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格林童话全集(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德国)雅可布·格林//威廉·格林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格林童话》是作为著名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格林兄弟——雅格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于十八世纪后半期到十九世纪德国文化的顶峰时期创作成功的。在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中产生了几乎不可替代的影响,以至于成为所有国家少年儿童所共用的启蒙教材。一百多年来,《格林童话》一直受到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喜爱,这是因为故事里面包含了许多充满离奇的、冒险的、使人流连忘返的传奇故事。读者们一定会被书中那些奇妙美丽的意境、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内容推荐

没有孩子不知道灰姑娘,不知道小红帽,不知道狼和七只小山羊……

收录这些故事的格林童话是德国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瑰丽多姿的世界童话王国中一朵争奇斗妍的奇葩。它以幽默轻松的语言、想象丰富的情节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格林童话带给孩子们快乐,带给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带给他们对正义与邪恶。

目录

玫瑰公主

画眉嘴国王

白雪公主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

六好汉走遍天下

汉斯交好运

穷人和富人

牧鹅姑娘

穷磨工和小花猫

无畏的王子

一只眼、两只眼和三只眼

星星银元

白雪与红玫

林中小屋

真正的新娘

穿靴子的猫

汉斯我的刺猬

小寿衣

荆棘丛中的犹太人

训练有素的猎人

天上取回的连枷

两个国王的孩子

聪明的小裁缝

明亮的太阳将揭露这件事

蓝灯

犟孩子

三个走方郎中

七个施瓦本人

三个手艺人

老母驴

森林中的老婆子

三兄弟

魔鬼和他的祖母

忠实的斐雷南和不忠实的斐雷南

铁炉子

懒惰的纺纱女

本领高强的四弟兄

美丽的小卡特琳与庇弗·帕弗·波特里

狐狸和马

跳舞跳破了的鞋子

六个仆人

白新娘和黑新娘

铁汉斯

三个黑公主

克诺斯特和他的三个儿子

布拉克家的闺女

拉家常

羊羔和小鱼

思默里山

旅行去

小毛驴

不孝的儿子

萝卜

烈火烧出的年轻人

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

鸡驮的木梁

老丐婆

三个懒虫

十二个懒长工

聪明的牧童

骗来的银毫子

挑选未婚妻

扔掉的乱麻线

老麻雀和它的四个孩子

极乐世界的童话

底特马尔斯的谎言

谜语童话

聪明的仆人

玻璃棺材

懒虫海因茨

怪乌格莱弗

强壮的汉斯

天堂里的农民

瘦瘦的丽丝

同甘共苦

“篱笆国王”

比目鱼

鸬鹚和戴胜

猫头鹰

月亮

寿命

死神的使者

鞋匠师傅

井边的牧鹅女

夏娃的各色各样的孩子

池塘里的水妖

矮人的礼物

巨人和裁缝

钉子

坟墓里的穷孩子

兔子和刺猬

纺锤、梭子和针

农民和魔鬼

桌上的面包屑

小海兔

神偷手

鼓手

麦穗

坟山

林克兰克老头儿

水晶球

玛琳姑娘

水牛皮靴

金钥匙

林中的圣约瑟

十二使徒

玫瑰

贫穷和谦卑指引天国之路

上帝的食粮

三根绿色枝条

圣母的小酒杯

老妈妈

天国的婚礼

榛树条

傻瓜汉斯

鼠皮公主

懒汉和勤快人

雄狮和青蛙

食人者欧凯罗

呼儿勒布勒布茨!

