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树坤先生的随笔作品集,书中具体收录了:《向海,人与鹤的家园》、《孩子们的升学考试》、《再读君书再忆君》、《海南万里真吾乡——关于苏轼之死的再认识》、《永远的心痛》、《老伴儿和她的学生》、《从白鹭公园到大东海》等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永远的心痛(旧事烟痕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吕树坤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树坤先生的随笔作品集,书中具体收录了:《向海,人与鹤的家园》、《孩子们的升学考试》、《再读君书再忆君》、《海南万里真吾乡——关于苏轼之死的再认识》、《永远的心痛》、《老伴儿和她的学生》、《从白鹭公园到大东海》等文章。 内容推荐 因为是回忆性的随笔,树坤先生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历程依稀可见,举手投足似在眼前。对于像我这样与树坤先生在位时还算挺熟,退休后尚能保持交往,然而这两三年因为他身体原因。亡命天涯”后接触渐少的读者来说,别有一番笑看人生的情怀和“俱往矣”的洒脱。 树坤先生的文笔是我早已熟识的,文思稳健,内容厚重,语言平实。而这本集子似更多了些过来人遍忆往事的悠然不惊和长者的亲切慈祥,读来没有文辞冲击和思想的压力,似秋日江水,舒展而宁静,沉稳地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提烁记忆的亮点。 目录 计程先是过江东 父亲,我的启蒙老师 野趣旧 乡间乐事 土匪,童年的梦魇 新中国的小主人 童年时的小伙伴儿 少年情事老来悲 三载寒窗 没准儿是海内孤市 逛庙 修飞机场 赛诗会 没有婚礼的“婚礼” 戒烟 第一次吃李连贵熏肉大饼 女儿为我煮粥 我演鬼子兵 蚕场干校的野味 收藏 竭来真悔何事 寄居 读书买书藏书 向海,人与鹤的家园 蝶梦水云乡 清风明月忆王充 高山仰止——与公市先生的一段交往 风沙倦了,先驱者远了 愧对女儿 生日 起名 孙女的作业 我为孙女下厨房 教孙文学汉字 重读《千家诗》 孩子们的升学考试 老伴儿当家 暗护 五十岁与百步 老伴儿和她的学生 电话 从白鹭公园到大东海 聚会 手艺 戒指和耳环 永远的心痛 再读君书再忆君 获奖者 在重症病房的日子里 海南万里真吾乡——关于苏轼之死的再认识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 后记 试读章节 从长春乘火车北行,经一间堡、老家,便是米沙子站。在米沙子站下车,再往北走9公里,便是我阔别多年的故乡——万宝山镇。 在中国近代史上,万宝山是个小有名气的地方。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这里制造了镇压中国农民、挑拨中朝关系时事件,史称“万宝山事件”。我的“江东父老”,不畏强暴,奋力抗争,做出了惨重的牺牲。记得读小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述这段历史,少年时代的我,曾为此深深地激动,而且骄傲。 “万宝山事件”是由开垦水田引起的。从万宝山镇往西,不过二三公里之遥,便是无边无际的水田和遮天蔽日的芦苇荡。那里,曾给我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永远是我心中的一片绿洲。 1947年,是个战乱的年头。因逃避土匪(乡亲们称做“跑}胡子”),父亲将我送到长春二姐家。不久,我军开始围困长春。二姐夫是铸造工人,工厂早巳倒闭,住在东天街的一栋小楼里,无米无柴,饥寒交迫。到了1948年春天,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姐夫和姐姐带着我“爬卡子”逃出了长春。我军主要是切断长春与四平、沈阳之间的路线,对于往北逃的难民,并不认真截堵。万宝山在长春北,我随着大人们走了一天一夜,回到了家乡。1948年春,家乡已是解放区,土匪已收敛了踪迹。我家房前的园子里经冬的大葱已展出一片新绿,麻雀在檐头喳喳地叫着,心里是说不出的喜悦。从此,二姐和二姐夫便在我家住了下来。二姐夫身强力壮,能吃苦,能干活。到了秋天,家乡的壮年汉子,都到镇西的甸子上去打芦苇,姐夫打得最多,每天挑回家一担,扁担的两头好似两座小山。天天我都随着姐夫到苇塘去,也许我是孩子的缘故,记得那苇塘好大一片,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际,走进苇塘中,抬头看不见天。不时有野鸭子从身边扑拉拉飞起,常常捡到三五个一窝的野鸭蛋。