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精选出来的世界名人完全是基于客观公正的立场,兼容古今中外,从教育、文学、科学、政治及艺术等方面选出最具影响力的著名人物。在向少年读者介绍世界上这些著名人物时,把他们面临危机的镇静,驾驭机遇的精明,面对挑战的勇气,别出心裁的创新,以及他们的志向、智慧、风格、气质、情感,还有他们的手段、计谋,以及人生的成功和败笔,一并绘声绘色地勾画出来。让少年读者跟随他们的脚步,去认识一个多维的世界,去体验一个充满艰辛、危机和血泪,同时又充满生机、创造和欢乐的真实人生。朱秀芳编著的《圣雄甘地(少年励志版)》是圣雄甘地分册。
朱秀芳编著的《圣雄甘地(少年励志版)》内容简介:甘地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个虔诚的印度教信徒,具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因此他提倡“不合作运动”,主张用平和的手段争取独立。他鼓励同胞自己制盐,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人的商品,也不上英国人办的学校,对英国人做消极的抵抗,以打击英国的经济。在甘地努力不懈的奋斗下,印度终于在1947年获得独立,实现了甘地不流血的革命理想。
《圣雄甘地(少年励志版)》讲述甘地不但创下伟大的功业,更有着“伟大的灵魂”,在他争取印度独立的过程中,英国人曾经面临危难,甘地非但不趁此机会落井下石,威胁英国,反而自组义勇救护队,帮助英国人。他这种磊落的胸襟、高远的见识,赢得世人的推崇,大家都尊称他为“圣雄甘地”。
诚实的学生
在印度的拉其可得郊区,有一所中学,整个校园正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造成全校紧张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派来一位名叫贾乐思的督学,到学校来视察。贾乐思是一位英国籍的督学,非常严格,他不仅来看看学校的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测验学生的英文成绩。
因为印度已经被英国统治很久了,英国人要确定在他们统治之下的印度儿童、青少年,是否有被教师灌输了“反英思想”,所以英国的督学就经常到各学校视察,并且举行考试,难怪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显得很紧张。
贾乐思督学一到教室,就宣布说:“我们今天要举行英文考试!”然后要学生拿出纸和笔来。
每个学生都快速地把纸、笔准备好,连老师也心惊胆战的。
贾乐思督学念出五个单字,要全班的学生拼出来,虽然只有五个字,可是大家还是很紧张。
老师在课堂中走来走去,快速地浏览学生的答案,看到有的学生不会答,或答错了,立刻暗示他去偷看别人的,或是干脆告诉学生答案,因为这种考试成绩,关系到全校的荣誉,以及学校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老师也帮着学生作弊。
突然,老师停在一个少年的后面,原来这个学生把“水壶”这个词的字母拼错了!老师用鞋尖踢这个少年的椅子,提醒他注意,要他看旁边同学写的答案。老师一再的暗示,但是这个少年并没有探头去看别人的答案。
考试的结果出来了,英籍的贾乐思督学看完考试成绩以后,就离开学校了。
在课堂上,老师生气地把这个“不听话”的少年叫起来,说:“甘地!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得满分,如果我们班上都得满分,一定会受到督学的夸奖的。”
原来这个少年,就是伟大的印度圣雄甘地!他是一个诚实的学生,绝不愿意以投机取巧的方式,得到好成绩。尽管得到老师的暗示、默许,但是他觉得作弊是可耻的行为,所以他宁愿写错答案,也不愿偷看别人的考卷!
