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歌剧魅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加斯通·勒鲁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歌剧魅影》世界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世界音乐剧的憾世杰作!西方文学界华丽与诡异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离奇哀婉、令人扼腕的人“鬼”悲情!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匪夷所思的悬念场景!

本书经由国际著名音乐剧大师韦伯之手,改编为世界音乐剧的憾世杰作——《歌剧魅影》,目前它已超越《猫》成为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与刘欢同唱奥运主题歌的国际巨星莎拉?布莱曼,就是以成功演绎《歌剧魅影》而享誉全世界。

内容推荐

华美的巴黎歌剧院,神秘的黑衣幽灵频频出现。财物失窃,员工突亡,大牌女歌星在演唱拿手曲目时竟然发出癞蛤蟆般的鼓噪……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人心惶惶的歌剧院。

天生畸形的埃里克被父母和社会所遗弃,只能戴着面具深深藏于歌剧院的地下。骇人的丑陋幽灵,却有着音乐天使般的天籁之声。他恋慕着纯真的克里斯蒂娜,暗暗助她一夜走红,无奈她却早已心有所属。当整个剧院沉醉于她天籁般的歌声时,舞台忽然一片黑暗,克里斯蒂娜神秘蒸发……在魔王的禁宫里。沦为囚徒的姑娘必须在婚礼和葬礼之间做出选择……

本书被誉为西方文学界华丽与诡异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有着离奇哀婉、令人扼腕的人“鬼”悲情,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匪夷所思的悬念场景。本书经由英国音乐剧大师韦伯之手,改编为世界音乐剧的憾世杰作——《歌剧魅影》,目前它已超越《猫》成为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真的是幽灵吗?

第二章 玛格丽塔的新生

第三章 诡异的理由

第四章 五号包厢

第五章 夜半琴声

第六章 亲临五号包厢

第七章 《浮士德》以及随后的悲剧

第八章 神秘马车

第九章 化装舞会

第十章 忘掉那个人的名字

第十一章 暗门

第十二章 阿波罗的七弦琴

第十三章 暗门大师的杰作

第十四章 别针事件

第十五章 “克里斯蒂娜!克里斯蒂娜!”

第十六章 吉瑞太太和剧院幽灵的渊源

第十七章 再来说说别针事件

第十八章 调查官、子爵和波斯人

第十九章 子爵和波斯人

第二十章 地下宫殿

第二十一章 波斯人地下历险记

第二十二章 酷刑室

第二十三章 酷刑

第二十四章 酒干倘卖无

第二十五章 蝎子,还是蚱蜢

第二十六章 尾声

后记

附录 巴黎歌剧院:加斯通·勒鲁小说的场景设置

试读章节

那天晚上,剧院给即将退休的两位经理德比恩尼和波里尼举办了一场送别演出。六个刚刚跳完“波里耶克特”的芭蕾舞女从舞台上退下来,一窝蜂地冲进了首席领舞索莱丽的化妆室。她们一个个惊慌失措,有人在故作镇静地笑着,有人干脆惊恐地尖叫起来。索莱丽原本希望安安静静地准备一下由她负责朗诵的临别致词,女孩们的骚乱自然让她怒不可遏。她瞪着那几个姑娘,准备听听她们的解释。这时,小詹姆斯——个翘鼻子、蓝眼睛、双颊红润、肤白如雪的姑娘——用颤抖的声音吐出了一句话:“是那个幽灵!”说完便迅速地锁上了门。

索莱丽的化妆室布置得精美考究,但没什么特色。屋里摆放了一些必备的家具——有一面穿衣镜、一个沙发、一个梳妆台,还有几个衣橱。墙上挂着几幅名画的复制品,原作已与鼎盛时期的巴黎老歌剧院一起毁于大火之中。此外还挂着维斯特里斯、加代尔、都彭、比古蒂尼等著名舞蹈家的肖像。不管怎么说,在芭蕾舞团的其他姑娘眼里,索莱丽的化妆室简直就是天堂。其他的姑娘只能共用一间化妆室,那里每天都充斥着歌声、笑闹声和吵架声。姑娘们不是在捉弄服装师和化妆师,就是在互相请客喝酒,一直闹腾到上场铃响。

索莱丽一向迷信,听到小詹姆斯说起幽灵,不禁打了个寒战,低声骂道:“小傻瓜!”

