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叼狼疾风/自然之子黑鹤原生态系列/儿童文学典藏书库》讲述了:北方山村里一位老猎人去世,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对珍贵的猎犬,是北方将要绝迹的蒙古细犬,一种古老的中国原生猎犬。两头猎犬和刚刚降生不久的一窝幼犬感染传染病全部天亡,仅余_只银灰色的小公犬。 这头小公犬命运多舛,被爱好狩猎的富商购得,后又被抛弃。它被森林中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救起,在老太太的照顾下恢复了健康,开始作为护卫犬守护这个营地。它获得了一个鄂温克语的名字——依玛,意为在森林中疾行如风。它原以为自己会一直生活在驯鹿营地里,但老太太却因苍老而逝去。依玛在老太太的坟边僵卧五天,被老太太的朋友作家安达带往草原。在作家安达的写作营地里,依玛开始明白,生命中不仅仅只有狩猎。它将安达视为自己新的主人,并开始适应营地的生活…… 作者简介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蒙古族。与两头乳白色蒙古牧羊犬相伴,在草原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童年日寸代。 出版有长篇小说《黑焰》《鬼狗》《黑狗哈拉诺亥》《叼狼》《血驹》,中短篇小说集《驯鹿之国》《狼獾河》《狼谷的孩子》,长篇开放式散文集《王者的血脉——蒙古牧羊犬》《生命的季节——二十四节气》等作品三十余部,获得过多种奖项,有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现居呼伦贝尔草原,在自己的营地中饲养大型猛犬,致力于蒙古牧羊犬的优化繁育,将幼犬无偿赠送给草原牧民。 目录 病——孑遗 医院——幸存者 培育基地——成长 飞翔鸟——本能 捕猎——猎犬 野猪——巨兽 丛林——驯鹿营地 名字——疾风 单猎——捕猎者 套索——初试 风雪——那个叫雨果的少年 熊——荒野之魂 秋鸟——狩措影像 安达——陌生人 飘逝——随风而去 相伴——守护者 旅程——离开丛林 接纳——新的世界 拯救——铃铛 奔跑——在风中 注释
序言 这是一种行将消失的珍稀猎犬。 四岁时,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猎犬。 因为自幼身体赢弱,又出生在油城大庆,当地 空气污染严重,医生就建议送我去一个空气清新的 地方。就这样,我被送往草原,我的童年在草原上 度过。 当时,我住在草原小镇上,我的两位伯父—— 父亲的哥哥——经常会骑着马从草原上过来看我, 他们的到来总是带着令我神往的荒野的气息。现在 回想起来,我应该感谢他们,让我有幸看到北方草 原狩猎时代最后的背影。 他们骑着马,背着猎枪,马鞍鞘绳上挂着布鲁 棒子,还拴系着一些刚刚猎获的野兽或飞禽,而他 们的马后,总会跟随着四五头猎犬。 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带来的这些猎犬,它们细腰 大腔,高大强壮,身体上没有一丝赘肉,闪亮的薄 薄皮毛下就是线条清晰的肌肉,它们更像猎豹,而 不是狗。它们毛色是最接近自然的冷素的颜色—— 黑、灰、草白和枯黄。 它们冷漠傲慢,高贵不凡,身上往往还带着刚 刚跟野兽搏斗过的伤痕。它们卧在马的旁边休憩, 偶尔被什么所吸引,目光投向远方的地平线。 尽管那时我还小,但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 十分特殊而极不易得的猎犬。 它们总是与我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与我以 前见过的所有的狗都不一样,我明白,它们只是礼 节性地容忍我略显战栗的抚摸。 我还记得其中最为高大的是一头银灰色的雄犬 ,它身上闪亮的皮毛像是经过仔细抛光的金属,当 它凝立不动时,我为它那雕塑般的精美所着迷。 那确实是一种在不断的奔跑和狩猎中进行了自 我完善的中国原生猎犬。 我慢慢地长大,但这些我都记得。 我想,所谓成长,大概就是自己熟识的那些人 一点点地老去吧。 二伯父,吉日格勒(永福)·勃尔只斤(包),清 瘦,独目,蓄山羊胡,在父亲几个高大的兄弟中, 略显单薄。二伯父牧马一生,锁骨和肋骨因数次从 马上摔落而多处骨折,像所有的牧人一样,因长年 骑马两腿呈0形,一旦下马总是表现出无所适从的蹒 跚不稳。