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建筑师张开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程力真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师个体研究的专著,以大量首次公开的第一手史料为研究和写作的基础,以编年体的形式完整论述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代表性人物——张开济先生的人生历程与职业生涯;意在以人物为线索,分析和呈现一名成长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著名中国建筑师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及毕生所学、所做和所思;展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给建筑师职业发展和建筑业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张开济先生作为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中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的代表性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得失、成就与探索。
目录
序一 寻找建筑中的现代中国理想
序二 父亲的文学
引言
第1章 出身与启蒙:民国社会的第一代人(1912-1930)
1.1 家世背景与性格溯源
1.2 童年爱好与新学启蒙
1.3 摩登上海与美式教育
1.4 专业选择的时代性与自我意识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专业基础: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教育(1930-1935)
2.1 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大学
2.2 嫡系师承与多元教学
2.3 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
2.4 作业中的建筑设计起点
2.5 美好实习和暗淡前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出茅庐:战火中的艰难起步(1935-1949)
3.1 “黄金十年”尾声中的开端
3.2 抗战西迁中的快速成长
3.3 孤岛开业的中国第二代建筑师
3.4 困顿建筑师与其文化价值观
3.5 战后转机与伟成建筑事务所作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抉择与机遇:过渡时期的继承与开创(1949—1952)
4.1 思想进步与道路选择
4.2 新工作环境与社会关系
4.3 新工作方式与新建筑类型
4.4 多元尝试与现代设计立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筚路蓝缕:国营设计院的专业负责人(1953-1957)
5.1 苏联经验与水土不服
5.2 集体创作模式的建立
5.3 技术人才的改造利用
5.4 西郊建筑群与第一次民族形式探索
5.5 福利制度下的现代住宅设计
5.6 博览建筑中的范式与突破
5.7 天安门观礼台的现代性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五计划时期:第二次民族形式的探索(1958-1963)
6.1 国庆十周年工程
6.2 “中而新”的济南南郊宾馆
6.3 集体化住宅与旧城改造
6.4 评论中的现代设计宣言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黎明之前:“靠边站”中的反思与预判(1964-1977)
7.1 戛然而止的设计人生
7.2 低谷中的理性思考
7.3 从技术专家到知识分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重启征程:追求中国现代建筑道路(1978-2006)
8.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关于中国现代建筑的理论
8.2 多重身份:建筑师、行业专家与政府顾问
8.3 高层≠现代化:多层高密度住宅的理论与实践
8.4 文化交流:考察与宣传
8.5 文化守候:保护文物古建的思想与策略
8.6 文化传递:城市更新与旧城保护行动
8.7 本章小结
结语
补记 张开济人生花絮
附录1 张开济年谱
附录2 张开济生平照片
附录3 张开济设计工程图纸选录
附录4 张开济文稿统计表
正文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张开济先生(1912~
2006)是中国的第二代建
筑师,也是本土建筑教育所
培养的第一批专业人才。特
定的历史背景决定这一代建
筑师有着坎坷的职业生涯和
第一代留洋建筑师光环映照
下,较为微弱的研究关注度
。事实上,他们的建筑人生
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连续转
型相伴,在中国建筑学和建
筑业发展最波折的阶段起到
承上启下、衔接过渡的历史
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