蓝胡子

乌鸦

忠诚的动物

做客奇遇

附录1:格林童话辩诬

附录2:“原版格林童话”是骗局

试读章节

六好汉走遍天下

从前有一个男人,他会各种各样的技艺。战争中,他当过兵,表现得勇敢又善战。可战争结束了,他只领到三个银毫子伙食费,就被打发上了路。“等着吧,”他说,“这我可受不了!一旦我找到些好伙计,我就叫国王你把全国的财宝给我交出来。”说着,他怒冲冲地走进一片树林。他看见林中站着一个大汉,这老兄一口气拔出来六棵树,就像拔的是麦草一样。他对大汉说:“肯当我的伙计,和我一块儿走吗?”“好的,”大汉答道,“只是我想先给母亲打捆柴回去。”边说边用一棵树把另外五棵捆起来,往肩上一搁,走了。一会儿他走回来,跟着主人上了路,他主人说:“就让咱们两个走遍天下吧!”他俩走了一会儿,看见一个猎人,正跪在地上,举着枪瞄准。那退伍老兵对他说:“猎人,你要射什么?”猎人回答:“两里开外,一棵橡树的树干上停着只苍蝇,我要射它的左眼。”“噢,跟我一块儿走吧,”老兵道,“咱们三个在一起,可以走遍天下!”猎人高兴地跟他走了。三人走到七座风磨跟前,看见风车的叶片飞快旋转,左右两旁却一丝儿风没有,树叶全都一动不动。老兵说:“我不知道是什么在转动风磨,一丝儿风都没有嘛!”说着带上他的伙计继续往前走。走了两里地,他们看见树上坐着一个人,正按紧一个鼻孔眼儿,用另一个鼻孔眼儿吹气。老兵问:“朋友,你在树上干什么?”那个人回答:“两里开外有七座风磨,瞧,我正吹它们转动呢。”“噢,跟我一块儿走吧,”退伍老兵说,“咱们四个在一起,一定能走遍天下!”用一个鼻孑L吹动风磨的好汉从树上爬下来,跟着走了。走了一些时候,他们看见一个人用一条腿站着,把另一条腿卸下来放在了旁边。老兵说:“你这样休息倒挺舒服呢!”“我是一个赛跑家,”那人回答,“为了不致跑得太快,才卸掉了一条腿;我要用两条腿跑起来,那就比飞鸟还快啊。”“噢,跟我走吧,咱们五个在一起,一定能走遍天下!”赛跑家跟着走了。不一会儿,他们碰见一个人,此人戴着顶小帽子,但完全是戴在一边的耳朵上。老兵对他说:“真时髦,真时髦!我说还是别把帽子扣在一只耳朵上吧,这模样看起来像个傻瓜。”“不行啊!”那人回答,“我要把帽子戴正了,就会出现严寒,天下的鸟儿全都要冻死,掉到地上来。”“噢,跟我一块儿走吧,”老兵说,“咱们六个在一起,一定能走遍天下!”

这时候,六位好汉来到一座城市。城里的国王宣布,谁要和他女儿赛跑跑赢了。就让谁做她的丈夫;可要是输了,他就得掉脑袋。老兵去报名参加比赛,说:“我只让我的一个佣人代我跑。”“那你也得搭上他的生命,就是说拿他和你两人的脑袋作赌注。”条件谈妥了,老兵替赛跑家装上另一条腿,对他说:“跑快些,咱们一定得赢!一按照约定,谁先从远处的一口井里打来水,谁就是胜利者。于是,赛跑家得到一把壶,公主也得到一把,然后两人同时起跑。可是公主刚跑出一小段距离,赛跑家已跑得任何观众都见不着了,他们只听见嗖的一声,就像一阵风刮过了。不一会儿他已跑到井边,打了满满一壶水,转身往回跑。谁知跑到半道上,赛跑家感到很疲倦,放下水壶便倒在地上睡着了。不过呢,他用的是地上的一块马头骨当枕头,睡在上面硬邦邦的,为的是很快醒过来。这当儿,在凡人中也算很会跑的公主已到井边,急忙打了一满壶水往回跑。当她看见赛跑家躺在那儿睡大觉,非常高兴,说:“对手已经栽在我手里!”说着还倒掉了他壶里的水,自己赶快跑了。这下子全完喽,幸亏猎人站在王宫的屋顶上,用敏锐的双眼看见了一切。于是他说:“不能让公主战胜咱们!”说着举起枪来,一枪准确地射中枕在赛跑家脑袋底下的马头骨,马头骨飞掉了,人却没感到疼痛。一醒来,赛跑家跳起一看水壶空了,公主已远远跑在前面。他并不泄气,提着水壶跑回井边,重新灌满了水,回到城里仍旧比公主早十分钟。“你们瞧,”他说,“我这才算撒开了腿,先前压根儿不能叫做跑!”

