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知味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竹峰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鲜颇具私密性,感觉太美。美从来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大美尤其无言。鲜字是鱼和羊的搭配,据说鱼羊同烹,其味美滋。有一年在南方吃过,可能做不得法,并不见佳。

鱼类的确鲜美,家常一点的有鲫鱼,名贵一点的有河豚。著名的长江四鲜一一银鱼、刀鱼、鲴鱼、鲥鱼,我吃过三种。银鱼细骨无鳞,明莹如银,其鲜短平快。刀鱼细腻鲜嫩,人口即化,其鲜清新婉约。鲴鱼集河豚鲫鱼之味于一身,其鲜平滑肆意。鲥鱼没吃过,苏轼称为惜鳞鱼,说“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超过鲈鱼,其味可见一斑。桃花春气之感,还是不要吃了,一吃就泥实了,没了想象。

鲜字的右边是羊,羊是畜肉中最鲜者。猪肉油腻,牛肉太犟,驴肉粗重。有人说羊肉“乃肉中之健朗君子,吐雅言,脏话里带不上羊……少许盐煮也好,红烧也好,煎、炒、爆、炖、涮,都能淋漓尽致”。我个人最喜欢爆和涮,尤其是涮,感觉跨入暮春的田野,鸟语花香,一切正在蓬勃生长。

吃过的东西,有很多比鱼羊要鲜美,譬如菌类。大概先民发明鲜字太早,盐没能广泛使用,呈现不出菌之鲜。二则菌类身份“卑微”,不及鱼羊“高贵”。阿城说吃遍全世界,觉得最鲜的是云南的鸡纵菌。用那种菌做汤,极危险,人贪鲜,会喝到胀死。小说家言,大概不必当真。阿城还一本正经怀疑那种菌里含有什么物质,能完全麻痹大脑里的拒食中枢,才会让人喝到胀死还想喝。

菌类中,我吃过最鲜的是老家人称为鹰爪菇的,做汤或者炒食都不错,滑且嫩。入嘴之际,触电一样,鲜味洇濡,顺着嘴唇舌尖舌根然后到喉咙,紧跟着弥漫了整个胸腔。此刻,不要说话,埋头吃喝便是赏心乐事。可惜这道菜近二十年未见,杳不可寻,鲜美得成了传说。

记得小时候吃到的毛豆鸡蛋汤也不错,每每在餐桌上遇见,总会喝到撑。现在毛豆是改良的毛豆,鸡蛋是养殖的鸡蛋,烧出汤来已成鸡肋矣。

暮春之后,有一道春鲜——豌豆配春笋:春笋切成方丁,在淡盐水内焯烫一分钟后清炒,至八分熟,调入生抽,煸炒半分钟。接着倒人豌豆,快速煸炒,调入盐和鸡粉,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豌豆颗粒圆润鲜绿,比翡翠绿还嫩,方丁春笋如玉,搭配起来十分好看。口感脆嫩,味道鲜美,清雅隽永。这样的菜,不要说在大鱼大肉中,即便放入家常菜里面,也显得清新雅致,沁人心脾。

这些年赴宴无数,叵耐美食遁迹。很多时候不是吃饭,而是赴局,很多时候不是吃饭,而是聊天。好在不是鸿门宴,宾客相欢,美食与食美退而其次了。倒是有回在深圳吃到一款膏蟹,很肥,厨师火候掌握很好,蟹肉细嫩,汁也收得利落,鲜美可口。

看到一个资料,说朝鲜国名中的鲜字与吃生鱼片习俗有关,或可理解为“朝贡生鱼片”,即把适合制作生鱼片的活鱼贡献给中国朝廷,并有专门厨师携带佐料伴随同行。聊充谈资,录此一说。

日本生鱼片很有名,吃过几次,不觉得好,口味有时候和习惯有关。日本饮食不如日本文学,日本文学不如日本绘画。日本浮世绘里的风情够鲜够美,堪比美食。P28-30

后记

收到这本集子的大样,灯下检阅一遍,彼时彼景仿佛洗壶泡茶、择菜烧饭。部分文章从《空杯集》《衣饭书》《墨团花册》《豆绿与美人霁》几本书里选编而来,选编文章改动较多,主要是删。有些小品文太胖,乘此机会,做了瘦身。