价值。
张开济先生毕业于国立
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1935年起投身建筑设计行
业,在战争年代艰难而快速
地成长,是民国私营事务所
时期本土专业建筑师中最年
轻的一代。政权交替后,他
是最早进入国营设计院的总
建筑师之一,伴随新中国的
建设,主持设计和建造了中
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
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
百万庄居住区、北京天文馆
等大量具时代范式意义的作
品。张开济与张镈、戴念慈
等是为数不多国家级别的第
二代建筑师,他们的专业成
长展示出西方古典建筑教育
与现代设计理念在20世纪
30-70年代之间进入中国本
土实践的途径,他们的专业
成就是剧烈变革的大时代下
,个人专业思想、社会生产
力水平与国家政治道路之间
博弈的成果,是建筑师写就
的近现代史书,然而,他们
作为建筑师个体的专业思想
长期淹没在集体创作的洪流
中,很少被区别对待和研究

改革开放后,年逾花甲
的张开济先生焕发出蓬勃的
精神,重新“上前线,为社
会主义的科学技术现代化冲
锋陷阵”,将自己多年的经
验和思考运用到新时期工作
中,面对市场化、商业化带
来的新问题,孜孜以求寻找
中国的现代建筑道路,一直
持续到21世纪来临。“现代
人”的反思精神、对专业持
之以恒的专注和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使张开济先生不断与
时俱进,荣获我国“建筑设
计大师”和“首届粱思成奖”
的最高专业荣誉,并且是第
二代建筑师中有着思想超越
性,在建筑领域、文化领域
都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
本书的写作基于笔者
2021年初完成的博士论文
《跨越1949的现代性追求—
—张开济建筑设计实践与思
想研究》。论文以张开济家
人所提供的大量首次进入研
究领域的私人史料和北京市
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
建档案馆提供的工程资料为
素材,聚焦张老的职业历程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
他的“所学”、“所做”与“所
思”进行梳理、分析和解读
,是迄今关于“建筑师张开
济”最为全面的学术研究成
果。
基于充足的一手资料,
本书以编年体的方式系统整
理建筑师的实践作品与言论
文章,并将它们置入时代背
景进行分析。在社会连续转
型的复杂环境中,建筑师人
格、价值观、专业思想与时
代思潮之间相互作用,共同
孕育设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张开济先生人格的“现代
性”推动他对“现代建筑”的
认识,在社会连续转型中,
逐步从一名职业建筑师成长
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型建
筑师”,在他关于中国现代
建筑的实践和理论中,蕴含
着寻找文明现代中国的终极
理想。
张开济研究的意义还在
于为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历
史提供新的素材和线索。张
老在专业上的现代追求可划
分为三个阶段:学生时代和
早期设计中对“功能主义”的
认识与实践;新中国民族形
式探索时期,在外来理论影
响下的现代中国建筑实践;
改革开放后,在商业大潮下
对多元现代性和中国现代建
筑道路的思考与实践。史料
证明,中国现代建筑道路上
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远远超过
根据政治背景可得到的推论
。比如在1956年,张开济
先生与欧洲的第二代现代建
筑师欧内斯特·罗杰斯
(Ernest Rogers)的交流
就超越了“一边倒学苏联”的
时代主流。因而,本研究将
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
师历史提供一份不可多得的
个案,对宏大的历史叙事进
行有深度的个体补充,为这
一段容易被模式化理解的重
要历史提供研究上的突破。
超长的职业生涯中,张
开济先生连续跨越1949和
1978这两个中国近现代最
关键的社会转型点,在“现
代建筑”的道路上面临不同
的时代课题。跨越1949,
张开济先生从独立开业的私
营建筑师转型为国营建筑设
计院的总建筑师,从而建筑
设计工作的一切原则、条件
和方法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他成为开创新范式的行业先
锋之一并很快达到建筑创作
的高峰,完成了一生最具代
表性的作品;跨越1978,
他反思中国建筑现代化道路
上的成败得失,提出自己的
系统理论,对现代化与民族
性的关系,中国的建筑现代
化道路,以及建筑与中国现
代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以行业专家、建筑师、政
府顾问的多元身份,在住宅
建设、古建文物保护、旧城
保护与更新等众多领域作出
杰出贡献。
限于时间,博士论文对“
人”的解读仍以设计实践和
专业思想为侧重,论文完成
后,笔者在张开济先生生前
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及张老家属
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发掘和
