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老和尚著的《理解死亡(阿鲁老和尚开示)》将对大家最关心、最迫切希望战胜的衰老、疾病、死亡这些问题,从佛教的观点进行分析,也可以称之为“战胜生老病死的方法”。读了这本书,希望让大家了解到重要的一点,即不要只是恐惧,不要再只依赖于医生和药物,而是理解其原理,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理解死亡(阿鲁老和尚开示)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斯里)阿鲁老和尚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阿鲁老和尚著的《理解死亡(阿鲁老和尚开示)》将对大家最关心、最迫切希望战胜的衰老、疾病、死亡这些问题,从佛教的观点进行分析,也可以称之为“战胜生老病死的方法”。读了这本书,希望让大家了解到重要的一点,即不要只是恐惧,不要再只依赖于医生和药物,而是理解其原理,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内容推荐 我们大部分人都畏惧死亡,避讳它,忽视它,却很少有人去真正了解它。然而,不理解死亡,又怎能理解生命的意义? 阿鲁老和尚是当今日本影响力最大的佛学大师,是亿万信徒的心灵导师。日本佛教的传统是深入世俗生活,因此更能理解和化解普通人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 阿鲁老和尚开示,死亡是理解生命的一种契机。只有理解死亡,才能更加珍惜生命;只有了悟生死,才能真正无惧死亡。放下对死亡的惧怕之心,就能更加乐观开朗地生活。 翻开《理解死亡(阿鲁老和尚开示)》,用佛法理解死亡的真谛,获得了悟生死的智慧。 目录 第一章 衰老、疾病无可避免 第二章 万事从调心开始 第三章 凡事不必太执著 第四章 营造一颗开朗慈悲的心 第五章 正视死亡,活出精彩人生 第六章 当死亡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第七章 快乐也是一种修行 第八章 知晓无常,让我们更加豁达 第九章 佛经中的人生故事 试读章节 我们都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 也许大家都认为,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也绝对不希望自己生病,不想要衰老。 但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一想法本身就是大错特错的。 这是因为,人类的年龄在分分秒秒、丝毫不差地增长——这就意味着人生没有停滞的时刻。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是在一分一秒中老化,无人可以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身体机能和功用都逐渐无法发挥作用。人体系统终将迎来衰老,必然迎来死亡。谁也无法阻止这一流逝的现象,即使是拥有杰出能力的人也不可能阻止。即使是掌握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人,也无法创造停止年龄的增长、人类不死的奇迹。 而释迦牟尼认为,能够坦然面对年龄的增长、机体的老化,认识到活着即是迈向死亡这一现实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幸福的人。 我们无法违背自然规律 我们人类不管多么努力都会生病,无论多么发奋努力都必然会死亡。而释迦牟尼则希望大家能够坦然面对生病、死亡这些被忌讳、避之唯恐不及的事。但是为何又说人类是能够得到幸福的呢? 生老病死是宇宙的法则,人类却总想与之抗争。人类是极为渺小的,而其斗争的对象却是广阔的宇宙。因此,如果身体细胞变弱,身体机能下降的话,生病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人类却会因为不想生病而烦恼、痛苦。年龄的增长是自然的法则,而人类却对年龄的增长充满厌恶,不想变老。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无论何时都能存活在世上,无论何时都能够永葆年轻、身体健康。也许可以说正因为这种念头的存在,我们才不仅要毫无保留地为生活而努力,更要忍受所有的痛苦。 但是讽刺的是,无论你怎么做,这一希望都是无法实现的。 如果说人这一生确实有百分之百能够确定的东西,那应该是“人终将变老,终有一死”这一点吧。的确,生命衰老、死亡,都是绝对的自然法则。 尽管如此,为何人类想要反抗、违背这一法则呢? 结果又会如何?只会充满失望而已。人类活着的每一天,就只是失望的不断延续。 法则因其绝对不变而成为法则,想要抗拒这绝对的法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虚无愿望的破灭,这一点是大家自己都应该清楚的。 虽然违抗自然的法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但是人类却无法看到这一点。 逃避现实只会带来痛苦 我们人类的行为,打个比方的话,就好像用脚踢富士山一样。不管我们做到什么份儿上,富土山都不会被人类的脚踢倒。 而富士山却可以纹丝不动地说:“啊,你自己好好看看吧,受伤的只是你的脚而已。”它就连一句“啊,好痛”都不会抱怨。 富士山尚且如此,如果对手是宇宙的法则这一不可言喻的巨大存在的话,人类违背法则的行为,就像是一只蚂蚁在向大象挑衅般滑稽无比。