索莱丽相信一切闹鬼的传闻,对剧院幽灵更是深信不疑。她迫不及待地追问小詹姆斯:“你亲眼看到了吗?”

“没错,我发誓!”小詹姆斯说着,两腿一软便瘫倒在椅子上。

吉瑞太太的女儿也在旁边,她长着黑眼睛、黑头发,肤色暗淡,个子又瘦又小。这时,她插嘴说:“如果真是那个幽灵,他可够难看的!”

“是呀!真难看!”姑娘们齐声附和。

她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简单地说,她们看见了一个身穿黑色斗篷的男子,突然出现在走廊里,随即又消失不见,仿佛直接穿墙而过。

“得了吧,”其中一个头脑比较冷静的女孩说,“你们好像在哪儿都能看见他。”

这话倒也不假。几个月以来,剧院里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黑衣幽灵。他随意出没于剧院的各个角落,从不开口说话,当然也没人敢主动跟他说话。他总是凭空出现,然后转瞬即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从哪里出来的,又到底去了哪里。他行动悄无声息,与鬼魅毫无二致。一开始,人们还戏谑地嘲笑他穿得太死板,像个殡仪工,渐渐地,闹鬼的说法传遍了整个芭蕾舞团。姑娘们都声称自己或多或少地见过这个怪物,就连那些大声嘲笑她们的人,心里也难免惴惴不安。即便黑衣幽灵不现身,只要发生一些或可笑或可怕的怪事,姑娘们也会立刻归咎到他的身上。要是有人摔了一跤,或者被其他女孩捉弄了,甚至丢了一个粉扑,大家都会想到那个传说中的剧院幽灵!

然而,到底有谁亲眼见到幽灵了呢?在剧院里,穿黑色斗篷的男士比比皆是。不过这一个似乎与众不同,因为裹在黑衣里面的是一具骷髅,至少芭蕾舞女们是这样说的。当然,他还顶着一颗死人头。

这是真的吗?其实,这番模样是根据剧院布景师约瑟夫·布盖的说法加工而成的。布盖亲眼见过那个幽灵。有一天,他在通往地下室的楼梯间遇上了幽灵,但一眨眼的工夫,幽灵就消失了。此后,布盖逢人便把这段经历拿出来讲一通。

“那家伙特别瘦,衣服空空荡荡的,就像挂在骨架上。他的眼窝很深,根本看不到眼球,就像骷髅头上的两个黑洞。他的皮肤紧紧地绷在脸上,肤色不是惨白,而是令人恶心的蜡黄色。他的鼻子几乎没有了,从侧面完全看不到。你想想没有鼻子的脸会是多么吓人!他只有三四绺头发,黑色的,乱糟糟地挂在脑门上和耳朵后边。”  这位布景师是一个严肃老实、头脑清醒的人,从来都没有什么想象力。他的故事让人听得又兴奋,又害怕。很快,有人开始随波逐流,声称自己也看见了一个顶着死人头的黑衣幽灵。也有些较为理智的人,认为约瑟夫的奇遇一定是他的助手在开玩笑。然而,紧接着发生了一宗宗令人费解的怪事,使那些最不信邪的人也开始动摇了。

举个例子吧,有个消防员,天不怕地不怕,更别说怕火了!一天,这位消防员到剧院地下室进行常规的防火检查。据说,这次他走得比平常要深一些。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出现在舞台上,面色苍白,双目圆睁,全身颤抖着昏倒在詹姆斯太太的怀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他在地下室里看见一颗燃烧的人头,迎面向他扑来,而人头下面竟然没有身体!我前面说过,消防员可是不怕火的。

这个消防员的名字叫庞潘。

这下子,芭蕾舞团再度陷入了极度的惶恐。看起来,这颗火焰人头竟与约瑟夫·布盖的描述迥然不同!不过,姑娘们很快得出一个结论:幽灵神通广大,当然能随心所欲地变换他的面容。可是如此一来,大家的恐惧感更加深了。想想看,连最英勇的消防员都会被吓晕,这些年轻女孩们在经过阴暗的走廊时,难免更要加快脚步。在消防员见鬼后的第二天,索莱丽便亲自在后台门卫的桌上搁置了一块马蹄铁。任何非观众身份的人在踏上楼梯之前,都必须摸它一下,否则就别想进门。这块马蹄铁可不是我编出来的——当然,我讲的整个故事都是有凭有据的。直至今日,只要从工作人员出入口走进剧院,依然能看见它摆放在后台门卫的桌上。

让我们再回到故事开头的那个夜晚。

“就是那个幽灵!”小詹姆斯喊道。

索莱丽的化妆室陷入了骇人的沉寂,只有姑娘们紧张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突然,小詹姆斯极度恐慌地退到房内最远的角落,颤抖着声音说:“你们听!”