整理新的一手资料。官方和
私人史料的相互印证,不但
解开了博士论文中留下的一
些谜团,也为人物研究的进
一步深化奠
导语
张开济先生(1912-2006)是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代表性人物,他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1950年代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三里河办公大楼群、百万庄居住区等国家重要项目,获得全国首批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是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的获得者。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宏观时代背景与微观个体视角相结合,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是近现代中国建筑师研究的重要成果,为观察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一个独特的窗口。
后记
2019年10月的一天,在
进行了半年的准备工作之后
,笔者第一次走进张开济先
生位于白石桥的家。张老夫
妇去世已十余年,宽敞的客
厅里镶嵌着雕花板的矮柜上
精心供奉着一对主人照片,
除了几盆生机勃勃的绿植,
一应日常用品已经收起,家
具木漆上的细小蚀痕镌刻着
飞逝的光阴。笔者在这个曾
经高朋满座、充满欢声笑语
,而此刻寂静无声、物是人
非的房间中缓缓走了一圈,
最后来到张老的书桌前,绿
罩台灯下有一个铜制名片夹
,端端正正地插着一张名片
——“建筑师张开济”。
作为一名建筑教育工作
者,对张开济前辈的研究不
仅是笔者学术生涯中的重要
阶段,也是对沉浸其间近三
十年的建筑学专业和建筑师
职业的反思过程。“建筑师”
职业引入中国百余年,专业
的内涵、工作的范畴、职业
的社会角色及行业的未来走
向依然处于边界模糊、众说
纷纭的状态中。研究张老为
笔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
建筑师”和中国建筑师职业
发展历程的窗口,在博士论
文及后续研究这两个阶段中
,工作思路不断有所突破。
开始阶段,笔者的主要目标
在于史实的梳理,通过大量
一手素材的整理和分析,力
求还原张开济前辈的成长和
工作历程,以作品和言论客
观展示出他所代表的第二代
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作用和价
值;随着工作的深入,也得
益于在研究中与众多专家、
学者的不断交流,笔者更注
重将建筑师个体的研究置于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背景
中,研究层面转向“所学”“
所做”背后专业人的“所思”
与其社会角色,通过个案研
究揭示“建筑师”这个职业在
中国落地生根以来的命运和
社会价值;最终,张开济先
生职业生涯中的坎坷起伏与
他从未熄灭的专业热情、精
神操守,他主动追求“现代
中国建筑”理想所背负的社
会责任感,让笔者认识到“
建筑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在
社会发展过程中既有“带着
枷锁跳舞”的局限,也有在
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中
扮演多重角色的可塑性,而
作为一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
,秉持良知服务社会,维护
人民大众利益与国家利益才
真正彰显“建筑师”职业的终
极社会价值,这也是张开济
先生的建筑人生对于当下的
启迪。
如果说《建筑师张开济
》一书能取得一点学术上的
成果,首先应该归功于笔者
的博士导师张路峰教授和既
是张老家属又是改革开放后
中国现代建筑核心人物的张
永和、鲁力佳老师。三位老
师对于建筑专业的热爱、对
中国建筑发展的关注和学术
敏锐度是这个研究得以启动
的基石。张永和老师和鲁力
佳老师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图
纸、文件,而对研究过程并
不过问,只在有限的几次访
谈中,张永和老师提出:“
今天研究张开济的意义是什
么”,这也成为笔者在博士
论文和本书写作中的思考线
索。
恩师张路峰教授是笔者
的学术启蒙者和引导者,无
论在博士论文的研究期间还
是本书的写作期间,他都悉
心指导,并为笔者搭建起可
以向前辈学者们请教的桥梁
,使笔者在研究和学习过程
中得到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导师对一手史料的重视
下,笔者奠定了写作的基本
方法:虽然研究者自身具有
主观性,但是以史实为出发
点,基于时间顺序,判断大
量素材之间相关因素的先后
、主从、因果,可以构筑起
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基本
事实逻辑。令笔者欣慰地是
研究印证了开始时的大胆假
设:一、时间脉络中,个人
内在思想是持续发展的,虽
然随着时代的转型,在外在
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
但其轨迹必然有因可循;二
、建筑师的思想和信仰总是
以不同方式进入实践,哪怕
是在自主权最为微弱的时代
,通过细心体察洞悉表象背
后的缘由,依然可以在主流