前些时候,在郑州家里呆了十来天。附近街心花园涵洞里有位中年流浪汉,每天生火做饭。有回见他在火堆里烤鸡,金黄流油,看起来十分美味,不禁想起当年坐地分食的辰光。我吃饭喝茶无论好坏,有得吃便好。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在我看来,缺乏饮食精神。饮食无分别,才是饮食精神。白居易诗道得好:

禅心不合生分别,莫爱余霞嫌碧云。

这本集子跨度七年。七年之痒,我已经丧失写饮食文字的兴趣了。从来信马由缰写有感而发的文字,重看旧作,常常恍若隔世。此一时彼一时,有些文章,现在写,一定变了面目换了门庭。

书名没现成词语用,偷巧在汪曾祺先生编的那本《知味集》前添一“不”字,是为《不知味集》。味道在舌尖,难与他人言。本书初编,收录有几万字关于茶的随笔,一校时删去,将来或许可以单独整理成册。

亚平女士帮我整理书稿,友情温煦,志此以示不忘。这是我在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第二本书,谢谢责编许诺。设想某月某日的某个早晨或者上午或者中午或者下午,收到样书,一定会很快活的。

此类文章该告一段落矣。

二○一四年深秋识于合肥二九楼顾

目录

引子

辑一

 酸

 甜

 苦

 辣

 咸

 鲜

 膻

 腥

 麻

 涩

 嫩

 脆

辑二

 饮食男

 酒不入肠

 沉醉三天三夜

 闲饮酒

 即兴

 稻米书

 小吃的小,小吃的吃

 发饭癫帖

 今天晚上的饭局我就不去了

 秋日食

 笋干及其他

 刀和棒

 粥

 葛根粉

 一靓汤

 耳食者

 知味不易

辑三

 白色城堡

 藕记

 芥蓝

 大头青

 青了

 紫袍将军

 关于韭菜的怀想

 关于豇豆的怀想

 关于扁豆的怀想

 丝瓜

 白菜

 葫芦

 辣椒

 藕心菜

 黄瓜之黄与黄瓜之瓜

 南瓜记

 山药记

 豆渣

 吃萝卜的人

辑四

 羊肉泡馍

 醋椒鱼片

 猪头肉

 刀鱼记

 馄饨

 说鸡

 说鸭

 说鹅

 胡辣汤

 烩面之笔

 二○一四年八月九日在太和吃板面

 刀板香

 汤饭

 写写蟹

辑五

 核桃

 瓜子

 茴香豆

 爆米花

 糖果,糖果

 枣

 西瓜

 樱桃令

 枇杷

 葡萄

 荸荠

 石榴篇

 梨桃杏和苹果与柑橘以及其他

后记

序言

黄裳一生迷陈老莲,收藏了不少他的书画真迹。有回买一书法条幅,只花了五块钱。周煦良先生迟到一步,懊恼不已。陈老莲的书法我见过,愉悦恬静,甜美欢畅,格调不输董其昌。陈老莲工人物,设色奇古,与北平崔子忠齐名,时人誉为“南陈北崔”。

陈老莲性情放荡,纵酒狎妓,头脸经月不洗。周亮工《读画记》中说他“性怪诞,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者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

陈老莲是明时文入画的代表人物,我喜欢他,主要还是因为《九歌图》《水浒叶子》《西厢记》等书的绣像插图。上次回郑州,书架上翻出来几年前买的《陈洪绶版画》,厚厚一大册,米黄色的封面,内文全是陈老莲所作插图。洪绶是老莲的谱名。老莲别号甚多,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云门僧,各有一番意趣。老莲为官宦世家,后来家道中落。出生前,有道人给其父一枚莲子,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陈洪绶出生后,小名即为莲子。

陈老莲绘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细劲清圆。晚年作品造型趋于夸张,神态各异,有怪诞之趣,突破前人规矩,所绘历史故事,状貌服饰必与古合。其画有名工黄建中、项南洲、黄肇初镌刻,堪称绘刻完美。

雕版印制书籍,始自唐初。鲁迅先生《木刻纪程小引》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又在《“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专辑”序》中说:“木刻的佛画,原是中国早先就有的东西。唐末的佛像、纸牌,以至后来的小说绣像、启蒙小图,我们至今还能看见实物。”

