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谟编著的《苏步青的故事》内容简介:“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这是苏步青读初中三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席话。正是这一席话,改变了苏步青的命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苏步青的故事/实干兴邦科学家故事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林承谟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承谟编著的《苏步青的故事》内容简介:“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这是苏步青读初中三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席话。正是这一席话,改变了苏步青的命运。 内容推荐 林承谟编著的《苏步青的故事》讲述了大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光辉的一生。 《苏步青的故事》内容介绍:他出身贫寒,但对知识极度渴望;他少年时曾因为小小的挫折荒废学业,但立刻醒悟奋起直追。“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这是苏步青读初中三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席话,正是这一席话,改变了苏步青的命运。他东渡日本,让全世界对中国的数学人才的刮目相看。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他又坚决放弃东洋的富贵安逸,毅然回国。他克服重重困难,潜心研究,为中国数学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目录 第一章 求是当先行 第一节 卧牛山出生的“小神童”2 第二节 “首”和“尾”的大转变5 第三节 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10 第四节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6 第五节 在东京18 第六节 培养独立钻研的精神22 第七节 “苏锥面”影响了数学界24 第八节 时刻牵挂祖国的游子27 第二章 初见有深情 第一节 喜好读诗写诗的数学家34 第二节 初识松本米子43 第三节 与丰子恺的交往53 第四节 震惊德国人56 第五节 山洞里的情怀58 第六节 第一次见到周总理60 第三章 辛苦做园丁 第一节 任教浙大64 第二节 进造船厂“劳改”69 第三节 如愿以偿74 第四节 怀念故友82 第五节 讲学于杭大86 第六节 无限怀念故乡88 第七节 感念恩师91 第八节 种瓜浇菜的真园丁94 第四章 鞠躬尽瘁日 第一节 校党委派来的贴身秘书98 第二节 复旦大学的“拾荒者”106 第三节 争分夺秒,谦虚好学108 第四节 为科学真理而献身114 第五节 生活俭朴而身体矫健的老人117 第六节 严师才能出高徒121 第七节 挚爱中国古诗文127 第八节 回浙大讲学131 第九节 老校长的报告133 第五章 希望寄后人 第一节 桃李满天下138 第二节 出版《微分几何学》142 第三节 文理同发展145 第四节 一生爱读书152 第五节 孩子的楷模155 第六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58 第七节 把爱和智慧留给后一代161 第八节 学习要讲究方法165 第九节 重要的是练好基本功169 第六章 烛照万年青 第一节 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174 第二节 设立“苏步青数学教育奖”189 试读章节 第二节“首”和“尾”的大转变 平阳县城第一高等小学,是当时平阳县的“最高学府”。除了少数像苏步青那样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外,多数是纨绔子弟,他们衣着光鲜,神气十足。而苏步青穿的则是一身土布衣服,人也又矮又瘦,成了他们眼中的“穷瘪三”,时常遭到他们的奚落和侮辱。 求学期间,苏步青可谓孤苦伶仃,既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也没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而且学习的课程也远不及《三国演义》等小说那样生动有趣,加上老师说的是温州话,言语不通,弄得苏步青不知所云。那段时间,他感到太孤单了,只能另外寻找乐趣。 在学校里,他平生第一次看到馒头里有肉末,于是常将饭票换成钱,用少得可怜的钱买几个“肉馒头”。但这样使得他把一个月的饭票提前用完了,只好饿肚子。见到烧开水的老虎灶,他也觉得好玩,就把家里带来的鸡蛋打碎丢进锅里,一锅开水变成了一锅蛋花汤。烧水工看到后怒不可遏,将他狠狠地揍了一顿。 有一个星期天,苏步青独自上街溜达。这一天是集市日,街上南来北往的人群络绎不绝,特别热闹。五里街坊到处摆满货摊,叫卖声、吆喝声,嚷成一片;耍猴子的、捏面人的,都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 城里的繁华景象深深地吸引了这个来自山沟的农家孩子,对他来说,一切都那么新奇。苏步青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看不够,听不厌,连中午饭也忘了吃。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苏步青一有机会就上街溜达,五里街坊成了他的一个好去处——猴子为什么能够听主人的话,向观众频频敬礼?江湖郎中卖的狗皮膏药怎么能治病?大力士的肚皮放上大石板后任人敲打,为什么五脏六腑还能安然无恙?面团放到油锅里,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他经常一看就是大半天,什么都要刨根问底。这些活动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结果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完不成,不时迟到、旷课,这让老师十分生气。面对老师的批评、罚站,苏步青开始时还有点收敛,七八次后,他便不把老师的批评放在心上了,依然我行我素。这一切,他的父母都被蒙在鼓里。 两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苏步青由于整天“不务正业”,考试成绩自然难以和以前相比,在一次期末考试中,他得了全班倒数第一名。不过,他的作文写得还不错,这与他以前在私塾里的“偷听”老师讲课不无关系。但由于他平日总不能专心读书,语文老师认为他的作文是抄来的,于是给了他一个很低的分数。这又引起了苏步青的逆反心理,老师越说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学,一连两个学期都是全班倒数第一名。