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簌簌声,但是没有听到脚步响,仿佛只是轻柔的织物拂过门板。接着又是一片死寂。

索莱丽力图表现得比同伴们更勇敢些,她走到门口,声音颤抖地问道:“是谁呀?”

没有回应。索莱丽感觉到屋里所有人都在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只得硬着头皮大声问:“门外到底有人没有?”

“有的,有的,肯定有人!”瘦小的梅格·吉瑞勇敢地抓住索莱丽的裙裾,“不管怎么说,您可千万别开门!上帝啊,千万别开门!”

索莱丽仗着自己有一把从不离身的匕首,猛地转开了门锁。女孩们一窝蜂地逃到了屋子最里面的角落。小梅格不住地叫道:“妈呀!妈呀!”

索莱丽鼓足勇气,探出头去。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那盏煤气灯透过玻璃灯罩散发着微弱的红光,完全不能照亮周围的黑暗。索莱丽猛地关上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没有人!”她说,“外面一个人都没有!”

“可是,我们真的看见他了!”小詹姆斯战战兢兢地走回索莱丽身边,“他一定在别的什么地方游荡。反正我绝不回去换衣服了。我们最好一起下楼去致辞,然后再一起上来。”

小詹姆斯说着,摸了摸戴在手上辟邪的珊瑚指环。索莱丽偷偷用涂着鲜红指甲油的右手拇指,在左手无名指戴着的木指环上划了个十字。她转身对姑娘们说:“打起精神来,女孩们!镇静一点!我敢说,其实你们没有真的看见他。”

“不,不,我们真的看见了,就在刚才!”女孩们异口同声地嚷道,“他那个死人头,还有黑斗篷,跟约瑟夫说的一模一样!”P1-5

序言

本书讲的是作者如何证实“剧院幽灵”确实存在的故事。

剧院幽灵是真实存在的,并非人们一直认为的那样,仅仅是艺术家的幻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女和她们的妈妈、领座员、衣帽间仆从和门房那些人的捕风捉影。是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只是披着一层幽灵的外衣,或者说,他只是一个活在影子里的人。

翻开国立音乐学院(即巴黎歌剧院)的馆藏档案,我立刻发现,那些传闻中的“闹鬼”现象,与巴黎上流社会所津津乐道的一宗离奇悲剧事件存在着惊人的巧合。震惊之余,我不由得猜想,或许所谓的“闹鬼”,恰恰是引发那宗悲剧的原因。事件的发生距今不过三十年,因此在剧院的休息室里,不难找到几位当年事件的见证者。这些人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确凿可信,毋庸置疑。回忆起当年的事,老人们如数家珍,从克里斯蒂娜·戴伊的被劫、夏尼子爵的失踪,到其兄菲利普伯爵的死亡——尸体后来在剧院的地下湖边、靠近斯克里布大街的湖岸找到。但是,迄今为止谁也不曾想过,应该把这个可怕的案件与那个有些神秘色彩的“剧院幽灵”联系起来。

挖掘真相的过程非常艰难,因为调查总是伴随着一些难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我好几次走到希望破灭的边缘,几乎放弃了追踪。然而,付出总算有所回报,我最终还是找到切实的证据,证明了剧院幽灵并非一个虚影。

那天,我花了好几个小时阅读《剧院经理回忆录》。这本书写得很草率。作者蒙夏尔曼不信鬼神,在他担任剧院经理期间,对幽灵的诡秘踪迹视而不见,甚至当他成为“神秘信封”事件的头号受害者时,仍然对此嗤之以鼻。

