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育的魔方(教师篇)/在集体中成长系列
分类
作者 刘中礼//刘媛媛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颗沙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座天堂。每一次对孩子的教育,都如同一次魔方的拧转。不同的思维和方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教育的魔方(教师篇)》将带你领略教育过程中的奇妙艺术!

《教育的魔方(教师篇)》(作者刘中礼、刘媛媛)集合了广东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用文字的方式将这些发生在师生间的小感动、小教训、小感悟展现出来,使学生和教师们共同在故事中提高、成长。

内容推荐

《教育的魔方(教师篇)》(作者刘中礼、刘媛媛)集合了广东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用文字的方式将这些发生在师生间的小感动、小教训、小感悟展现出来,使学生和教师们共同在故事中提高、成长。《教育的魔方(教师篇)》内容真实,语言真切,是学生和教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有力催化剂。

目录

PART 1 智慧的火花

座位风波(黄慧)/2

真相乍现的时候(杨壮宇)/5

珍贵的一分(李宝旋)/8

以柔克刚刚柔并重(陈慧莲)/11

一份生日礼物带给我的启示(黄伟明)/13

我闹脾气是有原因的(刘秋婵)/16

十天离家出走后(黎卓明)/20

失窃案告破后(唐静)/23

牵着鼻子走(杨壮宇)/27

每个错误都是教育的契机(阮思冕)/30

漏掉的表扬(张智林)/33

恋爱也是一种成长(卢颖)/36

教育从触动心灵开始(邓鹂)/38

玻璃杯没有碎(郑新铭)/41

报喜短信的背后(林琳)/44

Nothing is impossible(丁友根)/47

PART 2 心灵的旅程

站在学生的角度做老师(毛雪华)/50

与“小顽童”过招(刘佳)/53

用理解传递爱(苏岚颖)/56

我因什么而教育学生(张智林)/59

我爸是处长(卢颖)/61

你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你(黎慧)/65

哭泣的天使(钟琪)/68

坎坷的道歉之路(张晓丽)/72

教育需要坚持(石振方)/76

教育需要点滴渗透(张兴华)/78

教育需要从容(邓芳)/81

沟通,撞开心灵壁垒(石晓芸)/84

调座位的风波(宋翠方)/87

迟到风波(张建城)/90

迟到的反思(董锡)/93

别让你的威严刺伤孩子的心灵(陈铿)/96

被忽视的“巾帼英雄”(陈铿)/98

爱是打开心房的钥匙(陈琳)/100

PAR 3 宽容的力量

用爱心赢得学生心(胡丽)/104

亦师亦友管教并重(罗卓君)/107

一个不肯比赛的选手(黄绍玲)/llO

我一定会在终点等你(金琪)/113

我和学生的故事(岑冠霖)/116

赏识的力量(邹梅朵)/119

以宽容获得家长谅解(黄小冰)/12l

宽容是教师的一种美德(李全)/124

教育需要宽容(岑冠霖)/127

教室里的小鼓手(邹梅朵)/130

和你再近一点点(张捷)/133

好好活着改变生活(赖增隆)/136

给爱留一个窗口(周静)/138

发现潜能点石成金(黎飞呜)/140

百分之一百的背后(唐静)/143

PART 4 爱心的积淀

做孩子们的精神伙伴与导师(李蓓蓓)/148

在爱中一起成长(易艳)/152

永远座一名扔石子的人(刘佳)/155

我在门外守候你(黄绍玲)/158

我们一起上省实高中部吧(陈芝珩)/16l

我们是天使(蔡心怡)/164

让遥远的爱无微不至(吴薇薇)/168

让不经意成为必然(蓝师江)/170

让爱滋润心田(杨娥)/172

理解和尊重让“丑小鸭”重获自信(何颖祺)/174

教育需要坚持(林自钦)/177

教育需要换位思考(陈晓葵)/179

剪出来的精彩(肖英君)/183

呵护孩子的心灵(林佳佳)/185

等待花儿重新绽放(石晓芸)/188

打开被动的心灵之窗(林琳)/191

“后爸”之“后”(张剑平)/193

55+1的广播操比赛(张兴华)/196

试读章节

新班主任总是会头疼那些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这时候老师就像救火队,随时提防着哪里又会出现火灾,弄得自己疲惫不堪。而我第一次做班主任,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

学生豆豆,脾气倔强、性格固执、做事冲动,几乎打遍班上无敌手。在初一上半学期欺负过所有的同学,还和老师发生过争执。这是一位怎样的同学呢?可别说,外表还真的看不出来呢!他个子不高,壮壮的,像市场卖的超大号冬瓜,十分可爱,让人忍不住想要捏一下他的圆脸。

一天中午刚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准备午休,就有同学报告,豆豆又打架啦,还在公共场所——食堂。我第一反应是想:“食堂?会是一个发生打架事件的地方吗?和豆豆打架的林林同学不是看上去挺内敛的?”我决定要先解决困惑,而不是急着去评价此事、批评学生。