甘地的家世
印度自古以来就沿袭着一种“种姓”制度,而且世世代代相传下来,不能更改。
这种制度是把全国的人民分为四个阶级,阶级最高的是“婆罗门”,全都是信仰印度教的和尚;第二阶级是“刹帝利”,包括贵族和武士;第三阶级是“吠舍”,指的是商人和农人;最低下的阶级是“首陀罗”,也就是奴隶。
根据这四类的种姓制度,婴儿一出生,就注定他是哪个阶层的人,不同阶级的人不能结婚,甚至连交往都被禁止,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甘地家族属于第三阶级的吠舍,因为他的祖先都是卖杂货的零售商,经营香料和干菜类。但是到了甘地的曾祖父时,就有了改变。
甘地的曾祖父凭着他的才干,在印度最西方的卡提瓦半岛上的波耳班达王国当首相。波耳班达王国和其他各地的王国一样,面积不大,统治的人民也不算多,但是却很有权威。后来,甘地的祖父也受聘担任波耳班达王国的首相。有一次,甘地的祖父,为了某件事受到波耳班达国王的责备,所以就逃到邻近的鸠拿格多王国去,当他谒见国王时,用左手向国王行礼说:“如果您能救我,我将感激不尽!”
鸠拿格多王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用左手向我行礼?”
原来在印度人的观念里,左手是污秽的,以左手敬礼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很可能会被判死刑。
甘地的祖父非常镇定,他回答说:“我知道用左手行礼是失礼的。但是因为我曾用右手向波耳班达王效忠,今天我虽然被波耳班达王追捕,可是我仍旧是波耳班达王的子民呀!”他又说:“如果我用右手向您敬礼,那不是更没礼貌吗?”
鸠拿格多国王听了非常感动,不但原谅他的过失,而且更加敬重他。不久这件事传到波耳班达王的耳中,波耳班达王心里很懊悔,便立刻派人把甘地的祖父迎接回国继续担任首相。
甘地的祖父有七个儿子,其中排行第五和第六的两个儿子,都先后承袭了波耳班达首相的官位。而排行第五的卡兰成德·甘地,就是甘地的父亲。
甘地的父亲娶了四个妻子,第一任和第二任妻子,共为他生了两个女儿,第三任妻子没有生育,第四任妻子叫做菩都丽曼,共生了一女三子。最小的儿子名叫摩罕达斯·甘地,就是本书的主角。
甘地的父亲个性耿直、勇敢。他的人格无论在社会上或家族之中,都受到很高的评价,很多人都敬佩他。
当时统治印度的英国人,手中都握有生杀大权,对于自己看不惯或得罪他们的人,丝毫不能原谅。
有一次,有个英国官员在公开场所批评波耳班达国王。他说波耳班达王是什么东西!懦弱无能,简直是个废物!
所有在会场的印度大臣都装作没听见,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唯有甘地的父亲无法忍受,他愤怒抗议说:“虽然你是英国人,但是你侮辱了我的国王,我就无法保持沉默!”又严正地说:“你最好收回你的失言,并向国王赔罪!”
那位英国官员根本不理会,反而大声地斥责说:“你这是什么态度,敢这样对我说话,我要你立刻道歉!”
甘地的父亲满脸愤怒,一言不发。英国官员觉得很没面子,就下令把甘地的父亲绑在大树上。
甘地的父亲没有抵抗,也不为自己辩解,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种侮辱。P1-5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精选出来的世界名人完全是基于客观公正的立场,兼容古今中外,从教育、文学、科学、政治及艺术等方面选出最具影响力的著名人物。我们在向少年读者介绍世界上这些著名人物时,把他们面临危机的镇静,驾驭机遇的精明,面对挑战的勇气,别出心裁的创新,以及他们的志向、智慧、风格、气质、情感,还有他们的手段、计谋,以及人生的成功和败笔,一并绘声绘色地勾画出来。让少年读者跟随他们的脚步,去认识一个多维的世界,去体验一个充满艰辛、危机和血泪,同时又充满生机、创造和欢乐的真实人生。
为了顾及少年读者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些传记都避免正面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多从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名人所以成功的道理,尤其是着重于他们年少时代的生活特征,以期诱发少年读者们的共鸣。尽管是传记作品,我们也力求写得有故事性、趣味性。以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名人们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这是我们在风格和手法上的追求。
书中随处出现的精美生动的插图,乃是以图辅文,借以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每一个名人传记的文后,都附有简单的年谱,让少年读者能够从中再度温习名人的重要事迹。
希望我们的少男少女在课外阅读这些趣味性浓厚而立意严肃的世界名人传记时,能够于不知不觉之中领悟到做人处世的人生真谛。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