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7小时内见证了每个人注定会经历的两件事:生与死。
要在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体验这两件事带来的情绪起伏,真叫人难以承受。
我努力不哭,坐在那里思考在那27小时中,我的人生近乎完美。
27小时纯粹的幸福。
但说真的,27小时太少了——就算到永远也嫌不够。多希望她一直在这里……其实她一直都在。
马修和丽兹是高中校园情侣,经过多年的远距恋爱,这对恋人终于过着美满的生活:婚姻幸福,有一栋漂亮的新房子和即将出世的女儿。女儿出生当天,原本应该是马修人生中最难忘、最美妙的一天,但他的妻子在短短二十七小时后,还来不及给女儿一个拥抱,就因肺栓塞病发过世。尽管马修伤心欲绝,却还是得咬紧牙关独自照顾早产七周的女儿。
在丽兹怀孕期间,马修设立了一个部落格,原本希望透过它与家人朋友分享喜悦,没想到妻子过世后,却意外开启了他生命中的另一扇窗!透过这个部落格,马修除了能够抒发心情之外,更意外获得许多有着同样遭遇的网友支持。
《每次都要亲两下》精彩收录马修·洛杰林独自养育女儿的点点滴滴,以及如何透过网友的慰藉,一步一步走下去,并藉由彰显丽兹的遗爱,让他得以化心痛为慰藉。
马修和丽兹是高中校园情侣,经过多年的远距恋爱,这对恋人终于过着美满的生活:婚姻幸福,有一栋漂亮的新房子和即将出世的女儿。女儿出生当天,原本应该是马修人生中最难忘、最美妙的一天,但他的妻子在短短二十七小时后,还来不及给女儿一个拥抱,就因肺栓塞病发过世。尽管马修伤心欲绝,却还是得咬紧牙关独自照顾早产七周的女儿。
《每次都要亲两下》精彩收录马修·洛杰林独自养育女儿的点点滴滴,以及如何透过网友的慰藉,一步一步走下去,并藉由彰显丽兹的遗爱,让他得以化心痛为慰藉。他没有向厄运低头,反而选择用两个吻,敞开心扉,向我们证明爱的力量!
我们在一月二十六日礼拜五第一次约会。三天后,丽兹站在自家车道上吐露爱意,我报以微笑,亲吻她,并对她说:“我也爱你。”我俩十分笃定,相信自己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另一半。我们再过几个月就会在不同州念大学(我留在明尼苏达州念圣约翰大学,丽兹前往加州就读斯克利普斯学院),所以两人如胶似漆,积极把握在同一城镇共度的最后短暂时光。
春假去墨西哥玩时,我把原本可能用来买啤酒和付夜店门票的钱拿来买电话卡。当其他朋友忙着买醉把妹,我则几乎都在公共电话前与丽兹情话绵绵。我确信,在马萨特兰消磨春假的十八岁男孩只有我这样做。等我度假回来一个月后,换丽兹飞往西班牙,到寄宿家庭住三个礼拜。这趟旅行是课程的一部分,让高三生离开舒适区,踏入新环境。她在那里天天用父亲的电话卡和我通好几次电话,惊人的巨额电话费,令她父亲难忘至今,甚至连几分几毛都记得清清楚楚。随着秋天的脚步接近,我们也准备上大学,并承诺不让距离成为彼此的阻碍。幸亏事先演练过,才让我们有自信能够成为高中情侣中的异数,安度大学四年感情不变,而且神志正常。
事实上,距离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浓烈,与其他不必担心被拆散的情侣相比,我们必须加倍努力经营。电话和视频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让我们可以“一起”念书。不管我们去了哪里、在外面待到多晚,每晚必定互通电子邮件。大学四年问,和我的六次相比,丽兹只漏寄了四次信——后来我只要一找她麻烦,她就会拿这件事反击。每次离别之前的相聚时刻,我们都从心底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挽着手漫步在克莱蒙特的绿荫步道。丽兹把在学校打工和父母亲每月给的生活费存起来,让我每隔六到八周飞去加州找她。她认为,既然她出了钱,就该由我搭飞机,我可没笨到去跟她吵这个。她来找过我几次后,我俩心知肚明,加州好玩多了。暑假在家时,我们打工的地方相隔不到半条街,可以利用午餐时间弥补念书时错过的时光。
大三时,我们决定出国念一学期的书。我们知道自己会影响对方的决定,所以说好等递出申请书后再讨论选择的地点。即使眼前有全世界可以选择,两人却还是同时心仪伦敦。能在同一段时问内,在同一座城市生活,身边又没有父母,这种日子棒透了!虽然这是生平第一次自己在外头闯荡,但是却没有时时刻刻黏在一起,因为我们生怕太黏会影响双方的留学体验。我知道这种想法很奇怪,但我们相信,应该假装双方仍分隔两地,才能让这学期的留学生活充实丰富——只不过两人之间只隔了四十五分钟的地铁车程,而不是四小时的飞机航程。完成在伦敦的学业后,她与她的朋友,我与我的朋友,各自游历西欧,并计划两周后碰面,甩掉朋友,携手共度接下来的旅程。我们的路线在科西嘉岛交会,就在此地,状况有所不同了。虽然以前也曾独处过,但却从未连续两周都腻在一起。我们从科西嘉岛前往意大利、瑞士,再到德国,了解到像大人一样幸福快乐的日子是什么模样。这趟旅行证实了原本的猜测:我们的爱此生不渝,这份爱将会超越时间、空间、龃龉分歧,还有任何感情的波折。P4-5
