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疼痛中较多的是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面部有眼、鼻、口、耳、牙齿、口腔、咽喉、唾液腺、颚关节、骨头等,因此对于面部疼痛,需要通过与分别的专科医师合作来进行诊断治疗。12》三叉神经痛
在吃饭或洗脸、刷牙时,半边脸上突然有非常强的电击式疼痛袭来。疼痛严重到无法洗脸和刷牙时,个人卫生会产生问题;严重到无法吃饭时,有时会产生营养障碍。
三叉神经是12对脑神经(不经过脊髓从脑直达体表的神经)中的第5对神经,分为3个神经分支,主要支配额头部分、上唇至眼睛部分、下唇至下颚部分的感觉。下颚神经中也混有一部分面部神经延伸过来的运动神经(图3—4)。
三叉神经在脑神经中比较特殊。它虽叫做脑神经,但传递疼痛的神经中转核在脊髓上方(被称为三叉神经脊髓核)。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多是在脑深处神经延伸出来的地方由于动脉硬化等使弯曲的血管受到机械刺激而引发的,也有因肿瘤或其他病变压迫神经引发的。此外,也有因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变性引发的情况。
作为治疗,可采取药物疗法、神经阻滞疗法、手术疗法等。作为药物疗法,可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等抗痉挛药物以及氯硝西泮等预防发作的药物。但大量用药时会因为药物的副作用产生头晕等症状,使用前需要咨询专科医师。
在疼痛门诊主要进行神经阻滞疗法。这是使用麻醉药或神经破坏药物、热等一时或长期地钝化疼痛的方法。与手术疗法相比,阻滞疗法的好处是侵袭性(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小,缺点是疼痛在数月后有可能复发。此外,下颚神经支配着舌头前部约2/3的味觉和下颚的肌肉(咬肌)且与面部的运动神经混在一起,因此选择阻滞疗法时需要注意。
手术疗法是通过开颅手术解放受压迫的血管。该手术由匹兹堡大学的Janetta教授在世界上最先进行。在日本,福岛孝德f[授做得比较多。此疗法为侵袭性治疗,需要考虑年龄和疼痛程度、复发等,来向患者进行推荐。
卡洛琳医学院脑神经外科的雷克赛尔教授发明了放射外科术与伽马刀。使用的光束照射三叉神经元的根,可达到与阻滞疗法相同或更好的效果。治疗初期,80%的痛消失或减轻,长期来看,60%的疼痛得到了控制。不足之上是,在日本此疗法不在医保适用范围内,治疗费用高昂,并需要照射大量放射线。
面部的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面部的三叉神经区域中如果有带状疱疹,这部分就会疼,特别是眼神经区域。常见于高龄者。有引发脑膜炎、脑炎危险需要特别注意。带状疱疹出现在眼睛中会并发角膜炎与膜炎,有失明的可能性;出现在口腔中,偶尔会有齿槽骨坏死、牙齿脱落的情况;出现在耳朵中,则有可能留下耳鸣或眼圣等后遗症;出现在主宰面部肌肉运动的面部神经中,有可能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
作为治疗,在尽早给与抗病毒药、采取神经阻滞缓解疼痛拘同时,需要改善此部分的血液循环,有时需要投与丙咪嗪等吭忧郁药物。对于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及之后的治序,将在“后背和前胸为什么会痛?——各种背部和胸部的疼嚆”这个章节中详细介绍。
非典型性面部疼痛(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
该症状常见的部位是上颚神经区域,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鼻或牙齿的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原因不明。与三叉神经痛不同,该疼痛具有持续性或是变动性,但不是很剧烈。作为治疗,除了神经阻滞外,还可以使用阿米替林、加巴喷丁、辣椒素等药物疗法,针灸、温热疗法等有时也有效。P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