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错图笔记(共4册)(精)/中国国家地理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张辰亮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现象级畅销科普书、无穷小亮科普代表作《海错图笔记》系列套装礼盒,为《海错图笔记》系列读者以及无穷小亮的粉丝送上的珍藏版礼盒产品。内含海错图笔记1—4册、小亮亲绘海错主题挂袋、有“狐”环保袋、藏狐杯垫、海错主题贴纸!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在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中,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很多滨海植物、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时代所限,书中记述时有夸张,但妙趣横生。作者无穷小亮研究这套清代海洋生物图谱已近9年,他在这4本书中,选取《海错图》237幅海洋生物图谱,以95篇笔记向我们展示了鱼类、贝类、兽类及海洋植物的鉴别及物种介绍,以及小亮老师收集到的珍稀海洋生物照片及古代图谱。
作者简介
张辰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融媒体中心主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委会委员、北京市科协理事。
中国科协“2017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知名科普人,全网粉丝超2002万,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小亮”“玉亮”和“亮哥”。
供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任《博物》杂志副主编。
擅长动植物科普,所著《海错图笔记(精)》被教育部列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目录
《海错图笔记》

第一章 介部
【海和尚】
【海夫人】
【龟脚】
【鲎】
第二章 鳞部
【蟳虎】
【夹甲鱼】
【石首鱼】
【四腮鲈】
【马鲛】
【龙头鱼】
【钱串鱼】
【带鱼】
【跳鱼】
【人鱼】
【海鳝】
【海蛇】
【鳄鱼】
【赤鳞鱼】
【海?】
【?鱼】
第三章 虫部
【龙肠】
【龙虱】
【海蜘蛛】
【土鳖】
【海粉虫】
【泥翅】
【泥钉】
【石乳、墨鱼子】
第四章 禽部
【雀化鱼蛤】
【金丝燕】
《海错图笔记·贰》

第一章 介部
【西施舌】
【江瑶柱】
【海月】
【撮嘴】
【海荔枝】
【珠蚌】
【七鳞龟】
【瑇瑁】
第二章 鳞部
【河豚】
【顶甲鱼】
【锯鲨】
【刺鱼】
【水沫鱼】
【鲥鱼】
【海鳗】
【铜盆鱼】
【墨鱼】
【海马、七里香】
【寉鱼】
【红鱼】
【飞鱼】
第三章 兽部
【腽肭脐】
【海獭】
【井鱼、海、跨鲨】
《海错图笔记·叁》

第一章 鳞部
【珠皮鲨、海鳐、锦魟、黄魟】
【箬叶鱼、真比目鱼】
【双髻鲨、云头鲨、黄昏鲨】
【神龙、闽海龙鱼、曲爪虬龙、盐龙、螭虎鱼、蛟】
【章鱼、章巨、鬼头鱼、寿星章鱼】
【刀鱼、鮆鱼】
【鳓鱼、鲥鱼】
【鲻鱼】
第二章 介部
【毛蟹】
【福州膏蠘、拨棹、蝤蛑、石蟳】
【海燕、海铁树、狮球蟹、海茴香】
【琴虾、大蚶虾、虾虱】
【丝蚶、布蚶、朱蚶、江绿、巨蚶、蚬、飞蟹、石笼箱】
第三章 虫部
【海蚕、海蜈蚣】
【天虾、虾化蜻蛉、蝗虫化虾】
第四章 异象
【海市蜃楼、雉入大水为蜃】
【花鲨、魟腹、麻鱼、燕魟】
【附浮石、广东石蟹、蛎虱】
【鹿鱼化鹿、虎鲨、鲨变虎、蝙蝠化魁蛤】
【鲎蟹龟鳖螺蚌蚶蛤鱼虾负火】
《海错图笔记·肆》

第一章 鳞部
【枫叶鱼、鲳鱼】
【潜龙鲨】
【党甲鱼、鳗鳃鱼】
【松鱼、鼠鲇鱼、海鼠、刺鲇】
第二章 介部
【鬼面蟹】
【沙蟹、拜天蟹、沙虮、和尚蟹、虾蟆蟹、长脚蟹】
【红蟹、蟛、蒙蟹、蟛蜞、台乡蟛蜞、芦禽、拥剑、金钱蟹、交蟹】
【无名蟹、虎蟳、金蟳】
【化生蟹、小香螺、大香螺化蟹、响螺化蟹、鹌鹑螺、绿蚌化红蟹】
【拖脐蟹、长眉蟹、虾公蟹】
【空须龙虾、龙头虾、大红虾】
【刺螺、蓼螺、黄螺、短蛳螺、白蛳、铁蛳、铜蛳、手掌螺、簪螺、蛇螺】
【牡蛎、石蛎、竹蛎、蛎蛤、蠔鱼、篆背蟹】
【石门宕、巨螺、八口螺、鹦鹉螺】
【铜锅、九孔螺】
【棕辫螺、空心螺、手卷螺、蚕茧螺、手巾螺、砚台螺、红螺、桃红螺、钞螺】
【闽中泥蛏、蛏种、竹筒蛏、尺蛏、麦藁蛏、浙蛏、剑蛏、海蛏、蛤蛏、马蹄蛏、荔枝蛏】
第三章 虫部
【海参、泥蛋】
第四章 草部
【海带、海裩布】
第五章 金石部
【珊瑚树、石珊瑚、海芝石、羊肚石、荔枝盘石、松花石、鹅管石】
【吸毒石】
序言
一本清代“海鲜”图鉴的
解密笔记
中学时,我有一次去故
宫玩。身为生物爱好者的我
,被书画展区的一排动物画
谱吸引了。沿着展台看过去
,第一本是《鸟谱》,精美
绝伦的花鸟画。第二本是《
鸿鸽谱》,各种古代观赏鸽
。第三本《兽谱》,各种走
兽,里面有一张是一头黑猪
。当时我觉得有点儿可笑,
一头猪也值得画进皇家画谱