2008年,酒后,二伯父在清凉的秋夜里安 详睡去,再未醒来。 大伯父,伊拉塔(永胜)·勃尔只斤(包),拥有 巨人般的身体和力量,右手两个指节被马缰绳勒断 。大伯父于2012年因胰腺癌去世。在生命最后的日 子,因阻塞性黄疸,他的皮肤呈现出古铜般的色泽 ,身体只剩一副巨硕的骨架支撑,面容宛如塑像, 但这坚强的牧人至死未呻吟一声。 我是个写作者,我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他们—— 离我远去的老人。 我创作了一系列关于蒙古细犬的小说。在我的 作品里,那些纵马在荒野中独行的猎人身上就有他 们的影子。其实,我做不了更多的什么,我能够做 到的就是记录一些远去的背影,记录已经在北方随 着荒野一起消逝的狩猎文化。 2013年,我创作完成自己第一部关于蒙古细犬 的作躐叼狼》。 这是一部关于已经远去的狩猎时代的故事,故 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头银灰色的蒙古细犬。在此书 进入编辑阶段时,出版社封面的设计和内文的插图 一直无法达到我的要求。迫不得已,我决定拍摄一 些蒙古细犬的照片来做封面和内文插图。之前,我 一直与致力于蒙古细犬繁育的张力欧先生保持联系 。我联系张先生,希望可以去他那里拍摄一些蒙古 细犬的图片,张先生欣然同意。我赶到黑龙江省龙 江县,随同张先生到了他的犬舍。这时我才意识到 ,龙江县是农业区,此时正是庄稼的成熟季节,尚 未到收割的阶段。在农耕的世界里,竟然根本找不 到一块可以将蒙古细犬放开纵情奔跑让我拍摄照片 的地方。不得已,只好铩羽而归。但张先生却决定 将自己培育多年精选而出的三头蒙古细犬出让给我 ,细小病毒……我已经饲养猛犬多年,却无法救活 这些小狗,它们全部未能成活。 一语成谶。 就像宿命一样。 我也一直在等待这样一头银灰色的猎犬。 当谈到高大凶猛的狗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 到藏獒。 前些年,一些不明就理的人经常会吹嘘所谓的 纯种藏獒,但普通大众根本不明白纯种的意义。所 谓纯种,指的是完全由几个祖先繁殖而来的狗,比 如德国牧羊犬。而藏獒,这种犬从来不存在所谓的 纯种。 不过,也就是十年的时间,经过无良媒体的推 波助澜、投机者的鼓吹、大众的追捧,在铸就了一 个非凡的财富神话之后,这神话的泡沫终于破灭。 藏獒,中国青藏高原上一种原始的牧犬,为了满足 大众的审美需求,被不断杂交、改良,终于纯种了 。人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种笨重、臃肿、神经极不稳 定的狗,‘它们因为无序的繁殖而沦为肉狗。藏獒 一獒。再也没有真正的藏獒了c在中国,只有狗贩子 ,没有繁育者。我饲养的蒙古细犬,是猎犬。狩猎 这个词语,一般的解释是:捕杀或猎取野生动物。 人类最初开始狩猎,就是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 料——果腹的食物、御寒的皮张,这样的时代已经 永远地过去了c现代的狩猎似乎已经脱离这个范畴, 我们了解到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进行的偷猎 行为,或者是那些法律允许的狩猎,当然在一些国 家这也是一种体育运动,有效地控制一定区域内的 野生动物,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 在中国,狩猎已成记忆。同样,作为狩猎文化 中一个重要的符号,猎犬也就失去了它们存在的意 义。 蒙古细犬,我不知道它们的未来。 目前在中国被广泛引进作为伴侣犬的金毛猎犬 和拉布拉多犬,其实最初的用途就是猎犬一一寻回 猎犬,但因它们的聪慧和善解人意,又经多年的选 育,最终成为著名的伴侣犬。 也许,蒙古细犬也可以经过定向培育,成为护 卫犬或伴侣犬。但是,失去了传说中的迅猛与强悍 ,它们是否还是蒙古细犬,这似乎是一个二难定理 。 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世界上有些东西 是终要成为历史的。 而与蒙古细犬相关的北方草原与森林中狩猎的 故事,尚还在流传。 我记录那段历史,并创作新的故事。 而且,我也在等待一只银灰色的小狗。