就在我心灰意冷地离开图书馆时,遇见了歌剧院的执行经理。他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当时正在楼梯间跟一个衣着考究的小老头谈笑风生。看见我走来,他愉快地把那个小老头介绍给我。这位执行经理对我的调查知之甚详,而且晓得我急于找到当年夏尼案件的预审法官福尔先生,但却一直徒劳无功。我多方打听,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位法官到底是生是死。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他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福尔先生旅居加拿大十五年,回到巴黎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歌剧院行政处,想给自己谋个职位。眼前正在跟执行经理说话的这个小老头,正是福尔先生本人。

我和福尔先生聊了大半个晚上,他把自己所了解的夏尼事件和盘托出。由于证据不足,他只能把事情的起因归结为子爵的年少轻浮,并把其兄的死亡归结为意外所致。不过,他相信为了克里斯蒂娜·戴伊,两兄弟间曾发生过可怕的悲剧。至于克里斯蒂娜和子爵的下落,福尔先生完全说不上来。我提到剧院幽灵时,他只是付之一笑。其实,他也听说过剧院里发生的种种怪事,似乎说明在剧院最神秘的角落里隐藏着某个特殊的存在。他甚至还知道“信封”的故事。然而,作为夏尼一案的法官,他认为这些传闻与案件毫无瓜葛。当年案发后,曾有一位证人即刻举证,宣称遇见过剧院幽灵,可是法官却认为不值一提。这位证人不是别人,正是全巴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剧院常客“波斯人”。可惜,法官认为他是胡言乱语。

波斯人的故事,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如果为时不晚的话,我真希望能找到他,因为他的证词太宝贵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查访,我果真如愿以偿。他一直住在利沃里街的一套小公寓里,就在我到访五个月之后,他过世了。对于波斯人的故事,起初我也半信半疑,但是,当波斯人像孩子一样坦诚地说出他所知道的一切,并举出幽灵存在的种种实证,包括幽灵与克里斯蒂娜·戴伊之间的秘密信函,我脑子里的种种猜想豁然贯通。没错,剧院幽灵绝非神话,他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诚然,有人会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纯属无稽之谈,从头到尾都是某个想象力丰富的人编造出来的。所幸,除了波斯人收藏的那些信函之外,我还在别处找到了克里斯蒂娜的笔迹。两下比对之后,我彻底打消了之前的疑虑。此外,我也对波斯人做过一番调查,发现他为人正派,根本不可能编造谎话来妨碍司法工作。

此外,我把手头的资料和我自己的推断讲给夏尼家族那些亲历当年疑案的亲朋好友听,他们对我的分析深表赞同。其中有一位D将军,给我写了这样一封信:

先生:

我没有权利催促您把调查结果公之于众。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在著名歌唱家克里斯蒂娜·戴伊失踪之前,在那件震惊了整个圣日耳曼区的惨剧发生之前,歌剧院的休息室里一度充斥着有关幽灵的传言。直到惨剧发生之后,大家的注意力才从幽灵转向了惨剧。可是,在听完您的推断后,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能用幽灵来解释这桩惨剧的话,那么请您把幽灵的事情说出来,请告诉我们它的真相吧。

夏尼家的两兄弟一贯相亲相爱,可是有些居心不良的人总说他们俩是兄弟阋墙,以致两败俱伤。相比之下,幽灵的说法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仍是更合理的解释。

请相信我……

于是,我参照手上的资料,再次深入幽灵生活过的那个广阔的地下王国。在这里,我的一切所见所感与波斯人的说法无不吻合。最后,一个惊人的发现为我的调查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大家可能还记得,前一阵子为了挖掘埋藏的艺术家的唱片资料,剧院地下室曾再次动工。挖掘过程中,工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具无名尸体。我立刻断言那就是剧院幽灵的遗骸,并请执行经理先生亲自核实我的证据。即使报纸信誓旦旦地说这具尸体是巴黎公社时期的一名受害人,我也决不动摇。

没错,巴黎公社时期的确有受害者在剧院的地下室被屠杀,但尸骨并未埋在这里。实际上,我知道那些尸骨在哪里。当年巴黎被围困的时候,剧院下面有一个巨大的地窖曾用来储藏各种供给品,而受难者的遗骸就被埋在离那里不远的地方。我是在寻找剧院幽灵的尸体时发现这些残骸的。至于剧院幽灵的尸体,若不是工人们的误打误撞,还不知要在地下沉寂多久。