我不是作家。至少,我认为以前不是,但你正捧着我写的书,我多希望自己没有动笔的理由。
二○○八年三月二十五日的早晨,我的人生超乎想象的美好,转瞬间天翻地覆。这部分稍后再聊,但我想先分享两则故事。 、我一直以为,只有锥心刺骨之痛才能成就伟大的艺术(主要是因为我讨厌快乐的音乐)。作品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创作的动力来自于纯粹至极、真挚无比的情感——也就是悲伤。接下来要讲的两件事,让我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
二○○○年九月,我在芝加哥攻读研究所一年级,正当我埋首于社会理论课的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时,我听到莱恩·亚当斯唱的《来接我吧》。从来没有一首歌像它一样,完全改变了我的视野,我希望自己能写出这样既哀伤又有趣的曲子。它之所以让我如此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它很哀伤,且歌词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听着歌词中满溢的痛楚,让我不禁向往某种心痛的感觉,好让我创造出这般动人的作品。
在将这首歌反复听了两天之后,我打电话跟女友讲这件事。“要不是你一直对我太好,说不定我也写得出这种歌。”当时丽兹和我才交往四年,两人的关系在我看来近乎完美,她从未让我悲痛到得以发挥深埋在心中的创作能力。虽然我非常想写出一首伟大而沉痛的歌曲,但我仍十分庆幸自己没有这种本事,也没这个必要。
二○○六年五月,我因公外派印度,出差到一半,丽兹来找我。我请了几周的假到处游玩,去看一些我从未想过能够亲眼目睹的景物,并且列出一长串值得参观的景点,但是丽兹却坚持要去泰姬玛哈陵。
站在t2ff-4~大奇景之前,聆听导游介绍这座陵墓的由来。他解释,蒙兀儿帝国的皇帝沙加罕王为了实现对爱妻的承诺,下令建造这座陵墓。据说她在临终前,也就是分娩后不久,恳请夫王为她打造一座壮丽无双、流传千古的纪念碑。当时我不以为然,甚至怀疑故事是否属实,或者是导游在牵强附会,只为了让女游客听得如痴如醉。但丽兹字字听入心坎里,她肃然起敬,看着陵墓,噙着泪水,张大嘴巴,用发汗的手心与我十指相扣,随着导游的故事发展越握越紧。他终于讲完了,丽兹转过来对我说:“你永远不会为我做这种事。”她说得没错,我什么都盖不出来,因为我连墙上的画都挂不好,而且从未想过有什么必要非得这么做。
开始筹备时,这两件事一直浮现在脑海里,在写作与修订的过程中,盘旋缠绕,合而为一。它们是乍现的耀眼灵光,我没有忘记那首歌,也没有忘记那次旅行,但在丽兹过世前,我完全忘记一它们对我的意义。
我知道这本书《来接我吧》,更比不上泰姬玛哈陵,但却是我试图化悲伤为美好的作品。出自于我,献给丽兹。无论如何,我知道她会以我为荣。
我猜你可以说我现在是作家了,但我真的希望我不是。
因为有你,我才有力量
亲爱的玛德琳:
从你最初出生那一刻起,已经过了三年。没有你,我根本活不下去。是你让我撑过……最幽暗的时间,最艰困的时刻,最思念你母亲的时候。因为你,我才得以面对一辈子的回忆。
我们一起走过她曾走的路,在洛杉矶、纽约、明尼苏达、温哥华、艾库玛尔、巴黎、新加坡、加德满都、阿格拉和其他许多地方,日后还有更多地方。我站在当年与她相遇之处,拥l你入怀。在与她游泳的同一片海洋,和你一起打着水。在你踩着我向她求婚的阶梯时,紧握你的手。在我许诺永远爱她的地方,紧紧搂着你。在她逝世的地点,用双手把你抱在怀里。
因为你,所以我能在清晨醒来。
因为你,所以我能微笑。
因为你,所以我才存在。
看到你的时候,我看到好多事:幸福、希望与未来。
尽管你只见过母亲一面,我却在你身上看见好多她的样子:骂我时右手叉腰,左手指着我的模样。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时,你说“不要、不要、我不要”的语气。讲到杯子蛋糕时,双手搁在下巴前鼓掌的兴奋表情。你的笑容,那对蓝色大眼睛在你说“爹地,我爱你”时的眼神。
那就是你母亲的样子。你由她所生,她就在你之中。希望你能从这本书,从我们的旅行、回忆和相片之中,了解这个女人,她对你的爱,超乎你的理解。
我愿意放弃一切,让她回到我们身边。
我愿意放弃一切,除了你。
祝你一生喜乐。
爱你的爸爸
马修·洛杰林的故事坦率真诚,钻心刺骨,让人从中获得很多宝贵启示,包括生命的脆弱,包括所有让人可以向前迈进的力量。他用两个吻,敞开心扉,向我们证明爱的力量。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杰弗利·札斯洛,与人合著《最后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