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标准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下达的《关于发布<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学标委〔2020〕31号)文件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混凝土用功能型复合掺合料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材料、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本标准可能涉及第6.2条[混凝土用降粘增强剂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1810107183.5)、6.4条[混凝土流变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 201610206463.2)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以上专利持有人均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材料 5分类与标记 6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 附录A(规范性) 流动度比试验 附录B(规范性) 黏度比试验 附录C(规范性) 抗压强度比试验 附录D(规范性) 含水量试验 附录E(规范性) 蒸养抗压强度比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