不过,让我们先把尸体的事情放一放。在结束这篇不可或缺的序言之前,我必须对下列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密伏瓦警官(当年克里斯蒂娜失踪案的首席调查官)、前任剧院秘书雷米先生、前任剧院执行经理麦尔西先生、前任合唱团团长加布里埃尔先生。特别要感谢卡斯特罗·巴尔布查克男爵夫人,也就是故事里提到的“小梅格”(男爵夫人对自己的过去并不避讳),她是当年芭蕾舞团的当红名角,而她的母亲——已故的吉瑞太太——曾是剧院幽灵私人包厢的领座员。上述各位先生和女士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多亏有他们的回忆,我才能把当年那段爱恨交织的往事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开始讲述这个神秘诡异的故事之前,请允许我向另外一些人士致谢,否则就愧对他们给我的协助。首先是剧院的现任管理者,他们对我的调查一直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梅塞尔先生,以及现任执行经理加比昂先生。还有一个最最可敬的人,就是负责剧院维护的建筑师先生,他明知道可能有借无还,还是毫不犹豫地把查尔斯·加尼埃(剧院设计师)的有关著作借给我。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挚友兼前任合伙人勒克罗斯先生,他慷慨地让我浏览他的歌剧藏书,并翻阅他珍藏的一些绝版书籍。

加斯通·勒鲁

后记

剧院幽灵的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正如我在本书的开头所说的,现在,应该没有人怀疑埃里克的真实存在。我已找到了很多证据,把他与夏尼家族的悲剧联系起来。

我无需再赘述当年那宗案件了吧,因为当时整个巴黎都被震动了。女歌唱家的被劫,菲利普伯爵的意外死亡,拉乌尔子爵的失踪,还有剧院三名灯光师被迷倒……围绕着克里斯蒂娜和拉乌尔的青涩爱情,发生了多少不幸的事件!这位红极一时的女歌唱家从此以后便销声匿迹,她的命运究竟如何呢?……她始终被误认为是夏尼家族兄弟阋墙的牺牲品,然而,却无人猜得出事情的真相。实际上,拉乌尔和克里斯蒂娜的失踪,是因为伯爵死后,他们不愿再理会世俗的目光,宁愿隐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享受这份得来不易的幸福。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北方火车站”启程,前往那个北方的国度,在湖光山色间寻觅他们的踪影。啊,挪威!啊,斯堪的那维亚!或许,他们依然生活在那里。或许瓦雷瑞斯妈妈也在那里,当年,她也和他们一起失踪。或许,在北国的某个孤寂的角落,正飘扬着天籁般的歌声,那个歌者曾受过音乐天使的教诲……

经过首席法官福尔先生的草草审理之后,这桩案件就被束之高阁。只有各报刊还在捕风捉影地猜测着案件的真相。有一份晚报,据说是非常熟悉剧院传言的人办的,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

此案疑似剧院幽灵的风格!

但即便这篇文章,也是充满了嘲弄的口吻。

波斯人被大家视为疯子,没人相信他的话。在埃里克到访之后,他改变了诉诸法庭的初衷。但他是唯一了解真相的人,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证据,主要是埃里克寄给他的那些信件和物品。幸亏有他的大力协助,我的调查才得以顺利进行。尽管他已经很久没来过剧院,但对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记得一清二楚。在他的带领下,我发现了剧院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每次我感到线索中断的时候,多亏他指点我,应该去找谁咨询。他曾催促我去找剧院前任经理伯里尼先生,当时的他已经是奄奄一息。我清楚地记得,当我问及剧院幽灵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惊慌失措。他像遇见了魔鬼似的盯着我,吓得语无伦次。虽然他的话条理不清,但我还是听得出来,剧院幽灵当时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困扰,虽然他的生活原本就乱作一团(据说他是个不大检点的人)。

我把走访伯里尼的经过告诉了波斯人。他淡淡地一笑,说:“伯里尼永远都不会知道,埃里克这个恶棍(波斯人有时把他奉为神灵,有时又把他贬为无赖)是怎么戏弄他的。伯里尼非常迷信,埃里克正是抓住了这点。当时伯里尼在五号包厢里,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说出了他的一些私生活问题,以及他背着合伙人做的一些手脚。他马上就吓慌了神。一开始,他以为是上帝在训诫自己。后来,那个声音开口要钱,他才明白这是敲诈,而且德比恩尼也同样是受害者。其实那个时候,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两人早就萌生退意。于是他们借故辞职,把那个《剧院章程》的烂摊子留给了自己的继任者。”