可让一名退役老兵娶走公主,国王觉得丢了面子,公主本人更这样认为。于是父女俩商量,怎样摆脱老兵和他那些伙计。国王告诉女儿:“我有办法了,别担心,他们再也回不来。”随后他对六位好汉讲:“你们该一块儿乐一乐,一块儿吃一吃喝一喝才是啊!”说罢领他们来到一间屋子里。这屋子的地板是铁的,门也是铁的,窗户上还装了铁栅栏。屋里摆着一桌精美的酒席,国王告诉他们:“请进去享用享用吧。”他们一进屋,国王就锁了门,并且加上了杠子。随后,他叫来厨子,命令他在小屋底下生起火。直到把铁地板的铁烧得通红。厨子遵命行事,坐在上边吃喝的六位好汉开始感觉有些热,以为是吃饭的缘故,谁知热得越来越厉害。他们想出房去凉快凉快,却发现门和窗都关死了,终于明白了是国王存心险恶,想要烤死他们喽。“绝不能让他得逞!”戴小帽子的好汉说,“我要降下一场严寒,叫火自愧不如,躲到一边儿去。”说着他戴正小帽子,天上顿时降下大雪,屋里的热气全消失了,碗中的菜肴开始冻结起来。过了几个钟头,国王心想他们准热死喽,命令打开门,想亲自进去看看。没想到门一开,六位好汉全站在那儿,精神抖擞,身强力壮,说道:“现在实在太高兴,能出来暖和暖和啦;屋里真叫冷,碗内的菜都冻硬了。”国王气冲冲地下去骂厨子,责问他为什么不执行命令,厨子回答:“火够旺的啊,您自己看看!”国王一看,铁屋子底下是烧着熊熊大火呀。这才明白过来:像这样是伤不了那六个家伙一根毫毛的。

国王重新动脑子,怎样才能甩掉这些讨厌的客人。他叫来老兵,说:“如果你愿意放弃娶我女儿的权利而乐意要金子,你想要多少都成!”“噢,行啊,国王陛下,”老兵回答,“我的仆人能搬多少就给多少吧,这样我不再要求娶您的女儿。”国王对他的回答挺满意,他却继续说:“十四天后,我回来取金子!”接着,他召来全国的裁缝,让他们一坐十四天,缝了一条大大的口袋。口袋缝好了,那位一下子拔出六棵树的大力士把它往肩上一撂,就找国王去。国王一见就说:“好个大块头儿,肩上扛着捆齐屋高的麻布袋!”他吃了一惊,心里嘀咕:这家伙会搬走多少黄金啊!他命令抬了一吨金子来,为此不得不动用十六名最壮实的汉子。可大力士单手一抓,就把一吨金子塞进了口袋里,说:“干吗一次不多抬些,还没铺满袋底儿呢!”国王叫手下一点一点搬来国库的全部宝藏,大力士全塞进了口袋,仍旧还是没装满一半。“再搬来,再搬来!”大力士嚷嚷着,“三点儿两点儿装不满哦。”于是动用七千辆牛车。搜集来了全国所有的金子,大力士却连车带牛统统塞进他的口袋。“我不细看了,”他说,“来什么拿什么吧,好把袋子装满。”一切统统装进去了,尽管袋子还空着许多,他仍然说:“我只想把事情了结,虽然没装满,还是扎紧袋口吧。”随后,他背起大袋子,同伙伴们一起走了。

国王眼看一个人弄走了他全国的财富,大为恼怒,命令骑兵上马去追那六个人,要从大力士背上把口袋抢回来。两团骑兵很快追上了他们,对他们喊:“你们被俘了,留下装金子的口袋,不然把你们砍成肉酱!”“什么什么?”吹风磨的好汉问,“我们被俘了?我叫你们全部去空中给我跳舞吧!”说着,他按住一个鼻孔眼儿,用另一个对准那两个骑兵团猛一呼气,官兵们立刻被吹散开来,一飞飞上了蓝天,一些往东,一些往西,全都落在了千里之外。一个上士大叫饶命,说他受过九次伤,是个好样儿的军人,不该受此羞辱。鼻孔吹风的好汉停了停,上士安然无恙地掉回到地上,好汉对他说:“现在回去告诉你那国王,他只管多多派骑兵来好了,我要把他们全部吹上天!”国王得到报告,回答说:“让这些人走吧,他们不寻常啊!”六位好汉把财宝搬回家分了,快快乐乐地生活了一辈子。

P27-31

序言

歌德著名的《西东合集》这开头两行诗,极其概括而生动地描述出了欧洲在19世纪初急剧动荡和危机四伏的情景。可就是在这极不安定的时代,就是在四分五裂、兵荒马乱的德国,《格林童话》诞生了!它的搜集工作开始于1806年,正值拿破仑发布大陆封锁令,着手全面征服欧洲的时候:它的第一卷出版于1812年,正值拿破仑进军莫斯科并且遭到惨败,第二年又紧接着在德国的土地上进行规模空前的莱比锡大会战;它的第二卷出版于1815年,这时野心勃勃的拿破仑彻底失败了,欧洲出现反动复辟。然而当年谁会想到,在将近两百年后的今天,当那些夺去千百万人身家性命的血肉横飞的战争已被人淡忘,当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元帅、宰相都仅仅在历史书中留下苍白的影子,一部似乎并不起眼的《格林童话》却流传了下来,从德国流传到整个欧洲,从欧洲流传到全世界。而且显然还会千百年地继续流传下去。

这难道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吗!念及此,禁不住浮想联翩,感叹不已:文学的伟力,精神的不朽,心智劳动的巨大价值,全从《格林童话》得到了证明啊!

