儿两面做难人

第二十五回

 重罹绮障名媛伤怀 初惹情魔狂童适意

第二十六回

 假从良莲子侬心 真淴浴桃花人面

第二十七回

 漫天布局瞎子心虚 蓦地逢仇冤家路窄

第二十八回

 逞利口再用机谋 开华筵大变戏法

第二十九回

 行酒令当筵飞巨盏 闹洞房立地赋新诗

第三十回

 扯丝巾无端泼醋 熄电灯有意藏奸

第三十一回

 屈膝盖有愧男儿 挨耳光可怜妓女

第三十二回

 泄春光无心闻密语 看夜戏信口发狂言

第三十三回

 遇事生风奸谋百出 拖人落水妙计连环

第三十四回

 受没趣狂夫丧气 遭侮辱少妇寒心

第三十五回

 百箱土狼狈行奸 一封书妻舅交恶

第三十六回

 薄命女空门悲祝发 负心妇醋海怒掀波

第三十七回

 酸溜溜一场胡闹 怒冲冲满腹阴谋

第三十八回

 推波助浪激走娇娘 ■雨尤云潜来荡妇

第三十九回

 太糊涂人何梦梦 真狡猾想入非非

第四十回

 怪现状何堪目睹 丑官僚到底心虚

第四十一回

 考知事腐儒吐气 释偷儿会长求情

第四十二回

 强迫分产贫士毁家 诈欺取财律师入狱

第四十三回

 情脉脉鹣鲽同心 恨绵绵鸳鸯共命

第四十四回

 蕴恶果大起革命军 展鸿图小试孥云手

第四十五回

 兵败城西军曹丧胆 营迁闸北司令无颜

第四十六回

 谋侦探欺心卖友 开公司着意投资

第四十七回

 三等奖谋士张罗 一餐饭党人入网

第四十八回

 敲竹杠啬夫难叫苦 掮木梢浪子枉含酸

第四十九回

 坐汽车奸谋枉费 寄包裹毒计频施

第五十回

 泄机关弄巧反拙 访消息因爱成仇

下卷

第五十一回

 运慧剑一怒断情丝 惹邪魔联床追往事

第五十二回

 新剧家滔天罪孽 男堂子盖世奇闻

第五十三回

 老糊涂回回钻圈套 小滑头处处骗金钱

第五十四回

 一溜烟金钱飞去 两面光美色诱来

第五十五回

 逞变诈覆雨翻云 善逢迎依草附木

第五十六回

 调虎离山果真多智 引狼入室何苦劳心

第五十七回

 进密告意中人来 写绝据心头肉去

第五十八回

 叙年兴群雌开赌局 表心迹众婢请圆光

第五十九回

 贼姑爷空伸三只手 痴女子徒伤一片心

第六十回

 吞生烟计穷力竭 放野火魄散魂飞

第六十一回

 钻脚路夤夜访权门 显手段凌晨施骗局

第六十二回

 破镜难圆阴阳怪气 坠欢易拾名利关头

第六十三回

 了夙孽债赎三生 享遗财蓑披一件

第六十四回

 出奇谋保险纵火 演迷信花会求金

第六十五回

 贤宾主三更决妙策 小伙计半语触霉头

第六十六回

 瓦老爷无心落圈套 傻学徒信口泄真情

第六十七回

 为虎伥孔方作祟 伤人命祝融肆威

第六十八回

 化险为夷钱神得力 顾名思义股东无权

第六十九回

 富贵由天金易得 死生在数命难逃

第七十回

 好伙计独享利权 贤昆仲大闹意见

第七十一回

 彰报应流离苦妻女 显神通牵合野鸳鸯

第七十二回

 守财奴闭门订家法 失贞妇背里觅生涯

第七十三回

 成肉庄官僚托足 鲜果铺学士埋头

第七十四回

 染毒疮小偿风流债 播丑声大贻名教羞

第七十五回

 惹祸遭殃怪态百出 增荣益誉异想天开

第七十六回

 取道尹棋输一着 复帝制语妙双关

第七十七回

 感前尘暗吞一掬泪 掀醋罐枉吃五分头

第七十八回

 孽海猛回清绮障 春江小住扫情魔

第七十九回

 贩私土诡迹张黑幕 充完璧妙术泛红潮

第八十回

 远虑深谋雄心扫地 拈花惹草色胆包天

第八十一回

 辣手段游子还乡 硬心肠萧郎陌路

第八十二回

 夸旧游当筵论因果 结新知背地设机关

第八十三回

 计出万全迷龙有阵 功亏一篑缚虎何人

第八十四回

 燕子窠下场怜贱妓 虎狼窟历劫叹贫娃

第八十五回

 强中强乖人受骗 冤里冤小婢遭殃

第八十六回

 一封信险破财奴胆 八百金顿迷穷汉心

第八十七回

 传机密属垣有耳 避侦探伺隙何人

第八十八回

 甘言易入弱女移家 孽报难逃恶奴结局

第八十九回

 藏头露尾莫测妖狐 侠骨冰心决除害马

第九十回

 设陷阱疑云障雨 泄命案远走高飞

第九十一回

 作恶人难逃法网 可怜女大受折磨

第九十二回

 上公堂奶奶求救 抄小路太太遭疑

第九十三回

 中冓难言懦夫泄愤 下堂求去荡妇无情

第九十四回

 收覆水负荆登门 避后患运筹帷幄

第九十五回

 天理循环请君入瓮 人心叵测纵虎归山

第九十六回

 玉镜台前遭白眼 流苏帐底进红丸

第九十七回

 祸生肘腋醋海兴波 病入膏肓情场结局

第九十八回

 请名医何期滑脚 酬月老不惜缠头

第九十九回

 匿私赆虔婆工谋 啖余桃优伶中计

第一百回

 变起家庭证恶果 潮翻歇浦结新书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一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本丛书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主持并策划编纂的文学大系《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该文学大系中有50多位被历史烟尘湮没的海派作家浮出水面,占丛书篇幅的1/5,填补了文学史的部分空白。

该丛书入选作家中既有闻名遐迩的大师、巨匠,也有叶小凤、蒋敦复、彭康、潘黛柳等被文学史家忽略的作家。这其中包括最早准确预测了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大事件的晚清上海名医、小说家陆士谔。

本书为其中一册。

编辑推荐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在上海地区出现著名作家朱瘦菊和他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