说到他们的继任者,有件事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蒙夏尔曼在他的回忆录第一部中,非常详尽地叙述了幽灵的恶作剧,而在第二部中,却几乎只字未提。波斯人对此书可谓倒背如流,他让我仔细回想,蒙夏尔曼在第二部中有一小段文字提到了幽灵。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下面是蒙夏尔曼先生写的原文:

关于剧院传闻的那个幽灵,我在上一部分已作过详尽的叙述。在后面的章节中,我只想再补充一件事:或许他最终意识到玩笑也应该有个限度,特别是涉及大笔钱财的玩笑,更何况密伏瓦调查官已经开始插手此事。在克里斯蒂娜·戴伊失踪后,我们决定把遭受勒索的情况告诉密伏瓦调查官,所以请他来到办公室。这时,我们发现在理查德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大信封,上面仍用红色的墨水写着:‘剧院幽灵敬上’。信封里装着他前后两次从我们手里骗走的钱。理查德说,既然已经完璧归赵,就算了吧,别再过分张扬。我立刻表示同意。只要结局是好的,前事就既往不咎了吧。对不对,幽灵先生?

显然,在收回退款之后,蒙夏尔曼更加怀疑自己的合伙人理查德,因为他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而理查德认为,这是蒙夏尔曼干的,为了报复他以前开过的几个出格玩笑……

我不解地问波斯人,埃里克如何能将理查德口袋里的两万法郎取走,他不是别着别针吗?波斯人回答说他从未深究过这些细节。不过,如果我想知道,不妨亲自去那个地方看看。只要记住埃里克“暗门大师”的封号,应该不难找到答案。于是,我答应他,一定抽时间把这件事查清楚。

现在,我可以告诉读者,事情果然如他所料。我简直不能相信,我居然找到了那么多的证据,件件证实了幽灵的存在!我收集了波斯人的札记、克里斯蒂娜的信件,以及蒙夏尔曼、理查德、小梅格的证词——可惜尊贵的吉瑞太太已经过世。另外,我还找到了已经退隐的索莱丽。我准备把他们提供的资料全部收入巴黎歌剧院的馆藏文献。

我没能找到湖边的那栋房子,因为埃里克已封死了所有的入口。但我找到了公社时期的秘道和地牢,那里已是一片废墟。而且我还打开了拉乌尔和波斯人进入地下的那道暗门。在地牢里,我发现墙壁上刻了许多缩写的名字,应该是那些不幸的囚犯留下来的。其中有一个简写的拉·夏,应该就是拉乌尔·夏尼子爵留下的。这两个字至今仍留在那里。

最后,我还想告诉读者,如果你们有机会参观巴黎歌剧院,不要一味跟着无知的导游乱转。请记住,走进二楼五号包厢的时候,用拳头或手杖敲敲包厢和舞台中间的大立柱——那根柱子是空心的!幽灵的藏身之处昭然若揭,因为那柱子大得足以容下两个人!如果你想不通为什么在五号包厢发生过那么多的怪事之后,居然没人注意这根柱子,请注意,那根柱子的表层是大理石的,看起来完全是实心的。而且,埃里克精通腹语术,他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声音的出处,所以声音听来更像是从相反的方向传来的。

这根柱子经过了精雕细琢。有一天,我沿着雕工的纹理,发现有一个地方是活动的,可以抬高放下,正好留出一个空隙,便于埃里克取走物件,给付小费。

但是,我深知自己的发现只是九牛一毛!最令我激动的,就是在经理室的办公桌旁,距离椅子不过几公分的地板上,又发现了一道暗门。当时,剧院的执行经理也在场。暗门的大小就像一只木盒的盖子。我几乎可以想象到,有一只灵巧的手从暗门里伸出来,插入垂到地上的燕尾服口袋,神不知鬼不觉地掏空了里面的东西。

两个两万法郎就是这样被偷走的!……其他那些送信取信的把戏,也是这样发生的。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波斯人。我说:“看来,埃里克只是想证明他的《剧院章程》的权威性。否则,他怎会把钱又还回去了呢?”