捡野鸭蛋和摘蒲棒是我的营生。高大的蒲草和芦苇长得一般齐,红红的蒲棒留到过年时便干透了,浸上些煤油点着,俨然是一支支红红的蜡烛,煞是好看。 与芦苇荡相连的是平平展展的水田。读小学时,每到暑假,便和几个小伙伴儿去水田里卖小工。大工会“拿稻稗”,每日工钱一元五角;小工不认识稗草,只能薅杂草,工钱每目一元,。那时,一元钱可买一件背心。一个暑假,卖十天半个月小工,可以买一支心爱的“派克”自来水钢笔和一件崭新的白背心.剩下的钱交给家,听到大人不住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能挣钱了,仿佛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父亲是中医,中医的医书都写得很深奥。因此,中医要有较好的古文修养,即所谓“半文半医”。父亲写一手好字,常看一些古典文学名著,这对我有不小的影响。但不让我看古典小说,说是“闲书”,只让我读《干家诗》、《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一类的书。给我讲解,让我背诵;我对旧体诗词的兴趣,就是那时候培养起来的。每当我到水田去卖小工,干了一天活,拿到一元钱工钱,再放眼向天边望去,总要背诵一遍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句。 秋天,稻池和水渠里的水都撤下去了。这是捉泥鳅鱼最好的季节。那时,水田里的泥鳅鱼真多!撤了水的稻池埂子和水渠两侧,遇见有大拇指粗的洞洞,便是泥鳅鱼的窝。窝深与人的胳膊长短相仿佛,将手沿着洞洞伸进去,少则可捉到十几条、几十条,多则可捉到半水桶。回到家,将泥鳅放到一个大盆里,撒上盐,扣上盖。听它们在盆里乱跳乱蹦,肚子里的泥便都吐了出来,再用油煎熟,味道牛分鲜美。 小学毕业时,几种命运摆在了我的面前。父亲已年近七十,几个姐姐都已出嫁。父母需要照顾,家中缺少人手。两年前,由父母做主,给我订下了一门亲,姑娘比我大两岁,家就在镇西的水田区。读完小学,父亲主张我结婚,随.f也学医。继承他的事业;二姐的意见与父亲不同,让我到她家,随二姐夫到工厂学木型。那时,二姐家早巳回到长春,二姐夫成了新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但在让我结婚这一点上,二姐和父亲的意见则是完全一致的。我呢?既不想学医,也不想学工,更不肯结婚,又哭又闹,非要上中学读书不可。父亲哪里知道,我-要读书,正是因为小时候他让我读什么《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之类的书引发出我对文学的兴趣所致。父母亲和姐姐看着我哭闹不止,也无可奈何,只好让我报考中学,如考不上便听从父亲和二姐的安排。 那一年中学十分难考,也许是老天有意惩罚我因不能尽人子之道而抱恨终生,竟然让我考上了中学。读中学二年级时,和我订婚的那个姑娘,因等我无望,与本村的一个青年自由恋爱。待她的父母得知后,欲加阻挠,但为时已晚,只好让他们二人结婚成家。而我才从学校门出来,走向社会。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父母亲便相继病故。那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七八十岁的老人,跟前没有儿女照顾,其艰难困苦,是可想而知的。我无论是学医还是学工,父母的晚境都会好得多。高则诚《琵琶记》中蔡伯喈有两句唱词:“文章误我,我误爹娘。”这古今一理,常常萦系于我的心头。算命瞎子说,我父亲本来命中无子,老来得子是一辈子行医,积下的阴德。然而父母亲没有得到我丝毫赡养,反而给他们带来那么多罗乱,我是父亲积下的阴德呢?还是他的不肖的孽障? 长春到万宝山镇,仅三十公里。然而,自从父母亲去世后.三十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我却没能回家乡去看看“江东父老”。如今老矣,乡情倒变得浓重起来。晋朝有个人叫张翰,家是吴地,在洛阳做官。到了秋天,秋风骤起,故乡的莼菜、鲈鱼,便弃官归里。干百年来,留下了一段佳话。我没有张翰的旷达和洒脱,只能寄希望于退休之后了。万宝山原属长春市所辖,后归属德惠市。前些天,德惠市来信,要原籍德惠市的他乡游子写诗,结集出版。我写了两首七言绝句。第二首是: 鲈鱼莼菜故乡情,愧对秋风梦不成。 待到他年离退日,计程先是过江东。 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故乡去。听说,乡亲们都富裕起来了。但是,大量土地施用化肥、农药,水田里还有没有泥鳅鱼了?人口剧增,超量垦殖,那片芦苇荡连同芦苇荡里的野鸭,都别来无恙否?