就文学谈文学,《格林童话》也确实“不起眼”,因为它只是童话,只是所谓的“小儿科”,“哄哄孩子们的玩意儿”罢了,而且还并非创作,只是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要知道,在一些人的意识中,只有创作才能与创造性的劳动画上等号,才是艰巨而伟大的;其他如外国文学的翻译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似乎都不可与创作同日而语。谁知《格林童话》就创造了一个奇迹,令人惊叹,令人深思!据统计,历来以德语印发的书籍,除去马丁·路德1521年翻译的《圣经》以外,《格林童话》就是最多的了。是啊,《格林童话》正是孩子们的《圣经》,哪儿有孩子有家庭就有《格林童话》,何止在德语国家,何止在欧洲!在我们中国,它不是也早已家喻户晓,并且把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儿时的梦境装饰得更加美丽,更加奇幻么?没有人统计,但我敢断言,《格林童话》是实际读者最多的一部德语文学作品乃至外国文学作品,超过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超过了巴尔扎克……超过了普希金……

《格林童话》不是又证明,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者,同样可以伟大和不朽,常被视为“小儿科”的童话创作和搜集整理,实在不可小视。

在色彩斑斓、瑰丽奇幻的世界童话之园,与《格林童话》差不多同样引人注目、同样广为流传的,只有《安徒生童话》。我说“差不多”,是因为它们之间确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根源主要在于:后者是作家个人的创作,前者是民间童话的搜集整理。当然,归根到底,《格林童话》也可以讲是创作,不过它的作者不仅仅为格林哥儿俩,而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而是几百年来讲述它、聆听它、聆听后又再讲述它的一代代人。我们今天之所以称它为《格林童话》,而不用《儿童和家庭童话集》这个原来的题名,实在是因为它的搜集整理者功不可没。

作为伟大作家的精心创造,《安徒生童话》的优点很明显。在艺术方面,它谋篇布局更合理,叙事言情乃至心理描写更加细腻也更加精练:《格林童话》则有不少粗糙、重复、不合理,而且几乎不存在心理描写,只有单纯的情节向前发展。在内容方面,《安徒生童话》主题思想更明确,更富于时代性和社会性,往往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让读者自己去解答,自己去深思;《格林童话》则不然,它提出的多是善与恶、勤与懒、贫与富和类似的带普遍意义的问题,更富于趣味性和愉悦性,几乎总给读者一个满意解答,一个千篇一律的Happyend,如此等等。

《安徒生童话》的上述优点,特别是内容方面的优点,受到我们热烈的推崇和高度的重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有着“文以载道”的悠久传统的古老国度,在十分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的现代中国。不过,要是以千百万小读者自己幼稚的眼睛来看,而不请我们的评论家来作精到的阐述分析,上面的优点仍旧是优点吗?我怀疑。试想想,我们的女儿在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多么不愿看见一具“小小的尸体”,而希望有个白马王子来带走那可怜的小姊妹啊!还有作为家长的我们,内心中似乎也并不乐,意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人世的苦难,而希望他们的童梦更纯、更美、更长,更加温暖、更加光明,充满幸福和希望。

《格林童话》产生于19世纪初的德国,具体讲“几乎就在黑森林、莱茵河、金齐希河一带”靠北部的地区,自然便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随便列举几点,以说明这个问题——

故事经常发生在黑黝黝的森林中和茫茫的原野上,有时也出现河流和湖泊,但却绝少提到大海——偶尔提到也只与漂泊到远方的异国有关——山呢,也多为幻想出的不高却难爬的“玻璃山”。这些都告诉我们:当时的德国也和现在一样,是个多森林和草原的内陆国。

自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以后,德国分裂成了数以百计的小国小邦,其中势力较大的也多达36个。它们之间相互争斗,还不时地与周围的邻国争斗,使德国几百年间战火不断,一直充当欧洲的战场。因此,在《格林童话》中东一个国家西一个国家,国王、王子、公主更是难以尽数。且有相当多关于退伍老兵的故事,例如《蓝灯》和《魔鬼的邋遢兄弟》等等。除去士兵,经常出现的还有手艺人、农民和看林人,这些职业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准紧相联系。说到德国的手艺人,他们有一个古老而特别的传统,就是出师以后都必须长时间外出漫游,在漫游途中讨生活,长见识,磨炼技艺。这样做很有好处,但也使他们经历许多危险,碰见许多怪事。因此漫游途中的手艺人,特别是文弱而招人同情的小裁缝,就常常成为民间童话的主人公——不只是民间童话,在凯勒、海涅等许多作家的创作里同样如此。还有森林中的巫婆、强盗以及各式各样的小精灵、小侏儒等等,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幻想的,也通通有鲜明的德国色彩。至于那些涉及基督教信仰的内容——例如在最后的十篇“儿童宗教传说”中——则是欧洲童话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共通性问题。还有对公主、王子的崇拜,对后母和兄弟姊妹中的长者一律加以贬斥等等,同样如此,就不细说了。