但当我看到最后一本《
海错图》时,那头猪已经完
全不算什么了。这本画谱里
全是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
画风也和前几本截然不同。
说它是工笔画吧,动物的神
态又十分卡通;说它是漫画
吧,可又一本正经的样子。
而且这些动物似乎在现实中
都有原型。记得有一幅是“
井鱼”,画的是一只头顶喷
水的大海兽,一眼即知其原
型是鲸鱼。
看惯了花鸟画的我,惊
讶于中国竟然有如此有趣的
海洋生物图谱。同时,我感
觉体内一个暗埋的兴趣点发
光了。
我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
,尤其喜欢昆虫。然而每当
家人带我去海边旅游时,我
都会第一时间跑到沙滩最边
缘的礁石区。那里带给我的
兴奋,比昆虫要大得多:石
头上附着藤壶、海藻,石缝
里藏着小螃蟹,积满海水的
石窝里满是伸开触手的海葵
、傻头傻脑的小鱼、背着螺
壳的寄居蟹……方寸之地竟
有如此密集、多样的生物,
这是生在城市的我无法想象
的。从那时起,我心里就埋
下了一颗海洋的种子。
随着长大,我对海洋生
物的兴趣越来越浓。阅读相
关书籍、去各地沿海探访、
在珊瑚礁海域浮潜、拍摄海
洋生物的生态照、为杂志撰
写和策划海鲜类稿件、每到
沿海城市必去海鲜市场遛弯
儿,这些成了我最爱做的事
。2014年,一听说《海错
图》被故宫出版了,我立马
跑到故官神武门旁的售卖点
,买了刚出炉的一本。
翻阅之后,这扇新世界
的大门彻底在我面前打开了
。它的作者叫聂璜,出生在
明末的杭州,是一位画家兼
生物爱好者。他苦于自古以
来都没有海洋生物的相关图
谱流传,决定自己画一本。
康熙年间,聂璜游历了河北
、天津、浙江、福建多地,
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
种,就把它画下来,并翻阅
群书进行考证,还会询问当
地渔民,来验证古书中记载
的真伪。
经过几十年积累,聂璜
最终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
1698年)完成了《海错图
》。这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作
品。之后,聂璜就从历史中
消失了,此书也没了下落。
直到雍正四年(公元1726
年)这部书才重现江湖。这
一年的皇宫档案记载,太监
苏培盛(对,就是《甄嬛传
》里的那个苏培盛)把《海
错图》带入了宫中。
之后,乾隆、嘉庆、宣
统等皇帝都翻阅过这部图谱
。到了民国,由于日本侵华
,故宫文物南迁。辗转中,
全套四册书分了家。现在前
三册《海错图》留在了北京
故宫,第四册则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
多、错杂的意思。汉代以前
,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
种海生物。《海错图》描绘
了300多种生物,其中的动
物涵盖了动物界的大部分主
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
植物。这本书颇具现代博物
学风格。而且每种生物所配
的文字,既有观察记录,又
有文献考证,并配趣味“小
赞”一首,读来令人兴致盎
然。
但我发现,书中也有不
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
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
述绘制,外形有很大失真。
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
真假混杂。也正因如此,我
得以从文字和画中发现蛛丝
马迹,辨别真伪,并一步一
步推理分析,从而鉴定出画
中生物的真身。就像在破案
一样,非常过瘾。
于是,我从2015年夏天
开始进行一项工作:用今天
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
》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
。在这期间,除了翻阅各种
资料外,我还去辽宁、福建
、广东、广西、天津以及日
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
地考证……到今天一年半了
,不知不觉也写了30篇文章
。工作还将继续,先集为一
本《海错图笔记》,大家看
着玩儿。
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
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
为“介部、鳞部、虫部、禽
部”4类。虽然不符合现代科
学的分法,但可以展示古人
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在这
30篇文章里,有海洋生物的
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
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
,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
说白了,就是我读《海
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
果看完后,你觉得这是一本
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
就很高兴了。
张辰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