啊,我故乡的先民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那一片绿洲…… 1994年7月长春P1-5 序言 吕树坤先生的随笔集《永远的心痛——往事烟痕录》是今年春末夏初送到我案前的,他从海南三亚两次打电话邀我为这本书写一个序。第一次我推辞了,因为无论从年龄还是治学上说,树坤先生都是我的老师辈,做人更是我所敬重,我感觉自己为他的集子写序资格有些低了。第二次我答应了,因为认识十余年来,无论是编撰书稿,还是为社里审读校样,树坤先生从没有抹过我的面子,而且答应的事从不爽约。因此,第二次我也不能再推托了。 答应下来后,我便将这本二十多万字的集子拜读一遍。因为时间不是很急,又总是杂务缠身,有些拖沓。这样一来,反而就像没有渴到冒烟细细饮茶一样,更能品出些个中滋味。这是一部用散点透视的视角展示自己人生最丰富印象或感受的小品集。从幼年记事一直到现今目前;从工作到家庭;从老辈到后辈;从油盐酱醋到学习创作.是树坤先生人生的记录。因为是回忆性的随笔,树坤先生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历程依稀可见,举手投足似在眼前。对于像我这样与树坤先生在位时还算挺熟,退休后尚能保持交往,然而这两三年因为他身体原因“亡命天涯”后接触渐少的读者来说,别有一番笑看人生的情怀和“俱往矣”的洒脱。 树坤先生的文笔是我早已熟识的,文思稳健,内容厚重,语言平实。而这本集子似更多了些过来人追忆往事的悠然不惊和长者的亲切慈祥,读来没有文辞冲击和思想的压力,似秋目江水,舒展而宁静,沉稳地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提炼记忆的亮点。这既是一本写给亲朋和子女的书,也是一本慰问自己心灵的书,所以感情、感受、感悟都是那么真,那么质朴无华,那么笔随心动地实在,这是我最感动的,能把自己的内心用这么真实简朴的文笔自由自在地展示,这是一种很高的文章修养,或者说是一种很高的做人做事的境界。我知道,我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 一转眼,我和树坤老师相识已十年有余,大家一起侃选题。编书写书很是愉快。记得我刚做社里的副总编时,有一回树坤老师找我,拿着一本我刚给他的王实味的传记,他真诚地对我说,“这本书有不少错,校读得不够好,以后你没时间我来帮你审读吧。”我心里知道,当时老总编海江刚退休,社里的策划选题和终审工作大都落到我肩上,所以对自己责编的书有些怠慢,没尽到心,又着急把书推出来,结果文字出了不少低级错误,但是已无法挽回了。打那以后,我责编的大部分书都由树坤老师帮着把一道关,他校读过我就放心。直到前年他回长春休养住院后,还帮我把过稿子的关,最后好像是9月份,天凉得很快他便急忙回了海南,我没当面致谢,也没送行,这是不应该的。今年树坤老师没回北方,我想他一定会思念家乡的山水和亲朋。我今年再也没有机会和理由让树坤老师给文史社的稿子做审读了,海南三亚的夏日一定热得很吧,祈愿您能够从习习的海风中感受到来自东北家乡的祝福,愿您健康快乐! 徐潜 2009年8月12日 后记 这五十几篇回忆性的散文,绝大部分都是我退休以后撰写的、在《夕阳红》杂志上发表过的。 老年人愿意回首往事,老年人也有条件回首往事。 我常常这样想,自己就像是一头反刍的老牛。反刍,俗称倒嚼。老牛在奋蹄行进或用力拉车时,是不倒嚼的。只有站定之后或静卧下来时,才开始倒嚼。将吃进胃里的草,一团一团地反到口里,慢慢地细细地咀嚼,再咽到胃里去。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不再有劳务催身,心情变得淡泊而宁静。在这气定神闲之际,回想起数十年来的往事,慢慢地细细地品尝着这苦辣酸甜的人生百味。 我又觉得自己像是一杯水,因为有着太多的往事掺杂其中,从而变得混浊起来。退休了,这杯水终于可以放置在一个平面上,由动态变为静态,渐渐地澄清了,沉淀了,水中的物质变得清晰可辨,多年的往事重又历历可见。 当然,这只是老年人能够详尽地回忆起往事的内因,要将这些往事一一记述下来,形成文字,还必须有外因的触媒。比如,《夕阳红》杂志的编者与读者,没有《夕阳红》杂志主编与各位编辑的热情约稿,没有《夕阳红》杂志读者的热心鼓励,我不会有写这些文章的决心与毅力。至于汇集成书,出版问世.则又有赖于吉林文史出版社的抬爱了。 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由我和《夕阳红》杂志的编者与读者、吉林文史出版社的总编与责编共同完成的。在此,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作者 2009年6月6日三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