元代刻书业发达,插画工巧别致,雕印精湛,有古拙之风。我手头存有中华书局影印版《事林广记》,插图很多,其中“北双陆盘马制度”“圆社摸场图”等,对宋代城市社会生活情景有生动描绘。有幅画,两贵官对坐,做双陆游戏,床后侍立二人。旁边陈设几案,摆有茶、酒、杯、箸。人物背后,以屏风作衬景,屏风上绘牡丹、孔雀。一只黑色的猎狗正由屏风背后转出。还有一幅也是两位贵官,分左右而坐,侍者跪地献酒、果。床后侧有乐队,拨弦吹奏。床左右各立一只黑白猎狗。这两幅插图,人物的面形神态、衣着陈设,雕法浑厚古朴,入眼漂亮极了雅致极了。

明中后期,戏曲小说繁荣,刻坊书肆林立,版画插图逐渐兴盛。嘉靖后,文入画家直接参与创作,大凡戏曲小说总有插图,数质俱盛。《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刀法隽秀流畅,墨色匀称,插图极为美观。

清初插画秉晚明余绪,仍较繁荣。安徽人萧云从所作《离骚图》寄以浩然之气,落笔写意,寓意深远,跨越前人藩篱,机杼别裁,刻工技艺纯熟,刃锋流畅。《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水浒后传》《玉娇梨》及戏剧中的《桃花扇》《长生殿》等,不乏大量艺术水平很高的插画。

我家里有本《隋唐演义》,康熙年间四雪草堂刻本,绘画雕工俱属上乘,金陵派版画古雅深沉之极。另有一本改琦《红楼梦图咏》,精摹历代画家风范,自出己意,将曹雪芹笔触所至传刻出来,成为一时佳构。改琦祖父曾任松江(今属上海)参将,松江地区文人荟萃,书画鼎盛。改琦稍长,结交地方名人,诗、书、画上得到指点,开阔了眼界,名声渐著,先后到过杭州、吴兴、苏州、常熟、无锡、金陵、宜兴、溧阳等地,在青山绿水中挥写山河之思。

清后期,西方现代印刷技术东进,传统插画逐渐衰落。倒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程十发、刘旦宅、戴敦邦诸位先生为一些古典小说所作插图,精美如尤物,摄影技术介入,画家笔墨线条丝毫不走样。

这一回请友人车前子为散文集配图,试试古派“图书”的感觉。古人插画多是木刻,我尝尝纸本水墨滋味。车前子的画作向来喜欢,题跋见情见趣,有洒脱,有味道,有识见,其间诗人心性耐细赏。

老车习字玩墨,纸上气味一目了然。书为心画,画是心声,看笔墨看线条看着色看构图,看得见才华修养,也看得出枯荣浓淡。老车的笔墨,安之若素,清逸横出。用这样的画作配图,新鲜,我想试试。作家朋友中,热衷书画的不少。长沙钟叔河先生出书也偶尔自己题签,一笔行书劲道得很,一派民国味道。

这回效仿前人,出本图文书,图文清玩,赏心乐事。文章好坏的话,不便多说,书香迷人,那是另外的风景,我喜欢。喜欢就好,人生苦短,要学会自得其乐。

胡竹峰

二○一四年九月三日,合肥,二九楼頭

内容推荐

《不知味集》为胡竹峰饮食随笔合集。全书分为五辑,从酸甜苦辣咸从容点染,品评阐发饮食文化的冥想文字,不温不火,浅浅铺染,耐读,有味。配以三十多幅车前子亲自创作的文人插图,增添了阅读情趣。胡竹峰说:“我吃饭喝茶无论好坏,有得吃便好。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在我看来,缺乏饮食精神。饮食无分别,才是饮食精神。”

编辑推荐

人分妍与媸,吃有色香味。食物有绝色之表,人才生怜香之情。人有怜香之情,方存知味之心。中庸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可见知味不易。味道在舌尖,难与他人言。是为《不知味集》。

全书分为五辑,胡竹峰从酸甜苦辣咸从容点染,品评阐发饮食文化的冥想文字,不温不火,浅浅铺染,耐读,有味。配以三十多幅车前子亲自创作的文人插图,增添了阅读情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