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玩转西藏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玩转中国编辑部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玩转西藏!

最新最全2010-2011全彩版西藏自助游指南,吃喝玩乐的最IN随身书!

书中达人带你玩西藏:介绍西藏最值得推荐的116个地方,10大乐游主题,106个必玩胜景,2张好用地图!

6大西藏符号,7天6夜畅游行动!全部资讯均实地考察核实,并附上实景照片!景点地址、电话、门票、乘车路线全掌握!

布拉达宫、大昭寺、八廓街、小昭寺、药王山、罗布林卡、拉萨河、羊八井、甘丹寺……好玩热地全囊括!

内容推荐

西藏,以其举世无双的高原美景与独特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这里既有雄奇的高山雪域奇景,又有妩媚迷人的南国风采;既有广阔的沙漠和草原,也有茂密的莽莽林海;这里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藏的美丽,不必多言,有目共睹。

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西藏神秘而绚丽多彩的藏文化更是让人赞叹不已。从古象雄王国遗址到雍布拉康、古格王朝遗址,从拉萨的布达拉宫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古老的建筑将西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完美地展示在世人眼前。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西藏这片土地上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创造出灿烂的民族艺术,更让西藏这片热土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目录

A 玩转拉萨

 布达拉宫

 大昭寺

 八廓街

 雪域唐卡手工艺店

 夏帽嘎布尼泊尔店

 玛吉阿米酒吧

 小昭寺

 药王山

 罗布林卡

 哲蚌寺

 乃琼寺

 西藏博物馆

 宗角禄康

 关帝庙

 木如寺

 色拉寺

 拉萨河

 查其拉姆寺(扎基寺)

B 玩转拉萨周边

 纳木错

 羊八井

 热振寺

 甘丹寺

 甲玛赤康

 楚布寺

 直贡梯寺

 日多温泉

C 玩转山南

 桑耶寺

 青朴修行地

 雍布拉康

 昌珠寺

 藏王墓

 青瓦六王宫遗址

 贡布日山和猴子洞

 雅砻河景区

 加查

 拉姆拉措

 扎塘寺

 羊卓雍湖

 桑丁寺

 敏珠林寺

 沃卡温泉

D 玩转日喀则

 扎什伦布寺

 班禅新宫

 夏鲁寺

 纳塘寺

 热拉雍仲林寺

 萨迦寺

 江孜

 自居寺

 宗山城堡抗英遗址

 帕拉庄园

 定日

 珠穆朗玛峰

 绒布寺和珠峰大本营

 绒布冰川

 定日到珠峰徒步路线

 希夏邦马峰

 樟木口岸

 亚东县

 曲米辛古

 拉孜

 噶举寺

 康布温泉

 萨嘎

E 玩转阿里

 普兰

 冈仁波齐神山

 圣湖玛旁雍错

 鬼湖拉昂错

 尼泊尔大厦和国际贸易市场

 科加寺

 札达土林

 托林寺

 古格王朝遗址

 东嘎及皮央遗址

 扎日南木错

 狮泉河镇

 班公错

 日土岩画

F 玩转林芝

 八一镇

 鲁朗林海

 世界柏树王国

 布久喇嘛林寺

 尼洋曲

 中流砥柱

 巴松错湖

 太昭古城

 秀巴古堡

 列山古墓群

 色季拉山

 苯日神山

 米林

 南迦巴瓦峰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

 波密

 米堆冰川

 墨脱

G 玩转藏北

 那曲

 冲钦卡多

 孝登寺

 羌塘草原、藏北无人区

 当惹雍错

 普若岗日

 象雄王国遗址

 申扎自然保护区

 各拉丹东冰塔林

 色林错

 骷髅墙

 草原八塔

 念青唐古拉山

H 玩转昌都

 强巴林寺

 卡若遗址

 大脚印奇观

 然乌湖

 来古冰川

 类乌齐寺

 卡玛多塔林

 嘎学岩画

 谷布神山

 同卡寺

试读章节

文化与艺术

西藏的民族文化产生于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并同宗教文化融合渗透,别具特色。

歌舞

西藏向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舞蹈往往与民歌结合在一起,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这些舞蹈或动作轻盈舒缓,或动作粗犷、奔放,风格独特,是中国民族歌舞园地里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西藏民间歌舞种类繁多,其中,有圆圈歌舞(顿足为节、连臂踏歌)、踢踏舞(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变化),宫廷歌舞即大歌(颂歌)。还有圆润舒展的弦子舞、金铃银鼓相伴的热巴舞、后藏大鼓舞和前藏腰鼓舞等。这些歌舞在各种民族节日上经常有机会见到。

唐卡

唐卡据说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绘画艺术。它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画轴,再用彩缎装裱。唐卡以壁画艺术为基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邻近地区交流,并吸取其他民族新的绘画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山南昌珠寺保存的一幅用珍珠镶嵌的唐卡《观音憩息图》共使用了29,020颗珍珠,1,997粒珊瑚,185颗绿松石等穿缀而成,尤为珍贵。在藏族人的眼中,唐卡不仅是艺术观赏品,更是可唤起人们的佛性、由佛教徒随时供奉的神圣物品。许多唐卡的背面写有咒语,并请高僧大德给予开光、加持,使其具有灵气。唐卡的题材广泛,除描述宗教题材的之外,有的取材于社会历史和生活习俗,也有反映天文历法和藏医、藏药的科学唐卡。