毫无疑问,人类是必然会输的。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对于违抗自然法则的心愿,比如不想生病、永葆青春、不想衰老、不想死亡、不想变虚弱等愿望,要怀着“这些都是自然的法则,因此抱有这些希望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价值的”这样的心态泰然处之。 当你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时,就会卸下包袱,感受到精神上的平静和安宁。当我们意识到没有必要对抗自然法则,就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幸福。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还是无法达到这一境界。人类所认为的幸福的概念,似乎只是局限在更世俗的社会现象中。 寻常的快乐只是短暂的一瞬 自己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几十年,终于稍微变得富裕了点。子女们也顺利地长大了,各自成为了社会的一员。房屋的贷款也终于付清了,也没有什么借债——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幸福吧。但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了经年累月的辛苦。 为了家人的幸福拼命努力工作,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不断努力、操劳着,最后终于建立了幸福安定的家庭。这样长年累月不断辛苦的结果,会让人在一瞬间感受到:“啊,真好,真幸福。” 于是你决定休假一周去海外旅行。但是这_决定的代价是必须一年到头努力工作,并辛苦地存钱。一年中,你忘我地工作存钱,但即使休了假,一星期也只是“嗖”地一下就没了。在奢侈的饭店里吃豪华大餐,食物非常美味,会让人觉得很幸福。但是为了存吃这顿饭的钱,还是要必须努力工作。 P11-14 序言 对死亡的恐惧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迫切的愿望究竟是什么? 是想要拥有很多金钱,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吗?是想要和他人成为朋友,建立没有纷争、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还是想让家人不要辛苦、没有争吵地幸福生活?或是找到更好的工作,改善夫妻关系,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生意兴隆、出人头地、名扬千里……类似于这样、那样的愿望,应该都是大家能够认同的吧。 虽然这些都是确实存在的、迫切的烦恼或愿望,但是在给我们这些佛教教义介绍者写信倾诉的人们中,他们与我们讨论的愿望,首要的不是刚才说的那些。实际上,还有一个愿望是这些远远比不上的,它在所有愿望中占压倒性的比重。 那就是健康。 换言之,也可以说成对衰老、疾病、死亡的恐惧和避讳。被这些问题烦恼着,并为此而痛苦的人何其之多。 疾病对于人类而言,绝对是极为难熬的痛苦。生病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了。因为疾病不仅会让生病的人痛苦,对于照顾他们的家人来说,也是一件非常辛苦、困难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造成的身体不适,随着老化造成的疾病,还有绝对无法避免的死亡问题,可以说一直在烦恼、威胁着世人,却又是世人最关心的事情。想要永远保持年轻健康的愿望,似乎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万人之想。并且,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如何接受这一现实,不仅仅是对濒临死亡的人,对尚且离死亡还远的人来说,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它深深地困扰着每个人。 对于健康的向往,换句话来说就是战胜生老病死的愿望。这一愿望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最切实的愿望。 科技越发达,疾病却越多 对每个人来说,迄今为止应该至少有一次去医院的经历。在医院的接待室里,你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脸上带着扭曲、痛苦表情的人,不安地发着抖的人,以及神色阴郁地排队等待着的人,形形色色的病人满满地挤在接待室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吧。 这么多的人会让人以为是不是所有人都生病了。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类的生命渐渐延长了,但是讽刺的是,随着寿命的延长,新的疾病数量也随之成比例地增长。即使寿命好不容易变长了,有时也要在病床上卧床不起,抑或患上痴呆症,长寿对他也就没了意义。这些现实正逐渐变成一项社会问题。不仅如此,事实上,有时我们甚至被医院轰走,连起码的治疗也得不到满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不容易美梦成真,实现了长寿的愿望,结果生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人越来越痛苦。 