波斯人回答说:“不!其实,埃里克很需要钱。他不觉得自己属于人类,所以也不受道德约束。他挥金如土,并将这种奢侈视为对自己的一种补偿。……他之所以会把四万法郎归还给理查德和蒙夏尔曼,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从今以后再也不需要金钱了!他放走了克里斯蒂娜,也放弃了世间的一切……”

据波斯人说,埃里克出生在卢旺附近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个砖瓦匠。他生来丑陋,连父母都不愿意看到他,所以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后来,他跟着马戏班到各地的集市巡回演出,表演“活死人”。他走遍了整个欧洲,跟着一些吉卜赛人学了好多魔术把戏……后来,等他出现在诺沃格罗德集市上时,已经获得了超凡的演唱技巧。他的腹语术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杂耍,无不技惊四座。

埃里克声名鹊起,通过一些行脚商旅传到了马赞德兰王宫。当时,波斯国王最宠妃子所生的小公主正在王宫里闲得无聊。于是,大洛加奉命启程去找埃里克,并顺利地把他带回波斯王宫。入宫之后,埃里克深得小公主欢心,一时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他似乎不辨是非,居然用他的邪术帮助国王处置那些政治犯。国王对他恩宠有加。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把马赞德兰王官改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机关迷城。

经过埃里克的改造,国王可以在宫殿里四处游走,而不被人发现;宫殿里的人可能会突然消失,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不见的。等国王掌握了一切机关手法之后,下令挖出埃里克的那双黄眼睛。可是,他转念一想,埃里克即便是眼睛瞎了,仍然能造出另一座同样的宫殿。只要他活着,就会有人知道这座宫殿的秘密。于是,大洛加接到命令,处死埃里克以及参与王宫改造的所有工人!然而,埃里克和大洛加相处得不错,而且帮过大洛加几个忙。因此,大洛加设法帮他逃了出去。

不料,因为放跑了埃里克,大洛加险些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幸好有人在海边发现了一具被海鸟啄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大洛加的一位朋友给那具尸体套上埃里克的衣服,当成是埃里克交了差。大洛加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仍被革除职务,查抄家产,并被流放到海外,终身不许回国。不过,因为出身皇族,波斯国库每月仍会给他几百法郎的生活费。于是,他靠这些生活费定居在了巴黎。

至于埃里克,他逃到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苏丹收用。19世纪末土耳其革命期间,残暴的苏丹利用王宫里那些臭名昭著的机关、密室,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勾当。各位读者不难猜到,这些机关都出自埃里克之手。他还发明了能以假乱真的木偶,摆在苏丹的王座上,做出一副勤政的假象,其实苏丹本人正在后宫睡大觉。

由于同样的原因,他又被迫离开了土耳其。这时,埃里克已经极度厌倦漂泊不定的生活,想像普通人一样定居下来。他成了一个建筑师,替人修建房屋。就在这时,加尼埃聘请了他,参与巴黎歌剧院的地基工程。看到剧院底下的庞大宫殿,他怦然心动。尽管向往普通人的生活,但他深知自己注定不能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于是,他决定在地下建造一处避世所,永远躲开世人异样的眼光。

此后的事情,大家已经知道了。这就是埃里克离奇但真实的一生。

可怜的埃里克!难道他不该怨恨吗?他只是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可是,因为丑陋,他连这点权利都被剥夺了!因为丑陋,他那些惊世骇俗的技艺只能被当做歪门邪道。如果他有一张普通的脸,他早已成了尊崇备至的艺术大师!他心高过天,却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过着蝼蚁般的生活!是的,幽灵也是值得同情的。

所以,无论他犯下了多少罪行,我都要为他祈祷,愿上帝原谅他!那天,当工人们从准备掩埋唱片的地方挖出那具尸体时,我非常确定那就是埃里克。我之所以能认出他,并非因为那具尸体多么丑陋,因为所有人死后都会变得丑陋无比。但是,我认出了他手上的那枚金戒指。看来克里斯蒂娜信守了承诺,在埋葬埃里克之前,把戒指戴在了他的手上。

他的尸体是在地下泉眼边被发现的,那是他第一次将心爱的姑娘拥在怀里的地方……

现在,他们打算如何处理这具尸体?……决不能把他扔进无名公墓!这具尸体,值得记入巴黎歌剧院的馆藏文献,连同它背后那个传奇的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