壁画与雕刻

建筑物如寺院、宫殿墙壁上的壁画,是西藏最常见的绘画艺术形式。西藏壁画题材除佛和佛教图案外,还有对劳动生产、建筑场面、战争、狩猎、歌舞奏乐、民族体育、佛事活动的真实描绘。在西藏游览,还常常能在崖壁、经板、玛尼石片、骨器、铁器、法器和古建筑物上看到各种石雕和浮雕。这些雕刻内容多为宗教形象和故事,雕刻手法多随形构图,因材施刀,刀法刚健有力而又轻快自如。在西藏,刻有宗教内容的石头经常被堆放在路旁或其他显眼地方,称为“玛尼堆”,藏族人认为对着它们磕长头或者绕它们转经是修行积德的方式。

藏戏

藏戏传说是在15世纪初,由噶举派高僧汤东结布(1385—1464)所创,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藏戏结合了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及宗教舞蹈等艺术形式,并配以不同的角色、道具等进行演出,形成以唱为主,唱、舞、韵、技、艺相结合的一套程式。

藏戏分成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大系统,它们在语言、唱腔、歌舞及内容上都有所区别。藏戏与西藏宗教关系紧密,哲蚌寺每年都定期举办藏戏节,演出剧目包括《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瓦桑姆》、《苏吉尼玛》、《朗萨雯波》、《白玛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登》八大传统剧目。

《格萨尔王传》

在西藏旅行时常会听到格萨尔王这个名字,很多名山大川以及周围的神迹也都和他有关。

格萨尔王是西藏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传奇故事由藏族民间艺人口耳相传,说唱的内容便是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的时代背景为11世纪前后,当时吐蕃政权迅速瓦解,雪域高原上大小氏族部落互相征伐、战乱不断,这时候作为救世主,天神之子格萨尔出现了。格萨尔幼年时不仅经常浪迹荒野,而且还要和家族里企图陷害他的亲戚斗智斗勇。年轻的格萨尔不仅能够屡屡化险为夷,而且还掌握了降魔驱邪的法力。成年以后的格萨尔在赛马会上英勇夺魁,被拥立为王,从此他开始了四处降妖除魔的征程。《格萨尔王传》多数篇幅讲述的就是格萨尔王如何南征北战消灭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鬼怪,最终平定内乱,弘扬佛法等。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的散文部分除外,只史诗部分就有100万至150万行,史诗估计有36部,1500万字。由于一直是口头流传,《格萨尔王传》现存传世抄本、刻本近300种。收录较为齐全,且可以明确断代的刻本是1716年于北京刊印的蒙文本。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行吟艺人在当地被称为“仲肯”,他们仅仅以说唱《格萨尔王传》为生,每逢传统节日、体育赛事、牧场闲暇及婚丧嫁娶等重大日子里,便走乡串户为牧民们说唱《格萨尔王传》。

六世达赖的情歌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3—1706)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传奇人物。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时已经14岁了,在此之前仓央嘉措生活在民间,虽然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个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领袖的显赫身份,写下了许多缠绵悱恻的诗歌,至今广泛流传,驰名中外。

仓央嘉措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以及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语言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在藏族诗歌中别具一格,富有艺术魅力。《情歌》藏文原著,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目前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法、日、俄、印等文字译本,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藏医与藏

藏医

藏医学迄今已有2000年的发展历史,有史可考的已达1000多年,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身居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列。

藏医认为,人体是由隆(气)、赤巴(火)、培根(水、土)三大基本要素和七种物质构成(即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等),此外,还有汗、尿、大便三种排泄物。而人产生疾病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外因两种。内因是隆、赤巴、培根三元素失调;外因包括气候变化、起居不适、饮食不节、外伤等。藏医记载的疾病有404种,其中101种不治自愈,101种可治愈,101种治而不愈,101种不可治。根据不同的病症,藏医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治法——以饮食及药物为主,强调根据季节调整饮食和起居;外治法——包括针刺放血、按摩、外擦、火灸、拔罐、药熏、敷烫、药水浴、穿刺等。

藏药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有影响的民族药学之一。

藏药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运动系统、皮肤疾病方面有着奇特功效,目前常用的藏药共有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包括藏茴香、山莨菪、藏党参、藏紫草、水母雪莲花、唐古特红景天、堪巴色宝(阿氏蒿)、曲玛孜(打箭菊)、达玛(凝花杜鹃)、野牛心、秃鹫、紫草茸、紫胶虫等。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7世纪佛教传人藏族社会后,逐渐渗入西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藏族广泛信仰的宗教。藏传佛教内因密法传承等因素而形成不同的派系,其中影响最大,传承至今不衰的是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堪称藏传佛教的四大教派,它们各具特色,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寺院以及教法体系,并由此而组合成了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公元7世纪到9世纪为前弘期;公元10世纪起为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各教派皆形成于后弘期,尤其是公元11世纪,为藏传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

藏传佛教不仅是信仰体系,同时又是兼容并蓄的文化体系,当人们说到藏族文化时,它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来自佛教。比如,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就是传统藏族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石。尤其对一些老年人和出家的僧人来说,更是如此。人们相信生命轮回,相信因果业报,提倡行善等,由此为中心的藏族文化莫不与藏传佛教紧密相关。藏族地区最宏伟壮丽的建筑都是佛寺;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是纯粹的佛教内容;文学作品如传统的格言诗、人物传记、长篇小说、诗歌等的主题表达的是佛教的人生观;那些著名的医学家、历算家等大多是寺院培养出来的。有学者认为,在世界各地传播的佛教中,藏传佛教更多地保持了佛教的原貌和精神。一个民族如此深爱佛教,如此坚信它的真谛,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西藏和平解放后,维修、开放了寺庙和其他宗教活动场所1400多处。今天3万多名住寺僧尼在寺院研习佛经教义,开展各种宗教活动,广大信教群众则在家里设置佛龛、佛堂,诵经祈祷,并前往各地进行朝拜。P16-2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