有说法认为,现代人生病的原因90%以上是由压力(心理因素)引起的。这是现代人生存在这样高压力的社会里的最好证明吧。 并且,由于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也出现了各种新的疾病。 好不容易医学得到了发展,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生病的人反而日益增多,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遭到了荒废,人们纷纷陷入由压力造成的自我折磨中。 时代的发展磨损了人类的精神,科学的发展破坏了人类的身体。这些异常的现象是连现今最新的医学技术也无法解决的。 佛陀几乎很少生病 若是生了病,就必须接受医生的治疗,这一点是非常自然的。但是疾病不是单单靠医学知识和医生就能够治好的。 在这里想告诉大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释迦牟尼一生中几乎没有患过什么真正的病,并且他活到了八十岁高龄。在释迦牟尼生活的距今2500年前的那个时代,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是奇迹般的长寿了。 并且,据说那些释迦牟尼的弟子,每个人都是健健康康的,即使生了病,也会在极短时间内不可思议地痊愈。 甚至于说,据佛经记载,不仅释迦牟尼本人,连他的弟子们自身也具有治疗疾病的力量。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事情都是偶然吗?还是说这些事情都是从古代留下来的民间传说,只是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夸大的牵强附会的故事?不,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心灵和疾病的关系 以上这些事实,往往会被一些人夸张地说成是奇迹、信仰的力量。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得到真理的人来说,这些既不是奇迹也不是信仰的力量,只不过是非常普通的现象。 关于这一点只要读完本书就能够充分理解了。疾病和心灵、心灵和身体的关系,心理和健康的因果关系,这些现代医学仍在探讨的课题,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就已经一语道破,并且对此进行了证实。 因此说来,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猎奇的书,也不是一本否定医学的书。不仅如此,这本书还是尊重医学的。因为关于肉体的疾病,绝大多数如果不依靠医学的力量还是无法治愈的,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是,在听从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的时候,了解本书所讲的真理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在治愈力方面就会有惊人的不同,这一点也确实是事实。 面对死亡,理解死亡 本书将对大家最关心、最迫切希望战胜的衰老、疾病、死亡这些问题,从佛教的观点进行分析,也可以称之为“战胜生老病死的方法”。 本书自然要针对衰老、疾病、死亡这些问题,具体阐述如何对待它们的方法。但是,话虽这样说,也希望大家不要把这本书简单地当作是健康书籍或者健康指南。因为每个具体的解决方法,都是以释迦牟尼传授的真理为基础的。 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从“疾病的原理和心灵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死亡是什么,如何面对死亡”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当然也有一些纯理论的部分,有些内容涉及到关于人类存在本质的部分也许比较难懂,但是我相信还是能够让大家都理解的。 读了这本书,希望让大家了解到重要的一点,即不要只是恐惧,不要再只依赖于医生和药物,而是理解其原理,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虽然有点啰唆,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只读本书中具体的解决方法,一定要结合关于原理的部分进行阅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就像不读操作说明书,打字机或者电脑就无法操作一样,如果对生老病死的理论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不能打造出真正健康的心灵和身体、真正幸福的自己。 我相信,本书对于那些渴望健康的人,包括因身患一些没有治疗方法,尤其是以癌症为首的疾病而绝望的人,因慢性疾病而痛苦的人,甚至是苦于看护、照顾病人的家人和亲友,都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对于一些受衰老威胁、畏惧死亡的人来说,也有消除不安的指导作用。 最后,衷心祝愿阅读本书的所有人,都能够看清人类存在的本质,打开面向释迦牟尼阐述的真理世界的大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