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摄影师的杰作,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感关注,展示海南最迷人的美景和魅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文化积淀……在移步换影中呈现。
海南,中国海洋文明的“桥头堡”。张妙弟主编的《美丽海南》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认识海南这块神奇的土地,认识海南蔚蓝的国土,表现海南的建设成就,突显海南在中国大地上的特殊地位。不只讲述海南的自然地理状况,还讲述了和海南相关的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将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丽海南/美丽中国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张妙弟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专业摄影师的杰作,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感关注,展示海南最迷人的美景和魅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文化积淀……在移步换影中呈现。 海南,中国海洋文明的“桥头堡”。张妙弟主编的《美丽海南》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认识海南这块神奇的土地,认识海南蔚蓝的国土,表现海南的建设成就,突显海南在中国大地上的特殊地位。不只讲述海南的自然地理状况,还讲述了和海南相关的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将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碧海、蓝天、洁白的沙滩、碧绿的椰林、丰饶的物产、多样化的生物、温暖的四季……这就是人们眼中的海南。然而,中国人最应该注意海南的,应该是这里有中国最为广阔的蓝色国土,这里有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三沙,这里有搏击风浪的渔民们祖辈相传的“更路簿”——那是中国人记录和巡礼南海的历史见证。张妙弟主编的《美丽海南》既为读者提供了海南最基本的地理概况,又把海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以及海南独有的民风民俗等一一体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既有科学普及作用又有人文历史关怀的图书,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感悟生活,增强自己的民族荣誉感,提升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目录 CHAPTER 01 印象海南 天涯海角 海洋大省 碧海连天远 琼崖尽是春 珠崖儋耳,海判南天 国际旅游岛,海上卫星城 CHAPTER 02 自然奇观 海国胜景 度假天堂 五指山 海南第一高峰 黎母山 黎族祖山 尖峰岭 中国最美的热带雨林 铜鼓岭 琼东第一峰 东寨港 千顷红树映碧海 海南岛上的动植物精灵 石山火山群 海岛的地质奇观 东郊椰林 碧海绿屏障 亚龙湾 天下第一湾 CHAPTER 03 人文胜迹 文明留痕 琼台圣境 五公祠 撑起炎荒半壁天 东坡书院 笠屐风流在儋州 大小洞天 海南的道家福地 天涯海角 海山形胜,奇石嶙峋 宋氏祖居 近代风云的家族记忆 洋浦盐田 煮海为盐活化石 秀英炮台 海防屏障 海口骑楼 CHAPTER 04 城镇风韵 海岛之星 佳城小镇 海口 海国首府,魅力城市 三亚 黄金海岸,浪漫之都 文昌 人文圣地,海岛古城 博鳌 天堂小镇,海洋风情 三沙 千礁新城,年轻海市 潭门镇 从这里开启前往三沙的旅程 琼州四大文化村 水南攀丹,文山金花 CHAPTER 05 泥土芳香 海风海韵别样风情 黎族 真正的海南人 海南苗族 来自大陆的海岛民族 三月三 海南岛上的狂欢节 换花节 别样的海南元宵风情 军坡节 海南岛上的军傩 竹竿舞 黎歌变舞祝公归 CHAPTER 06 物华天宝 非遗中的海南特色 黎锦 千年的美丽光辉若云 树皮布 黎族服饰始祖 船形屋 黎族的古老民居 椰雕 国际旅游岛的工艺瑰宝 打柴舞 黎族民间舞蹈中的奇葩 琼剧 艳歌别有海南风 临高人偶戏 稀有品种,不同凡响 儋州调声 民歌奇葩,海南一绝 兰香飘荡海南岛 美丽海南地理名录 试读章节 宋耀如——第一个看到南极洲的中国人,是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六兄妹的父亲,正是这个心胸宽广、民主自强的男人奠基了宋氏家族的辉煌史。而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姐宋霭龄是民国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二姐是大名鼎鼎的国母宋庆龄,风华绝代的小妹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妻子。而小弟宋子文也是民国时著名的政治家、金融家。有人说,民国时的天下不是共产党的,也不是国民党的,而是宋氏家族的。透过这话,宋氏家族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海南有着这个家族的根,有着他们流动血液的源泉。这个强大的家族祖籍在海南省的文昌市,然而只有父亲宋耀如童年时期生长在这里,宋氏孩子们部没有出生在这里。