中辨析不同设计主体的个体
特点。
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
笔者得到美国路易维尔大学
赖德霖教授、东南大学单踊
教授、清华大学许懋彦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杨昌鸣教授
、天津大学徐苏斌教授、中
国科学院大学崔彤教授、北
京大学徐怡涛教授、北京建
筑大学金秋野教授、清华大
学刘亦师副教授等众多在建
筑历史与理论方面有丰富经
验和成熟思想的专家学者们
中肯的建议,在工作方式、
研究视角、学术规范、信息
来源、参考资料推荐等众多
方面获得许多帮助和引导。
《建筑师张开济》一书的初
稿完成之后,赖德霖教授和
单踊教授两位学术前辈在百
忙中为书稿进行审阅,从篇
幅与内容的编排到诸多细节
的认定,他们都提出重要的
修改意见,阅读之细,分析
之耐心,令笔者深为感动和
敬佩。此外,两位老师还无
私传授自己在研究、写作和
出版方面的经验,使笔者作
为一个史学研究的新人获益
匪浅,也使本书的可读性有
了很大提升。
建筑师张开济的研究工
作得到了张老生前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的大力支持,自徐全胜
院长、王宇主任到各个部门
都给予了鼎力协助。单位所
提供的工程图纸和《干部档
案》是研究中重要的基础史
料;马国馨院士亲自主持了
笔者的博士论文答整、在研
究材料的发掘上给出重要的
线索和提示;魏嘉先生陪我
寻找基础的
精彩页
1.1 家世背景与性格溯源
张开济1912年7月20日1出生在上海。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中国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转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亚洲第一个现代民主共和国。张开济在晚年的自述中说“有幸与中华民国同庚”2。
张开济父母的姻缘似乎与上海复旦公学3有关。父亲张晏孙字季量,生于1887年,是杭州著名的张子元扇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儿子。他1905年进入刚复课的复旦公学,与于右任、邵力子等是同学,因成绩极好,毕业后留校做复旦附中的主任并教授英文。母亲许士芬出身世家,曾就读于洋学堂,懂英文,能行令作诗。她的兄长许季上与张季量是上下届的校友,为复旦公学哲学专业第一届第一名4。许季上毕业后前往教育部任职并与鲁迅交好,他精通英语、德语、梵文,曾亲往印度考察佛教,“儒释会通”5,是一位造诣高深且具有进步思想的著名佛学家,日后在张开济的人生道路上给予了重要引导。
张家世居杭州,而这对受过西式教育的年轻夫妇则独立在上海生活。小家庭仅四人,张开济是家中长子,弟弟张开敏生于1918年。与偏重“长房”的传统不同,父母极爱幼子,生下弟弟后就将7岁6的张开济送回故乡与祖父、伯父一起生活。每当大伯从上海归来,描述父母如何宠爱弟弟时,张开济幼小的内心便感到十分怅然,长期远离双亲种下了隔阂的根源。他一生不明白父母为何如此安排,便归因于自己个性倔强,不如弟弟伶俐乖巧。“自幼即是非观念极强,轻易不敢做错事,大人错怪误责亦决不接受,因是不为父母所喜爱”7。这份是非不容混淆的倔强酷似他的父亲。张季量离开教职后曾担任一系列政府或金融机构职员,如:南京市财政局科长、天津浙江兴业银行保险库主任、上海经济部燃料管理委员会秘书等,但他为人清廉、性情孤傲出了名,“有人暗中送他金钱行贿,就罢官不干”8。
倔强与坚韧往往是性格的一体两面,与自律相伴而行则能成就事业。张开济家人谈起他在业内的耿直敢言,戏称有“杭铁头”家传。他的祖父——一个杭扇世家的传承者,即凭借“杭铁头”精神,在晚清的家业衰败中力挽狂澜,为子孙开启接受新式高等教育,进入知识精英阶层的机会。
宋室南渡,能工巧匠跟随迁徙至临安9,其中有许多制扇工匠和艺人。制扇工坊大多集中于扇子巷,在繁华的御街东侧,沿着中河河道延伸,长逾1公里。明清时期杭扇的发展达到顶峰,扇业工匠遍布杭城,作坊有50余家,工人5000多名,其中最大的一家是扇子巷张子元扇庄。张子元是张开济祖父张光德的太高祖,清初由绍兴迁至杭州开创扇庄10。
中国的扇文化源远流长,有“羽扇”和“雅扇”之分。“羽扇”起源于祭祀礼仪,是北方宫廷文化的体现;“雅扇”出现在北宋杭州地区,是南方文人文化的体现11。杭州周边盛产制扇所需的竹子、桑皮纸等材料,文人墨客荟萃,又为南宋皇室喜好书画的风气浸染,扇从日常生活用品发展成“怀袖雅物”,制扇需要“技”与“艺”双修。
张开济的祖父张光德生于1842年,此时曾经遐迩驰名的张子元扇庄已经败落,家道艰难。张光德14岁时父亲去世。15岁,母亲命其外出学艺以复兴祖业,然而不久母亲也病逝。正值天京事变,太平军于1860年春、1861年秋冬两次围攻杭州城,他“累濒于险幸皆得脱”12,饱受国破家亡之苦。丧乱中,少年张光德依然刻苦自律、儒贾并习,“奉持遗训刻不敢怠”13,终于在光绪年间重开扇庄。由于经营有道,复兴后的“张子元”与“王星记”、“舒莲记”并称扇业三大名庄14,产品被收藏在今天杭州中国扇博物馆中。
张光德不但经商成功而且志趣高远。他爱好文学艺术并精于鉴赏,交友广泛,与士林中人过从密切15。受他影响,幼子张季量也喜爱收藏文玩古物,成年后曾为自己家中自商周至明清的文玩藏品编辑目录,有百余件16。张季量尤其倾心于古钱币,自少年时代便开始鉴赏与收藏,毕生收集了4300枚古钱币和300余本有关书籍,成为国内著名的古钱币收藏家17(图1-1)。父子两代人的收藏喜好为张开济提供了一个热爱文物和艺术品的家族环境。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