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笨蛋”。 苏步青在学校的表现,最后还是被父亲知道了。苏祖善并没有过于责备苏步青,在他看来,只要以后管教得好,儿子一定还能好好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 次年,离家不远的水头镇新办了一所小学—平阳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于是,苏祖善便把苏步青转到新开办的小学,在那里他读了两年,直到毕业。在苏步青看来,这两年是很值得回忆的,因为那个众所周知的“从背榜到头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事情是这样的,苏步青刚刚转学不久,教国文的谢老师看了他的作文簿后,起了疑心:这样的好文采,两个学期的背榜生写得出?一开始,谢老师对这位出了名的背榜生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但他哪里知道,这个学生从小就在牛背上刻苦读书,作文基础非常深厚。 谢老师把苏步青找来,用疑惑的口气说:“这篇作文是你写的?” 苏步青一听,心里明白老师怀疑作文是他抄袭来的,但他还是有礼貌地回答说: “谢老师,这篇作文真是我亲手写的。” “那你是怎么写的?”谢老师用强硬的口气继续追问。 “我不都写在上面了吗?”苏步青的牛脾气又来了,就犟头倔脑地回答。 这自然把谢老师惹火了,他大声训斥道:“你这个背榜生,能写出这篇作文来?肯定是从哪里抄来的。”话刚落音,老师拿起红笔,顺手批了个“差”字。 苏步青也不甘示弱,狠狠地把作文本摔到一边,赌气地说:“我好也是不好,还好个啥劲头?从今天起,国文课不上啦!” 苏步青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此后,每逢上国文课,他便不到教室去,一个人躲在清静的地方看课外书。一个学期下来,他又得了个“背榜”。 学校里有个地理老师陈玉峰,早早就注意到了苏步青过人的记忆力与倔犟的牛脾气。看到苏步青自暴自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天,他把苏步青叫到身边,意味深长地说:“你的父母省吃俭用,每学期都挑着大米把你送到学校来念书,你这样年年背榜,对得起父母吗?不认真读书,怎么能有出息?没有出息,不是辜负了父母这么多年对你的期望吗?” 这话深深刺痛了苏步青的心,他一边听老师讲,一边扑簌簌地落泪。他想起了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为了他能来上学,全家人都在喝粥汤、吃番薯干,兄弟姐妹们一大早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把卖粮省下来的钱给他缴学费;他还想起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他缝补衣服…… 等他哭过后,陈老师给他讲了一个牛顿的故事:牛顿小时候在农村,后来转到城里念书,开始时他学习成绩不好,周围的同学也欺负他这个乡巴佬。有一次,一个同学莫名其妙地踢了他的肚子,牛顿痛得站不起来。因为这个同学成绩好,身体也棒,瘦小的牛顿平时一直都怕他。但是这一次,牛顿终于忍不住了,不管对方学习成绩多好,身体有多棒,他还是翻起身来予以还击,直到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那个同学没想到平时逆来顺受的牛顿会突然这么勇猛,赶忙认输。从此,牛顿认识到,只要有恒心,刻苦学习,成绩一定能提高的。从那一天起,牛顿狠下苦功,努力学习,没过多长时间,凭借自身的刻苦和聪明,他的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陈老师最后鼓励苏步青说:“我看你人聪明,肯动脑子,能吃苦,只要像牛顿那样奋发图强,一定能变‘背榜’为‘头榜’的。” 这次谈话深深触动了苏步青幼小的心灵。回忆起往日的所作所为,他感到万分愧疚。他决定要以牛顿为榜样,做一个伟大的人。 这一次,他是说到做到。他像是突然回到了小时候的状态,认真地读书,勤奋地钻研。别人读上一遍就会的,他读3遍、5遍;做习题,别人做10道,他做30道、50道;别人只读课本,他在课外还阅读了《左传》、《唐诗三百首》等。他天天背,天天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这个学期期末考试,他终于如愿从“背榜”变为“头榜”。 在那以后的十多年里,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苏步青的名字总与“第一名”形影不离。P6-11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对当今中国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圆满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要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出版了这套“实干兴邦·科学家故事丛书”。此套丛书遴选了当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10位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陈景润,物理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气象学家竺可桢,生物学家童第周,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为读者呈现了一代大家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 这些科学家身上充满创新、务实、不怕困难、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可贵品质,他们以国家、民族的前途为己任,不计个人名利,不计条件待遇,始终坚持不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学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用实干来证明一切、改变一切。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奉献了一生。他们都是实干兴邦的楷模,永远值得人们景仰,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我们出版这套丛书,是为了让青少年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创新实干、淡泊名利、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崇高品格,树立献身科学事业、谋求人类幸福的伟大理想,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为祖国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