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很重要,吃饱没必要——名老中医的忠告。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中老年人的美好愿望,营养与食疗药膳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根据中医养生理论,教你正确进行食疗保健,与您携手铸起健康堡垒。
生活必备,健康生活新开始。
在中国,“吃”是相当有讲究的。人们把食品用于养生与疗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中国民间习惯,常探询食品“有箍”或“无益”,足见中国人民对“吃”早已有相当认识。这门吃的学问被称为“食疗”,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藤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
当中老年朋友开始收获人生幸福时,许多人却因健康出现问题而深受困扰。其实,这是因为不讲究膳食的营养科学、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了解常见中老年疾病该如何吃而引起的。对中老年朋友而言,如何“吃好”是关系生命质量、改变生命状态、预防和减少发病、决定健康的关键。
本书是由多位中医专家结合多年的丰富营养知识、治疗经验。从科学和实用的角度出发,指导中老年人如何通过调控饮食来延年益寿,实现高质量幸福生活的必备读物。
俗语云:“人生一世,吃喝二字。”话虽极短,却道出了饮食对生命的生要性。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体营养之来源,是构成人体后天生长发育的原始材料。正因女儿,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干就提出了“安身之本必之于食”这样的观点。尤其是过了四十岁的中老年朋友,更应对饮食引起重视。因为饮食营养是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不但可以养人,而且还可以祛病延午。
(一)老中医告诉中老年人:寓医于食,祛病强身
1.老同志:别把“吃”不当回事儿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过40岁以后,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均会逐渐减退。据研究报道,80%以上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问题,其中以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不足或缺乏最为突出;30%~40%的中老年人会产生肥胖……这些营养问题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中老年人的饮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饮食不当,会诱发多种疾病,并影响你的身体健康。为什么中医专家一直在告诫各位中老年人一定“要管好自已的嘴”呢?这就是说,吃不能只为了口福,满足口味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健康的需要。所以,老同志们千万别把“吃”不当回事儿,要以健康的需要为出发点,去选择食物的吃法和种类。
以下是一些中老年人应注意的饮食要点:
(1)食物要多样,搭配要合理
这一点是预防营养缺乏病的首要措施。中老年朋友每天适量摄取以下五类食物对身体是极为有益的:
①谷类食物。在吃的同时要注意适量搭配一些粗、杂粮。
②蔬菜、水果类食物。从蔬菜和水果中可以获得一些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维持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专家建议大家,每天应摄入不少于30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
③动物类食物。动物类食物包括鱼、禽、蛋、畜肉类,是优质蛋白质和许多矿物质元素,如铁、锌、铜、硒等的重要来源。中老年人应保证每天摄人动物类食物的总量不少于150~200克。
④乳、豆类食物。这类食物的营养极高,每天喝一杯奶并常常吃豆类食品,可为机体提供丰富的钙、磷及部分维生素和蛋白质。
⑤纯热能食物。如酒、精糖和烹调油,这类食品摄取应以少为宜。
(2)饮食宜清淡
清淡饮食的特点是不油腻,不过咸,不过甜,无刺激性调味品,口感清爽,易消化。长期坚持清淡饮食的中老年人会减少患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概率。
(3)酌情补充营养剂
矿物质、维生素的缺乏应通过饮食来调理。如维生素A和铁缺乏,应注意多吃动物肝、血。另外,增加奶类、豆类的摄入可减缓骨钙丢失。当缺乏程度较重或受食量限制时,在饮食调理的同时可酌情补充这类营养制剂。
2.食疗——关系后半生的幸福
中医药是祖国的瑰宝,其中食疗是瑰宝中一颗璀灿的明珠。食疗,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其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中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被放在药疗、针灸等疗法之首。因此,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食物在治疗中的应用。《黄帝内经》中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用以补精益气,防止早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篇》中明确指出:“为医者当洞查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很显然,药膳食疗自古便是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但是,中医食疗往往被很多人忽视。大家得了病首先会想到用药,并未发现“吃”的学问及其强大的功效,以致使老祖先留下的养牛“秘笈”无法得以发扬。直至西药毒副作用日益明显,并对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疑难病如肥胖、心脑血管病、咳喘病等缺乏有效的治疗时,人们才把治病健身的希望转向传统的中医食疗保健。
西药毒副作用大,治病的同时对身体也造成了一定损伤;而中药毒副作用虽小,但毕竟也有副作用;保健品再好,却不知其能防治何种疾病;唯有中医食疗最为稳妥。
尤其是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已经逐渐老化,消化功能减退,味觉、食欲都不能与年轻人相比。因此,中老年人更应以食疗的手段维持自身的营养平衡和身体的健康。
P1-3
你也许会发笑:“吃”谁不会呀?还用得着你教?其实呀,饮食大有学问!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吃”并不仅仅是充饥、补充体内的营养,正确的饮食方法还能够促进你的健康,延年益寿。很多百岁老寿星,他们的健康和长寿也许正得益于此。
在中国,“吃”是相当有讲究的。人们把食品用于养生与疗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门吃的学问被称为“食疗”,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的一种方法。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
本书由资深中医专家支招,教各位中老年朋友如何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其语言浅显易懂,能让你重温占人的经验,自己动手,自己开处方买药,自己去熬中药.自己做膳食.自己救自己。相信通过本书,各位中老年朋友都能以健康为基础,长寿为目标,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把长寿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