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敌营十五年(李时雨回忆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呼唤历史,唤回那段属于上世纪的“红色”历史,唤回那段炮火硝烟、颠沛流离的历史,唤回那冲天的狼烟留下的悲壮回忆、岁月年轮沉淀的斑驳痕迹。历史不应该被忽略,更不应该被遗忘,牢记那段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历史更是责任。为了那些不应该被忘却的记忆,为了那些不应该被丢弃的信念,于是就有了这套李时雨编著的《敌营十五年(李时雨回忆录)》。

内容推荐

老一代人把历史的真实交付给我们,我们有责任用真实还原历史,传承给下一代,把那段岁月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连接到一起,使他们眼中的历史变得立体、真实、可靠,让历史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李时雨编著的《敌营十五年(李时雨回忆录)》将那些流动的、随时会飘散在时间天际的事件凝固下来,希望透过《敌营十五年(李时雨回忆录)》中这些文字、图片,感受到英雄们那坚定的革命信念,感受到那个年代澎湃的革命激情,真切体会那段“红色历史”。

目录

英雄出身

 第一章 家乡和少年时代

 第二章 走上革命道路

锋芒初露

 第三章 巴彦驱翟

 第四章 南下示威

 第五章 清算万福麟

 第六章 巴彦抗日义勇军

 第七章 革命伴侣

 第八章 安葬李大钊

牛刀小试

 第九章 潜人西安“剿总”

 第十章 亲历西安事变

 第十一章 进入天津

 第十二章 护送电台营救冯冀

身潜龙潭

 第十三章 参加汪伪“六全”大会

 第十四章 五见汪精卫

 第十五章 走近陈公博

 第十六章 《先导》杂志

 第十七章 “快刀子李”处长

 第十八章 静云回“家”

 第十九章 张友恒来沪

 第二十章 李春芳牺牲

 第二十一章 静云被捕

 第二十二章 应付叛徒

 第二十三章 赴日考察

 第二十四章 陈公博末路

 第二十五章 周佛海印象

 第二十六章 准备武装解放上海

 第二十七章 营救杨靖宇将军的弟弟杨树田

再入虎穴

 第二十八章 打入军统

 第二十九章 被捕入狱

 第三十章 迎接胜利

后记

整理者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试读章节

这个家在雌凤岗村子中间,院落宽敞。房屋虽然都是土坯墙、草顶,但高大结实。有正房九间,东西还有很宽敞的夹道;东厢房七问,前门房七间(即中间门洞两边各三间);西边有很大的马圈;马圈南头有两间碾磨房和几栏猪棚子;正房后院有几亩地的园子,种着青菜、果树。

1908年阴历五月二十日,我出生在这样一个富农家庭里。

祖父兄弟三人,只有三祖父念过两年私塾,能记庄稼账。祖父李景有和父亲李发都没有上过学,一字不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春夏秋总是穿着那件旧蓝布衫,补丁上加补丁,常常赤着脚,有时穿一双布鞋;冬天穿的短棉袄棉裤,扎着腰带,头戴狗皮帽子,脚穿轨靴(鞋是皮革制的,脚裹一种轨靴草。轨鞭草被称为“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轨靴草”)。早晨吃小米干饭,中午是黄米黏豆包,晚饭是苞米糙子粥。

三祖父李景山当家。他精明强干,很有经营能力,家中往来收支账目都由他一手管理;只是性情刚愎,办事专横,家里大小事都他一个人说了算。他没有儿子,过继了我哥哥,对我哥哥十分宠爱,对他的孩子也是特别偏爱,而对别人的子女,则冷眼相待,非常苛刻。

我父亲对农活样样精通又肯苦干,一年到头从来没有闲着的时候。因我从小不愿做农活就不喜欢我,尤其当他支使我去场院、地里干活,我常是强调温习功课不肯去、而又得到二祖父的庇护时,他就对我更加不喜欢,感情也就逐渐淡薄。

母亲出生于贫苦人家,勤朴贤淑,对长辈十分孝顺,对小辈儿十分慈爱,对家人和外人总是和和气气。她一个人做全家的饭菜,一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她还非常乐意帮助别人,乡邻故旧有事相求,没有不竭尽全力的。结果积劳成疾,再加医疗条件太差,39岁时就去世了。临终的那天夜晚,父亲将我们兄弟姐妹叫到母亲身边,母亲强睁着双眼,用最后的气力嘱咐我们几个孩子,最后对我说的是:“你从小身板不硬实,要好好念书,要听话……”说着,眼泪一滴一滴从她瘦削的脸颊上流下来。渐渐地,母亲的气息越来越弱,很快就断气了。我们几个孩子拥上去,我抱着母亲的头,放声大哭。

母亲的死给我幼小心灵以极大的创伤,我开始尝到了悲哀与苦恼的滋味,我万分悲痛,特别怀念母亲。于是我时常登上墙头或站在村边的高岗,眺望母亲的坟墓,想着母亲在世时的很多场景。一直望到庄稼棵子起身,挡住了我的视线,才恋恋不舍地含泪翘首呆望。