导语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叼狼疾风/自然之子黑鹤原生态系列/儿童文学典藏书库》是纯粹的,他身体力行,用写实的手法描述着草原、森林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与动物的原始习性、生命样态,让读者了解到动物自然而本真的生活状态。他的小说不同于别的动物小说,具有大量专业而新奇的知识,赞美荒野,珍视野性。 精彩页 在冬天最寒冷的季节,这头雌犬总会产下一窝小狗,每次都是十只,从来都不多也不少。 他从来不需要担心这些小狗的去处。 每年到了深秋天气变冷的时候,就会有人打来电话,提前预订小狗。他并不认识这些人,而这些人显然也对他并不感兴趣,总是先问候他的父亲,在得知他的父亲已经逝去的时候,会沉吟片刻,但是只此而已,这些人更关注的还是即将出生的小狗。 往往在小狗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预订一空。事实上。在父亲去世之后,这些出售小狗得来的钱,是他主要的生活来源。 从父亲去世的第二年开始,他尝试着提高这些幼犬的价格。当第一个预订小狗的人又打来电话的时候,他惴惴不安地报出已经比原本翻了一番的价格,但对方听到这个价格并没有任何异议,根本没有犹豫,直接就订下了两只小狗。而很快,所有还没有出生的小狗仍然是预订一空。 这些钱,足够他在这个小山村里过上不错的日子。 但是,对于这两头狗,他从来没有什么兴趣。他没有触碰过它们,也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他要做的就是每天给这两头狗喂食喂水,隔很长一段时间清理—下围栏里的狗粪。 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年会生出小狗,然后卖钱。 在小狗满月的时候,那些在电话里预训小狗的陌生人会开着车从遥远的地方赶来。 那些人开着像卡车一样高大的越野车呼啸而来。经过仔细挑选的小狗被装进非常结实漂亮的犬箱里,那犬箱颜色艳丽,上面带有提手,侧面有像鱼鳃一样的透气孔。他猜测,这种精致的犬箱可能比小狗本身还值钱。而且,他还惊讶地发现,在犬箱的里面还铺着一层厚厚的那种给人用的尿不湿。 这些远道而来的人几乎不跟他交流,在交了钱领了小狗之后就驾驶着巨大的越野车匆匆而去,似乎在害怕他可能随时反悔再将出售的小狗收回去。 其实他还是比较有诚信的,卖了就是卖了,他当然不会反悔。至于这些小狗去了哪里,它们后来长成什么样子,他并不在乎。 偶尔,其中一些人会兴致勃勃地提出要求观看—下成犬,但是在看到围栏里堆积如山的狗粪之后,他们的面色也就变了。他们往往会提出要求,是否可以将这两头大狗出售给他们。他们决定为这一对猎犬而支付的钱的数额确实非常诱人。 但这种诱惑从未让他产生放弃这对猎犬的想法,他很清楚,只要这对猎犬在,那么每一年都可以给他生出一窝小狗让他出售,而如果将大狗出售,就再也没有小狗了。 这个账,他还是算得过来的。 尽管他并不好奇,但从这些买狗人的只言片语间,他还是渐渐理出了头绪,这些人为什么远道而来,购买这些小狗。 他父亲留下的这两头猎犬,是已经极难找到的蒙古细犬④,早些年,这种猎犬在中国北方被猎人广泛地使用,它们不仅仅可以追猎野兔、野鸡和狐这些小猎物,甚至还能围捕狼、鹿和野猪这些大型野兽。但是,20世纪90年代有好事者从俄罗斯的满洲里口岸引进了灵缇②。蒙古细犬的地位立刻急转直下。因为灵缇犬惊人的速度是蒙古细犬不可企及的,这种曾经流传千年的本土猎犬,被猎人迅速而无情地淘汰了,很多都直接被宰杀,进了人的肚肠。但是经过几年的饲养之后,这些猎人发现,灵缇犬除了瞬间的爆发力带来的初始速度,耐力和服从性等各个方面都不如蒙古细犬。这时猎人们才意识到,蒙古细犬除了能够狩猎,还可以充当护卫犬、斗犬甚至牧羊犬,而且可以看家护院,而灵缇犬除了会跑,在其他方面几乎也就是白痴了。但是,当这些猎人开始回头重新寻找这种猎犬时,已经追悔莫及,真正的纯种蒙古细犬已经绝迹,仅剩的也多是与灵缇犬杂交的后代。 而他的父亲留给他的这对猎犬,几乎是这个犬种为数不多硕果仅存的两头,是极为稀有的,而它们繁殖出的幼犬遗传又极其地稳定。所以,这些人都来寻找这种猎狗,希望得到它们的狗崽,这些狗崽几乎是这个犬种珍稀血统的最后遗存。 但是,这些知识对于他来说有些太复杂了,听到这些,他并没有感觉这两头狗有什么不同。它们无论怎样与众不同,仍然还是狗,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年生的一窝小狗。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出售这些小狗得来的钱。 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