我严肃地找来两位同学,分别进行温和的谈话。一是,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原来是林林躺在食堂凳子上,而豆豆不让他躺,后来就用汤去泼林林逼他起来,然后二人就不可收拾地打了起来。二是,引导他们对对方优缺点进行评价,获得他们眼中对方的优点。因为我是接班,对两位同学还不是很熟悉。这次谈话收获很大,豆豆委屈地哭了,向我吐露了自己打架的原因,因为他好心提醒林林注意个人形象和班级形象,结果不被理解。我耐心地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赞许他对班级的关心,这让我想到了如何解决此事,也开启了我和豆豆和谐关系之门。这样好心办不了好事,也是他处事方式不恰当造成的,跟他的冲动急躁、不懂事有着关系。我借助这件事让他明白自己对集体的关心可以用在其他方法上,并且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而豆豆也很开心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在他学生手册上他都把此事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我对处理学生不稳定情绪事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教师在遭遇学生不良情绪时,灵活地运用情绪ABC理论,便可以得到较好效果。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豆豆指责林林不对”,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豆豆与林林的打架”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不理性信念(B)“林林对豆豆的不理解和对班级的不尊重”所直接引起。

所以此件事情,豆豆并没有完全错,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正是因为我的理性的信念,相信豆豆是为了班集体着想,尊重他的这种集体荣誉感,所以豆豆才能够去全面地分析自己的情绪、去分析自己做法中正确和不恰当的地方。最终二人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握手言和。最重要的是,豆豆的积极情绪战胜r消极情绪,开始去寻找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下决心要与更多同学做朋友。

初中学生容易情绪不稳定,豆豆要学会情绪的自我管理还需要时间。有一天,劳动委员急匆匆地下来找到我,说豆豆在课室讲台猛踢易拉罐瓶,又是因为冲动和同学发生了嘴角,自己气不过,找墙壁发泄。我很生气,一口气跑上楼,站在他面前。看看他的样子,我想我应该跟他说什么呢?我要做的是解决问题,我现在跟他说他能听进去吗?问题可以解决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立马转过身,掩饰自己的情绪并视若无睹的开始跟值日的同学谈卫生的情况。我用这种看似放任的方式,告诉豆豆,我不喜欢他的这个做法,这样的做法是无法引起老师同学注意的。同时我也告诉同学们暂时不要去打扰他。卫生打扫结束时,豆豆也发泄完情绪。在无为的处理方式中,我给了他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

后来因为午休讲话影响其他同学,我再次找到了豆豆谈话,他开心地接纳了这次谈话。我引导他分析自己冲动的个性,并且让他自己许诺改变。如果违背诺言我给他三个选择:告诉家长回家午休;换一个座位,特别为他安排一个“飞机位”(他一定不愿意的地方);专注于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说话。他许了诺,并在同学的鉴证下签订了协议。之后我照样经常帮助他、关心他,他也在不断地改变和进步。后来他做了班里的劳动委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一年多后,也许豆豆并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但是他是变化最大的一位学生。他更加专注于学习,更懂得理解他人,也有了好几位好朋友。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脸上的微笑也多了很多。成了真正可爱的豆豆。

处于叛逆时期孩子们很想证明自己长大了,得到尊重和理性评价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以同理心去了解学生的情绪,理性分析产生消傲情绪的原因,然后客观地向学生反馈我们的看法,这是我们与学生良好沟通的开始。我在教育中也时常教给他们一些调整情绪或者是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因为先理解他们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理解我们对他们的爱。在发现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更多的是需要弱化那些消极的情绪,强化他们的积极情绪。以我的这种积极评价帮助他们不断获得自我管理情绪的方式方法。

题日用第一人称“我”做标题,突出作者的主旨:设身处地站在“爱闹脾气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包容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开篇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新班主任总是会头疼那些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这时候老师就像救火队,随时提防着哪里又会出现火灾,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点明疏导情绪不稳定学生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段开头:“学生豆豆,脾气倔强、性格固执、做事冲动,几乎打遍班上无敌手。”一句话概括了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的性格特征,为下文发生的事件作了铺垫。第二段结尾一句“让人忍不住想要捏一下他的圆脸”,说明老师不管对哪个学生都有忍不住的爱。全文以“温和”、“理解”的方式特征,运用情绪ABC理论,来剖析学生打架事件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还运用情绪ABC理论,来帮助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进行情绪疏导,效果显著。一连串问题的解决,体现了老师在解决问题时,成功运用情绪ABC理论,帮助初中学生自我疏导不良情绪的过程。是一篇理论性强、极具启迪意义的佳作。P16-19

序言

人生的前20年,大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从懵懂无知的幼年到朝气蓬勃的少年,再到成熟丰稔的青年,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影响。因此有人把老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把老师比作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这一时期是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也是逆反行为强烈的心理断乳期,叛逆,冲动,特立独行……成为这个时期的关键词。

“师者,人之模范也”,此时此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有时-个简单的微笑或许如同春风化雨,事半功倍;而一顿严厉的惩罚反如同缘木求鱼,饮鸩止渴。赫尔巴特曾说过要“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如何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本书正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来探寻这个问题。如同魔方,虽只有六种颜色,不同的拧法却带来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每个故事都是一面成长的镜子,点点滴滴记录着成长的欢笑与泪水,折射出老师对学生诚挚的爱。正是源于这种爱,老师们可以与学生做朋友,与学生一起哭一起笑,走进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搭桥铺路,举手投足皆显教育智慧,嬉笑怒骂皆成教育文章。每个故事又都是一段心路历程,路上的酸甜苦辣和人生感悟也是老师们成长途中的美好回忆,借此与同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共勉。

正所谓: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座天堂。让我们静下心来去领悟这份真情,收获这份智慧,请相信滴水可以藏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