一年之后,父亲续弦娶来继母,对我更加疏远。三弟比我小两岁,妹妹比我小四岁,四弟比我小六岁,他们三人都由奶奶照顾,不与继母相干。而我则过继给了只生了一个女儿的二祖父二祖母。过继祖父母和姑母真心实意、无微不至地疼爱我、照顾我,不仅照顾我日常吃饭穿衣,而且督促我好好上学读书。二祖父说我的身板弱,不是干庄稼活的料,要我用功读书,将来出外谋个别的职业,或者学医给人治病,或者教书当教员,即使当庄稼人,有知识有学问,也不会受人欺压。我就是基于祖父的这些教导,在幼稚的脑海深深地扎下了一棵根苗,就是一心读书上进。

我8周岁时开始上私塾读书。这个私塾在我家的西邻秦先生家院里。先生的实际教学程度很低,只能教学生读书、背书和练习写字,不能讲解书本的内容。我那时既勤学又好问,不仅记忆力强,而且理解力也比较强。秦先生对我很喜爱,同学们对我很佩服,所以第二年,就当上了“大学长”(就是现在的班长)。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新思潮也搅动了闭塞的“北大荒”。城镇里掀起了剪辫子和反缠足的浪潮。记得我上学的第三年也就是我十一岁时,阴历四月十八庙会,学校放假,我们一帮学生去兴隆镇逛庙会,参加了剪辫子的活动。

P4-5

序言

对历史无知的人,没有真正的信仰可言;没有信仰的人,不可能拥有美好的理想,不可能胸怀崇高的情感,也就不可能担负起任何责任。用欲望文化代替历史教育,足以使一个国家的青年被腐蚀、使一个民族的希望被毁掉,使这个国家和民族被永世万代地奴役!

鉴于此,我们呼唤历史,唤回那段属于上世纪的“红色”历史,唤回那段炮火硝烟、颠沛流离的历史,唤回那冲天的狼烟留下的悲壮回忆、岁月年轮沉淀的斑驳痕迹。历史不应该被忽略,更不应该被遗忘,牢记那段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历史更是责任。为了那些不应该被忘却的记忆,为了那些不应该被丢弃的信念,于是就有了这套《红色记忆》丛书。

曾记否,当草鞋与意志丈量出来的两万五千里穿越一个伟大民族五千年的荣辱兴衰,革命的火种被一路播撒、一路点燃。人迹罕至的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地被鲜血浸透,衬映出一段光辉的里程;万水千山早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一轮红日在黄土高原磅礴而起。满目疮痍的河山在1936年10月温暖如春……

曾记否,当生命和鲜血浸染的十几年光阴将一种记忆铭刻进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画卷,革命的火焰从星火到燎原。这栏杆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号,这折戟沉沙、慷慨赴义的悲壮,这铁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战,这红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迈……腔腔热血、铮铮铁骨早已被融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百死后生的壮丽诗史凝结成了五星辉耀的红色记忆。

曾记否,新中国成立以来,又有无数英烈接过前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或壮怀激烈戍边卫国,或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或绝甘分少奉献大爱,甘做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铺路石,成为和平年代民族复兴的荣光,把人民心中的红色记忆浸染得分外鲜艳,永不褪色。

这红色记忆,是信念不衰、志向不改的崇高气节;这红色记忆,是无私无我、生属苍生的博大胸怀;这红色记忆,是敢为人先、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这红色记忆,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诫我们,人事有代谢,传承无绝期。缅怀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是社会的道德和民族的良心,是后来者须臾不可忘怀的本分。

老一代人把历史的真实交付给我们,我们有责任用真实还原历史,传承给下一代,把那段岁月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连接到一起,使他们眼中的历史变得立体、真实、可靠,让历史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本丛书将那些流动的、随时会飘散在时间天际的事件凝固下来,希望透过这些文字、图片,感受到英雄们那坚定的革命信念,感受到那个年代澎湃的革命激情,真切体会那段“红色历史”。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毅然前行。

后记

回顾隐蔽战线15年多的战斗生活,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隐蔽战线的情报工作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不可缺少、无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的一个情报,可以决定某些党组织、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革命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发展环节的存亡成败。聂帅称赞: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绝非虚言夸大,而是历史的结论。当然,相对于革命根据地、军队武装斗争,隐蔽战线的情报工作是从属、配合部分。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但没有后者,前者也不会迅速发展直至胜利。

二、我党隐蔽战线的不断发展,不断胜利,根本、关键是党中央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正确,也就是党的领导正确,这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我亲身经历了党的隐蔽战线从受“左”的冒险主义干扰、领导,严重危害革命,到形成正确方针政策,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的大部分过程。许建国、潘汉年等同志,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这一正确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的典范。

三、隐蔽战线是一支由各种社会成分构成的特殊军队,可谓五光十色,星光灿烂,无所不有。但据我观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革命知识分子,他们中间出过极少数变节分子、堕落变质分子,但绝大多数忠于人民忠于革命忠于党,勇敢、机智、沉稳、坚忍,革命信念坚定,革命意志坚强,既经得起对敌斗争的生死考验,也经得起革命队伍内部复杂矛盾斗争的磨炼。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队伍是“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重灾区,沉痛教训我们应该永远记取。

四、做一个隐蔽战线的革命战士,必须对革命无限忠诚,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忠诚,随时准备为革命为党为人民献出一切、牺牲一切,这是根本、关键;同时,任何情况下都要冷静、清醒,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对策,不能急躁冲动、盲目冒险。因为我们面对的敌人,非常狡猾、阴险、毒辣,我们的任何一点疏漏,他们都会抓住不放。在这方面,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我们终于胜利,因为我们代表人民,处处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11:52