与内容相比较,《格林童话》在艺术形式方面则具更多的欧洲民间童话的共性。它们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单纯、明晰、稚拙这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字眼来概括:

情节几乎全是单线的,只是在向前发展时往往会出现一个两个波折或反复;没有倒叙和伏笔之类较复杂的东西;故事开头往往是一个人面临着难题、困境和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欲望等等,诸如必须把美丽的公主送给凶龙做妻子,必须去为重病的国王寻找长命水,急欲去世界上冒险、发财、娶一个好妻子什么的。接着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终于获得成功或者胜利,一律地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Happyend告终;

故事中的人物包括动物善恶分明,内心的好坏黑白一目了然,而且始终如一、各走极端。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1.主人公多为大好人:2.主人公的对立面,总是大坏蛋诸如恶毒的继母、巫婆、凶龙、狼等等:3.主人公的助手或是嫉妒者或是失、败的竞争者这样一些都是起陪衬对比作用的人物:

故事多限于情节的叙述,极少人物心理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无时代历史背景的交待。当困难无法克服时,往往出现外来的神奇力量的帮助,诸如善良的小精灵、小动物、仙女和忠心而呆傻的巨人,当需要抒发感情时,往往插入简单的民歌、儿歌,而且反复使用……

以上所有的艺术特点,都来自民间文学口传易记的需要,也适合儿童幼小心灵的接受能力。

顺便提一下,总共210多篇格林童话中,有一小部分严格地讲并非童话,而只能算寓言、笑话或幽默故事——它们可以从《伊索寓言》和德国16世纪的民间滑稽故事书里找到源头——自然也就没法归纳欧洲民间童话“模式”。

没必要再谈《格林童话》本身在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影响,却不能不说一说它的两位搜集整理者,说一说他们为此而付出的巨大劳动,而表现的卓识远见和坚强毅力。

格林兄弟原本都是语言学家,他们编汇的《德语语法》和大型《德语词典》,堪称现代日尔曼语言的奠基之作和丰碑。可是,从1806年开始,在人心惶惶的多事之秋,在寂寞孤单和尚无出版前景的情况下,他们凭着为了子孙后代恢复和保存民间文学遗产的信念,作了六年的努力,终于完成第一卷的搜集整理工作。随后,他们又花了两年多时间,第二卷才得问世,整个计划才大功告成。在这过程里,他们不知作了多少艰难跋涉,哪儿有善讲故事的老奶奶或老大爷,他们就一定纡尊降贵,去说服、去恳求、去聆听人家讲述,同时一字一句地完整忠实地记录下来。忠实,这是他们信守的搜集和记录的原则,是就内容和总体格调而言;另一方面,他们又坚持对语言作必须的清理、加工,以实现完整和统一。对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者,单看这样的工作精神和态度,不也令人钦佩吗?

关于格林童话,赫尔曼·黑塞讲:“在记录它们时所表现的高贵的忠诚,我们尽可心安理得地写进德国人的光荣册中。就童话的内容本身,很容易归纳出某些德意志民族的特点,但却不应该这样做。恰恰是童话和民间传说这样的文学向我们表明,以其常常是惊人的相互一致有力地向我们表明:文学是一种超越疆界的东西,人类这个概念对它正合适。”

引黑塞这段话,不只为补充和修正前文关于《格林童话》的民族及地域特色的说法,而更想强调:它确实属于全人类,属于我们大家。

早在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印过时谐译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至今我国(包括台湾省)已出版格林童话的各种本子四五十种,只不过其中全译本不多,且相当数量系从其他文字转译。

笔者有幸应约把它们重新全部译出,而且比魏以新前辈译于1934年、1959年校订重版的《格林童话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多收了5篇,即216篇。做这件工作心情格外愉快,体力却不轻松。幸得都是学德文的妻女积极协助和参与,终于将它完成。此刻,跟郭沫若前辈当年译完《浮士德》时一样,我也自认为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