宋庆龄晚年时期曾说,最遗憾的事便是有生之年没有回一趟文昌老家。 这是一个幽雅而充满生命力的环境,在这里孕育了一个强势而充满进取精神的灵魂。宋氏祖居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沿着进村的林荫小道走100多米,就可到达宋氏祖居。 这座传统的农家院,并没有想象中的繁华和庞大,而与周围的农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里是宋庆龄的高祖韩儒循在清嘉庆年间建造的,采用的是砖木结构,坐西南向东北,二进格局,由两问正屋、两间横屋、两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是当地传统的农家住宅。走近宋氏祖居,只见由邓小平题写的“宋氏祖居”4字匾额挂在门楣上。室内陈列着宋庆龄祖、父两代人使用过的物品,有种地用的犁和耙,有挑水用的担和桶,还有做饭用的锅和灶等。墙上还挂着宋庆龄高祖、曾祖和祖父的照片、家谱以及一些历史情况的介绍。从介绍中得知,这庞大的宋氏家族原来姓韩。宋庆龄的高祖叫韩儒循,曾祖叫韩锦彝,祖父叫韩鸿翼,早先居住在文昌市罗豆乌坡村。高祖韩儒循时迁来古路园村,从此韩儒循、韩锦彝、韩鸿翼3代都在这里居住和务农。 看到这里,人们都疑惑了,这里怎么会是他们的祖居呢?不是连姓氏都不同吗?这韩氏家族怎么变成了宋氏家族?从墙上的家谱可看出:宋庆龄的祖父韩鸿翼生有3男,即韩政准、韩教准、韩致准。韩家祖先向来务农,生活艰苦。1875年,宋庆龄父亲韩教准12岁时,由于家境贫寒,同哥哥韩政准一起跟随舅舅到美国谋生,后来被舅舅收为养子,从此改姓换名为宋嘉树,字耀如。后来他共生下三男三女,所生子女均用宋姓,依次为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氏姐弟6人,均成为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尤其“二小姐”宋庆龄,称得上是中国妇女中的豪杰。 宋庆龄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在当时的历史浪潮中,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善良走到了时代的前端。宋庆龄1893年生于上海,曾留学于美国,1913年回国后任孙中山的秘书,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从此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参加了护国、护法和讨伐陈炯明叛变诸战役。从1921年起,宋庆龄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孙中山的革命立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国民党右派和蒋介石进行了坚决_的斗争。她曾两次出席国际反对帝国主义同盟大会,当选为大会名誉主席,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她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先后在广州、香港等地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主席等职。1981年5月29日逝世。逝世前宋庆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 曾为祖国奔波的瘦弱身躯,人们不会忘记。曾为抗日奋起反抗的女中豪杰,人们不会忘记。宋庆龄从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发展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她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女儿,又属于全世界,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为纪念宋庆龄及其家庭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文昌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复宋氏祖居,并在宋庆龄基金会和海内外友好人士的支持下相继兴建宋庆龄陈列馆、宋庆龄植物园,还在祖居北边竖起了高达3.2米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在这个平凡的农户北侧约200米处是宋庆龄生平陈列馆,供人们欣赏她一生的辉煌,感慨她一生的贡献和付出。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时代和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达230多件,仿制实物共150多件。陈列品具体而翔实地再现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宋庆龄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而奋斗。 P72-75 序言 天人协和,穷极造化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一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一一——一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 中国地理学会 “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