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运元勋--恩格斯生平故事》对伟共运元勋——恩格斯的一生进行了较为客观、详实的评述,作者李朋、高德宝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恩格斯的家庭状况、亲属关系及青少年时期的情况叙述的尤为详尽。因此,本书可以称得上是集历史性、研究性、资料性、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极具学术价值、阅读价值和收藏使用价值,是各类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的必备藏书,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学习和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百七十年(1847—201 7)历史的案头佳品,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益读物。
革命导师恩格斯的一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李朋、高德宝著的这本《共运元勋--恩格斯生平故事》运用丰富的资料,紧密结合当时欧美各国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全面阐述了恩格斯光辉的革命历程,着重研究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参加1848—1849年革命运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支援巴黎公社革命事业,批判工人运动中各种假社会主义,指导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等重大政治事件、政治活动中的原则立场、斗争策略和杰出贡献,深刻而生动地向人们再现了恩格斯在长达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形象。
恩格斯的母亲伊丽莎白·弗兰契斯卡·毛里齐娅·恩格斯,出生于荷兰的一位中学校长家里。父亲伯恩哈德·范·哈尔是哈姆理科中学校长,也是出色的语言学家。伊丽莎白·弗兰契斯卡·毛里齐娅是位有教养的女子,爱好音乐和文学,对歌德的作品特别感兴趣。她先后生下四男四女。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头生子。
恩格斯生长在这样一个富裕文明的家庭里,从小就接受广阔的文化知识,就连住在哈姆的外祖父也常把他接到那里去,给他讲古代神话传说。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恩格斯的智力发展,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父亲信仰虔诚主义,他在家里竭力对儿女施加严格的宗教教育,要求子女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要认真听讲宗教教义,并无条件地相信圣经。这种宗教约束,是恩格斯走向革命道路的障碍。
少年恩格斯自1829年起在巴门市立学校读书,他在这所学校学习物理和化学的初级课程。但是,这所学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维护圣经教义的人,他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蒙昧主义者,有位四年级学生问老师,歌德是什么人?老师以轻蔑的口气回答说,是一个不信神的人。因此,在学校里也和在家里一样,充满着宗教的偏执气氛。
1834年秋天,恩格斯转到爱北斐特市立中学上学。爱北斐特与巴门只隔一条乌珀河,两市之间有一座桥沟通。爱北斐特市立中学是当时普鲁士最好的学校之一,闻名遐迩。父亲希望他在那里学到一种扎扎实实的学问,以便日后深造。
爱北斐特中学经费充足,招聘了一批有才能的教师。教师之中,有些人还是自由主义者。学校开设比较完整的班次,讲授的课程有希伯来语、拉丁语、希腊语、德语、宗教、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博物学、唱歌、绘画,后来还讲授了哲学导论。恩格斯是一位非常专心听讲的学生。学校对他提出很高的要求,但他无需多下功夫就能使老师感到满意。他以能够迅速和深刻地掌握知识而与众不同。他酷爱学习物理、数学、历史和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他非凡的语言学才能,使他很快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
恩格斯在童年时期就以钻研精神和多才多艺而出人头地。他酷爱科学知识,也热爱英雄人物,他从外祖父那里津津有味地听了许多有关希腊史诗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恩格斯在爱北斐特中学又熟悉了众多的德国史诗。他赞赏德国文学作品中的齐格弗里特、浮士德这几位英雄人物,因为他们体现了向专制制度的强暴所作的英勇斗争。他们是勇敢和无畏的化身,表现了随时准备牺牲的精神、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地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毅力。他认为自己应该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要像他们那样对待生活和斗争。
恩格斯读了很多书,在中学里就擅长写诗。他用古希腊文写的诗“伊托克列斯和波吕涅克斯决斗”,在1837年9月15日爱北斐特中学的公众庆祝会上朗读过。这首诗显示出他对古希腊神话的渊博知识,他在古希腊神话的基础上,为描写决斗场面创造了生动的背景。
可是,家庭,尤其是父亲对恩格斯的智力发展很担心,因为在具有虔诚主义观念的父亲看来,恩格斯的生活兴趣、读书的爱好、求知的欲望、热爱真理的热情,所有这些十分触目的特点都是危险的。即使不直接受到父亲的责备,无论如何也不会得到赞赏。
父亲对恩格斯管教得很严,有时甚至对他进行严厉的训斥,他反对恩格斯阅读骑士小说,认为那是些坏书。他一旦在恩格斯的书柜里发现有这类小说,恩格斯就要受到最严厉的训斥。
P4-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他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恩格斯是位戴着光环的伟大人物,他集学者、战士、将军、领袖和普通人于一身;他为人淳朴、直率、刚毅、无私、谦逊、和蔼、果敢胆大、品德高尚;他充满活力,豪爽洒脱。他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有魅力的人,高深的造诣和坚毅的意志在他身上达到完美的融合。《共运元勋——恩格斯生平故事》全面论述恩格斯思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形成历程,内容包括恩格斯从事革命生涯历程的各个节点和各个方面,全书既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令人信服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者的艰辛奋斗和不懈追求,在内容上选录了反映恩格斯壮丽人生、重要言论以及他们亲人和战友生动回忆的精美作品与珍贵历史图片,使广大读者对恩格斯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品格具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更加真切的印象。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多种方式和途径。恩格斯说过,要培养和发展理论思维,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还没有别的办法。历史生动地表明,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就必须学习和研究伟大导师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共同所走过的历史道路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如果我们要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就必须从伟大导师和世界巨人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事关青年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
本书对伟共运元勋——恩格斯的一生进行了较为客观、详实的评述,作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恩格斯的家庭状况、亲属关系及青少年时期的情况叙述的尤为详尽。因此,本书可以称得上是集历史性、研究性、资料性、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极具学术价值、阅读价值和收藏使用价值,是各类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的必备藏书,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学习和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百七十年(1847—2017)历史的案头佳品,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益读物。
著者
2017年5月15日于莫斯科·红场·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